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新平街延长段道路及桥梁工程(滨河大道—新平街)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1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新平街延长段道路及桥梁工程(滨河大道—新平街)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新平街延长段道路及桥梁工程(滨河大道—新平街)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新平街延长段道路及桥梁工程(滨河大道—新平街)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4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新平街延长段道路及桥梁工程(滨河大道—新平街)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平街延长段道路及桥梁工程(滨河大道新平街)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新平街延长段道路及桥梁工程(滨河大道新平街)建设单位(盖章):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基础设施开发建设总公司北京中咨华宇环保技术有限公司二O一六年八月目录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建设项目简介2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11环境质量状况18评价适用标准20建设项目工程分析22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28环境影响分析29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35结论与建议36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新平街延长段道路及桥梁工程(滨河大道新平街)建设单位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基础设施开发建设总公司法人代表崔喜涛联系人杨旌旗通讯地址哈尔滨市平房区征仪南路33号联系电真-邮政编码150060建设地点哈南工业新城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类别: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代码:E4813占地面积(平方米)5278.8m2绿化面积(平方米)836总投资(万元)1843.3其中:环保投资(万元)25.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38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5年10月建设项目简介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由来当前,国际国内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趋势,对于哈尔滨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平房区政府抢抓机遇,适时提出了一整套全面发展哈南的战略规划。在哈南的发展战略中,道路交通建设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生活、城市环境都与民众的衣、食、住、行四大生活要素息息相关。民生优先,就一定要把道路建设摆上重要位置,抓出显著成果。城市道路工程,体现了党和政府把提高城市人民生活质量摆在重要位置,反映了群众的呼声和需求就是政府的工作宗旨和目标。项目的建设为平房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路畅其流,人居优化环境,才能够具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条件,再加上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的同步建设与发展。哈南工业新城基础设施的建设,最大限度地拉开哈尔滨市城市骨架,拓展城市空间,推进城乡协调发展。随着新城可利用土地规模的增加,为大型工业企业的入驻奠定了基础,而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更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知名企业。截至2015年5月哈南新城核心区可利用土地面积由25平方公里拓展到75平方公里,地区生产总值实现了由百亿元到千亿元的跨越;工业总产值跨过2000亿元台阶;主营业务收入突破3000亿元大关。新城成功吸引28家世界500强企业,入区企业已突破8000家。年上缴税收近100亿元。新建、续建产业项目300多个,先后获批建设17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并以国家级产业基地为依托,重点推进航空汽车、云计算、农机、食品、广告、动漫、机器人和职业教育等八大园区的建设。一个工业特色鲜明、新兴产业集聚、功能完备、设计现代、协调发展的国际现代生态工业新城区雏形渐显。本项目拟通过规划完善起步区道路、给排水、绿化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入驻企业提供交通便利、环境优雅、配套设施齐全的生产经营场所,有助于进一步发挥新城的载体功能。本项目的建设有助于改善投资环境,有效地落实“南拓”战略,能够有力地促进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为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做出积极的贡献。随着哈南工业新城的设立和发展,道路系统已不能满足交通功能要求,建设道路等基础设施势在必行。本项目作为哈南工业新城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哈尔滨城乡结合部的重要交通联络线,本项目的建设,可以在区内形成一个主干路网骨架,减轻新城南部对外交通压力,在区域上与全市路网实行全面对接,完善交通路网格局,进一步改善哈南工业新城交通环境,推进道路提档升级。本项目的实施,是完善哈尔滨市区及哈南工业新城道路系统的需要,有利于缓解区域交通,发挥路网整体功效,有效解决新城起步区的交通问题。为了科学客观地评价项目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新平街延长段道路及桥梁工程(滨河大道新平街)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受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基础设施开发建设总公司委托,我单位承担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单位在现场踏勘和资料收集等基础上,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及其他有关文件,在征求环保主管部门意见后,编制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报请环保主管部门审查、审批,以此为项目的实施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本项目已于2015年10月工程全线竣工通车,哈尔滨市环保局于2016年1月18日向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基础设施开发建设总公司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哈平环罚2016第70080447号(见附件2-4),因本项目未办理环评审批手续擅自使用,对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基础设施开发建设总公司进行了处罚。2、项目概况2.1 项目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哈南工业新城。地理位置见附图一。 道路起点 项目终点道路终点施工场地道路起点图1道路平面布置图2.2 建设规模本项目位于哈南工业新城。本次工程主要包含:新平街延长段道路及桥梁工程,新平街目前已修建到平房东西街交叉口,根据规划中心线继续往前延伸,与滨河大街相交,工程全长184.71米,其中道路段全长131.97米,桥梁全长52.74米。本项目建设内容包含包括照明工程、绿化工程、交通工程和桥梁工程。2.3占地面积本项目永久总占地面积5278.8m2,临时占地500m2,均为城市建设用地。2.4项目总投资工程设计总投资1843.3万元。 2.5建设进度安排本项目已于2015年10月工程全线竣工通车。3、工程内容及规模3.1工程内容建设内容包含道路工程、绿化工程、照明工程、交通工程等,项目组成一览表见表1,技术经济指标表见表2。表1 建设项目组成一览表项目工程内容单位新平街延长段道路及桥梁工程(滨河大道新平街)备注道路工程路线长度m184.71起止点/滨河大道新平街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红线宽度m40机动车道m22设计速度km/h40行车道/双向6车道路面m2沥青混凝土路面永久占地m25278.8辅助工程绿化工程m2836照明工程本工程选用12基11米、250W(8米、100W)米的双臂灯杆,灯距37米,布置在双侧人行道上距路边石0.7M处。交通工程交通标线设置了车行道边缘线、车行道分界线、出入口标线、斑马线、导线箭头、人行横道线等。环保工程废气隔尘挡板施工时设置隔尘挡板,长度2100m,高度3m,散装运输加盖毡布等洒水车施工期扬尘防护,租赁1辆噪声隔声、减振施工期施工机械设备废水临时沉淀池施工场地设置1个生态临时占地本项目施工期已经结束,临时建设及设施已拆除,场地已平整表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分项单位工程量道路工程平街延长段道路道路长度m填土方(6%石灰土)m2050挖土方m6210特殊路基处理(换填8%石灰土)m2860机动车道m4063.62人非混行道m1292.97总投资1843.3万元3.2 路基路面工程起点滨河大道,终点新平街,全长184.71m,道路规划红线40m。新平街延长段道路及桥梁工程按一幅路设计,中间22m机动车道(双向六车道),两侧各3.5m人行道,5.5m绿化带,道路总宽40m。道路规划横断面为:道路横坡:机动车道为1.5%双向直线坡,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为1.5%单向直线坡。(1)路基结构路基压实度采用重型击实标准,按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中的有关规定执行,具体见下表:表3次干路、支路路基土最小强度和压实度要求填挖类型路面底面以下深度(m)填料最小强度(CBR)()压实度(%)填料最大粒径(cm)填方路基00.8894100.81.5492101.5以下39110挖方路基00.3/9410(2)特殊路基的处理措施工程设计按照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特殊路基处理方式为:填方路基清除道路范围内表层杂填土60cm,回填8%石灰土,分层碾压至压实度要求。挖方路基主干路机动车道道路结构层下60厘米换填8%石灰土;次干路、支路机动车道道路结构层下40厘米换填8%石灰土分层碾压至压实度要求;非机动车道、人行道道路结构层下20厘米换填8%石灰土,分层碾压至压实度要求。道路结构层以下50厘米范围内,直径大于2厘米的树根一律清除。填方路基材料在非机动车道外侧1米起按1:1.5放坡至道路结构层下,该部分除绿化带范围内回填腐殖土外,其余部分回填素土,继续以1:1.5放坡至路基基底范围内,该部分采用6%石灰土。两侧绿化范围内采用素土回填,密实度大于87%。路基填方高度大于2米时,在机动车道道路结构层下加铺一层土工格栅。高填方段土工格栅铺设位置为道路结构层底铺设一层、路基填方2m处各加铺一层。格栅采用TGSG40-40双向拉伸塑料土工格栅。绿化带范围内表面回填80cm腐殖土,其下为素土回填。(3)路面结构设计a.次干路道路结构(结构总厚度76.6cm)组合为:4cmAC-16C型中粒式沥青砼(改性沥青) 5cmAC-20C型中粒式沥青砼7cmAC-25F型粗粒式沥青砼0.6cm下封层 20cm三灰碎石(9.5%石灰、1.5%水泥、19%粉煤灰、70%碎石)20cm二灰碎石(11%石灰、19%粉煤灰、70%碎石)20cm二灰土(10%石灰、20%粉煤灰、70%土)总厚度76.6cm。路面设计弯沉值:28(1/100mm)(4)人行道铺装结构:由上至下为6cm 彩色防滑步道板(通体砖)3cm M10水泥干拌砂15cm C15混凝土总厚度24cm(5)人非混行道铺装结构:由上至下为8cm 彩色防滑承重步道板(通体砖)3cm M10水泥干拌砂20cm C20混凝土总厚度31cm3.3桥梁工程新平街延长段道路及桥梁工程修建跨何家沟桥1座,具体桥梁情况详见表4:表4桥梁一览表 桥梁桥梁中心桩号跨径组合(m)桥长(m)桥梁面积(m2)新平南桥K0+129.32931652.741529.5(1)横断面布置根据交通组织和结构设计的需要,断面宽度为:3.5m(人行道)+22.0m(机动车道)+3.5m(人行道)=29m。图1新平南桥桥梁横断面(2)桥梁结构设计新平南桥跨径布置为316m,上部结构采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板梁,板梁结构高度80cm,梁宽124cm。下部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梁,柱式墩台身,下接钻孔灌注桩。图2桥梁工程立面图4、工程占地及土石方平衡(1)工程占地永久占地永久占地面积5278.8m2,性质为城市道路用地。临时占地本项目不设置基层混凝土和面层沥青混凝土搅拌站,所需原料均采用商品砼;不设置取土场,工程路基所需石料、粉煤灰、碎石均外购;不设置永久弃土场,弃渣全部用于工业园区地势低洼区域的土地平整;临时占地为施工驻地、施工便道及施工场地(含1处临时堆土场)。临时占地面积500m2,本项目不设施工驻地,施工场地占地面积500m2,性质为城市建设用地。(2)土石方平衡全线挖方总量为884m3,填方总量为4114m3,利用方总量为284m3,借方总量为3830m3(全部外购),弃方总量为600m3,工程土石方量估算见表5。表5 土石方平衡估算表 单位:m3工程挖方填方利用方借方弃方道路工程88441142843830600注:其中不含剥离的表土量永久占地需要进行表土剥离,剥离30cm厚,永久占地剥离的表土1583.64m3,本项目临时占地剥离表土300m3,堆存于临时占地内,并对临时堆土场采取水土流失措施,永久占地剥离的表土用于后期本项目绿化工程回填,临时占地剥离的表土施工结束后进行复垦覆土。5、环保投资本工程设计总投资1843.3万元,环保投资25.5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为1.38%,环保投资一览表见表6。表6 环保投资一览表污染源环保设施名称环保投资(万元)备注废水施工期防渗沉淀池1.0施工场地设置1个废气施工期临时堆场、建筑材料遮盖5.0根据实际操作设置施工隔尘挡板、洒水车2.0设置高3m隔尘挡板、租赁洒水车1辆固废施工期施工垃圾、生活垃圾、弃土清运车辆2.0租赁1辆噪声施工期消声、减振0.5施工期设备生态临时占地复垦15临时占地恢复旱田500m2总环保费用合计25.5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项目,无原有污染情况。12新平街延长段道路及桥梁工程(滨河大道新平街)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一、地理位置哈尔滨市位于东经1254213010、北纬44044640之间,地处中国东北北部地区,黑龙江省南部。东南临张广才岭支脉丘陵,北部为小兴安岭山区,中部有松花江通过,山势不高,河流纵横,平原辽阔。本项目的地貌单元为岗阜状平原。地面标高介于143.31144.98m之间,自然高差较小。拟建项目选址于哈南工业新城内,地理位置见附图1。哈南工业新城南起运粮河规划路、牛家工业园,北至四环路,东起新华工业园东侧规划路,西至哈双南线,总规划面积462 km2。二、气象特征(1)气温哈尔滨市气候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多风、少雨、干旱;夏季多受海洋暖气团气压影响,气候温暖湿润多雨;秋季短促,光照充足;冬季干燥寒冷。全年平均气温3.9,最低气温-37.3,最高气温36.1。日照平均每天7.2小时,无霜期平均148天左右,适于一年一熟作物生长的需要。年平均降雨量550mm,降雨多集中于78月份。(2)风向哈尔滨市年盛行风向为南(S)风、南南西(SSW)和西南(SW)风,风向频率分别为均频率12%,12%,9%,静风频率为5%;夏季盛行南(S)风,风向频率为16%,静风频率为4%;冬季也盛行南(S)风,风向频率为14%,静风频率为5%。哈尔滨市近30年各月、各季度风向频率见表5,表6和图2。由年均风频的月变化统计资料可以看出,全年各月主导风向角范围为180315;从年均风频的季变化统计资料可以看出,该地区的年主导风向的风向角范围为180315,出现频率为35%。表7哈尔滨市各月风向频率(%)统计表(30年平均值)风向月NNNENEENEEESESESSESSSWSWWSWWWNWNNNWC一月321111151415981078411二月422211241211888810610三月5423213481089991166四月4233323610129898855五月43353346101210786655六月3346746912911563427七月22466591012109542329八月43465368111094544311九月3324325712996756410十月422211341211119108859十一月32221125141411998946十二月2222111416131010978310表8 哈尔滨市各季风向频率(%)统计表(30年平均值)风向风频NNNENEENEEESESESESSSWSWSWWWNWNWNNWC春季6555433513910863554夏季445995691687531234秋季2312213715121011116445冬季3111212314151114114755全年4333324614129786745图2 评价区近30年各季及全年风向玫瑰图(3)风速哈尔滨市近30年月平均风速随月份的变化和季小时平均风速的日变化情况分别见表13和表14。从月平均风速统计资料中可以看出哈尔滨市4月份平均风速最高(3.3m/s),8月份平均风速最低(2.1m/s);从各季小时月平均风速统计资料中可以看出秋季春季最高,冬季风速最低,一天内13时的平均风速最高。表9 年平均风速的月变化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风速(m/s)表10 各季小时平均风速的日变化小时(h)风速(m/s)123456789101112春季1.661.581.561.501.601.862.172.462.743.113.273.25夏季11.281.401.641.912.092.422.532.592.79秋季1.451.511.631.551.601.61.852.102.342.783.043.21冬季1.41.511.601.541.471.581.531.732.002.322.622.86小时(h)风速(m/s)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春季3.322.622.131.801.661.701.611.681.61夏季2.702.692.762.682.402.061.501.3031.28秋季3.063.102.763.452.051.681.521.611.521.571.491.53冬季2.932.902.742.322.131.971.221.751.671.591.441.503、 地质地貌拟建项目区域地貌属松花江第二阶地,地貌单元为阿什河阶地,地貌单一,哈尔滨市区分布在松花江形成的第三阶地上,第一阶地海拔132140m;第二阶梯地145175m,面积较大,由于历史长期流水侵蚀,略有起伏,土层深层。第三阶梯地海拔180200m,主要包括平房区南部和荒山嘴子。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本项目实施地位于松花江漫滩区,地势低平,地表沼泽洼地。地形总趋势为北高南低,地面高程一般在115118m之间,局部砂垄、沙丘可达120m。地貌成因类型为堆积,形态类型为松花江高、低温滩。地基承载力一般在1216t/m2,局部地区在10t/m2、2034t/m2,工程地质条件一般。水量丰富,水质较好。四、水文哈尔滨市境内的大小河流均属于松花江水系和牡丹江水系,主要有松花江、呼兰河、阿什河、拉林河、蚂蜒河、东亮珠河、泥河、漂河、蜚克图河、少陵河、五岳河、倭肯河等。哈尔滨水资源特点是自产水偏少,过境水较丰,时空分布不均,表征为东富西贫,全市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为1363m3。松花江哈尔滨江段全长约1840km,哈尔滨市区江段长45km,由西向北流经市区。主河槽宽400600m,水深47m。据1957年以来的系列水文资料统计,松花江多年平均径流量431.5108m3,1998年发生超百年一遇洪水,淹没了两岸大部分低漫滩,水位为120.89m,流量达17300m3/s。年径流量有持续的丰、枯交替现象,冬春两季流量小,径流量主要集中在夏季,一般79月径流量大,占全年的50,12月至翌年3月径流量则不足全年的5。5.森林、植被全市森林面积225.3104hm2,森林覆盖率42.66%;活立木总蓄积1.9109m3;草原面积369.26万亩,草原植被覆盖率20.35%。二、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区划及人口哈尔滨位于东经12542-13010,北纬4404-4640,是黑龙江省省会,是中国东北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中国省辖市中面积最大、人口居第二位的特大城市。全市总面积约为5.384万平方公里,辖9个市辖区、7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其中市辖区面积10198平方公里。 2014年户籍总人口994万人。2.经济和社会发展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5332.7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0%。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650.7亿元,增长2.9%。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23.5亿元,增长5.3%。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71.5亿元,增长7.1%。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239.4亿元,增长7.4%。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545.9亿元,同比下降1.1%。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76.0亿元,增长12.2%。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70.9亿元,增长12.6%。与全球16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往来。全年实现进出口总值68.08亿美元(海关口径),增长4.1%。3.社会事业发展(1)科技事业全市现有科研机构463个,拥有8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65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R&D(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3.9万人,其中研究人员2.7万人。R&D经费支出71.1亿元,增长12.1%,R&D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67%。受理专利申请15622件,增长20.1%;授予专利权9796件,增长56.5%。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2531项,成交额64.2亿元,增长11.5%。84项科技成果被授予哈尔滨市科学技术奖。(2)教育事业全市现有普通高校50所,成人高校13所,具有研究生培养资质的科研机构8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39所,普通高中122所,普通初中419所,普通小学1246所,特殊教育学校18所,工读学校1所,幼儿园1284所。全市小学毕业升入初中的比例为99.2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9.48%。(3)文化事业全市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8个;文化馆(艺术馆)21个;公共图书馆18个,图书馆分馆51个;各类电影放映单位38个;综合档案馆19个,专业档案馆1个。全年出版报纸56054万份,出版杂志5299万册,出版图书6931万册。全市有线电视用户129.3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97.1万户,哈尔滨电视台全年公共电视节目播出时间127056小时;哈尔滨广播电台全年公共广播节目播出时间60455小时。全市电视综合覆盖率99.14%,广播综合覆盖率99.62%。(4)卫生事业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556个(未含农村卫生室),其中医院251个、卫生院18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43个。卫生机构床位数5.6万张。卫生技术人员5.8万人,其中执业医师1.9万人,注册护士2.2万人。(5)体育事业承办国内单项体育比赛8项。我市运动员参加国际比赛获得奖牌24枚,其中金牌10枚、银牌9枚、铜牌5枚;参加国内比赛获得奖牌69枚,其中金牌55枚、银牌9枚、铜牌5枚。在第十二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上,我市代表团以45金、29银、33铜,夺得获金牌总数、奖牌数、团体总分三个第一,实现了三连冠。同时,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举办市第十八届运动会,在赛会上共有32人,13项,33次破(平)省、市记录。打造15分钟健身圈工程,安装健身路径1600件;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4000人;开展国民体质监测5400人;积极开展全民健身百日系列活动、全民健身日活动、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实现广大群众就地就近开展健身活动,共建设健身路径141套,乒乓球园区10个,羽毛球园区10个,篮球园区4个,棋类园区26个,新农村示范点40个,乡镇体育活动站50个。(6)交通运输哈尔滨机场是国际重要航空港,通航40多条国内外航线;哈尔滨港是国内八大内河港之一,沿松花江经黑龙江可直接出入日本海;哈尔滨火车站处于5条铁路干线交汇点上,西北接西伯利亚铁路直通欧洲,向东连接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南下可达北京并连接国内各大城市与世界各地往来;哈尔滨高速公路直达北京、大连、大庆等,7条主要公路呈放射状通往东北各地。哈尔滨市是中国内陆开放的中心城市、综合改革配套试点城市,享受国家赋予的一系列倾斜政策,特别是哈尔滨设有经国务院批准的“内陆港”,是中国内陆城市的第一个内陆口岸,是没有海岸的港口城市,集装箱货物可直接入港入关、出港出关,弥补了没有海港的不足。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一、 环境空气根据2015年哈尔滨市环境质量概要,2015年哈尔滨市环境空气有效监测360天中,首要污染物116天为细颗粒物(PM2.5),8天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2天为二氧化氮,1天为二氧化硫。PM2.5年均值为70微克/立方米,PM10年均值为103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均值为51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年均值为40微克/立方米,以上污染物年均值不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标准要求。超标原因主要是由于哈尔滨市冬季大量燃煤以及秋季秸秆集中焚烧所致。二、 声环境哈尔滨市市区主要声源为生活噪声和交通噪声。声源构成为:生活噪声占54.6%、交通噪声占16.7%、工业噪声占2.3%、施工噪声占1.4%、其它噪声占25%。2015年哈尔滨市区区域声环境质量为一般(三级),等效声级面积加权平均值为58.3分贝,与去年相比下降1.0分贝。市区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较差(四级),长度加权平均等效声级为73分贝,与去年相比升高3.8分贝,超过国家标准0.04倍。三、地表水环境依据哈尔滨市环保局2015年哈尔滨市环境质量概要公布的数据统计结果。哈尔滨市环境监测中心站2015年松花江朱顺屯、阿什河口下和大顶子山断面的监测数据见表11。距离本项目所在区域最近断面为阿什河口下断面。表11松花江断面监测数据 单位:mg/L监测断面高锰酸盐指数BOD5氨氮石油类pH朱顺屯5.432.770.4780.048.92阿什河口下5.803.190.5670.058.58大顶子山5.663.140.5950.058.23评价方法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单项污染指数计算结果见表12。表12单项污染指数计算结果监测断面高锰酸盐指数BOD5氨氮石油类pH朱顺屯()0.910.690.480.800.96阿什河口下()0.580.530.380.100.79大顶子山()0.570.520.400.100.615由表12可知,朱顺屯断面各监测因子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体标准,阿什河口下、大顶子山断面各监测因子均满足类水体标准。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根据现场踏勘,本评价区所在区域内无国家、省、市级自然保护区及文物保护对象。根据现场踏勘,本项目200m范围内无居住区、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目标,本工程建设的环境保护目标为:1、保护本区域内空气环境质量;2、保护本区域内地表水环境质量;3、保护本区域内声环境质量;4、保护本区域内生态环境。表13 环境保护目标序号环境保护目标保护级别1空气环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2区域声环境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3松花江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本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的浓度限值,标准值见表14。表14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限值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浓度限值(g/Nm3)标准来源SO2年平均6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日平均150小时平均500CO日平均4mg/L小时平均10mg/LTSP年平均200日平均3002、地表水本项目所处区域地表水松花江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V标准,标准值见表15。表15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mg/L污染物名称pHDOCODCrBOD5TP氨氮(GB3838-2002)IV类6933060.31.53、声环境本项目根据哈尔滨市人民政府文件哈政发201112号文件,本项目所属区域为2类区,执行2类标准,因此,本项目市政道路与人行道交界线外35米内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a类标准,市政道路与人行道交界线外35米外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 表16声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dB(A)声环境功能区类别单位昼间夜间标准来源2类dB(A)6050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7055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气本项目施工期TSP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无组织排放限值,见表17。表1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单位:mg/m3污染物名称颗粒物(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标准1.02、噪声施工期厂界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见表18。表18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等效声级LAeq:dB昼间夜间70553、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2013年修改单总量控制指标按照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中的要求,结合项目的排污特点,项目投产后,以达标排放的主控污染物。本项目运营后无总量控制指标。建设项目工程分析施工期一、施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本项目已经施工完毕,施工期环保工程落实情况如下。a、生态环境本项目施工期已经结束,经现场踏勘,本项目施工未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较大不利影响。b、施工噪声1、途经敏感点时减速慢性,禁止鸣笛。2、严禁在2200至凌晨600从事高噪声作业。3、高噪声设备附近设置简易的移动隔声屏障,常用外形尺寸10002000mm,大约设置800m(900块),隔声量可达25dB(A)。本项目施工过程中200m范围内无敏感点,施工噪声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是暂时的,随着施工的竣工,施工噪声的影响结束。c、施工废气本项目施工期间采用洒水降尘的保持开挖物料及附近场地的湿润,有效的减少扬尘。综上,施工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有效,经勘察,影响不存在。d、施工期水污染施工期废水主要是来自降雨的地表径流夹带大量泥砂、施工废水及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具体采取的环保措施和治理效果如下:(1)建筑材料运输与堆放于红线范围内,远离水体,堆放期间加盖蓬布(2)施工期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于场区洒水降尘,不排入城市污水管道或在施工场地随意排放。另外施工车辆和机械的维修、养护与清洗就近在维修厂进行,不会产生含油废水。(3)施工期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排入临时防渗旱厕。e、施工固废施工期不设置施工营地,施工区域的产生的施工垃圾已经清理完毕。二、营运期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项目营运期车辆行驶产生的交通噪声对声环境的影响,路面雨水径流对水环境的影响,汽车尾气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三、施工期主要污染工序本项目施工期为2015年5月至2015年10月,本项目已经施工完毕,不设置混凝土拌和站,均采用商品砼,道路施工时剥离表土用于规划区内的绿化工程,则本项目两侧无道路施工遗留环境问题。施工期环境影响为阶段性影响,工程结束后环境影响也消失。四、运营期主要污染工序1、噪声源强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B03-2006)附录E1.1.1,各类型车的平均辐射级,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大型车:中型车:小型车:式中:右下角注S、M、L分别代表小、中、大型车;该型车的平均行驶速度,km/h。大、中、小型车的分类按JTGB03-2006附录C中表C.1.1-2划分,如表19所示。表19车型分类标准车 型汽车总质量小型车(s)3.5t以下中型车(m)3.5t以上12大型车(l)12t以上各型车的平均行驶速度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B03-2006)附录C的规定计算,其中:式中:第i型车车辆的预测速度,km/h;当设计车速小于120 km/h时,该型车预测车速按比例降低;该车型的当量车数;该车型的车型比;单车道车流量,辆/h。其他2种车型的加权系数。小型车的小时交通量,辆/h。分别为系数,如下表所示。表20系数值车型K1K2K3K4mi小型车-0.061748149.65-0.000023696-0.020991.2102中型车-0.057537149.38-0.000016390-0.012450.8044大型车-0.051900149.39-0.000014202-0.012540.709572、计算参数2.1交通量预测本评价交通量采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供的预测车流量,高峰车流量按日车流量的10%计算。表21拟建项目交通量预测结果表 单位:pcu/d路段/交通量2016年2021年2029年新平街延长段103291589225874表22 可研给出预测车型比车型大型车中型车小型车合计比例22%28%50%100%表23各征年总交通量预测结果 单位:自然车流量路段名称年段交通量(辆/d)昼间(辆/h)夜间(辆/h)新平街延长段2016年7027395882021年10811608135202924折算特征年各车型交通量预测结果 绝对车流量 单位:辆/h路段名称车型预测年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昼间夜间昼间夜间昼间夜间新平街延长段2016年198 44 1112587192023年3046817038134302031年49511027762218482.2各型车的平均行驶速度计算根据表24中各路段的自然车流量,及平均行驶速度计算公式,本项目车速按设计车速40km/h计算。2.3各型车的平均辐射声级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B03-2006)附录C1,各类型车的平均辐射级计算公式,计算得到各路段各型车的平均辐射声级,见表25。表25各型车的平均辐射声级路段名称车型辐射声级dB备注城市次干路小型车68.2设计时速40km/h中型车73.7大型车80.23、大气污染物源强运营期大气污染物主要是行驶汽车排放尾气污染物。根据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阶段)(GB18352.52013),第阶段从2010年7月1日起执行,即工程通车后,全国范围内将执行第阶段标准,因此,营运期汽车尾气排放源强根据第阶段标准限值,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附录D推荐的单车排放因子见表32。污染物排放量按下式计算,本工程营运期汽车尾气源强产生情况结果见表33。气态污染物排放源强按下式计算:式中:QJ行驶汽车在一定车速下排放的J种污染物源强,mg/(ms);Aii种车型的小时交通量,辆/h,取值见表29;BNOX排放量换算成NO2排放量的校正系数,取0.8;Eij汽车专用公路运行工况下i型车j种污染物量在预测年的单车排放因子,mg/(辆m),车速未在表26内的排放因子采用外推法计算。表26车辆单车排放因子推荐值(g/km辆)平均车速(km/h)304050.0060.0070.0080.0090.00100.00小型车CO54.6441.331.3423.6817.9014.7610.247.72NOX0.050.921.772.372.963.713.853.99中型车CO40.4534.4830.1826.1924.7625.4728.5534.78NOX2.074.035.406.307.208.308.809.30大型车CO6.915.845.254.484.104.014.234.77NOX6.648.5310.4410.4811.1014.7115.6418.38表27汽车尾气排放源强测算结果mg/(ms)路段污染物201720232031日均高峰日均高峰日均高峰新平街延长段NO20.326 0.440 0.502 0.679 0.818 1.104 CO1.577 2.130 2.431 3.285 3.960 5.333 4、水污染源强本项目运营后的水环境污染物主要来自路面径流污染。影响径流污染物浓度的因素众多、随机性强、偶然性大。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华南环科所对路面径流污染情况的研究,路面雨水污染物浓度变化情况见表28,从表中可知,路面径流在降雨开始到形成径流的30分钟内雨水中的悬浮物和油类物质比较多,30分钟后,随着降雨时间的延长,污染物浓度下降较快。路面径流污染物排放量计算公式如下所述,计算结果见表29。E=C*H*A*a*10-9其中:E为年排放强度(t/a);C为60分钟平均值(mg/l);H为年平均降雨量(mm);A为路面面积(m2); a为径流系数,无量纲。表28径流污染物浓度表项目5-20分钟20-40分钟40-60分钟平均值SS(mg/L)231.42-158.22158.22-90.36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