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相关成语.doc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相关成语.doc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相关成语.doc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学相关成语.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经一、出自诗经国风的成语1、【诗经国风周南】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求之不得,寤寐思服。辗转反侧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逃之夭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赳赳武夫赳赳武夫,公侯干城。2、【诗经国风召南】鹊巢鸠占维鹊有巢,维鸠居之。忧心忡忡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有女怀春有女怀春,吉士诱之。3、【诗经国风邶风】泣涕如雨瞻望弗及,泣涕如雨。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悠悠我思瞻彼日月,悠悠我思。新婚燕尔宴尔新昏,如兄如弟。我心悠悠思须与漕,我心悠悠。 携手同行惠而好我,携手同行。 4、【诗经国风庸阝风】胡天胡帝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5、【诗经国风卫风】手如柔荑,肤如凝脂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螓首蛾眉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泣涕涟涟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二三其德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言笑晏晏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6、【诗经国风王风】遇人不淑条其啸矣,遇人之不淑矣。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7、【诗经国风郑风】人言可畏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孔武有力羔裘豹饰,孔武有力。邂逅相遇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8、【诗经国风魏风】夙夜无寐予季行役,夙夜无寐。9、【诗经国风唐风】硕大无朋彼其之子,硕大无朋。悠悠苍天父母何食?悠悠苍天!10、【诗经国风秦风】蒹葭苍苍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在水一方所谓伊人,在水一方。11、【诗经国风曹风】衣冠楚楚蜉蝣之羽,衣裳楚楚。12、【诗经国风豳风】七月流火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万寿无疆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风雨漂摇风雨所漂摇,予维音哓哓!二、出自诗经大雅的成语1、【诗经大雅文王之什】自求多福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小心翼翼维此文王,小心翼翼。 天作之合文王初载,天作之合。 2、【诗经大雅生民之什】不可救药多将熇熇,不可救药。 同仇敌忾修我戈矛,与子同仇。3、【诗经大雅荡之什】投桃报李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进退维谷人亦有言,进退维谷。 兢兢业业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明哲保身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爱莫能助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长舌之妇妇有长舌,维厉之阶。 三、出自诗经小雅的成语1、【诗经小雅鹿鸣之什】兄弟阋墙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寿比南山南山之寿,不骞不崩。杨柳依依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乔迁之喜出于幽谷,迁于乔木。2、【诗经小雅白华之什】不醉无归厌厌夜饮,不醉无归。3、【诗经小雅彤弓之什】载沉载浮泛泛杨舟,载沉载浮。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它山之石,可以攻玉。4、【诗经小雅小旻之什】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巧言如簧巧言如簧,颜之厚矣。生不逢辰我生不辰,逢此鞠凶。5、【诗经小雅桑扈之什】高山仰止高山仰止,景行行之。绰绰有裕此令兄弟,绰绰有裕。四、出自诗经颂的成语1、【诗经颂闵予小子之什】高高在上命不易哉,无曰高高在上。2、【诗经颂商颂】无所适从寝成孔安,无所适从。 左传成语1东道主 左传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郑国在秦国东面,故称东道主。原指东路上的主人,后称款待宾客的主人。 2肆其西封 左传僖公三十年:“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是说晋国不知满足,往东向郑国扩展疆界,又为所欲为地向西去开拓疆土。今成语“肆其西封”谓任意侵略。 3退避三舍 左传僖公二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又僖公二八年:“子犯曰: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辟之,所以报也。”辟:同“避”,舍:春秋时行军三十里为一舍。后以“退避三舍”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4及瓜而代 左传庄公八年:“齐侯使连称、管至父(两人都是齐国的大夫)戍葵丘,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及:等到。代:代替,接替。等到明年瓜熟时派人接替。泛指任职期满,由他人继任。 5言归于好 左传僖公九年:“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言:句首虚词,无实际意义。彼此重新和好。 6魑魅魍魉 左传宣公三年:“魑魅魍魉,莫能逢之。”本为传说中的鬼怪,现用以喻指各种各样的坏人。 7狼子野心 左传宣公四年:“楚司马子良生子越椒。子文曰:必杀之!是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弗杀,必灭若敖氏矣。谚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本谓狼崽子虽小,却具有凶恶的本性。后喻凶暴的人必有野心。 8外强中干 左传僖公十五年:“今乘异产以从戎事,及惧而变张脉偾兴,外强中干,进退不可,周旋不能,君必悔之。”原指所乘之马,貌似强壮,实则虚弱,后用以泛指人或事物,谓表面强有力,实则虚弱。 9表里山河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战而捷,必得诸候;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山:太行山,河:黄河。泛指外有山内有河,地势十分险要。10厉兵秣马 左传僖公三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厉:磨,砥砺;兵:兵器,秣:喂。磨好兵器,喂饱马,指作好战斗准备。 11馀勇可贾 左传成公二年:“齐高固入晋师,桀石以投人,禽之而乘其车,系桑本焉,以徇齐垒,曰:欲勇者贾余馀勇。”还有剩余的勇力可以卖给别人,即尚有馀力可使。 12灭此朝食 左传成公二年:“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谓等待消灭了敌人再吃早饭。形容斗志坚决,急于求取胜利。 13困兽犹斗 左传宣公十二年:“困兽犹斗,况国相乎?”比喻在绝境中还挣扎抵抗。 14风马牛(风马牛不相及) 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言齐楚两地相离甚远,马牛不会走失至对方地界。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 15剑及屦及 左传宣公十四年载:春秋时楚庄王派往秦国的使臣申舟路过宋国时,被宋人所杀。楚庄王急于出兵给申舟报仇,迫不及待地奔跑出去,奉屦(麻、葛等制成的单鞋)的人追到寝门的通道,奉剑的人追到寝门之外,驾车的人追到蒲胥之市才追上他。后用以形容行动坚决迅速。 16鞭长莫及(鞭不及腹) 左传宣公十五年:“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原意是鞭子诚然很长,但不能打马肚子。后比喻力量达不到。 17城下之盟 左传桓公十二年:“楚人伐绞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在敌人兵临城下时被迫订立的盟约,现指事发因条件限制而不得不做出的让步。 18尔诈我虞 左传宣公十五年:“宋及楚平,华元为质,盟曰:我无尔诈,尔无我虞。”指你诈骗我,我诈骗你。 19贪天之功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原意把天的功绩,说成是自己的力量。后谓抹杀别人的力量,把功劳算到自己身上。 20居不重席(居不重茵) 左传哀公元年:“昔阖庐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坛。”席:铺垫用具。坐卧处不铺设两重垫子,意谓节俭。 21一之谓甚(一之为甚) 左传僖公五年:“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犯一次错误,已经过分了。表示不可一错再错。 22假途灭虢 左传僖公五年载:春秋时期,晋国向虞国借路去灭虢,晋灭虢后,在归途中又灭了虞国。后指以向对方借路为名而行消灭对方的计策为假途灭虢。 23曹刿论战 左传庄公十年:“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记述了庄公十年是曹刿请求论战,是史上著名的长勺之战。 其它还有:骄奢淫逸;众叛亲离;大义灭亲;惟命是听;居安思危;皮之不存,毛将安傅(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等等。 24.经天纬地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慈和徧服曰顺,择善而从曰比,经纬天地曰文。” 25.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战国策成语一尘不染圣人具有三者之德,而无一尘之累。 大庭广众以敞大众。 两败俱伤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 南辕北辙犹至楚而北行也。 亡羊补牢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四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曰:今日不出,明日 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 羽毛未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 引锥剌股读书欲睡,引锥自剌其股,血流至足。 门庭若市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战国策齐策一 返璞归真颜斶知足矣,归反于璞,则终身不辱也战国策齐策 。 狡兔三窟狡兔有叁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 窟。战国策齐策四 狐假虎威虎得狐,狐曰:子勿敢食我,天帝使我长百兽,子若以我为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