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归化与异化作为翻译活动中对立统一的两种操作手段历来为翻译家和翻译评论家争论的话题,焦点是翻译中谁为主导。本文从翻译的目的论入手用实例分析了归化、异化各自的使用场合,旨在说明在整个翻译活动中归化和异化是互补的,而在具体翻译实践中应以翻译目的为导向择其一为翻译服务关键词翻译目的论翻译实践归化异化1、引言直译和意译翻译策略经过翻译的文化转向后演变为归化和异化。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向来争论不休,翻译家各执其是,翻译批评家也是各执一词,似乎难以协调孙致礼教授在中国翻译2002第1期发表的论文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一文中断言: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文学翻译,将以异化为主导(孙致礼,2002:1)针对孙教授的观点,蔡平先生在中国翻译第5期发表了作为回应。有趣的是,两人在文章的结尾处都采取了一种较为折中的结论,孙致礼教授说:。我们采取异化法的时候还要注意限度,讲究分寸,行不通的时候,还得借助归化法两种方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孙致礼,2002:1)而蔡先生则说:“事实上,异化法和归化法并不是互相排斥的对抗性概念,而是互相补充,相得益彰的翻译策略和方法”(蔡平,2002。5)由此可以看出,他们两个人也都在试图找出归化和异化之间的某种妥协。但不论是孙先生的“相辅相成”,还是蔡先生的“互为补充”都没有给我们一个明确的借助。归化”或。异化”的标准虽然孙教授说了是在。行不通的时候”借助归化法,但我们仍不能确定什么样的情况属于“行不通”。所以归化异化,仍然莫衷一是而德国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建立并到现在逐步完善的翻译目的论“以目的法则”为首要法则,把异化、归化作为实现翻译目的的手段,对我们使用归化抑或异化有很大的启发作用2、目的论的形成和基本内容目的论最初是由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家汉斯威密尔(Ha姗Vermeer)提出的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凯瑟林娜赖斯的研究。她于1971年提出了一种理论思想,认为译作应该与原作在形式、内容和交际功能上对等I但后来她发现在翻译实践中,译者会遇到重重困难,有时不可能达到译文与原文的等值,。有时甚至不希望建立对等,因为有些译本是要实现不同于源语文本的某一目的或某种功能。”(范祥涛,刘全福:2002)所以,她又提倡译者应该优先考虑译文的功能特征而非对等原则。由此可见,赖斯的研究为翻译目的论的诞生打下了基础。第二阶段,赖斯的学生威密尔继承了她的一些思想,突破了以原语为中心的等值论,以行为理论为基础,以文本的目的(8kop08)为翻译过程的第一准则,创立了翻译的目的论根据行为学理论,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人类的一种行为活动,而且是一种有特定目的的行为活动。翻译时,译者根据客户和委托人的要求,结合翻译目的和译文读者的情况,从原作所提供的多源信息中进行选择性翻译”(Nord,2001:30一32)翻译要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8koprule),其次是。连贯性法则”(coherence rule)和。忠实性法则”(fidelity rIlle)威密尔还特别强调,任何人的行为都是发生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翻译也不例外。他认为,单靠语言学不能解决翻译的问题,因为翻译绝不是一对一的语言转换问题。不同文化具有相异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翻译就是进行文化比较第三阶段,贾斯塔赫滋曼塔利(Justa Holz Manttari)和克利斯蒂安诺德(Chri8tia驰Nord)对目的论的发展前者重点研究了翻译过程的行为,参与者的角色和翻译过程发生的环境,后者提出了。忠诚原则”,关切的是译者对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的忠诚3、翻译策略的选择归化与异化所谓异化、归化是就翻译中所涉及的文化转化而言,前者以原文化为归宿(80urlanguage culture oriented),后者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target language culture oriented)即,“异化”提倡译文应当尽量去适应、照顾原语的文化及原作者的遣词用字习惯而“归化”则恰恰相反,主张原语应尽量适应、照顾目的语的文化习惯,为读者着想,替读者扫除语言文化障碍异化、归化包含两个层面,其一是指语言形式,其二是指文化内容。首先,在语言形式这一个层面上,异化,归化是将译文与译语进行比较,按译语的行文表达习惯来衡量译文,看译文是否有异于译语习惯的新奇表达法直译的译文不一定都是异化的译文,如将“I like the picture”译成。我喜欢那幅画”,这是直译,但译文没有异化,反倒是归化的译文化归为汉语的表达习惯翻译不是静态的,而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一种交流,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依据不同编码对符号进行再解释的一个无止境的过程。根据原语作者和译者不同的交际意图,在翻译策略上应该是两个原则并存,而并非如Venuti所认为的那样译者应选取一个原则并一以贯之。因此,翻译原则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的。请看下例:成则王侯败则寇Such people may become prince8 or thieves,depending on whether theyre 8ucces8ful ort(Yang l 29)Zhang victoriou8 i8 a heroZhang beaten is 8 lou8y knave?(Hawkes l 29)从以上例子可看出:杨宪益基本遵循的是源语文化为归属的原则,即采用了。异化”的方法,其目的是想尽可能多地把中国文化介绍给英美读者,是以想多了解中国文化的英美读者为对象的,而霍克斯的翻译却遵循的是。归化”的方法,其目的是非常明显地为了取悦于译文读者,是为一般的英美读者翻译的可见,由于翻译的目的不同,读者的对象不同,翻译就必须遵循不同的原则,所产生的两种译本在目的的语文中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样。又如: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Me觚hut8 a11d empty hll8Where emblem8 of nobnityce huIlg(Y弛g l 16)Mean hovels a11d abandoned hansWhere courtiers once paid daily caU8(Hawke8:64)例中的“笏”、纯属典型的中国文化产物,无论是杨译还是霍译,都不约而同走了一条归化之路。如果杨先生一直遵循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异化原则,他完全可以用音译加注的方式翻译出原文的全部文化内涵。然而他并没有那么做,却将“笏”泛化翻译为emblems of nobnity,是归化处理为地地道道的英语谚语。由此可见,某一具体的文化翻译手段究竟是采取异化还是归化,往往与译者的母语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有关。中国翻译家在英译汉时会习惯性地采用归化手段,而在汉译英时译作中或多或少总会显露出异化的痕迹。从某种角度说,这也或多或少反映出译者对目的语的驾驭能力中国译者驾驭英语的能力远远不及母语为英语的英美译者那么得心应手再如,林语堂在翻译浮生六记)时既用了异化原则,又用了归化原则,并没有一味机械地从头到尾只运用某个原则。由于林语堂深谙东西方文化,同时又能非常熟练地驾驭英汉两种文字,因此将异化原则和归化原则并用得十分成功,请看下例林语堂采取的异化的译法。其形削肩长颈,瘦不露骨,眉弯目秀,顾盼神飞,唯两齿微露,似非佳相。(P7)j国;文l Of a 8lender figure。8he had drooping shoulder8 and a rather long neck,8Iiln but not to the point of behg 8linnyHer eyebrow8 were arched and in her eye8 there wa8 a look of quick intelligence and 80ft refhlementThe ollly defect was that her two front teeth were 8lightly incl洫ed forward,wllich was not a mark of 900d omen中国传统的美女形象在西方并不显美,。两齿微露”似不祥之兆可能也难为西方读者所理解。但是这里译者不作任何解释,相信西方读者能够通过上下文的字里行间领会到背后的文化内涵,取得足够的语境效果再有,语言文化信息的客观规律是,文化共性与文化差异并存。人类的活动透视出人类的文化人类活动的共性决定着跨文化交流的可能性。人类的不同文化形态之间的关系绝不是势不两立。在当前文化的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间将相互渗透、相互兼容、相互促进,从而达到相济、相调和、相得益彰的积极效果。文化的兼容性即在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共同认知心理图式的观照下,译语文化积极借鉴、兼容并汲取原语文化的跨文化特征例如。Among so眦ny well一dre88ed and眦1tured people-the country girl felt lil【e a fi8h out of water译文:同这么多穿着体面而又有教养的人在一起,这位乡下姑娘颇有如鱼离水之感。译者采用异化手法直译。a fish out of water一,可让中国读者轻易地理解译语,因为以上的原语字面意义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在英汉读者中很容易产生共同的认知心理图式,他们在理解时都会做出相似的相关语境假设,寻找最佳关联的过程无须花费太多的处理努力就可以得到足够的语境效果。译者通过直译法便可以同时忠实地传递原语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从而使原语作者的意图与译语读者的期盼相吻合译语既释意原语作者试图传达给读者的信息意图,又释意原语作者试图传达给读者的交际意图通过上述对学术界有关。归化”与。异化”众说纷纭的观点的探讨,对归化与异化的内涵,以及翻译策略的选择的探索,现在我们可以把它们这样加以界定,归化和异化是译者针对两种语言及文化的差异,面对翻译目的、文本类型、作者意图和译入语读者等方面的不同而采取的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就文本的类型而言,不同的文本类型也往往要求译者遵循不同的翻译原则。比如说,以介绍中国文化为目的的哲学著作、政治论文、历史乃至民间故事,一般都以原语文化为归宿,因为这类作品的目的就是要把原语文化介绍给译文的读者。另一方面,一些实用性文体的文章,如宣传资料、通知、公告、广告、新闻报道乃至通俗文学和科普著作,一般可遵循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原则。”(郭建中,2000)其目的是指导具体翻译方法和技巧的选择与运用。归化追求译文符合译入语语言及文化的规范,较好地满足译入语读者较少异味的阅读需求,异化追求保留原文语言及文化的特色,以丰富译入语语言及文化,较好地满足译入语读者对译文。陌生感”的需求这两种策略的选择有时还有参照社会文化以及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规约不论选择何种策略,都应着眼于读者和社会的需要4结语应该说,翻译中。归化”和。异化”不仅是不矛盾的,而且是互为补充的文化移植需要多种方法和模式译者既可以采用“归化”的原则和方法,也可以采用。异化”的原则和方法。至于在译文中必须保留哪些原语文化,怎样保留,哪些原语文化的因素又必须做出调整以适应目的语文化,都可在对作者意图、翻译目的、文本类型和读者对象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做出选择因此不论是。归化”还是。异化”,在目的语文化中起着不同的作用,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文化之间的交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在实际的翻译中,就存在着一个分寸的问题,既不可走归化的极端,也不可走异化的极端在处理语言差异时,我们以归化为主,而处理文化差异时,我们则以异化为主,辅以必要的注释,两种方法应相辅相成,而不应盲目地厚此薄彼参考文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在线会议服务使用协议条款
- 基于土地流转的土地流转协议
- 专业摄影师拍摄地点选择合同
- 养殖业专项发展投资合作协议
- 淘宝供应商合同(标准版)
- 钢材订购合同(标准版)
- 业务包干合同(标准版)
- 大数据分析软件销售合同
- 五种可撤销合同(标准版)
- 2025年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招聘6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艺术管理概论课件
- 医养结合模式研究
-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论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的英雄形象
- 设备材料采购合同供应商履约评价表
- 语音发声(第四版)语音篇
- 关于食用油的科普知识分享
- 湖南美术出版社小学三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
- 江南大学食品工艺学复试题
- 决定你一生成就的21个信念及要点
-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练习一-北师大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