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防治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用药思路与对策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9年第25卷第18期IMHGN,September2019,V0125No18中医防治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用药思路与对策金明华12张丽娜3汪园园41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惠亚医院惠州市中大惠亚医院中医科516082;2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广州510080;3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中医科,广州510655;4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中医科,广州510700通信作者汪园园,Emailzswyylll163【摘要】慢性荨麻疹的病因复杂,目前认为其发病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常见的诱因有食物、药物、感染、理化因素、内分泌、精神或遗传因素。 临床上大约有75的患者找不到确切的诱因,给药物防治带来很大困难。 中医认为慢性荨麻疹的病因病机是本虚标实,本虚主要是心、肝、脾、。 肾等五脏虚损及脏腑功能失调,标实乃风、寒、湿、燥、热等邪气侵袭和积聚;治疗上多采用标本兼治,宜祛风除湿、凉血润燥、泻火解毒与补虚益损相结合;在慢性荨麻疹的预防上,中医强调扶正固本,调理脏腑,防止复发。 本文还结合临床实践,针对临床困扰的常见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用药心得和体会。 【关键词】中医;荨麻疹;临床用药;对策DOI103760cmaJissn10071245201918060Clinical viewsand strategyof Chinesemedicine inthe preventionand treatmentof chronic urticariaJn Minghua2,Zhang Lina3,Wang Yuanyuan4tDepartment ofTCM。 Huiya Hospimlof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Sun Yat-Sen University,Huizhou516082,China,2Department ofTCM,The FirstAffiliated Hospital,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510080,China,3Department ofTCM,砌P妣AffiliatedHospital 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510655,China,4Departmentof TCM,East InstituteofHuangpu,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Sun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510700,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Wang Yuanyuan,Emailzswyylll163【Abstract】The pathogenesisof chronicurticaria isplex andit isconsidered thatthe etiologyofchronic urticariamay berelated toautoimmunityIts moninducements arefood,medicine,infection,physicaland chemicalfactors,endocrine,mental orgeic factorsIn clinic,about75of patientscan notfind theclearcauses,which bringsdifficulty todrugprevention andtreatmentAording to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TCM),the etiologyand pathogenesisof chronicurticaria aredeficient rootand excessivesuperficiality,whichare mainlycaused bythe deficiencyof heart,liver,spleen,kidney aswell asthe dysfunctionof visceraShi Zhengiscaused byinvasion andaumulation ofwind,cold,damp andhotThe applicationof treatmentincludes themethodsofdispelling windand eliminatingdampness,cooling bloodand moisteningdryness,discharging fireanddetoxication,and tonifyingdeficiency orprofiting lossIn theprevention ofchronicurticaria,TCM emphasizesstrengtheningthe healthyenergy andregulating viscerato preventrecurrenceCombined withclinical practice,thisarticle alsodiscusses themon problemsand putsforward somespecific experience【Key words】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TCM);Urticaria;Clinical medication;StrategyDOI103760cmaiissn10071245201918060慢性荨麻疹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以患者皮肤反复出现风团、瘙痒持续6周为特征,少数患者可伴有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中医归属于皮肤“瘾疹”范畴。 慢性荨麻疹是临床常见的皮肤病,具有复发性、迁延性和难治性的特点,大多数患者表现为频繁发作,少数患者表现为间歇性发作,隔天发作,或每周最少发作2次。 病程可长达数月,甚至数年。 临床上多数慢性荨麻疹患者往往找不出诱因,可疑的诱因有很多,但即使解除了这些可疑因素,也很3188难保证慢性荨麻疹不再复发,临床防治非常棘手,也有学者尝试互联网+健康教育干预慢性荨麻疹”】。 运用中医药防治慢性荨麻疹具有一定的优势,笔者总结有关临床用药经验和防治对策介绍如下。 1本虚标实是贯穿慢性荨麻疹发病的主要病因病机现代医学认为慢性荨麻疹的发病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2】。 常见的诱因有食物、药物、感染、理化因素、内分泌、精神万方数据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9年第25卷第18期IMHGN,September2019,V0125No18或遗传因素,其发病机制主要由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紊乱,使人体处于高敏状态,外源性的致敏原诱发人体发生变态反应,从而导致本病的发生。 中医认为慢性荨麻疹的发病错综复杂,多与风、寒、热、湿、瘀、虚有关【3卅。 其发病原因多为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以致肺脾气虚、风寒、风热等六淫外邪侵袭肺卫体表;或肝肾不足,肌肤失养,阴虚化燥生风;或饮食失节,饥饱不调,以致脾失健运,聚湿化热,湿热郁阻腠理遂致皮疹瘙痒发作。 有学者认为本病由伏邪加强所致,“因加而发”,多为新感六淫外邪引动内伏之邪,内外相合而发病口】,临床上多因风邪兼夹寒、湿、暑、热等外邪内伏于肌肤或潜藏于肺卫经络,如若正气虚衰则邪气侵袭肆虐,遂发为本病。 在辨证论治上,中医往往根据荨麻疹的致病因素和病程加以分型施治,通常分为外感风热、外感风寒、肠胃湿热、毒热炽盛和气血亏虚等五种证型进行辨证治疗陋】。 2祛风、凉血、除湿、泻火为治标的基本原则慢性荨麻疹西医强调病因治疗、抗组胺治疗、抑制肥大细胞释放介质治疗,如强的松、氯雷他定、酮替芬等,上述治疗均有一定副作用,如嗜睡、肝肾损害、免疫功能损伤、内分泌紊乱、女性月经失调等。 中医辨证一般认为皮肤潮红烘热或躯体怕热者为血热,瘙痒剧烈者为风为燥,渗出明显或较多者为湿,容易溃烂化脓者为毒。 施治原则主要为祛风润燥、清热化湿、凉血活血以及泻火解毒等。 祛风润燥药首选荆芥、防风、薄荷、白蒺藜、蝉蜕、僵蚕、生地、玄参、麦冬;除湿药多选用茵陈、苍术、布渣叶、黄柏、薏苡仁、苦参、土茯苓、白鲜皮;清热凉血药常用生地黄、牡丹皮、山栀子、紫草、玄参、赤芍;泻火解毒药则常用、蒲公英、金银花、野菊花、连翘、黄芩、大黄等。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荆芥、蝉蜕、苦参、白鲜皮、连翘、黄柏、茵陈、黄芩等具备明显的抗过敏作用【7】,临床可根据辨证而随症选药。 21祛风润燥慢性荨麻疹常伴有皮肤的风团瘙痒,其发病多与风邪有关。 风邪有内风与外风之分,治疗上外风宜辛凉发散、解表疏风,内风宜滋阴养血、润燥熄风。 外风多由感受风邪兼热或兼寒所致,在岭南地区以风热夹湿居多,临床上多采用疏风清热佐以祛湿治疗,选方桑菊饮加茵陈、土茯苓、薏苡仁、法半夏、赤芍等,热重改用银翘散加减治疗;临证为增强辛凉解表的功效,可于辛凉之中适当配以少量辛温解表之品。 如荆芥、防风,既有利于辛温发散、透邪外出,又不违背辛凉解表、祛风止痒用药之旨意。 风寒之证,皮疹表现为风团色淡,遇风感寒即发,得暖可缓可散,疏风散寒为其治疗大法,常用消风散加藿香、土茯苓、白鲜皮、地肤子、大枣;若营卫不和、汗出当风改用桂枝汤加减治疗。 内风引起的慢性荨麻疹多为阴虚血燥所致,表现为皮肤皮疹干燥,且瘙痒发作明显,对于这一类患者治疗以滋阴润燥、凉血祛风为主,可考虑用沙参麦冬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当归、熟地黄、首乌、黄精、玫瑰花及玄参等,随证化裁。 22清热祛湿慢性荨麻疹因“湿”所致者,治疗上以化湿、利湿为主,尤其是在岭南地区,气候炎热、潮湿多雨,且岭南人多喜食用海鲜品,其体质多属“湿热质”。 其防治应以清热利湿为大法,湿开则热透,湿化则热消。 或芳香化湿,或甘淡利湿,或苦温燥湿,或健脾祛湿。 其病因病机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 (1)湿性粘滞,易滞留体内,湿浊弥漫,侵淫皮肤,宣达不畅,遂致腠理开合失度; (2)湿性重浊,易闭阻阳气,阻滞气机运行,湿郁进一步化热,最终湿热交互发为本病; (3)湿热交着,熏蒸于肌肤,经络气血受阻,皮肤肌腠失荣,使病势缠绵反复。 常用祛湿药物有法半夏、苍术、藿香、薏苡仁、茵陈、黄芩、龙胆草、黄柏、白鲜皮、茯苓皮、苦参等,常用方为加味二妙散、五苓散、龙胆泻肝汤、五皮饮等。 另外,湿热的形成与肝主疏泄及脾胃气机升降有密切关系,脾胃升降有序、肝气条达舒畅则湿热可除,临床上我们往往在灵活运用祛湿的同时适当加少量的疏肝理气药,则效果更好,可适当选用玫瑰花、砂仁、佛手、柴胡、香附等。 23凉血活血“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慢性荨麻疹的发作常与血热和血瘀有关,血热生风,或血瘀阻滞,经脉失养而生风,治当养血、凉血、活血。 临床上,清热凉血药的丹皮、赤芍、生地、紫草、玄参等;且慢性荨麻疹常伏有风、湿、寒、热之邪,日久邪气壅滞,气机不畅,导致血瘀。 因此,慢性荨麻疹患者均存在程度不同的“瘀血”状况,故常须在辨证处方中加入 一、二味活血通络之品,常用的活血通络药有丹参、赤芍、桃仁、鸡血藤、山楂、红花等。 瘀血明显者可改用用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等。 24泻火解毒临床上,慢性荨麻疹因火热而致者亦常有之。 病因多为六淫侵袭与七情太过,郁而化热,火热炽盛,发于肌肤则常见局部红肿热痛,夹湿者还可见糜烂渗液。 治宜清热泻火,最好选用同时具备抗过敏效用的清热解毒中药,如清热解毒的夏枯草、连翘、马齿苋、山栀子、白花蛇舌草,泻火解毒药首选金银花、野菊花、黄连、黄芩、大黄、蒲公英等。 因外感风温及热毒内盛者加石膏、知母甘寒泻火护阴;夹湿者加黄柏、龙胆草以清热燥湿。 常用方剂有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等。 3强调扶正固本。 防止复发大部分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发病与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有关,故提高患者免疫力是防止慢性荨麻疹复发的重要方法之一。 临床上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可根据个人体质及脏腑、气血阴阳状况加以调节,经验上比较重视脾和肾两脏功能的调节,盖“脾胃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先后天调理相得益彰,对于提高免疫力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慢性荨麻疹的防治上常采用益气、健脾、补肾等方法,如肺气不足、卫表不固使用玉屏风散辟-9】,素体脾胃虚弱用参苓白术散或归脾丸,先天禀赋不足使用六味地黄汤或金匮肾气丸”0】;此类方剂具有调节免疫功能,减少和预防荨麻疹复发的功效。 还可配合食疗及茶饮,适量选用人参、党参、黄芪、太子参、枸杞、灵芝、山药等,对于改善患者体质和恢复免疫功能,大有裨益。 预防慢性荨麻疹复发中医强调巩固用药。 在荨麻疹初愈后,机体并未完全恢复健康,临床往往表现为正虚邪恋、阴阳失和的特点,应加强疾病恢复期预防调理,继续给予巩固3189万方数据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9年第25卷第18期IMHGN,September2019,V0125No18性治疗,否则风、热、湿等六淫外邪容易再次作用于机体,造成正虚邪恋,从而导致慢性荨麻疹反复发作。 实践表明,临床治愈慢性荨麻疹后,继续巩固服用一段时间中药,明显有助于减少发作频率,避免荨麻疹复发。 巩固防治用药须辨证对待,偏于肺卫气虚者,用玉屏风散以益气固表;阴虚血亏者,用四物汤或地黄饮子以养血滋阴;偏脾虚者,用参苓白术散或归脾丸以补气健脾;肾阳虚者,用金匮肾气丸以温阳补肾;肾阴虚者,用六味地黄丸以滋补肾阴;同时,亦可根据所夹病邪,随证加减。 一般而言,慢性荨麻疹患者在运用中药治疗控制病情后,无论有无使用抗过敏药物,建议继续使用中药治疗48周,主要是调理肺、脾、肾等脏腑功能,以巩固疗效,较少或避免复发。 4其他临床用药的一些体会 (1)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饮食失于调养导致体质偏弱者加用山茱萸12g、杜仲15g、补骨脂12g、党参15g等以补肾健脾,增强体质,减少过敏的发作。 (2)容易疲劳,神倦乏力或多汗易感冒者,加用黄芪30g、麦冬15g、五味子6g。 补气能够提高人体抗御外邪的能力,部分慢性荨麻疹患者腠理不密,汗出受风,风从外入,进而引动内风而致皮肤瘙痒出现风团,采用益气固表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3)女性患者如有月经不调,则适当养血补血,加用当归9g、大枣15g、阿胶12g、川芎6g。 用量宜轻,以防温燥使荨麻疹发作频率增加或加重过敏症状。 (4)尽量避免使用虫类祛风药物,比如蝉蜕、蜈蚣、全蝎、地龙、乌梢蛇等。 但对于发作频繁、风团及瘙痒明显的患者,可考虑小剂量、短期使用;临床还应注意慎用、少用具有滋阴潜阳熄风作用的鳖甲、龟板、敏鱼胶、鹿茸等血肉有情之品。 f5)适当考虑年龄、体质因素,即“因人制宜”。 特别是体质较弱的儿童患者常因食物和感染引发荨麻疹,如果不及早脱敏彻底改变过敏体质,容易并发过敏性鼻炎、湿疹、支气管哮喘等其它过敏性疾病,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治疗上常辅以健脾益气,加用党参9g、太子参12g、白术9g、麦芽12g以改变过敏体质。 (6)注意饮食忌VI。 服药期间忌饮酒、避免煎炸、油腻、辛辣饮食;忌虾蟹海鲜、鹅鸭、鸡蛋、3190牛奶等食物;有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哮喘、慢性肾炎、糖尿病、甲亢等慢性疾病宜积极治疗,加以控制;同时还应注意避免风寒,预防感冒以及多饮水。 保持大便通畅。 (7)不可早用或过用龙骨、牡蛎、乌梅、酸枣仁、五味子等收敛之品,避免敛邪而致荨麻疹缠绵难愈。 (8)巩固治疗亦常采用保健和食疗的方法,如气血两虚型的慢性荨麻疹者,常采用中药穴位贴足三里,配合膳食黄芪归枣瘦肉汤,其中黄芪20g、当归20g、大枣6枚、瘦肉60g,将前3味中药用干净纱布包裹,与瘦肉一起炖熟,炖汤400500ml饮用,隔天一次。 参考文献【1黄雪梅,沈秀玲,李润祥,等互联网+健康教育对慢性荨麻疹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8,24 (9)13291331DOI103760cmaJissn1007-1245201809004【2】袁睿慢性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班语言表达能力提升方案
- 新材料研发与应用行业新材料研发平台建设方案
- 媒体广告发布合作协议手册
- 媒体行业数字内容制作与分发策略方案
- 河北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可视化》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展示设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塔里木职业技术学院《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强化训练》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农业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方案协议
- 2025广西百色市右江区第十幼儿园招聘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热处理工(中级工)热处理自动化考试试卷
- 水库引调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范文)
- 初级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真题解析2024
- 2025年网络安全培训考试题库(网络安全专题)网络安全漏洞挖掘与利用升级试题
- 企业差旅费管理制度
- 成都盐道街中学实验学校数学新初一分班试卷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 (含答案)
- 篮球-传切配合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 抗诉申请书范本
- 《室上性心动过速》课件
- 2025年国家电网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医养结合嵌入式”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困境与对策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