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18083A一种发酵藤茶、藤茶提取物及藤茶饮料的生产方法_第1页
CN102018083A一种发酵藤茶、藤茶提取物及藤茶饮料的生产方法_第2页
CN102018083A一种发酵藤茶、藤茶提取物及藤茶饮料的生产方法_第3页
CN102018083A一种发酵藤茶、藤茶提取物及藤茶饮料的生产方法_第4页
CN102018083A一种发酵藤茶、藤茶提取物及藤茶饮料的生产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N102018083A一种发酵藤茶、藤茶提取物及藤茶饮料的生产方法 (10)申请公布号102018083A (43)申请公布日xx.04.xx2018083A*102018083A* (21)申请号xx10545976.9 (22)申请日xx.11.16A23F3/34(xx.01) (71)申请人张春枝地址116000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轻工苑一号 (72)发明人张春枝李翠朵陈莉 (74)专利代理机构大连智慧专利事务所21215代理人刘琦 (54)发明名称一种发酵藤茶、藤茶提取物及藤茶饮料的生产方法 (57)摘要一种发酵藤茶、藤茶提取物及藤茶饮料的生产方法,以葡萄科蛇葡萄的嫩茎叶为原料,采用发酵技术生产,步骤为取藤茶,加水润湿,蒸料。 配制种子培养基,高压灭菌,冷却后接入食用菌,28-40培养24-120小时,制成种子。 按藤茶量的3-8接入种子,28-40发酵120小时以上,经干燥制成发酵藤茶。 经提取、浓缩、干燥,制成发酵藤茶粉。 本发明食用菌包括黑曲霉、米曲霉、红曲霉、酵母菌、乳酸菌以及混合菌株。 本发明在藤茶发酵过程中,可溶性黄酮、多酚、茶色素等活性成分含量大幅度提高,从而促进了藤茶有效成分的吸收和利用,增强了藤茶的药理功效。 此外,本发明的生产工艺,从根本上解决了藤茶茶汤冷后沉淀的技术难题。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02018095A1/1页21.一种发酵藤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 1、取藤茶原料,加水浸润,高温蒸料制备发酵料;S 2、取黑曲霉、米曲霉、红曲霉、酵母菌或乳酸菌中一种或多种益生菌用作种子液,接入所述发酵料中,在28-40发酵120-240小时;S 3、发酵后,发酵料干燥后即为发酵藤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发酵藤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的通过培养益生菌获得种子液,培养方法为益生菌接种于固体或液体培养基,28-40培养,再扩大培养制成孢子粉或种子液;在接入发酵料中时,所述种子液以发酵料3-8的重量比接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发酵藤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发酵料在发酵之前经100-120蒸汽灭菌20-30min。 4.一种发酵藤茶提取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 1、取藤茶原料,加水浸润,高温蒸料制备发酵料;S 2、取黑曲霉、米曲霉、红曲霉、酵母菌或乳酸菌中一种或多种益生菌用作种子液,以发酵料3-8的重量比接入所述发酵料中,在28-40发酵120-240小时;S 3、发酵后,加水提取,过滤,滤液浓缩、干燥,即为发酵藤茶提取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发酵藤茶提取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通过培养益生菌获得种子液,培养方法为益生菌接种于固体或液体培养基,28-40培养,再扩大培养制成孢子粉或种子液;在接入发酵料中时,所述种子液以发酵料3-8的重量比接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发酵藤茶提取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发酵料在发酵之前经高压灭菌。 7.一种发酵藤茶饮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生产的发酵藤茶以及提取物,添加水,以及氨基酸或维生素或有机酸或三类物质任意组合,调配成发酵藤茶调味饮料。 权利要求书102018083A102018095A1/3页3一种发酵藤茶、藤茶提取物及藤茶饮料的生产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发酵藤茶及其制品的生产方法,属生物技术领域,技术工艺为固态发酵。 背景技术0002藤茶学名为显齿蛇葡萄,属显齿蛇葡萄科(Ampelopsis Grossedentata)(Hand-Mazz)W.T.wang,系葡萄科蛇葡萄属中的一种野生藤本植物,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广西、广东、云南、贵州、江西、福建等省区。 其味甘、淡,性凉,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湿、强筋骨、消炎、镇痛等功效。 民间将其幼嫩茎叶制成保健茶,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咽喉痛、黄疸肝炎等症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是一种典型的药食两用植物。 化学成分研究表明藤茶中含有黄酮、多酚、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谷甾醇、挥发油等多种化学成分。 主要有效成分二氢杨梅素。 0003近年医学实验表明,其粗提物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和血栓的形成、降血脂和抗氧化、杀菌等作用,既可深加工为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抗高血压的新型药物,又可粗加工为食品抗菌防腐添加剂、新型类茶风味饮料等。 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下的藤茶,在藤茶茶汤冷却以后,存在沉淀问题。 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酵藤茶及其制品的生产方法,其目的在于利用食用菌发酵技术制备发酵藤茶及其系列饮品。 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产品富含水溶性黄酮、多酚、茶色素等功能因子;产品易于冲泡,活性成分便于人体吸收,是一种功能性更佳的上等保健茶饮料。 000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酵藤茶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0006Step 1、取藤茶原料,加水浸润,高温蒸料制备发酵料;0007Step 2、取黑曲霉、米曲霉、红曲霉、酵母菌或乳酸菌中一种或多种益生菌用作种子液,接入所述发酵料中,在28-40发酵120-240小时;0008Step 3、发酵后,发酵料干燥后即为发酵藤茶。 0009其中,Step2中,益生菌通过培养获得种子液,培养方法为益生菌接种于固体或液体培养基,28-40培养,再扩大培养制成孢子粉(可转用作种子液)或种子液。 此外,在Step2中,发酵料在发酵之前需经100-120蒸汽灭菌。 0010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发酵藤茶提取物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0011Step 1、取藤茶原料,加水浸润,高温蒸料制备发酵料;0012Step 2、取黑曲霉、米曲霉、红曲霉、酵母菌或乳酸菌中一种或多种益生菌用作种子液,接入所述发酵料中,在28-40发酵120-240小时;0013Step 3、发酵后,加水提取,过滤,滤液浓缩、干燥,即为发酵藤茶提取物。 0014其中,Step2中,益生菌通过培养获得种子液,培养方法为益生菌接种于固说明书102018083A102018095A2/3页4体或液体培养基,28-40培养,再扩大培养制成孢子粉或种子液。 此外,在Step2中,发酵料在发酵之前需经100-120蒸汽灭菌。 0015根据上述生产的发酵藤茶以及提取物,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发酵藤茶饮料的生产方法,将生产的发酵藤茶以及提取物,添加水,以及氨基酸或维生素或有机酸或三类物质任意组合,调配成发酵藤茶调味饮料。 其中,氨基酸、维生素、有机酸选用常规饮料产品中使用的物质即可,添加量根据具体产品要求和特点决定,适合饮用为准。 0016本发明的食用菌发酵藤茶制备方法,包括食用菌发酵、提取、浓缩和干燥技术。 本发明采用食品级安全菌株黑曲霉、米曲霉、红曲霉、酵母菌、乳酸菌以及它们的复配菌。 产品和目前市场上的相关产品相比具有以下优势0017 1、和其它茶品相比,藤茶不含茶碱和咖啡因,因此不影响睡眠;0018 2、和藤茶相比,发酵藤茶及其制品含大量茶色素,对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有缓解作用;0019 3、与普通藤茶相比,发酵藤茶及其制品中水溶性黄酮和多酚含量大幅度增加,有效成分的吸收、利用度更高;0020 4、发酵藤茶及其制品富含茶色素、多酚、黄酮、皂苷等功能因子,不含咖啡碱,是藤茶的升级产品。 0021 5、本发明的产品发酵藤茶及其制品属首次提出,填补了国内空白。 0022本发明以藤茶为原料,采用人工接种食用菌发酵技术生产的发酵藤茶及其制品,是藤茶的升级产品。 产品中富含茶色素、茶多酚、黄酮、皂苷等功能因子,不含茶碱和咖啡因,是茶品中的上品,是集营养、保健、药用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保健饮品。 附图说明0023图1是发酵藤茶及其制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利用食用菌发酵制备发酵藤茶及其相关饮品的方法,依次包括如下过程0025 1、将食用菌接种于固体或液体培养基、28-40培养,再扩大培养制成孢子粉或种子液;0026 2、藤茶原料,加水浸润,高温蒸料制备发酵料;0027 3、发酵料冷却后接入食用菌种子,28-40发酵120-240小时;0028 4、发酵结束后,发酵料干燥即为发酵藤茶;0029 5、发酵结束后,发酵料加适量水提取,过滤,滤液浓缩、干燥,即为发酵藤茶提取物;0030 6、上述发酵藤茶以及其提取物可直接加水饮用,也可以添加氨基酸、维生素、有机酸等原料,调配成发酵藤茶调味饮料。 0031本发明食用菌发酵藤茶的生产方法,在步骤2中,发酵料需经高温灭菌处理。 0032实施例1称取藤茶50kg,加水55kg,浸润1-2小时,100-120蒸料20分钟。 按藤茶重量的3接入米曲霉孢子粉,30-32发酵150小时。 成熟发酵料80-100干说明书102018083A102018095A3/3页5燥,得到发酵藤茶49.4kg。 0033实施例2称取藤茶80kg,加水80kg,浸润2-3小时,100-120蒸料30分钟。 按藤茶重量的5接入黑曲霉种子液,28-30发酵168小时。 向成熟发酵料中加水1500kg,40-50提取1小时,过滤,滤渣再加水800kg,40-50提取1小时,过滤,合并两次滤液,减压浓缩,干燥,得发酵藤茶提取物35.2kg。 0034实施例3称取藤茶100kg,加水120kg,100-120蒸料20-30分钟。 按藤茶重量的8接入红曲霉孢子粉,30-32发酵240小时。 向成熟发酵料中加水3000kg,40-50提取2小时,过滤。 加入柠檬酸、苹果酸、氨基酸、维生素、稳定剂等,调配成发酵藤茶饮料,灌装、杀菌,即为成品。 0035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关于食用菌发酵藤茶及其制品的生产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内容0036 1、提供食品级黑曲霉、米曲霉、红曲霉、酵母菌、乳酸菌;0037 2、提供一种藤茶发酵料,该发酵料是藤茶和水的混合物;0038 3、藤茶发酵料经高温灭菌,冷却后中接入食用菌,28-40发酵120-240小时;0039 4、发酵结束后,发酵料干燥即为发酵藤茶;发酵料加适量水提取,过滤,滤液浓缩、干燥,即为发酵藤茶提取物;0040本发明在生产工艺和产品性能上都有较大的改进0041 1、本发明首次将发酵技术运用于藤茶加工,形成了藤茶加工的新思路,创建了藤茶发酵新工艺和新方法;0042 2、本发明的产品发酵藤茶及其制品,属藤茶加工新品种,填补了该领域空白;0043 3、发酵藤茶及其制品含大量茶色素,对心脑血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