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二、高山仰止【课文梳理】1孔子推仁行道受阻,心思授仁传道。子在陈章(5.22)忧患“狂简”弟子无人教诲,思考退而授徒。2孔子教育学生察其长短,批评中肯。闵子侍侧章(11.13)洞察弟子所长所短由之瑟章(11.15)评价子路中肯,“升堂矣,未入于室也”道不行章(5.7)高度信任子路之勇(“材”通“裁”,裁度事理)子谓颜渊曰章(7.11)批评子路有勇无谋,暴虎冯河,教育他临事而惧,好谋而成)3孔子诚待学生(悲痛哀悼,如己丧子)。伯牛有疾章(6.10)惋惜伯牛命运颜渊死章(11.9)、颜渊死子哭之恸章(11.10)为弟子死而悲痛欲绝4孔子面对弟子责难去师道尊严,知错就改(虽将错就错)。子见南子章(6.28)平等对待弟子的责难子之武城章(17.4)承认错误及时改过(主张礼乐治国)5孔子的思想、学术博大精深。颜渊喟然叹曰章(9.11)一颜渊感叹孔子学问之深、教育之善、入门之难。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章(19.23)子贡赞扬孔子思想、学术博大精深。叔孙武叔毁仲尼章(19.24)子贡赞扬孔子思想如同“日月”,不可逾越。【阅读实践】一、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2324题。(4分)甲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勿自辱焉。”1 本章反映了孔子怎样的待友之道?【答案】尽心待友不能伤及自己的尊严。“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这和儒家宣扬的尽心待人的原则是否矛盾?请结合儒家的有关思想作简要分析。【答案】不矛盾。保护自己的尊严和尽心待友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同样重要,对朋友尽责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自己的尊严。凡事过犹不及,对朋友的劝诫超过一定的限度,就可能伤及自己的尊严。忠告善道,不可则止,既要尽到对朋友的责任,也要保护自己的尊严,这是中庸思想在交友上的体现。乙一个雨天,东南快报记者柳涛根据群众提供的信息,在厦门市一个有坑的路口守候一个多小时,拍到了几幅一个骑车人摔入水坑的照片,并发表在有关媒体上。这几幅照片引起了网民的不同议论。有人认为照片拍得不错,但认为记者柳涛明知路有坑,却不提醒,等着人摔跤,是“缺德”的表现。也有人称赞柳涛是个专业、称职的记者,尽到了记者应尽的责任,促使有关部门加快了解决问题的速度。2、请结合儒家有关“仁爱”的思想,谈一下对上述事件的看法。示例一:我觉得柳涛是个仁者,他所做的是体现大仁大义的事。儒家认为,遵循礼制是具有仁爱之心的表现,柳涛尽心尽职地反映客观问题,是位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记者,他冒雨拍照正是遵守职业道德的表现;孔子认为判断一个人是否是仁者,主要看他对社会的贡献,而不是只看他对某个人的仁爱之心,柳涛通过自己的作品,加快了有关部门解决问题的速度,他对社会的贡献远远大于因拍照而给某个人带来的伤害。示例二:我觉得柳涛是个缺少仁爱之心的人,他做的是件“缺德”的事。儒家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想必柳涛自己也不希望有人等着自己摔倒好拍一组照片吧?既然这样,他就不应该让这件事发生在别人身上。柳涛对路人无仁爱之心,他拍照纯是为了一己之私,只想着为自己找新闻素材,这实在是有违“仁”为己任的君子之道。三、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2324题。(4分)甲子曰:“笃信好学,死守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体现了儒家的什么思想?答案】中庸思想。请结合上述文段简要分析孔子的为官之道。孔子认为为官要坚持原则,进退有度。国家政治清明就出来为官,国家政治黑暗就隐居,不与黑暗政治同流合污。应当把个人的贫贱荣辱与国家的兴衰存亡联系在一起,这才是为官的基点。乙“礼”字在论语中多次出现,仅次于“仁”字。什么是“礼”呢?它源自周礼,指周朝传统的典章、制度、礼节、习俗,是人们的行为准则。“礼”具有制约作用,使人们按照一定的规范行动。在孔子看来,人如果离开了“礼”,就寸步难行;有了“礼”,社会才是和谐的。怎样才能保证“礼”的实现呢?这就必须用“仁”来加以保障。2上面这段文字对儒家“仁”与“礼”的关系的理解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答案】不正确。“仁”是内容,是本;“礼”是形式,是表。儒家强调用“礼”来保障“仁”的实现。四、高考链接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1、(1)请从上述文字中提炼出一个成语。 (2)从孔子对子路两次评价的共同特点中概括出孔子的教育特色,并加以评析。(同十一课)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2、颜渊死时,作为先生,孔子发出了“噫!天丧予!天丧予!”的恸哭。结合你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孔子如此悲恸的原因有哪些?参考答案:颜渊能够安贫乐道,坚守理想;颜渊对于出仕与退隐,入世与出世,进与退的政治选择与人生态度和孔子非常一致,“用行舍藏”或“用舍行藏”中显示了儒家通权达变及相时变通的思想;颜渊对学问和礼乐的尊崇,对先生的尊敬;颜渊“欲罢不能”“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中充分体现了他谦虚好学,善于自省,待人宽容,涵养难得,善于改错,完善自己,是难得的很有潜力的儒者。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家室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3、(1)上文中画线词语“夫子”在文中具体指谁?夫子: 夫子: 参考答案:孔子 叔孙武叔 (2)语段中表现了子贡对孔子怎样的态度?请作简要分析。参考答案:表现了子贡对孔子的高度敬仰之情、尊重老师的严正态度,斥责了叔孙武叔的诋毁,讽刺了其浅薄无知。(一)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二)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三)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4、(1)(一)(二)两章中,运用叠句和反问句表现了孔子怎样的感情?参考答案:哀伤欲绝的感情,足可催人泪下。 (2)结合第(三)章文字,简要分析颜渊喟叹的内容。参考答案:一叹孔子学问之深,二叹老师善教,三叹“入门之难”。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5、(1)“用之则行,舍之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解读《GB-T 31201-2014复合肥(缓控释)生产成套设备》
- 进口煤合同范本
- 特质车辆加油合同范本
- 展会样品购销合同范本
- 网上合同范本怎么
- 劳务合同范本图库
- 丽江庭院租赁合同范本
- 合股经营钢材合同范本
- 田螺回收合同范本
- 装修质量保障合同范本
- 出口食品销售合同范本
- 2025河北雄安新区招聘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技术检查员10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北师大版(2024)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 2025云南省腾冲市边防办招聘边境专职联防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中职乐理课教学课件
- 中小会计师所发展困境及对策
-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课件
- 2025-2026学年人教鄂教版(2017)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心理委员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盆底肌电重塑机制-洞察及研究
- 2025年工会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