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形态分类学部分-2.doc_第1页
植物形态分类学部分-2.doc_第2页
植物形态分类学部分-2.doc_第3页
植物形态分类学部分-2.doc_第4页
植物形态分类学部分-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植物形态分类学常考知识点考点一 植物组织例题:(2004年全国联赛)植物维管束中的导管在执行其功能时 A是死的 B是活的,只有细胞壁木质化了 C是活的,只有其核仁消失了 D是活的,只有一个大液泡答案:A解析:导管分子和管胞都是厚壁的伸长细胞,成熟时都没有生活的原生质体。(2003年全国联赛)形成层径向分裂产生的细胞: A发育成次生木质部 B、发育成次生韧皮部 C发育成次生维管组织 D使形成层周径扩大 答案:D解析:形成层切向分裂(分裂面平行于切线)产生次生维管组织,径向分裂(分裂面平行于直径)使其周径增大。考点二 根与茎的结构初生生长过程根 原分生组织 根冠细胞根尖顶端分生组织 原表皮表皮 初生分生组织 基本分生组织皮层原形成层维管柱茎 原套原表皮表皮茎尖顶端分生组织 基本分生组织皮层原体原形成层维管柱(内有维管束)例题:(2005年全国联赛)初生分生组织中的_可以分化出维管束? A原表皮 B基本分生组织 C原形成层 D形成层答案:C(2007年全国联赛)被子植物茎中的初生维管束来源于: A维管形成层 B木栓形成层 C原形成层 D三生形成层答案:C(2008年全国联赛)根冠的外层细胞不断死亡、脱落和解题,但根冠始终保持一定的形状和厚度,这是因为 A分生区细胞不断进行无丝分裂 B根冠细胞不断进行无丝分裂 C分生区细胞不断进行有丝分裂 D根冠细胞不断进行有丝分裂答案:C解析:根尖分生区细胞不断进行有丝分裂,一方面向前形成根冠,另一方面向后进入伸长区。双子叶植物根和茎的初生结构单子叶植物茎结构特点: 多数单子叶植物茎终身只有初生结构。 表皮:长细胞(角质化)、 短细胞(栓质、硅质); 气孔器 基本组织:近表皮细胞具同化功能;机械组织。 维管束散生于基本组织中;由维管束鞘、木质部、韧皮部组成; 有限维管束。 有的植物有初生增粗生长和次生生长裸子植物茎结构特点: 木质部中无导管、木纤维;由管胞兼运输和支持双重功能。 次生木质部结构显得均匀整齐。 . 韧皮部中只有筛胞,无筛管和伴胞。 多具树脂道。例题:(2002年全国联赛)根与茎皮层结构的主要区别 A根皮层的薄壁组织细胞壁薄 B. 茎皮层的薄壁组织细胞壁薄 C根皮层的薄壁组织细胞间隙大D根具有内皮层答案:D解析:根皮层最内侧紧贴中柱鞘的一层细胞排列整齐,称为内皮层,茎皮层不具明显的内皮层。(2005年全国联赛)一般说根和茎的初生结构有许多不同之处,下面哪些不同之处的说法是正确的?A维管束的排列方式不同 B韧皮部的发育方式不同C木质部的发育方式不同 D内皮层是否明显答案:ACD(2002年全国联赛)玉米茎的维管束散生在基本组织中,但维管束鞘内的维管系统排列的顺序是一定的,看下列哪组由茎中心向外排列的顺序正确 A原生木质部后生木质部原生韧皮部后生韧皮部 B原生木质部后生木质部后生韧皮部原生韧皮部 C后生木质部原生木质部后生韧皮部原生韧皮部 D后生木质部原生木质部原生韧皮部后生韧皮部答案:B解析:茎中维管束的木质部是内始式发育,即原生木质部在内、后生木质部在外;而韧皮部是外始式的,即原生韧皮部在外、后生韧皮部在内。(2008年全国联赛)以下有关凯氏带的叙述哪些是不正确的 A凯氏带是仅在根的内皮层细胞中存在的结构。 B凯氏带控制着皮层和维管柱之间的物质运输。 C凯氏带是内皮层细胞径向壁和横向壁上具栓质化和木质化增厚的结构。 D如果将内皮层细胞放入高渗溶液中,使其发生质壁分离,凯氏带处的质膜不会与细胞壁分离。答案:A解析:凯氏带是高等植物内皮层细胞径向壁和横向壁的木栓化和木质化的带状增厚部分,主要功能是阻止水份向组织渗透,控制着皮层和维管柱之间的物质运输。凯氏带见于初生根的内皮层,一般的茎无内皮层, 只有沉水植物(如眼子菜)茎或一些地下茎中有凯氏带加厚。维管束组成成分根茎木质部:导管、管胞 木纤维 木薄壁组织韧皮部:筛管、伴胞 韧皮薄壁组织 韧皮纤维(有的植物有)木质部:导管、管胞 木纤维 木薄壁组织韧皮部:筛管、伴胞 韧皮薄壁组织 韧皮纤维(不同植物木质化程度不等)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根茎形成层的发生及其活动初生韧皮部内侧的薄壁细胞及与原生木质部对着的中柱鞘细胞分别恢复分裂能力,形成弧形的形成层片段,并向两侧延伸,彼此连接成波形的形成层环,继而形成圆环状形成层。 次生韧皮部形成层 次生木质部 木射线次生射线 韧皮射线 交替排列的束中形成层与束间形成层(由与束中形成层相对应的髓射线细胞恢复分裂能力而成)彼此衔接成环状的形成层 次生韧皮部形成层 次生木质部 木射线次生射线 韧皮射线木栓形成层的活动中柱鞘细胞恢复分裂能力,成为木栓形成层。 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周皮 木栓形成层 栓内层新的木栓形成层的发生部位逐 渐内移,可深达次生韧皮部内方。根的外面始终有木栓覆盖着初次发生于表皮,或紧靠表皮的皮层细胞、厚角组织或皮层薄壁细胞,甚至发生在初生韧皮部。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周皮 木栓形成层 栓内层新的木栓形成层的发生部 位不断内移,可深达次生韧皮部。树皮:包括次生韧皮部和可能存留在它外方的初生组织、周皮及周皮以外的一切死组织。例题:(2005年全国联赛)在多年生木本茎的结构中, 射线是完全的次生结构。A髓射线和木射线 B只有髓射线 C只有韧皮射线 D只有维管射线 E只有木射线答案:D解析:髓射线是茎初生生长的产物,属于初生结构。维管射线是茎次生生长的产物,维管射线即次生射线,由木射线与韧皮射线构成,属于次生结构。根和茎的维管组织的联系例题:(2005年全国联赛)植物根和茎的初生结构不同,但根和茎的维管束又是连在一起的,这个连接的部位是下面的哪个部位?A上胚轴B中胚轴C下胚轴D胚根答案:C侧根与侧枝的形成侧根的形成(内起源)侧枝的形成(外起源)(2002年全国联赛)根上的侧根是由哪里产生的: A表皮 B皮层 C中柱鞘 D髓答案:C(2007年全国联赛)根的中柱鞘可以直接形成下列哪些植物的结构或部位? A形成层、木质部 B韧皮部、侧根 C侧根、木栓形成层 D木栓形成层、形成层答案:C茎的次生木质部的三种切面茎的次生木质部的三种切面图解A横切面 B径向切面 C切向切面横切面射线呈辐射状条形,显示了其长度和宽度径向切面射线细胞排列整齐如砖墙,显示了其高度和长度切向切面射线轮廓呈纺锤形,显示了其高度和宽度例题:(2004年全国联赛)根据射线的细胞排列的形状,判断哪个是切向切面 A多个射线细胞排成直线,多个直射线成放射状 B多个射线细胞排成纺锤型(或梭形) C射线细胞为多列长方形,多个细胞横迭着颇似砖墙 D射线细胞无规律排列答案:B(2005年全国联赛)右图是单列射线切面图。这是什么切面?A横切面B切向切面C径向切面。答案:C考点三 叶的结构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单子叶植物叶的结构C3与C4植物叶片结构比较特点C3植物C4植物维管束鞘与“花环” 结构2层细胞:外层壁薄、个大、 含少量叶绿体 内层壁厚、个小、 几乎无叶绿体无“花环” 结构1层细胞:壁薄、个大、 排列整齐、含多 数叶绿体(较叶肉 细胞内的大、无 基粒)具“花环” 结构CO2固定的第一产物三碳化合物四碳化合物光和效率低光效高光效代表植物水稻、小麦、大麦、大豆、烟草等玉米、高粱、莎草科、苋科、藜科等裸子植物叶的结构(以松为例)针形叶;表皮细胞壁厚,角质层发达;具下皮层;气孔下陷;叶肉细胞内壁内凹成褶,叶绿体沿褶分布(即叶肉细胞为绿色折叠的薄壁细胞);具树脂道;内皮层明显;维管组织一或二束,位居叶中央旱生植物与水生植物叶片结构对比旱生植物水生植物叶小而厚或多绒毛;或茎叶肉质多浆表皮细胞壁厚,角质层发达;有的表皮多层细胞,气孔下陷;栅栏组织多层,海绵组织和胞间隙不发达;意义:减少蒸腾作用,保水。叶小而薄,有的裂成丝状;表皮细胞壁薄,角质化轻度或无;表皮细胞内具叶绿体;叶肉细胞单层,胞间隙发达;维管组织退化.意义:便于吸收和同化作用。例题:(2004年全国联赛)旱生植物体不具有的特征是A叶片变小或退化 B茎肉质化表皮细胞的角质加厚 D叶片上缺少气孔答案:D解析:气孔是陆生植物与外界气体交换的通道,不可没有。(2008年全国联赛)水稻上、下表皮的主要区别 A气孔数目 B 表皮细胞形状 C 泡状细胞的有无 D 角质层的厚度答案:C解析:水稻叶的泡状细胞仅分布在下表皮。考点四 营养器官的变态例题:(2002年全国联赛)下列四种植物中根或茎的次生生长为正常次生生长 A朱蕉茎 B白薯肉质根 C洋槐茎 D甜菜肉质根答案:C解析:朱蕉属于单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通常无次生生长,但朱蕉却会在散生的维管束外方产生形成层,形成次生维管束;甜菜块根在次生生长过程中会产生额外形成层,形成新的维管组织;白薯块根会在导管周围的薄壁组织中产生额外形成层,形成大量薄壁组织,使块根增粗并贮存大量养料。以上都是特殊的次生生长。(2003年全国联赛)菟丝子属于下列哪一种根? A寄生根 B攀援根 C板状根 D支柱根答案:A(2003年全国联赛)榕树的支柱根又可称为: A侧根 B定根 C不定根 D须根答案:C解析:榕树的支柱根是不定根的变态。(2004年全国联赛)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土豆根的变态 B萝卜茎的变态 C红薯根的变态 D藕叶的变态答案C解析:土豆块茎;萝卜肉质直根;红薯块根;藕根状茎。考点五 被子植物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例题:(2004年全国联赛)一个豆荚中的种子粒,决定于A花中雌蕊的数目 B雌蕊中心皮的数目C子房中胚珠的数目 D胚囊中胚的数目答案:C(2005年全国联赛)一个精子和卵结合发育成胚,另一个精子和极核结合发育成胚乳,这种类型的双受精现象是哪类植物所特有的?A裸子植物 B蕨类植物 C被子植物 D苔藓植物答案:C(2006年全国联赛)植物的双受精过程A既产生双倍体细胞,又产生单倍体细胞 B既产生双倍体细胞,又产生三倍体细胞C只产生双倍体细胞 D只产生三倍体细胞答案:B解析:双受精产生的受精卵是双倍体细胞,受精极核是三倍体细胞。考点六 果实类型例题:(2004年全国联赛)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翅果蒲公英 B长角果榆树 浆果油菜 D核果桃答案:D解析:蒲公英、向日葵瘦果;榆、槭、臭椿翅果;油菜角果(十字花科特点);桃、梅、李、杏、椰子核果。(2005年全国联赛)香蕉属于哪种类型的果,食用的主要部分属于哪部分结构: A蒴果、真果;花托 B干果、假果;内果皮 C浆果、假果;内果皮和胎座 D浆果、真果;内果皮和胎座答案:C(2007年全国联赛)向日葵的果实是由哪类子房发育而来的: A具1心皮、1室、1胚珠的下位子房 B具2心皮、1室、1胚珠的下位子房 C具2心皮、1室、1胚珠的上位子房 D具1心皮、l室、1胚珠的上位子房答案:B解析:瘦果指小形、干燥、果皮坚硬、不开裂、内有一粒种子、由1-3心皮形成的果实(1心皮的有白头翁,2心皮的有向日葵、蒲公英,3心皮的有荞麦),成熟时易与种皮分离。向日葵属菊科,子房下位,2心皮,其瘦果是由子房与萼筒共同形成的,称连萼瘦果。考点七 植物界主要类群例题:(2002年全国联赛)下列哪一特征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所共有的: A孢子体和配子体均能独立生活 B都含有叶绿素a和b的光和色素 C均以孢子进行无性生殖 D均具卵式生殖 答案:C解析:三者都属于孢子植物。(2002年全国联赛)下列植物哪种具有种子: A石松 B地钱 C银杏 D裸蕨答案:C解析:石松和裸蕨是蕨类植物,地钱是苔藓植物,银杏是种子植物。高等植物生活史对比生活史图解生活史特征苔藓植物小型,多细胞,绿色叶状体,高级种类有假根和类似茎叶的分化,无维管束;生活史中有明显的世代交替:配子体发达,绿色自养;孢子体不发达,寄生在配子体上。雌、雄生殖器官均由多细胞组成:精子器、颈卵器受精作用必须借助于水;胚在颈卵器内(配子体上)发育成孢子体蕨类植物有两个独立生活的植物体:孢子体、配子体孢子体发达,具有根茎叶的分化,叶为大型羽状复叶,幼叶拳卷,茎为根状茎,有维管组织 配子体不发达,小型,结构简单,生活期较短腹面有精子器、颈卵器;受精离不开水,幼胚暂时寄生在配子体上 世代交替明显,孢子体世代占优势裸子植物孢子体非常发达; 配子体简化,并完全寄生于孢子体上。具颈卵器(结构简单)传粉时花粉直达胚珠 胚珠发育成裸露的种子被子植物孢子体高度发达,生活史中占绝对优势; 配子体进一步简化: 雄配子体2细胞花粉粒(1个营养细胞,1个生殖细胞) 雌配子体7胞8核胚囊 (反足细胞3,中央细胞1,极核2,助细胞2,卵1) 无颈卵器(助细胞和卵细胞合称卵器,是颈卵器的残余)雌、雄配子体皆终生寄生于孢子体上具真正的花(尤其是具雌蕊)。具双受精现象高等植物生活史对比例题:(2002年全国联赛)在植物生活周期中,与世代交替相联系并作为它们特征的两种重要过程是: A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B减数分裂、受精作用 C有丝分裂、受精作用 D无丝分裂、有丝分裂答案:B(2002年全国联赛)有双受精现象的植物是: A高等植物 B维管植物 C被子植物D种子植物答案:C(2004年全国联赛)蕨类植物的明显特征是A拳卷的幼叶、复叶和根状茎 B拳卷的幼叶、单叶和根状茎C伸展的幼叶、复叶和葡萄茎 D伸展的幼叶、单叶和根状茎答案:A(2004年全国联赛)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苔藓植物配子体独立生活、具颈卵器B蕨类植物配子体寄生在孢于体上、开花结实C裸子植物配子体独立生活、开花结实D被子植物配子体寄生在孢子体上、具颈卵器答案:A解析:苔藓植物具明显的世代交替,配子体在世代交替中占优势,孢子体占劣势,并且寄生在配子体上面。雌性生殖器官称颈卵器。蕨类也具明显世代交替,孢子体发达,配子体也能独立生活。裸子植物孢子体特别发达,配子体完全寄生在孢子体上,且仍保留着结构简单的颈卵器。(2005年全国联赛)下面哪个特征属于种子植物? A孢子体寄生在配子体上 B配子体寄生在孢子体上 C孢子体发达 D配子体发达答案:BC(2006年全国联赛)下面哪类植物的有性生殖摆脱了对水的依赖? A苔类,藓类,蕨类,裸子植物 B藓类,蕨类,裸子植物。 C蕨类,裸子植物 D裸子植物答案:D解析:裸子植物孢子体高度发达,配子体明显退化,寄生在孢子体上。花粉在孢子体的小孢子囊中发育成熟后,借助风传播。花粉形成花粉管,将精子送至雌配子体,使精子与卵细胞受精。可见,裸子植物的传粉受精过程已摆脱了水的束缚,这是对陆生生活适应的突出表现。(2006年全国联赛)植物进化的规律:A孢子体世代占优势 B维管组织分化增加 C繁殖不依赖水 D草本答案:ABC解析:整个植物界的进化趋势是孢子体逐渐发达,配子体逐渐退化,维管组织从无到有,从不分化到分化,繁殖过程脱离对水的依赖,高度适应陆地生活。植物生活史类型总结 无减数分裂:蓝藻(只进行无性生殖) (无核相交替) 合子减数分裂:生活史中只有一种植物体单倍体 无世代交替 有减数分裂 配子减数分裂:生活史中只有一种植物体二倍体 (有核相交替) 同形世代交替:石莼 有世代交替居间减数分裂 孢子体占优势:海带、蕨类、种子植物 异形世代交替: 配子体占优势:苔藓例题:(2005年全国联赛)异型世代交替是指在植物的生活史中,_在形态构造上显著不同。 A孢子囊和配子囊 B孢子体和配子体 C孢子和配子 D精子和卵细胞答案:B(2002年全国联赛)下列植物中,哪类植物没有发现有性生殖 A苔藓植物 B蓝藻 C褐藻 D蕨类植物答案:B(2007年全国联赛)下列藻类生活史中,孢子体占优势的异形世代交替是: A水云 B多管藻 C海带 D石莼答案:C解析:绿藻门的石莼、红藻门的多管藻和褐藻门的水云(属等世代纲)都属同形世代交替,褐藻门的海带属于不等世代纲,为异形世代交替,且孢子体占优势。植物减数分裂类型总结分裂方式分裂时期举例合子减数分裂减数分裂发生在合子萌发时衣藻、团藻、丝藻、水绵、轮藻配子减数分裂减数分裂发生在配子形成时墨角藻和马尾藻之类的褐藻、各种硅藻、松藻(海松藻)和羽藻、伞藻之类的绿藻居间减数分裂减数分裂发生在孢子体产生孢子时绿藻中的石莼、浒苔;褐藻中的水云、网地藻、海带、裙带菜;红藻中的多管藻、石花菜,高等植物(2002年全国联赛)下列那组植物有相同的减数分裂类型 A海松藻、伞藻 B石莼、石松 C水绵、衣藻 D水绵、海松藻答案:ABC解析:海松藻、伞藻是配子减数分裂;石莼、石松是居间减数分裂;水绵和衣藻是合子减数分裂。(2002年全国联赛)指出下列正确叙述植物减数分裂的是 A石莼的孢子体进行减数分裂 B水绵的合子进行减数分裂 C海松减数分裂直接产生配子 D葫芦藓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答案:ABC解析:葫芦藓属于居间减数分裂,产生孢子。(2004年全国联赛)高等植物的减数分裂发生在A配子形成前 B配子形成后 C孢子形成前 D孢子形成后答案:C解析:高等植物是居间减数分裂。(2005年全国联赛)有关水绵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水绵为不分枝的丝状体 B水绵的叶绿体长带状,呈螺旋状弯绕 C水绵的有性生殖为接合生殖 D水绵的生活史为配子减数分裂答案:D解析:水绵是合子减数分裂各种藻类植物所含色素及光合产物例题:(2005年全国联赛)以下对蓝藻生理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光合自养生物,含有叶绿素a,b和胡萝卜素B含有固氮酶,可进行生物固氮C无有性生殖现象D某些蓝藻在有机质丰富的水体中过量繁殖可导致水华的产生答案:A解析:蓝藻含叶绿素a、藻蓝蛋白、藻红蛋白,不含叶绿素b和胡萝卜素;有些种类可以固氮;以直接分裂、形成藻殖段、产生厚壁孢子等方式繁殖,这些都属于无性繁殖;某些蓝藻可导致水华。(2006年全国联赛)蓝藻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有: A叶绿素a,叶绿素c,藻胆素 B叶绿素a,叶绿素d,藻胆素 C叶绿素b,叶绿素c,藻胆素 D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藻胆素答案:D解析:蓝藻光合片层表面有叶绿素a、藻胆素(藻蓝蛋白、藻红蛋白)、一些黄色色素(如类胡萝卜素)。(2006年全国联赛)所有进行光合放氧的生物都具有那种色素:A叶绿素a,叶绿素b B叶绿素a,叶绿素cC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 D叶绿素a,藻胆素答案:C解析:叶绿素a为所有光合植物所具有;叶绿素b为高等植物和绿藻所具有;叶绿素c为褐藻和硅藻所具有;叶绿素d为红藻所具有;类胡萝卜素为大部分植物所具有;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