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你的得分:96.0完成日期:2014年12月16日 12点29分说明:每道小题括号里的答案是您最高分那次所选的答案,标准答案将在本次作业结束(即2015年03月12日)后显示在题目旁边。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6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时,应具有( ) 抗震防线。2. (A)1.多道2.3.两道4.5.一道6.7.不需要。8.3.高层建筑结构的受力特点是( )。4. (C)1.竖向荷载为主要荷载,水平荷载为次要荷载;2.3.水平荷载为主要荷载,竖向荷载为次要荷载;4.5.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均为主要荷载;6.7.不一定。8.1.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房屋在确定抗震等级时,除考虑地震烈度,结构类型外,还应该考虑( )。2. (A)1.房屋高度2.3.高宽比4.5.房屋层数6.7.地基土类别8.1.有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的一个独立结构单元内,宜使结构平面形状和刚度均匀对称,当不对称时下列哪种考虑是正确的? ( )2. (C)1.平面形状和刚度不均匀,不对称时,应计算扭转的影响2.3.平面形状和刚度不均匀,不对称时,对不利影响应采取有效措施4.5.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考虑扭转对结构的不利影响6.7.平面不对称的结构不必计算扭转的影响,应采取有效措施8.1.对于以下五种类型的钢筋混凝土多高层建筑结构即:1)框架;2)框架剪力墙;3)填充墙框架;4)剪力墙;5)乙类建筑中结构。下面哪项列出的结构宜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薄弱层抗震变形验算?( )2. (D)1.1、52.3.1、2、44.5.1、3、56.7.1、38.1.联肢剪力墙中连梁的主要作用是:( )。2. (C)1.连接墙肢,把水平荷载从一墙肢传递到另一墙肢2.3.连接墙肢,把竖向荷载从一墙肢传递到另一墙肢4.5.连接墙肢,使其起整体作用6.7.洞口上方连梁起构造作用8.1.抗震设防的底层大空间剪力墙结构,上下刚度比宜接近1,但不宜大于( )。2. (B)1.1.52.3.24.5.2.56.7.38.1.有设计特别重要和有特殊要求的高层建筑时,标准风压值应取重现期为( )。2. (E)1.25年2.3.30年4.5.50年6.7.80年8.9.100年10.1.下列叙述( )正确。2. (B)1.在进行承载力计算时,重力荷载作用效应取1.202.3.在进行位移计算时,全部作用分项系数取1.04.5.在进行位移计算时,重力荷载作用效应系数取1.206.7.在进行位移计算时,水平地震作用效应系数取1.308.1.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时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组合,下列哪一个是正确的? ( )2. (C)1.9度设防时, 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与水平地震作用的不利组合2.3.8度、9度设防时,宜考虑竖向地震作用与水平地震作用的不利组合4.5.8度、9度设防时的大跨度构件,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与水平地震作用的不利组合6.7.8度设防的较高建筑及9度设防时,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与水平地震作用的不利组合8.1.按D值法对框架进行近似计算时,各柱的侧向刚度的变化规律是( )。2. (B)1.当柱的线刚度不变时,随框架梁线刚度的增加而减小2.3.当柱的线刚度不变时,随框架梁线刚度的增加而增加4.5.当框架梁、柱的线刚度不变时,随层高的增加而增加6.7.当框架梁、柱的线刚度不变时,随层高的增加而减小8.9.与框架梁的线刚度无关10.1.延性结构的设计原则为( )。2. (B)1.小震不坏,大震不倒2.3.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4.5.进行弹性地震反应时程分析,发现承载力不足时,修改截面配筋6.7.进行弹塑性地震反应时程分析,发现薄弱层、薄弱构件时,修改设计8.1.考虑抗震设防的框架应设计成“强柱弱梁”框架,所谓“强柱弱梁”是指( )。2. (D)1.柱的截面积 Ac比梁的截面积 Ab大2.3.柱的配筋面积比梁的配筋面积大4.5.柱的线刚度大于梁的线刚度6.7.控制梁、柱相对强度,使塑性铰首先在梁端出现8.1.抗震设计时,一级框架梁支座的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为( )。2. (D)1.0 . 4 %2.3.0 . 35 %4.5.0 . 30 %6.7.0 . 25 %8.1.抗震设计时,二级框架梁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应符合的条件是( )。2. (C)1.x0.35hbo2.3.x0.3hbo4.5.x0.25hbo6.7.x0.50hbo8.1.在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对一、二级抗震等级的框架有些部位柱的内力在截面设计时要乘以增大系数,现有下列一些因素:()节点处的强柱弱梁和截面设计的强剪弱弯要求;()柱净高与截面长边尺寸之比小于 4 的短柱的加强要求;()角柱抗扭的加强要求;()底层柱下端处不首先屈服的要求; ()解决内力分析误差的近似计算要求。试指出乘以增大系数的正确原因,应是下列何项组合? ( )2. (B)1.()() ()2.3.()()()4.5.()()()6.7.()()()8.1.剪力墙高宽比H/B 0.3 h08.1.某高层建筑要求底部几层为大空间,此时应采用那种结构体系?( )2. (D)1.框架结构2.3.板柱结构4.5.剪力墙结构6.7.框支剪力墙8.1.在下列地点建造相同高度的高层建筑,什么地点所受的风力最大?( )2. (A)1.建在海岸2.3.建在大城市郊区4.5.建在小城镇6.7.建在有密集建筑群的大城市市区8.1.高层建筑结构防震缝的设置,下列所述哪种正确?( )2. (B)1.应沿房屋全高设置,包括基础也应断开2.3.应沿房屋全高设置,基础可不设防震缝,但在与上部防震缝对应处应加强构造和连接4.5.应沿房屋全高设置,有地下室时仅地面以上设置6.7.沿房屋全高设置,基础为独立柱基时地下部分可设防震缝,也可根据不同情况不设防震缝8.1.多遇地震作用下层间弹性变形验算的主要目的是下列所哪种?( )2. (C)1.防止结构倒塌2.3.防止结构发生破坏4.5.防止非结构部分发生过重的破坏6.7.防止使人们惊慌8.1.建筑抗震规范(GB50011-2001)提出的抗震设防目标为:( )。2. (A)1.三水准两阶段2.3.三水准三阶段4.5.两水准三阶段6.7.单水准单阶段8.1.在设防烈度为6度至9度地区内的乙类、丙类高层建筑,应进行抗震设计,其地震作用计算按下列哪种做法才符合高规JGJ32002的规定? ( )2. (A)1.各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均应计算地震作用2.3.6度设防时,IIII类场地上的建筑不必计算,IV类场地上的较高建筑及7度至9度设防的建筑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计算4.5.6度不必计算,7度至0度设防的建筑应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计算6.7.6度设防时I、II类场地上的建筑不必计算,III类和IV类场地上建筑及7度至9度设防的建筑应按本地区设防虺度计算8.1.抗震设计时,高层框架结构的抗侧力结构布置,应符合下列哪种要求?( )2. (B)1.应设计成双向梁柱抗侧力体系,主体结构不应采用铰接2.3.应设计成双向梁柱抗侧力体系,主体结构可采用部分铰接4.5.纵、横向均宜设计成刚接抗侧力体系6.7.横向应设计成刚接抗侧力体系,纵向可以采用铰接8.1.关于框架柱的反弯点,哪个结论是正确的? ( )2. (A)1.上层梁的线刚度增加将导致本层柱的反弯点下移2.3.下层层高增大将导致本层柱的反弯点上移4.5.柱的反弯点高度与该柱的楼层位置有关,与结构的总层数无关6.7.柱的反弯点高度与荷载分布形式无关8.1.一般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高度,下列何项符合规定?( )2. (B)1.剪力墙高度的1/10,并不小于底层层高2.3.墙肢总高度的1/8和底部两层二者的较大值4.5.不步于两层层高6.7.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8.1.关于框架结构的变形,哪个结论是正确的? ( )2. (A)1.框架结构的整体变形主要呈现为弯曲型2.3.框架结构的弯曲型变形是由梁、柱的轴向变形引起的4.5.框架结构的层间变形一般为下小上大6.7.框架结构的层间位移仅与柱的线刚度有关,而与梁的线刚度无关8.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2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求高层建筑风荷载标准值时,应乘以大于1.0的风振系数的情况有( )。2. (AC)1.基本自振周期大于0.25s的高层建筑2.3.基本自振周期小于0.25s的高层建筑4.5.高度大于30m,且高宽比大于1.5的高层建筑6.7.高度大于30m的高层建筑8.9.高宽比大于1.5的高层建筑10.1.关于风荷载计算说法正确的有( )。2. (ABCDE)1.基本风压是一种理想、特殊条件下的风压,与建筑物自身没直接关系2.3.风压高度变化系数不仅考虑了地貌而且还考虑了高度对基本风压的修正,与建筑自身没直接关系4.5.风荷载体型系数反映了建筑物的外观特性,突出了建筑物的个性特点6.7.风振系数反映了结构动力特性对风荷载的影响8.9.荷载规范方法计算的风荷载值为风荷载标准值10.1.关于水平地震影响系数说法正确的有( )。2. (ACE)1.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建立了单质点弹性体系水平地震作用与结构重力荷载代表值之间的关系2.3.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建立了单质点弹、塑性体系水平地震作用与结构重力荷载代表值之间的关系4.5.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既反映了地震本身对结构的影响,也反映了结构自身动力特性对结构的影响6.7.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仅仅反映了地震本身对结构的影响8.9.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反映了单质点体系的最有代表性的绝对最大加速度结果10.1.关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说法正确的有( )。2. (ABCD)1.该方法进行振型分解时用到了主振型的正交性,其中认为阻尼矩阵是质量矩阵和刚度矩阵的线性组合2.3.该方法进行振型分解时用到了对角矩阵的性质,目的是化耦联为非耦联,使求解简单4.5.对于规则的高层建筑结构,该方法可以只考虑前几个振型的影响6.7.该方法将各平动振型的地震作用总效应以“平方和开平方”的方法来确定8.9.该方法将各平动振型的地震作用先以“平方和开平方”的方法进行组合后,再根据组合后的总地震作用求取结构效应10.1.框架结构可以考虑梁端塑性变形产生内力重分布,而对梁端负弯矩进塑性调幅,下列叙述符合规定的有( )。2. (AE)1.仅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可进行调幅2.3.仅在风荷载或水平地震作用下均可进行调幅4.5.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及风荷载或水平地震作用下均可进行调幅6.7.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只有现浇整体式框架结构可以进行调幅8.9.在竖向荷载作用下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可以进行调幅10.1.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中,关于修正反弯点法中反弯点位置移动方向说法正确的有( )。2. (AC)1.若某层柱的上、下横梁线刚度不同,则该层柱的反弯点位置将向横梁刚度较小的一侧偏移2.3.若某层柱的上、下横梁线刚度不同,则该层柱的反弯点位置将向横梁刚度较大的一侧偏移4.5.若某层柱的上、下层高不同时,则该层柱的反弯点位置将向层高较高的一侧偏移6.7.若某层柱的上、下层高不同时,则该层柱的反弯点位置将向层高较低的一侧偏移8.9.某层柱的上下横梁线刚度和上下层高对该层柱的标准反弯点位置不产生任何影响10.1.剪力墙结构布置说法正确的有( )。2. (ABCDE)1.抗震设计的剪力墙结构,应避免仅单向有墙的结构布置形式2.3.剪力墙应尽量布置得比较规则,拉通、对直,宜自下到上连续布置,不宜突然取消或中断,避免刚度突变4.5.剪力墙不宜布置得太密,结构的侧向刚度不宜过大6.7.墙肢不宜过宽,高宽比不应太小,避免脆性的剪切破坏8.9.需要采取措施控制剪力墙平面外的弯矩10.1.在剪力墙结构中,关于剪力墙门窗洞口的设置规定说法正确的有( )。2. (ACD)1.宜上下对齐,成列布置,形成明确的墙肢和连梁2.3.必须上下对齐、成列布置4.5.洞口设置应避免墙肢刚度相差悬殊6.7.不宜采用错洞墙8.9.禁止采用错动墙10.1.在各类剪力墙的划分判别条件中,关于整体参数 说法正确的有( )。2. (ABD)1.该参数反映的是连梁刚度与墙肢刚度之间的比例关系2.3.该参数考虑了墙肢轴向变形后连梁与墙肢的刚度比,无量纲4.5.该参数没有考虑墙肢轴向变形后连梁与墙肢的刚度比,且有量纲6.7.该参数很大,墙肢仍然可以出现反弯点,仅凭该参数不能完全判断出结构形式8.9.该参数很大,墙肢绝对不会出现反弯点,仅凭该参数可以完全判断出结构形式10.1.关于铰接体系计算简图说法正确的有( )。2. (ABCDE)1.该体系是由总框架、总剪力墙以及铰接连杆构成的2.3.忽略了铰接连杆的轴向变形4.5.总剪力墙截面刚度为平行于水平荷载作用方向单片剪力墙截面等效抗弯刚度之和6.7.总框架某根柱子的抗侧刚度为平行于水平荷载作用方向相应位置处所有柱子抗侧刚度之和8.9.连杆的长短对计算结果没有影响10.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20.0分。1.高层结构应根据房屋的高度、高宽比、抗震设防类别、场地类别、结构材料、施工技术等因素,选用适当的结构体系。 ( )2. (错误)3.异型柱框架结构和普通框架结构的受力性能和破坏形态是相同的。 ( )4. (错误)5.高层结构只在使用功能上有要求时才设置地下室。( )6. (错误)7.防震缝两侧结构体系不同时,缝宽应按需要较窄的规定采用。( )8. (错误)9.高层建筑结构在计算内力时,对楼面活荷载的考虑,应根据活荷载大小区别对待。( )10. (错误)11.高层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标准)互动退出合伙协议书
- 2025年智慧健康行业前景分析及投资机遇研究报告
- (2025年标准)黑车交易协议书
- 2025年罐头行业规模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光伏逆变器行业前景分析及投资机遇研究报告
- (2025年标准)合作机构协议书
- (2025年标准)合同终止协议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少儿思维能力培养行业投资趋势与盈利模式研究报告
- (2025年标准)合同抵债协议书
- (2025年标准)合伙协议入伙退伙协议书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课件
- 网络规划设计师知识点总结
- 《公司法完整版》课件2024
- 泡沫灭火系统维护保养方案
- 《光伏产业链介绍》课件
- DB37T 1914-2024 液氨存储与装卸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 有限空间监理实施细则
- 期末练习卷(模拟试题)-2024-2025学年 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白酒旅游活动方案
-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与验收标准
- 2024年无人驾驶环卫行业研究报告-通渠有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