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课题:积的变化规律教学内容: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情况。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观察,能够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2、使学生经历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3、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4、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5、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教具准备:图片。教学过程:一、研究“两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变化,它们的积如何变化饿规律。1、研究问题,概括规律。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时,积怎么变化。学生完成下列两组计算,想一想发现了什么?你能根据每组算式的特点接下去再写两道算式吗?试试看62=8125=620=24125=6200=72125=组织小组交流。归纳规律: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时,积也要乘几。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时,积有怎么变化?学生完成下列两组计算,想一想有发现了什么?84=25160=404=2540=204=2510=引导学生概括: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时,积也要除以几。整体概括规律问:谁能用一句话将发现的两条规律概括为一条?引导学生总结规律。2、验证规律1)先用积的变化规律填空,再用笔算或计算器验算。2648=1712=2624=1724=2612=1736=自己举例说明积的变化规律3、应用规律完成例4下面的做一做和练习9的1-4题。二、研究“两数相乘,两个因数都发生变化,积变化的规律“。1、独立思考,发现规律完成下列计算,说规律。1824=10545=2、组织全班交流,概括规律: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乘几,另一个因数除以几,它们的乘积不变。三、巩固新知1、书上练习九的1、2、3。2、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56平方厘米,如果长缩小到原来的,宽扩大到原来的4倍,这个长方形就变成了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它的边长是多少?五、总结: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六、作业:第59页4、5。第六课时课题:乘法估算教学内容:乘法估算的基本方法。课文第60页的例5、相应的“做一做”,以及练习十中的第16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会进行乘法估算。2、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归纳概括、迁移类推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经历学习乘法估算的全过程,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4、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会进行乘法估算。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 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具准备:图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师:学校组织秋游活动,我们四年级同学去公园,去那里的费用是每人元,包括客票和公园门票,四年级全年级共有人,老师大约应该准备多少钱呢?出示图片:二、探究方法,学习新知:1、师:你们能帮老师估算一下大约应该准备多少钱吗?1)独立估算,并写出估算过程2)小组内学生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和结果。并说明理由。3)全班交流。反馈学生估算结果。4)鼓励学生说出多种想法。对估算结果进行评价。师:你认为谁估计得更接近准确的钱数呢?为什么?在估算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小结:接近准确值;计算方便。运水公司为居民运送纯净水,一月份运送桶,照这样计算的话,估算一下,全年可以运水多少桶?三、巩固新知你是怎样估算的?新编小学生字典有592页,大约是页。小明每分钟打字108个,大约是个。李平大叔今年收橘子1328千克,大约是千克。2小明同学走一步的平均长度是62,他从操场这头走到那头共走了252步。操场大约长多少米?1800米 1200米 1500米3沙坪小学有学生612人,全乡有这样的小学19所,全乡约有多少名小学生?燕鸥从北极飞到南极行程是17000千米,如果他每天飞780千米,20天能飞到吗?4、第62页的5、6、7四、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五、作业:第63页8、9、10、11、12。第三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角的度量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角的度量教学目标:1、认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会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数,会用量角器量角2、通过一些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3、通过联系生活,使学生理解量角的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时使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重难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出示下列三种椅子问学生:你喜欢坐哪种椅子,为什么?学生回答后作如下小结:根据刚才同学们的交流,看来椅子靠背的角度不同,它的作用也不同,像第2种椅子就是专门给登月的宇航员设计的,要造这样的椅子就要知道靠背的角度,你有办法知道它的角度吗?二、自主探究,认识量角器。1、认识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线、内外圈刻度。师:量角用什么工具?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自己的量角器,认真地研究研究,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小组合作研究量角器。学生汇报研究的结果。注意这里要尽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问题还可以让学生来解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要说明哪里是量角器的中心,哪里是0度刻度线及内刻度和外刻度,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等。根据回答作出下列板书:中心、0度刻度线使学生认识量角器的构造和角的度量单位内刻度和外刻度。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多少份的?)2、建立1角的观念。让学生把量角器上平均分成180份中的每一份所对的角用细丝游戏棒在课桌上摆一摆大约有多大。与学生共同讨论,得出同学们刚才摆出的这个角就是1角。第四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商的变化规律 设计说明:本节课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个知识点,它是在学习了比算乘法和笔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与旧教材相比,本知识点作了适当调整:旧教材中只研究了商不变的规律,而新教材中却改为了商的变化规律,引导学生探讨被除数不变上随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和除数不变商虽被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这就使是这一部分知识更加系统、更加全面。本节课从乘法变化规律入手,利用乘除法的密切关系,使学生不由自主的想到:在除法中是否也存在着这样的变化规律?它们可能是什么?从而激起学生一探究竟的兴趣。但只有猜测是不够的,要想证明猜测是否正确,就必须予以事实证明,通过对三次验证过程不同角度的指导,促使学生在理解、掌握本课知识点的同时,经历猜测验证结论应用的数学研究过程,尝试大胆合理猜测、举例加以验证的数学研究方法。这既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目标,也是新课改所倡导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93页例6。教学目标:1通过猜测、探究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被除数、除数和商的变化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问题。2引导学生经历猜测验证结论应用的一般研究过程,培养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勇于发现、积极探索的好习惯。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发现并理解商的变化规律。教学难点:正确理解被除数不变,除数和商之间的变化规律。教具准备:实物投影、计算器。教学过程:一、利用迁移、大胆猜测。师: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学习了积的变化规律谁还记得?生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随之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生2: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另一个印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师:我们都知道乘法和除法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在我们发现了乘法中有这样的规律,大家有什么想法?生:在除法中是否也存在着类似的规律呢?师:对呀,我也有这样的疑惑。那么我们能不能大胆的猜测一下:除法中有没有类似的规律?如果有会是什么规律呢?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我认为一次成功的教学活动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活化教材,建构生命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一节好课更是一个精雕细琢的艺术品。可见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但教材是静态的,作为知识点的载体教材,这就要求我们不能照本宣科,而应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灵活地,创造性地处理教材,使课堂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之中。本节课内我创设了“通过闯关进入除法王国的城堡”的童话式故事,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不知不觉地进入新知的学习,故事情境贯穿课堂始终,这样引起他们探究的欲望,激发他们的兴趣。2、提供充分的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独立思考是小组合作的前提,只有经过独立思考才能进行有效的合作。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让他们独立思考,同位交流和小组合作几个环节,让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合作归纳出商不变的规律,并让学生展示小组合作的成果,体验探究与成功的快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3、以情感激励为导向贯穿全课宽松的氛围,愉快的心境,和谐的交流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保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评价多是关注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除此之外,我也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认识自我,学会评价欣赏他人,使评价成为他们主动发展的动力。4、适当的游戏,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一节课40分钟,对于中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如果一直认真坐着听课,再加上教材的枯燥无味,无然会开小差,影响学习激情。在教材设计过程中,适当的游戏有利于教学,所以在设计练习时,我主要让学生采用比赛形式,这样,学生既可以放松,又能如愿完成教学任务。 这次教学实践,让我深深体会到只有关注课堂的活,关注学生的学,才能使课堂教学由单一传输转向双向的互动;才能由重知识的落实转变为重人的发展,由重学习结果转变为重学习过程,这样才能真正上好一节课。第五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口算乘法教案教学设计口算乘法教案教学内容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的数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探索,使学生知道一位数乘整十、整百的数的计算原理。2、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整十、整百的数的计算方法。3、结合练习中的有关内容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难点重点: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计算法则。难点:积末尾的“0”比因数末尾的“0”的多的情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教学1、让学生回忆本学期的秋游,简要的说一说2、引入光明小学也去秋游,引入主题图。3、教学例1的每一小题。坐旋转木马每人2元,9人要多少钱?学生列式计算,问:表示几个几是多少?出示“10人要多少钱?”要求学生列式,并四个小组讨论:等于多少?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4、出示修改后的第二小题坐碰碰车每人3元,2人要多少钱?学生列式计算,说出表示几个几是多少,教师用电脑演示用算珠演算的过程。 出示问题:坐碰碰车每人3元,20人要多少钱?学生列式:320,问:表示几个几是多少,并要求用算珠来计算。指名学生上台演示用算珠来计算的过程。出示问题:坐碰碰车每人3元,200人要多少钱?学生列式:3200,问:表示几个几是多少,并要求用算珠来计算。指名学生上台演示用算珠来计算的过程。5、把3道算式板书一起,提出要求:观察这3道题,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加以引导:你用了什么乘法口诀?乘完后在哪里添“0”?你是根据什么来添“0”的?从而总结出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计算方法:先按表内乘法计算,然后根据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得数的末尾添上几个“0”。二、课堂练习1、基础练习207200 72014 7- 1 -20 440 660 8600 5500 4500 8在学生回答的时候,先问用了什么乘法口诀,再问在得数的末尾添上几个“0”? 最后一行的题目结果出示时,把添上的“0”用红色标出,在做完题目后反问学生:为什么这里的“0”有不同的颜色,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自己发现有的“0”是在做表内乘法时产生的,并非全是添上去的“0”。2、提高练习4012014 21080 24050 250700 4900600 30003、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出示神州六号的图片与有关的资料,然后出示题目:神州六号的飞行速度大约每秒千米,分钟它大约飞行有多远?请班里的男同学作答。出示嫦娥一号的图片与有关的资料,之后出示题目:它的飞行速度大约是每秒9千米,半分钟大约飞行多远呢?请班里的女同学作答。4、游戏以刚才做完的两个题目为男生命名神州队,为女生命名嫦娥队。指名选取队长各一名。各队代表从袋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糖尿病足考试试题及答案
- 官方兽医试题及答案
- 阿里巴巴考试题及答案
- 北京购房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人行清算面试题及答案
- pte考试题型及答案
- java面试题及答案之服务器
- 教资综合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广西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招聘考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甘肃有色工程勘察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烹饪技术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
- 公司工会内控管理制度
- 医用耗材试用管理制度
- 初中历史跨学科教学实践与探索
- 塑胶制品研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文化自信”视域下统编本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
- 合作建房分配协议书
- 法治教育开学第一课
- TCAWAORG036-2025 中西医协同老年人肌少症筛查与诊断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 医院院长竞聘试题及答案
- 《数据科学导论》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