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自控标书.doc_第1页
污水自控标书.doc_第2页
污水自控标书.doc_第3页
污水自控标书.doc_第4页
污水自控标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控 仪表及监控设备技术要求自控 仪表及监控设备技术要求 2 目目 录录 第一章第一章 项目简介项目简介 3 3 第二章第二章 自控系统技术要求自控系统技术要求 5 5 第三章第三章 仪表系统技术要求仪表系统技术要求 3030 第四章第四章 电视监控系统电视监控系统 3838 第五章第五章 自控系统避雷措施自控系统避雷措施 4646 第六章第六章 仪表设备配置清单仪表设备配置清单 4949 第七章第七章标书附图标书附图 5252 3 第一章第一章项目简介项目简介 1 1 1 总体说明总体说明 1 本章描述的是整个项目的概况 卖方所提供的服务及设施 以及本工程所 要求的技术规定 2 本技术规定不得被认为是详尽无遗的 无论规定与否 卖方应提供所有业 主未提及的必要的元件 器件 附件 配套设备和相应材料等 并在表中一一列明 3 技术规定 包括图纸 仅对本合同的一些特定特征作了说明 并非意欲涵 盖所有细节 卖方应提供污水处理厂本次所采购的设备正常运行所必需的全部设备 附属设备及附件 并完成相关的技术服务和合同项下的其他辅助工作 1 21 2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乌鲁木齐河西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总规模为生活污水处理 10 万吨 日 污水处 理采用双沟式生物反应处理工艺 主要处理构筑物有粗细格栅间及曝气沉砂池 生 物选择池 双沟式生物反应池 终沉池 鼓风机房 紫外消毒渠 回流及剩余污泥 泵房 集泥池 污泥脱水机房 废水提升泵房 变配电室 综合办公楼等 1 31 3 仪表及自控系统仪表及自控系统 根据污水厂工艺流程要求以及总体布局情况 设计采用 集中监视 分散控制 的计算机监控系统 系统包括中央监控系统 现场控制站 电视监控系统 通讯网 络及检测仪表构成 中央监控系统设在厂区综合办公楼中心控制室 包括操作员站 管工程师站 喷墨打印机 激光打印机 UPS 电源 大型模拟屏等 另外还配有工 业电视监视系统 中央监控站实现全厂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生产管理以及系统运 行维护 通过光纤以太环网与六个现场控制站进行通讯 六个现场控制站根据工艺 区域划分 其中 PLC1 控制站设在一号变配电室控制室 PLC2 控制站也设在一号变 配电室控制室 PLC3 控制站设在二号变配电室控制室 PLC4 控制站设在脱水机房控 制室 PLC5 为除嗅装置控制站 PLC6 为鼓风机控制站 PLC4 PLC5 PLC6 均由设 备厂家成套提供 但自带通讯接口要与大系统一致 根据生产操作需要 在必要的 检测点配置相应的流量 压力 温度 液位及水质分析仪表等 仪表应带开放的通 讯 Profibus DP PA 接口 详见设备表备注 能在线传输测量及事故信号 可远程 4 组态 故障诊断 信号送至就近的现场控制站进行显示和传送 1 41 4 自控系统工作范围及内容自控系统工作范围及内容 1 4 1 工作范围 包括厂区生产过程的自动监视与控制系统 计算机管理网络系统及布线 工业电视监控系统 仪表系统 1 4 2 工作内容 1 相关自控系统包括各级网络上连接的所有设备 网络 计算机 电气 系统 工业电视监视系统 专用控制设备的接口 PLC 现场控制站 仪表及 附件 的供货 安装 编程 调试 2 自控系统及相关部分控制箱柜供货 安装 调试 培训 指导 3 计算机管理网络供货 安装及调试 4 工业电视监视系统的设备供货 安装调试及编程 5 对系统的操作及维护人员的培训 6 系统投运后的保障与服务 7 应用软件的编制和调试 8 系统电缆连接和接地 第二章第二章对投标人的要求对投标人的要求 合格的投标人 合格的投标人应具有以下要求 1 投标人应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 2 具备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二级且具备建 筑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二级或以上资质 3 具有 1 个以上 10 万吨 日污水处理厂或 2 个以上 20 万吨 日水厂项目自控系 统设备集成和安装调试并成功运行的业绩 须提供 3 年内类似项目合同原件 4 项目经理要求具有一级资质及 1 个及以上类似项目业绩 5 技术负责人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并有 1 个及以上类似项目业绩 5 6 有相应资质的固定安装队伍并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 7 有足够的财务和技术能力执行合同 财务状况良好 8 具备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ISO9001 系列 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 书 ISO14001 系列 9 本标段允许联合体投标 第三章第三章 自控系统技术要求自控系统技术要求 1 11 1 一般要求一般要求 1 1 1 工作电源 220VAC 10 50Hz 1Hz 24VDC 1 1 1 2 不间电源 UPS 高频在线 正弦波输出 输出输入完全隔离 开机自检测功能 自动旁路功能 技术指标如下 输入电压 160V 270V 50Hz 60Hz 5 单相 输出电压 220V 50Hz 0 5 单相 功率因素 0 95 满载 后备时间 60 分钟 额定负载 过载能力 110 140 20 秒 150 10 个周波 波形失真度 3 噪声 45dB 容量 3000VA 环境温度 0 40 相对湿度 95 无冷凝 1 1 3 仪表及自动化设备的外壳 壳体的构成材料应具有稳定 持久的性能 应根据不同的应用环境 如室内 6 露天以及不同工艺介质中 选用不同的材质 1 1 4 过程接口与电缆终端 进出设备的工艺管线或采样管线均应有专门的出入口 不允许与电缆共享同一 出入口 每一条管线和电缆均应有明确的 牢固的标识 根据不同的防护等级 管 线和电缆的出入口均应采取相应的密封措施 接口的设计应充分考虑设备的运行安 全和拆装维修的方便 尽量采用柔性连接 1 1 5 防护等级 仪表及自动化设备的外壳防护等级按以下设计 户内使用 IP54 户外使用 IP65 可能产生水淹的地方 IP68 机壳内部元器件 IP2X 在设备调试的整个过程中直至系统交工 不能降低要求的防护等级 1 1 6 外壳的着色 外壳的涂层颜色应尽量与周围设备的颜色相协调 箱柜和表盘的着色应征得业主 的同意 1 1 7 控制站机柜和仪表盘 1 1 7 1 控制站机柜或仪表盘内除安装有必要的监视及控制设备外还应设有 声光报警 照明 防潮等装置 调试用电源插座 以及完整的接零和接地系统 1 1 7 2 信号接地应与电源接地区别开来 并且只在控制台或机柜一侧接地 1 1 7 3 控制站机柜或仪表盘上的所有设备 器件及导线均应有与设计图纸 相一致的标识 必要时还应注明参数 1 1 7 4 控制站机柜或仪表盘应采用冷轧退火的中碳钢板制造 其厚度不小于 2mm 表面应平整光滑 所有出入孔盖均应有密封措施 以保证要求的防护等级 门 应是旋转式的并带有门锁和把手 控制站机柜应前后开门 控制站机柜还应考虑必 要的通风措施 以保证柜内设备的正常运行 1 1 7 5 控制站机柜和仪表盘上的设备安装必须排列整齐 牢固可靠 同一 功能或用途的设备应尽量相邻安装 设备的安装高度应在下列范围之内 7 显示设备 1 35 1 9m 操作设备 1 45 1 85m 1 1 7 6 端子与接线 所有输入输出电缆均通过接线端子进入柜内配线 每 一个端子和线芯应有明确的标识 并且每一个端子的接线不能超过一芯 端子应安 装在端子导轨上 端子规格应与所接线芯截面相适应 并留有至少 20 的端子备用 余量和 25 端子导轨备用余量 机柜或盘内配线应符合相应的 IEC 标准 导线应在 线槽内敷设 线槽应是易打开和易封闭的便于导线的进出和敷设 线槽内应至少有 25 空间 线槽以外的多股导线应配以绝缘卡子 1 1 7 7 柜体均配备冷却风扇及过滤网 1 1 8 信号接口 1 1 8 1 控制或监测设备应采用以下信号电平 1 控制 监测设备的模拟量信号 标准的 4 20mA 信号 2 状态及报警指示数字输入信号 高电平 24VDC 低电平 0VDC 3 控制用数字输出信号 独立的无源触点 触点容量 220VAC 5A 10A PLC 输入 输出模块统一用 DC24V 且带 24VDC 小型发光管指示 4 Profibus DP PA 总线信号 5 仪表信号和控制信号必须考虑信号屏蔽和防外来干扰 1 1 8 2 与电气设备的接口要求 一般低压电气连接 1 PLC 所有信号与电气设备的连接均通过接口端子或通讯 Profibus DP 接口连接 不允许直接进入设备内的接线回路 2 配电变压器的监控仪表 直流屏 调速装置 软启动装置以及其它智能仪 表 同 PLC 之间可通过通讯 Profibus DP 接口连接 3 所有设备的 就地 遥控 转换开关应安装在电气设备一侧 通过操作员 终端人工操作和 PLC 自动控制的转换 在操作员终端上实现控制操作 4 高压机电设备的电气连接 配电变压器 进线 出线 电压互感器 电容器 母联高压开关柜 电气设备 采用有通讯控制功能的开关柜 控制信号可通过后台电脑或单元通讯 Profibus DP 接口传输 1 1 9 电缆敷设 电缆的拉伸强度应满足相应的敷设方式的要求 每根电缆应有不低于 15 的备用芯线 每根电缆及线芯应有唯一的标识 所有电缆应在管内 线槽内或电缆 沟内敷设 穿线管或线槽应至少留有 25 空间 8 设备端的穿管或线槽出口应进行封堵 并与设备外壳可靠连接 电缆的铠 装层和屏蔽层应是绝缘的 并在非野外的一侧分别接地 电源电缆和控制及信号电缆分管敷设 控制及信号电缆直埋时穿金属管直 埋 控制及信号线缆在电缆沟内敷设时 应该与强电保持足够的间距 宜单独放置 于一层支架防止信号干扰 1 1 10 防雷与接地 为抵制出现在电力网络中的暂态浪涌电压和吸收暂态浪涌电压能量 减小自控 系统遭受雷击损害的风险 中控室配电箱进线端安装二级联合防雷器 各 PLC 分站 电源进线端安装二级防雷器 总线口安装总线防雷器 PLC 与现场仪表的现场总线 两端各安装防雷器 对摄像监控系统设备的电源进线端安装二级防雷器 控制信号 和视频信号两端各安装防雷器 控制层与生产管理层之间的计算机采用多模光缆传输信号 雷电信号不会窜入 不用采取避雷措施 所有计算机系统设备的外壳均要安全接地 接地电阻 1 1 1 11 设备的操作方式 1 1 11 1 设备的操作级别 通常 设备的操作级别分为三级 即机侧 或就地 操作 现场控制站操作和 在中央监控站进行操作控制 机侧操作是通过设备 盘上或现场 的就地按钮进行 设备控制 现场控制站操作是通过操作员终端对设备进行手动控制 或由 PLC 程序 自动控制 调度管理站操作是指通过监控计算机鼠标或键盘对现场设备进行操作 1 1 11 2 设备操作 受控设备上应设有 远动 手动 停止 方式选择开关 开关在 远动 位置时 设备由 PLC 的输出控制 即现场控制站操作方式 开关在 手动 位置时 设备 由就地按钮控制 即机侧操作方式 设备的急停按钮或其它保护和安全连锁装置 如 过载保护 温度及液位保护等 必须是硬线连接至电气控制回路 不受方式 选择开关的限制 开关在 停止 位置时 设备为离线方式 不能对设备进行任何 控制 1 1 11 3 远程控制 9 现场控制站应具有 人工 自动 方式选择功能 在 人工 方式下 由操作员 终端上的功能键或在触摸屏上对设备进行人工控制 在 自动 方式下 由 PLC 过 程控制 所有的控制应利用控制命令的反馈来实现 当控制命令与反馈信息不一致时 应进行报警 并执行故障处理程序 1 1 12 参数的显示 所有被监控的参数及状态资料应具有以下三种显示级别 1 就地显示 所有测量仪表一般应带有就地显示装置 设备的状态应有就地 指示灯 2 现场控制站显示 在现场控制站的操作员终端上可监视本站内的所有参 数资料以及由其它站传送的相关资料 3 调度管理站 CRT 显示 在调度管理站可监视全厂的所有被监控的参数 1 21 2 自控系统技术要求自控系统技术要求 1 2 1 自控系统的组成 1 2 1 1 自控系统网络 本工程自控系统由二层网络组成 即设备层 控制层 控制层的控制网通过工 业以太网 100M TCP IP 光纤环型网进行高速大容量数据交换 现场 PLC 控制站与仪 表 专用控制设备之间通过标准工业现场总线 Profibus DP PA 进行数据通信 控制层工业以太网要求是一个全集成的 完全符合 IEEE 802 3 国际标准的 为工业应用设计的 高可靠 高速率的工业通讯网络 采用了标准化数据通讯协议 TCP IP 协议 工业以太网的通讯速率为 100Mbit s 控制层工业以太网要求采用冗余环网拓扑结构 在系统正常运行中 当某一个 通道的部件或电缆发生故障时 可自动快速地切换到另一个通道 因此充分保证系 统中央操作级通讯网络的可靠性 控制层工业以太网具有很好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 可很方便地与其它计算机管 理系统相连接 构成一个完整的 全集成的 管控一体化的全厂大系统 设备层采用 PROFIBUS 网络 该网络符合 EN 50170 欧洲标准和 IEC61158 国际 标准的现场总线系统 最高通讯速率可达 12Mbit s 1 2 1 2 中央监控站 中央监控站由操作员计算机 工程师计算机 模拟屏 打印机等构成 10 在厂内中央控制室设置操作员计算机 它主要完成对污水厂的管理 调度 集 中操作 监视 系统功能组态 控制参数在线修改和设置 记录 报表生成及打印 故障报警及打印等功能 通过 CRT 可直观地显示全厂各工艺流程段的实时工况 各 工艺参数的趋势画面 使操作人员及时掌握全厂运行情况 在中央控制室设一模拟屏用以显示整个污水厂工艺流程图 使调度人员对全厂 生产情况及设备运行状况一目了然 1 2 1 3 现场 PLC 控制站 现场控制站采用可编程控制器 PLC 根据厂区总平面及工艺流程 全厂共设 6 套现场控制站 各现场控制分站分布在各工艺段 与中控室监控计算机通过工业以 太网实现数据传输 1 2 1 4 现场设备 现场设备由各种智能测控单元 带现场总线 Profibus DP PA 组成 包括高压 配电系统的电力监控仪 变频器 在线仪表 内置 PLC 的专用设备控制柜或就地控 制箱等 1 2 2 自控系统技术要求 整个系统由二层网络组成 两台互为热备的操作员计算机和两台互为热 备工程师站计算机 计算机之间通过以太网相连 6 个现场 PLC 控制站 它 们通过交换机 构成了光纤网专用工业控制总线 100M 工业冗余以太网 现场 PLC 控制站与设备之间以标准工业现场总线 Profibus DP 相连 1 2 2 1 监控系统 1 2 2 1 1 系统组成 a 两台操作员站计算机 b 与现场 PLC 控制站相连的网络通讯接口适配器 c 两台工程师站计算机 d 报表打印机和事故报警打印机 互为备用 e 模拟屏显示系统 11 f PLC 编程用便携式编程终端 1 2 2 1 2 硬件功能 工程师站和操作员采用相同的软 硬件配置 在正常情况下各自分担不同的工 作 工程师站负责生产工艺过程的实时监控 操作员站负责数据处理和编辑输出生 产报表 工程师站与操作员站 设定其访问权限用安全密码界定 可在线修改系统软件 并且实现在不需重启软件或计算机的前提下 运行版软件新旧版本间的无缝切换 趋势具有无级缩放 在线拷贝趋势数据至粘贴板 趋势备份 存储至文件 和恢复 从文件调至内存 等功能 人机交互画面上所有操作都能记录到日志文件中去 1 2 2 1 3 主要功能 a 实时接收 PLC 采集的各种数据 建立全厂检测参数数据库 处理并显示 各种数据 b 监测全厂工艺流程和各细部的动态模拟图形 c 从检测项目中 按需要显示历史记录和趋势分析曲线 d 重要设备主要参数的工况及事故报警 打印制表 e 编制和打印生产日 月 年统计报表 f 在大屏幕显示器上实时显示工艺流程及各种设备的工作状态 报警 g 对各种数据实时存储 h 实现通过服务器对工艺流程 历史记录 各种设备工作状态 报表等的 浏览 1 2 2 2 4 监控软件 在厂级中央控制室连有多台计算机 这些计算机通过控制网和控制系统相连 负责监控全厂的各个工艺过程 运行在这些计算机上的软件必须是成熟的 在国内 外有过广泛的应用 为避免在系统运行时 软件和硬件的升级不同步带来的问题 同时为了降低系统 验收调试时的难度 必须使用和 PLC 硬件相同供应商的监控软件产品 监控软件除了具有图形监控的功能之外 还应有报警 趋势 报表等功能 支持 Internet intranet 基于 WEB 技术的远程访问功能 用户可以在有网络的 地方就能够在 PC 机上显示和分析当前的过程状态和历史数据 监控软件须与自动化系统的无缝集成 软件与相应的硬件系统紧密结合 通 过统一的组态和编程 统一的数据管理及统一的通讯 极大地降低了用户软硬件组 12 态的工程量 实现了整个产品范围内的高度集成 监控软件须与自动化网络系统无缝集成 从现场总线 PROFIBUS 到工业以太 网 为这些系统的最优化通讯和良好的互操作性提供保证 在监控软件平台上实现 基于 PROFIBUS 的诊断功能 以及基于以太网的网络管理功能等 监控软件须与相应的软硬件系统一起 实现系统级的诊断功能 诊断功能包括产品和系统的层次 贯穿于工程实施阶段 调试阶段和运行阶段 监控软件可以方便地实现基于不同通讯协议 从软件到硬件 从自动化站到操作站 乃至整个网络的诊断 工程师站要求安装一套软件 该软件可以远程对现场智能仪表进行设置 调试 状 态诊断 信息显示等 系统根据工艺的要求 监视和控制软件实时运行 应具符合如下要求 主要设备功能描述 1 操作员计算机 它应独立工作 通过以太网获取实时的生产工况数据 提供动态的工艺监 控图形 具备友好的人机界面 操作员计算机的主要功能有 图形功能 生成总平面图 工艺图 工艺区域图 工艺单元图 工艺控制 图 单元控制图 给用户提供友好的人机界面 控制功能 在控制图形上通过鼠标和键盘对工艺参数进行修改 对工艺过 程和控制设备进行控制和调节 报警功能 在设备及工艺过程中发生故障时发出警报 显示故障点和故障 状态 按照报警等级作出相关反应 记录故障的信息 安全操作 设立不同的安全操作等级 针对不同的操作者设置相应的加密 等级 记录操作员及其操作信息 动态显示 对全部工艺过程 工艺参数 设备状态等通过颜色变化 百分 比 色标填充等手段进行显示 数据管理 记录并显示工艺参数的变化曲线或趋势图 利用历史数据和实 时数据建立各种必须的数据库 进行数据传送和报表自动打印 日报 月报 年报 3 工程师计算机 13 配有多种工具软件 能对 PLC 和上位机应用软件在线编辑 调试 同时可 以在网上对 PLC 进行在线诊断 工程师站要求能同时打开网络中的所有数据 库和系统组件 并对其进行编辑 组态 监控系统结构及功能描述 监控系统应该是开放的 灵活的 可以对控制系统进行监测 控制 具有 动态画面显示功能 报警 报表输出功能 趋势预测功能 实时历史数据存 储功能 软件应采用全中文操作模式 能够组态中文显示画面等功能 具有 使用方便 简单易学 软件组态灵活的特性 应该确保用户可快速开发出实 用 可靠 有效的自动控制系统 监控系统操作系统平台采用 Windows 2003 Windows 2000 Windows XP 工程师站应可对整个系统设置安全管理 整个系统使用一个公共的安全机 制 即通过一个公共的安全管理系统来管理 PLC 编程软件 监控软件 信息 管理系统 可针对上述软件中各个子功能进行安全管理 通过通用的开发工具 整个机器级的应用 运行在触摸屏或 PLC 机柜内的工 控机上 可以被整个移植到监控级应用 中控室中的分布式监控系统 中 也可 将单个的机器级应用组件直接地拖拽到监控级应用项目中 监控系统主要功能如下 管理功能 根据生产过程工艺仪表采集到的数据 生产设备运行中状态信号和电气数 据以及化验数据和其他信息等 协调和管理全厂生产过程的生产调度 打印 生产报表 绘制趋势曲线图 报警及事件记录 提供与水厂管理系统的接口 生成污水厂的生产工艺流程 变配电系统实时动态图 给污水厂生产值班 人员提供清晰 友善的人机界面 生动形象地反映生产工艺流程的实时数据 完成报警 历史数据 历史趋势曲线的存储 显示和查询 生成各类生产运 行管理的班报 日报 月报和年报表 控制功能 在基于图形界面和中文提示方式下 污水厂的生产值班人员在中控室通过 计算机的键盘或鼠标开启或停止设备 设定控制调节参数 对重要设备的控 制加设密码保护 14 通讯功能 中心控制室监控系统与其他系统进行通讯 如与现场的各 PLC 站之间的通 讯 与上级管理调度系统之间的通讯 以及第三方设备之间的通讯等等 工艺控制显示功能 工艺控制显示功能主要是人机界面功能 在污水厂控制中心的操作员计算 机显示器上动态显示全厂各工艺流程 各工艺设备和高低压配电设备的实时 运行工况 各工艺和电气等生产数据的显示 使生产管理人员实时掌握全厂 的生产运行情况 能从总图到详图多层次监视 人机界面总体结构为分层展 开式 包括以下画面 应不局限于 整体显示 监控系统总图 全厂动态工艺流程总图 自控系统总图 全厂总平面图 全厂检测仪表位置图 变配电系统图 网络系统图 分屏显示 各生产工艺段流程图 各主要设备及相关辅助设备的状态和回路图等 趋势显示 可用棒状图或线状图实时显示所有工艺参数和电气参数的变化趋势 可在 一幅画面上选择 1 个至 20 个参数显示同一时间内的变化曲线图 并用不同颜 色标识 显示数据应根据实时变化不断校正 光标值应在画面显示 操作员应可方便的调整趋势显示时间坐标或输入范围 其时间周期可由操 作员设定 从 10 分钟到 1 周连续可调 操作人员能够输入开始时间和结 束时间 并随着时间周期的变化 数据采样频率也应相应变化 工况显示 形象显示设备的工况 包括 就地手动 自动 运行 停止 故障 阀开 到位 阀关到位 阀中间位 阀门故障等 具体故障以文字显示 15 能显示主要设备的启 停时间 本次运行时间 累计运行时间 并能根据运 行时间自动提示设备运行状态等 事件驱动和报警功能 当某一参数超过设定值或设备出现故障时 在管理计算机上能及时发出声 光报警 在报警时显示终端发出声音和闪光提醒值班人员 同时显示相应的 提示和画面 并记录在报警数据库中 及时打印 系统具有报警复位功能 对于未确认的报警应持续发出声光报警 系统在 显示总图和分系统图以及单体设备工艺图时 可在画面中显示设备故障纪录 使值班人员能够全面了解设备的故障情况 所有的报警信号应以时间先后排队 该队列可以在画面上显示并存储在报 警数据库中 并显示报警信号是否被确认和是否已处理并恢复到正常的工况 报警可以抑制 操作窗口功能 在中控室计算机上能对工艺设备进行远程控制 值班人员用鼠标选中所要 操作的设备 则弹出一个操作窗口 通过键盘或鼠标能对设备进行开停控制 或调节控制 这为值班人员处理一些突发事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在自动控 制效果欠佳时可切换到远程人工控制 能确保系统的连续可靠地运行 历史数据的管理 历史数据的存档 所有系统采集的实时数据都必须按类型 名称 属性分类 按时序依次存 档 历史数据的采样周期在 5 分钟到 24 小时内连续可调 根据历史存储数据 可计算主要的生产指标 如配水电耗 综合电耗 药 耗的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值 偏差值 累积值等 并自动生成运行数据 比较表 运行程序的结果也可以存储在历史资料库 历史数据的显示 事件类 按要求进行检索 最新的事件列在第一个页面上第一条 表格类 可按 PLC 站名 点属性 日期分类列表 每排一个变量 表明时 间 属性 测量范围 实时值 并用颜色和符号表明数据性质 也可以在表 格上选定数据点 对其设定值 测量范围 数据性质进行修改 只能由具有 相关权限的操作人员进行 16 事件处理 事件登录 事件 是指运行事件和重要的系统操作 事件登录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 站内事件顺序记录分辨率应不小于 20ms 以下事件都要记入不可修改的 事 件登录簿 全部的报警 调度命令 挂标记操作 如检修状态 遥控禁止状态等 报警的禁止或允许 写入数据 修改设定值 报警的确认和删除 事件检索 操作员可在 事件检索 的视窗中按事件类别名称 对象名称 事件起始 至截止的日期和时间及对象编号或时序检索 事件记录存档 事件库中应具有足够的容量存放事件登录 事件登录每天以数据文件形式 入库 盘区存满后通知操作员取出另外存档 工艺参数设定功能 在中控室操作员计算机上均可实现工艺参数的设定 对于设定值都必须经 过确认 对于错误的设定和超范围的设定计算机要进行屏蔽并送出 错误 信息 提示操作人员予以改正 数据库管理功能 具有较强的数据库管理功能 监控服务器将采集或计算得到的数据通过 ODBC 记录在管理系统数据库的 SQL Server 数据库或 Oracle 数据库中 能建立生产日志数据库 记录每小时的原始的生产数据 供统计 分析用 能建立生产运行数据库 记录设备的运行数据 以便管理人员能及时掌握 设备的本次运行情况 和累计运行情况 能建立故障数据库 记录系统的故障和 PLC 故障 17 能建立报警数据库 记录历史报警数据库 报表输出功能 系统接收各现场 PLC 分站提供的带时标的数据 并储存于硬盘中 制作出 日 月 季 年报表 各种报表应可按照标准格式或用户需要的格式打印 可打印但不局限于以下报表 打印 显示水厂生产班 日 月 年报表 打印 显示水厂生产日志 打印 显示水厂生产综合日报表 月报表 季报表 年报表 打印 显示报警历史记录 含日 月 季 年报表 出错处理 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非致命性错误 由终端显示报警信息 但不中止系 统的运行 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致命性错误 由终端显示错误信息 并记录此信息 自动退回到初始状态 1 2 2 1 5 硬件设备技术要求 计算机及其相关设备 承包商应当在投标时承诺 按照设备采购时市场最 新流行的主流配置供货 1 监控计算机 CPU PIV 3 0GHz 液晶显示器 21 SVGA 分辨率 1280 1024 扫描频率 100HZ 内存 1GB 独立显卡 显存 128 MB 硬盘 250GB 光驱 DVD RW 集成一个千 百兆自适应以太网控制器 相对湿度 10 80 无冷凝 工业型 19 标准机箱 整机原厂生产 2 工程师站计算机 18 CPU PIV 3 0GHz 内存 1G B 独立显卡 显存 128 MB 硬盘 250GB 光驱 DVD RW 集成一个千 百兆自适应以太网控制器 相对湿度 10 80 无冷凝 液晶显示器 21 SVGA 分辨率 1280 1024 扫描频率 100HZ 3 激光打印机 激光打印机 打印速度每分钟不小于 18 页 分辨率 1440 1440 dpi 缓存 8MB 页面 A3 A4 内置 10 100M 自适应网卡 4 喷墨打印机 分辨率至少 360 360 dpi 页面 A3 A4 5 针式打印机 打印方式 24 针击打式窄行点阵打印 打印速度 150 字 秒 接口 IEEE 1284 并行接口 串行接口 6 控制网中心交换机 交换机要求如下 模块化 可以根据需要灵活的选择所需要的交换机的端口数量 可多达 26 个 端口提供 基本模板提供 2 1000Mbit s RJ45 接口 12 100Mbit s RJ45 接口 100 1000Mbit s 通讯速率 可以提供三网合一 控制网 视频网 音频网 虚拟局域网技术 VLAN 使用虚拟局域网技术 通过将网络划分为独立的子 19 网 可以有效的降低网络的负荷 提高网络的通讯效率 快速冗余环 使用该交换机可以构成 100Mbit s 的光纤冗余环网 其网络重构 时间严格小于 300ms 网络管理及实时故障诊断 该交换机支持 SNMP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可实 现远程实时在线故障诊断 因此 用户可实现对全厂网络的远程监控 当故障发生 时 用户可在第一时间实现故障的诊断和定位 流量限制 交换机端口支持流量限制功能 防止广播风暴 其他特性 冗余 24V 供电 多播过滤功能 6 便携式编程器 CPU CORE2 主频 2 0GHZ 液晶显示器 14 以上 TFT 真彩 1024 768 内存 1GB 硬盘 120GB 光驱 CD RW 接口 RS232 422 485 和并口 内置 FAX MODEM PCMCIA 插槽 USB 接口 编程接口 可方便的在中控室及现场对网上的任何一台 PLC 设备进行编程和调试 投影仪系统 投影机类型 工程投影仪 投影技术 LCD 技术类型及规格 0 79 英寸 XGA 微镜阵列液晶板 x3 标称亮度 ISO 流明 4000 标准分辨率 1024x768 最大分辨率 1600 x1200 投影镜头 1 3 倍变焦镜头 f30 6 39 7 毫米 F1 66 2 18 标称光亮度均匀值 90 20 投影画面尺寸 1 01 15 24 米 投影距离 1 48 23 16 米 屏幕宽度比例 4 3 16 9 色彩 1677 万 投影方式 前投 背投 桌上 吊装 调整功能 数字梯形校正垂直 30 度 输入端子 复合视频 RCA 插孔 S 视频 Y C 微型 DIN 4 芯 立体声 RCA 插孔 2 输入 A 模拟 RGB HD D sub 15 芯 音频立体声小型插孔 输入 B 模拟 RGB HD D sub 15 芯 音频立体声小型插孔 输入 C 模拟 RGB 分 量 BNCx5 音频立体声小型插孔 输入 D 数字 RGB 音频 HDMI HDCP 输入 E 以太网端口 输出端子 监视器输出 HD HD D sub 15 芯 雌头 音频输出 立体声小 型插孔 可变输出 电源 AC 100 240V 50 60 Hz 功耗 W 400W 待机 15W 计算机兼容性 PC 及其相容机种 Mac 视频信号方式 NTSC3 58 PAL SECAM NTSC4 43 PAL M PAL N PAL60 自动 手动选择 DTV 480 60i 575 50i 480 60p 575 50p 720 60p 720 50p 108 0 60i 1080 50i 1080 60p 1080 50p 菜单语言 支持中文 安全认证 CCC FCCB UL 标准配件 遥控器 AA R6 尺寸电池 x 2 镜头盖 AC 电源线 CD ROM 应用程序软件 使用说明书 使用说明书用于网络 经销商安装说明书 快 速参考手册 安全标签 保修卡 其他特性 创新 BrightEra 技术超高高度 炫酷外形 动态细节增强器 网络通知和维护 身份识别 密码识别系统 工作温度 0 35 工作湿度 35 85 存储温度 10 50 21 存储湿度 10 90 操作台 根据系统设备确定合适的结构和尺寸 确保工作台面有足够的工作空间 以方 便操作员对设备的操作和办公书写 工作台应为每一个主机设置独立的安装空间 主要附件和外设应固定安装 电 缆布线应整齐美观 应设置专用的配电系统 为每一个用电设备提供单独的电源回路和控制开关 系统接线应有专用信道 不允许各种线缆暴露在操作台外面 并便于线缆的连 接操作 工作椅应为旋转式 高度可调 1 2 2 1 7 光纤及附件 承包商应根据系统通讯性能的要求提供相应的光纤及附件 如光纤连接 器 光纤收发器等 光纤 光缆材质应为玻璃型 渐变 增强型多模或单模光纤 应有铠装护层 其特性如下 工作波长 1 31 M 缆芯结构 骨架式或层绞式 模场直径 单模不大于 10 m 多模不大于 50 m 包层外径 125 2 m 包层不圆度 小于等于 2 同心度误差 小于 6 传输损耗 小于 3 0dB km 芯数 不少于 4 芯 22 光纤附件 光纤收发器应带有 RJ45 和 SC 或 ST 接口 适用于工业环境 产品符合 IEEE802 3 和 IEEE802 3u 支持 100BASE XT 和 100BASE FX 标准 工作 方式为自适应的全双工 半双工方式 单模传输距离不小于 26KM 多模传 输距离不小于 3KM 带有LED 状态指示 1 2 2 2 现场 PLC 站 1 2 2 2 1 概述 本次工程中共设置六套现场 PLC 控制站 每套现场 PLC 控制站由可编 程序控制器 触模屏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等组成 PLC 控制装置及其附属设备必须是规模生产的最新产品 有广泛的 应用 并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其技术的先进性 厂商应保证其 产品平台是在未来 8 年内不被淘汰 并能保证 10 年以上的备件供应能 力 控制系统产品的供货商具有较强的本地的技术支持和服务能力 且 在国内有维修处 每一套 PLC 控制装置作为一个现场控制站 或作为一 个数据采集单元 监视和控制就地区域的生产过程 并通过通讯网络与 中央监控系统及其它现场控制站进行通讯 PLC 的输入输出控制点应有 20 的余量 并予留 30 空槽 PLC 控制装置通过 PROFIBUS 通讯模块与带 Profibus DP 或 PA 总线的 仪表 现场就地控制箱通讯 主控制系统内部采用 32 位的高性能工业级微处理器 支持以任务 为单位的结构化的编程环境 23 处理速度要求 基本指令处理速度 0 15ms kbt 或主频 800MHz CPU 集成工作存储器不小于 512K CPU 可扩展装载存储器 RAM 或 EPROM 不小于 64 MB CPU 集成 PROFIBUS 接口 通讯速率可达 12M 通过 PROFIBUS 通信 模块 每套 PLC 上最少能提供 4 个 DP 通信口 通信速率可达 12M 用 于连接现场仪表 外围通信设备 所有现场仪表通过扩展的 PROFIBUS 通讯接口连接 CPU 自带 3 个通讯接口 2 个 RS485 和一个以太网通讯接口 RS485 接 口可以进行组态 能够组成 MODBUS ASCII 等方式 触摸屏和 PLC 连接通过 RS485 通讯接口 CPU 带液晶显示 能够直观显示运行 故障和通讯状态 同时通过 CPU 上的按钮可以进行启停操作和故障诊断功能 控制系统除 CPU 模块和电源模块外 其它所有模块都可以任意布 置 不应受槽位影响 控制系统应有较强的兼容性 能兼容同一系列的低版本 I O 模块 控制系统处理器和输入输出模块应是完全的软件可配置 包括模块 信息刷新时间 模拟量工程标定 上下限报警 斜率限制等 编程语言支持功能块 语句表 梯形图 结构文本 顺控图 连续 功能图六种编程方式 控制系统 包括机架 各种插槽式模块都应符合完全的无风扇设计 要求 模块上应配置 LED 的状态指示灯 用于指示模块运行 故障 通 24 讯 以及 I O 信道等工作状态 1 2 2 2 2 模块 电源模块 额定输入电压 230VAC 输入电压范围 85 264AC 额定电源频率 50Hz 电源频率范围 47 63Hz 最大启动电流 15 额定输入电流 短路保护功能 有 以太网通讯模块 通讯协议 TCP IP 协议 通讯接口 RJ45 通讯波特率 10 100Mbit s 防护等级 IP20 工作环境 温度 0 60 湿度 10 95 PROFIBUS 通讯模块 传输速率 9 6 kbit s 12 Mbit s 接口 传输方式为 RS 485 连接为 9 针 Sub D 插座 电源电压 5 V DC 5 24 V DC 5 25 数字量输入模块 输入点数 32 点 额定输入电压 24VDC 输入电压范围 20 4 28 8VDC 光耦合器隔离 有 输入延迟可设 0 1 1 8 32 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 输出点数 16DI 16DC 输入输出可组态 额定负载电压 24VDC 负载电压范围 20 4 28 8VDC 光耦合器隔离 有 输入延迟可设 0 1 1 8 32 模拟量输入模块 输入点数 16 点 输入信号 电压 电流 电阻 任选 允许最大输入电压 20V 允许最大输入电流 40mA 分辨率 12 位加标记位 故障诊断功能 有 26 电压隔离 有 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 点数 8AI 8AO 点 信号 电压 电流 分辨率 12 位 故障诊断功能 有 光耦合器隔离 有 绝缘试验电压 500VDC 输入 输出模块的配置 输入 输出模块应按系统控制逻辑配置 单个受控装置的输入 输出应配 置在同一机架上 并且尽量配置在同一模块上 以保证当单个模块故障 时 不会引起所有设备的停运 每种输入 输出模块必须提供至 20 的备用信道容量 并作好端子配线 该备用容量必须是按最大的设计使用容量的比例计算出的 并将该备用 容量维持到系统交工验收 所有输入 输出模块与过程的连接应是光电隔离的 并可进行软件配置和 故障诊断 I O 模块必须可带电插拔 模块与过程信号端子的连接尽量采用端子块形式 并尽量采用插接方式 以便于模块的快速简捷拆装 端子块应分类或分组与相应的输入 输出模 块对应 输入 输出端子块 27 输入 输出端子块用于过程信号电缆与输入 输出模块的连接 具有但不 限于以下功能 a 无源的输入 输出信号回路配电和线路保护 b 给二线制仪表配电和线路保护 c 提供接地点 过程信号端子应是压接型的 每一端子压接导体的截面不小于 2 5mm2 1 2 2 2 3 操作员终端 操作员终端作为现场控制站的人机界面 用于就地生产区域内的过程 监视和控制 操作员终端应安装在现场控制站机柜的面板上 其包括但 不限于以下功能 采用触摸式操作 有效显示面积不小于 10 4 英寸 显示分辨率 640 480 点 电源电压范围 DC20 4V DC28 8V 存储卡 4M MTBF 50000 小时 操作员终端带有一个 RS232 接口一个 RS485 接口和 USB 接口 能够通 过 USB 接口直接给操作员终端编程 动态显示各种应用画面 报警画面 资料表格等 对各种数据以及字符变量的设定和修改 可通过定义的功能键进行画面或资料的调用 修改 存取等 28 具有 人工 和 自动 方式选择 在 人工 方式下 可通过定义的 功能键对设备进行启停控制 在 自动 方式下由 PLC 过程控制 具有至少两级安全保护 防止非法的访问或操作 通讯接口可直接连接到 PLC 1 2 2 3 4 模块化工业以太网交换机 要求提供2个100M光口 6个100M RJ45口 冗余24V DC 12 48 V DC 供电 冗余时间 0 1 结构 变送器 测量元件一体安装 输出信号 PROFIBUS PA 总线 安装方式 管道安装 智能超声波液位计 分体型 A 性能 测量范围 见仪表清单 测量精度 0 2 环境温度 40 C 80 C B 要求 显示器 带 LCD 数字中文现场显示 并带现场操作功能按键 D 输出信号 PROFIBUS DP 总线 E 供电 24VDC F 防护等级 IP65 G 安装方式 现场安装支架柱装或墙装 H 分体电缆 10 米 PH 值测量传感器 变送器 A 概述 功能 测量 指示和传送过程检测介质的 PH 值信号 形式 数字式智能玻璃复合电极 测量电极 参比电极和 Pt100 温度电极复 合一体 34 要求 测量范围 0 14PH 测量精度 0 5 信号输出精度 0 75 重复性 0 2 指示器 LCD 数字显示 可现场操作 可同时输出温度信号 输出 PROFIBUS DP 防护等级 IP65 B 变送器 隔离输出信号 PROFIBUS DP 协议 电源 24VDC 安装方式 现场安装支架柱装或墙装 D 检测方式 侵入式 E 电缆 型号 由制造厂提供长度 5 米 SS MLSS 测量传感器 变送器 A 概述 功能 测量 指示和传送过程检测介质中的浊度 形式 90 度散射光原理 组成 测量 变送元件及全部安装附件和清洗装置 B 要求 测量范围 见仪表清单 测量精度 1 信号输出精度 1 重复性 1 防护等级 IP65 指示器 LCD 数字并有现场操作 带温度补偿 并可同时输出 温度信号 PROFIBUS DP 气泡 要求具备气泡消除系统 清洗装置 机械 电刷 自清洗 C 变送器 隔离输出信号 PROFIBUS DP 协议 电源 24VDC 断电自动储存系统数据 安装方式 现场安装支架柱装或墙装 D 检测方式 投入式 E 电缆 型号 仪表厂家确定 长度 5 米 总磷分析仪 A 概述 功能 测量 指示和传送水中 PO43 的含量 形式 利用自动在线光度计比色法来测定水中磷盐的含量 35 组成 包括沉淀单元 采样系统 分析单元及附件 B 性能 测量范围 见仪表清单 测量精度 量程的 3 环境温度 5 40 C 防护等级 IP54 测量间隔 7 120 分钟 测量时间 6 分钟 反应罐容量 1L 采样量 10ml 测量点 0 1 1ml 分钟 C 特点 带有自监测功能防止任何误操作 在程序间隔期 系统可自动标定 0 72 小时标定一次 带自清洗功能 0 72 小时清洗一次 D 输出信号 1 路 4 20mA 模拟信号并有可编程的继电器接点信号用于限位 E 电源 220VAC 50 60Hz F 外形尺寸 LxWxD 820 x530 x455mm 氨氮分析仪 A 概述 功能 测量 指示和传送水中 NH4 的含量 形式 利用自动在线光度计比色法来测定水中氨 氮盐的含量 组成 包括沉淀单元 采样系统 分析单元及附件 B 性能 测量范围 见仪表清单 测量精度 量程的 3 环境温度 5 40 C 防护等级 IP54 测量间隔 4 120 分钟 测量时间 3 分钟 反应罐容量 2x5L 采样量 15ml 测量点 1ml 分钟 C 特点 带有自监测功能防止任何误操作 在程序间隔期 系统可自动标定 0 72 小时标定一次 带自清洗功能 0 72 小时清洗一次 D 输出信号 1 路 4 20mA 模拟信号并有可编程的继电器接点信号用于限位 1 个串行接口 RS232C E 电源 220VAC 50 60Hz F 外形尺寸 LxWxD 820 x530 x455mm 36 在线 COD BOD 分析仪 概述 功能 在线测量 指示和传送水中 COD BOD DOC 的含量 形式 利用紫外光光谱吸收法在线检测水中 COD BOD DOC 的含量 组成 包括紫外光传感器 变送器 在线安装支架 性能 测量范围 见仪表清单 测量精度 量程的 2 环境温度 20 60 C 传感器防护等级 IP68 测量间隔 40 秒 可调整 响应时间 1 分钟 可调整 特点 带有自监测功能防止任何误操作 在程序间隔期 系统可自动标定 0 72 小时标定一次 输出信号 1 路 4 20mA 模拟信号并有可编程的继电器接点信号用于限位 1 个串行接口 RS232C E 电源 24VDC F 外形尺寸 LxWxD 185x241x115mm CH4 多通道气体探测报警仪 概述 功能 监测 CH4 气体浓度并按设置报警 测量原理 电化学测量原理 组成 传感器 变送器 传感器电缆和安装附件 变送器性能 供电 24VDC 防爆 报警 高 危险 低 提醒 声音报警 高 95dB 蜂鸣 低 脉冲 LED 指示 电源 绿 失效 橙 低报警 黄 高报警 红 量程 0 1000ppm 或 0 100 面板操作 零点设置 量程设置 报警点设置 报警检查 复位和电路测试开关 继电器控制 主报警继电器 单通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