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 翠鸟 ( 第一课时 ) 施教日期: 课时数:2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翠鸟、苇秆、腹部、衬衫、透亮、泡泡、又尖又长、清脆、一眨眼、逃脱、饲养、渔翁、石壁、打消、念头”等词语,摘抄描写翠鸟外形特点的句子。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体会关键词句的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教学重点、难点:抓住描写翠鸟的外形特点的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走进翠鸟世界1、在大自然中有许多美丽的鸟,像孔雀、画眉、黄莺等,下面请看看这是什么鸟?(出示翠鸟图片),这是翠鸟又名“钓鱼郎”。 2、教师板书课题,注意“翠”字上边和“羽”相近,但是没有“钩”。你对翠鸟有哪些了解呢?(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3、下面我们看看课文是怎样介绍翠鸟的。(达成目标:训练学生课外查找资料的能力,激发学生与同学分享资料的兴趣。)二、初读,自读自悟1、认读生字。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翠鸟的什么特点?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3、分组讨论。(达成目标:能有目的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三、全班汇报交流 1、指名认读生字,注意“赤”、“衬”、“衫”是翘舌音;“苇秆”不要读成wi gn2、认读词语: 浅绿 衬衫 疾飞 等待 逃脱 锐利 蹬开 一眨眼 腹部 饲养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朗读。(达成目标:会认11个生字,会正确朗读课文。)四、学习课文1、读第一自然段,你们的脑海中有没有出现翠鸟的样子?翠鸟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板书:色彩鲜艳或美丽、小巧玲珑2、你是从哪发现翠鸟这些外形特点的?画出有关句子,读一读。第一句:讲翠鸟爱停在苇秆上,突出了翠鸟有“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第二、三、四、五句:讲翠鸟身上的羽毛非常鲜艳。 第六句:写翠鸟小巧玲珑,突出了翠鸟“透亮灵活的眼睛”及“又尖又长的嘴”。3、作者是怎样观察、介绍翠鸟身上羽毛的颜色的。a读一读有“鲜艳”一词的句子,再查字典讲讲“鲜艳”的意思。(这是理解词语的第一种方法:“读一读,查一查”。)鲜艳:鲜,有光彩的;艳,色彩鲜明。鲜艳:鲜明而美丽的意思。b课文按什么顺序介绍翠鸟身上羽毛的颜色的?先总说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再一步步从上到下就头部、背部、腹部分别具体介绍羽毛如何鲜艳。(达成目标: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c联系上下文进一步理解“鲜艳”一词的意思。(这是理解词语的另一种方法:“联一联,想一想”。)(1),画出描述翠鸟身上羽毛颜色的几个句子,把这几个句子连起来读一读,想一想翠鸟羽毛的颜色给你什么感觉?(翠鸟羽毛的颜色又鲜亮又美丽。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鲜艳”。)(2)找出描述翠鸟羽毛的颜色时,课文用的几个比喻。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课文介绍翠鸟羽毛颜色时,用“头巾”、“头巾上的花纹”、“外衣”、“衬衫”来打比方,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4、如果让你用一两句话来说说翠鸟的样子,想一想,怎样说比较合适? (达成目标: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体会关键词句的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五、抄写生字1、自主记忆字形。提出难写的字。2、指导书写。“翠”字应注意上半部和“羽”字区别。“褐”字应注意是“衤”旁,字的最后一笔是竖折。“希”字应注意上边的第二笔是一大点。六、作业1、抄写生词。2、作业本相关作业。板书设计: 翠鸟外形:颜色鲜艳、小巧玲珑教学反思:5、翠鸟(第二课时)施教日期: 课时数:2教学目标:1、学习第二、三、四、五自然段,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和翠鸟的捉鱼本领之间的关系。2、知道作者是怎样抓住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把它写得那么美那么可爱的。教学重点:抓住描写翠鸟活动特点的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教学难点:体会翠鸟的外形特点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翠鸟这篇课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翠鸟的外形特点是(指名回答)颜色鲜艳、小巧玲珑,它给我们的总体感觉是很美,很可爱。过渡语:不过,翠鸟可不只是外表漂亮,它还有其他的本领呢?二、讲读课文1、自学第二自然段,投影出示自学要求:1)想一想你了解了翠鸟的什么特点? 2)画一画表现翠鸟动作敏捷的词句。2、指名交流,品读感受:1)鸣声清脆、动作敏捷、小心谨慎2)重点词语:疾飞、一转眼、一动不动、注视3)指导朗读3、学习第三自然段1)思考:翠鸟是怎样捉鱼的?翠鸟捉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2)按“等待、发现、叼走”的顺序,说一说翠鸟捉鱼的过程。3)先查字典,再联系上下文说说“锐利”的意思。锐利:尖锐,锋利的意思。课文先说小鱼非常“机灵”,再说“还是难以逃脱”,说明翠鸟的目光锐利极了。课文中的“锐利”指感觉灵敏。4)找出描写翠鸟捕鱼过程的句子,抓住重点词语品读.5)先按课文内容填空,再读读句子,想一想括号里的词语的意思。翠鸟( )苇秆,( )过去,( )小鱼,( )水面往远处( )。这句话活灵活现地再现了翠鸟捉鱼的经过。括号里的词语是翠鸟捉鱼时一连串的动作,“蹬开”、“像箭一样飞”、“叼起”、“贴着水面飞走了”,这些都是在一瞬间进行的,甚至连机灵的小鱼都没有反应过来。说明翠鸟捉鱼的动作熟练、连贯、毫不犹豫,而且从未落空。6)思考:描写小鱼的句子让你体会到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7)说说翠鸟捉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a翠鸟为什么能停在苇秆上“一动不动”注视着水面?(那是因为它有一双能“紧紧地抓住苇秆”的小爪。)b翠鸟为什么能发现“机灵”的小鱼?(那是因为它有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c翠鸟为什么在疾飞中能叼走小鱼?(那是因为它有一张“又尖又长”的嘴。)d翠鸟为什么能贴着水面低飞?(那是因为它“小巧玲珑”。)要知道翠鸟的捉鱼本领不只是因为它身体某一部分的特点,而是由于它外形各部分特点对整体发挥作用的结果。(达成目标: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和翠鸟的捉鱼本领之间的关系。)过渡语:(结合板书、图片)同学们,看着这小巧玲珑、动作敏捷的翠鸟,你们有什么想法吗?(结合学生想捉一只翠鸟的想法)看来,孩子的心是相通的,你们和小作者想到一块儿去了。你觉得,能不能捉一只翠鸟来饲养呢?学生分别阐述自己的观点。 教师适时进行保护鸟类的教育看来,和翠鸟零距离接触的愿望不能实现了,我们只好远远地看着它,希望它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如果这时你也正在河边,远远地看见美丽的翠鸟,你心里会想些什么呢?4、学习四五自然段1)齐读。课文最后两段除了告诉我们要爱护翠鸟,和鸟类做朋友的道理外,也表达了作者和小朋友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找一找哪些句子能体现作者和小朋友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并把它读出来。2)交流:a“我们”为什么希望翠鸟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b.希望多停一会儿,是为了多看几眼。“远远地看着”,是因为知道翠鸟机警,怕惊走它。这里反映了“我们”对翠鸟的喜爱之情。(达成目标: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三、朗读总结 1、齐读全文,小结:通过看图、同学们可以看出翠鸟的外形怎样?动作怎样?(外形美,动作快),这是我们这节课的第一个收获。同时我们还学习了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出翠鸟的机灵?读出小鱼的机灵,突出翠鸟的机灵。2、回顾全文: 课文学完了,谁能说一说作者是怎样把翠鸟写那么美那么可爱的?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写法:a抓住事物的特点;b仔细观察,按一定顺序写;c运用比喻、拟人等生动的表达方式。(达成目标:知道作者是怎样抓住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把它写得那么美那么可爱的。)四、作业1、指导课后练习。2、完成作业本相关作业。3、仿照翠鸟写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板书设计: 翠鸟外形:颜色鲜艳、小巧玲珑 活动:等鱼 贴、飞、停、注视等 捉鱼:蹬、飞、叨、贴、飞 住处:隐蔽教学反思:6、燕子专列 (第一课时) 施教日期 教时数:2课时 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空调、启程、特殊、长途、骤降、疲劳、饥寒交迫、温暖、政府、救护、车厢、致谢”等词语,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燕子专列”的意义,树立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关爱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画燕子,谈燕子让你联想到了什么?(预测:外形、生活习性、品质、古诗课文等)二、感受燕子处境,初识课题。1、感受燕子处境。1)师描述,大屏幕逐行出示字幕这年春天,成千上万只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时,在瑞士境内遇到了麻烦(fn)。当地气温骤(zhu)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了。燕子经过长途跋(b)涉(sh),已经非常疲劳,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bn)临死亡。a个体细读,畅谈感受。在交流中,根据课堂生成,随机落实下列目标:(1)读准字音,例:骤、跋涉、濒等。(2)联系生活经验感受“气温骤降”,联想“成千上万只燕子从南方出发了,它们飞过( ),飞过( ),飞过( ) ”感受“长途跋涉,非常疲劳”,联系上下文感受“饥寒交迫”,猜测、查字典了解“濒临死亡”意。(3)在感受燕子处境,交流感常受个别句子,个体朗读表达。b齐读(把自己感受到的表达出来)师:最后,这些燕子是在饥寒交迫中死去还是怎么样了呢?让我们来读读燕子专列这个故事吧!2、板书课题燕子专列,在读书前谈谈对课题的认识。(达成目标: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燕子处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初步了解“燕子专列”的意义。)三、初读全文,整体感知。1、读前,给自己提提初读要求:第一次读燕子专列,我要 。2、引导学生带着自己合适的初读目标和教师建议的“读正确、读通顺”目标认真地读课文。3、检查反馈:a指名分段读,学生做出评价(先找优点再说问题)。b小组同学检查识字,都对的可画一颗c理解词语:几乎:差一点 惊动:侵扰,震动(可放在文中理解)终于: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努力之后出现的情况(可联系课文理解)立即:立刻,马上4、交流: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谈谈你的感受。(感受瑞士人民对燕子的关爱之情)(达成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四、感受语言,体悟情感。师:我和大家一样,深深地感受到了瑞士人民对燕子的关爱之情。这些可怜的燕子都得到了哪些人的帮助?(随机交流)五、写字教学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加入自己的识字经验及想象来记忆。如:比较记忆,士土;我找;按笔画记忆,火;形近字比较,视观;形声字比较,户护2、书写指导先让学生自己观察结构,怎样写漂亮?在指导学生按笔画顺序规则写字,并注意汉字间架结构把字写美观。 (达成目标: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空调、启程、特殊、长途、骤降、疲劳、饥寒交迫、温暖、政府、救护、车厢、致谢”等词语。)板书设计: 6 燕子专列 燕子: 长途跋涉,非常疲劳 饥寒交迫 濒临死亡 帮助: 政府 居民 贝蒂教学反思:6、燕子专列(第二课时) 施教日期: 课时数:2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2、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加环保意识、爱鸟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对人们奉献爱心和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一 由疑入境,统领全文。1、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燕子遇到了这样的事情:课件出示第二段场景,师引读:这年春天,成千上万的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时,在瑞士境内遇到了麻烦,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非常疲劳,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你们自己去读读,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生说到燕子,师出示燕子图)2、燕子饥寒交迫,濒临死亡,面临危险,非常幸运的是它们逃脱了这场灾难,这是因为 ?(生接)昨天我们已经学了课文,谁知道这些可怜的燕子都得到了哪些人的帮助?指名说,师板书:政府 居民 贝蒂二 攀疑入境,缘词解情。1、请同学们自由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人们为了燕子做了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师视机提示:思考了后,你可以把这些地方用划出)2、交流及教学预设: A贝蒂:在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里,寻找冻僵的燕子。一天下来,她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燕子。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1) 默读这些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2)你能试着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2名)要读出小姑娘贝蒂和父母一起,怎样不怕危险,不怕寒冷寻找燕子的经过,突出险(覆盖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救助燕子多(一个人就救护十几只),丝毫不想自己(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3)贝蒂她不在乎什么?师反复引读,贝蒂不在乎冰天雪地的寒冷,只在乎 ; 贝蒂不在乎漫天遍野寻找的疲劳,只在乎 ; 贝蒂不在乎饥饿、寒冷、疲劳的三重困难,只在乎 。谁又能带着这种感情去读读呢?指名读(3名)(4)(引入图,让生观察)师引:小贝蒂在哪儿发现燕子,她怎么做的,会说些什么?小结:人类崇高的爱心在展现无疑,你感受贝蒂什么?(红字板书:关爱)()带着体会到的感觉,谁愿意来读读这些句子。(读出冷,读出贝蒂的勇敢、爱心)(一定要评出孩子们在朗读过程中的优点)我们的贝蒂是这样地关爱燕子,多么感人的一幕啊!在寻找燕子的过程中,这样感人的故事又何止一个!还有谁呢? B 居民们: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漫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1)谁愿意来读读?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些词语体会到?(2)纷纷:很多居民走出来,这居民当中都有谁呢?可能有可能有师总结后,让生把具体人物带入说。教师煽情:春寒料峭,大雪纷飞,我仿佛看见一位拄着拐杖老奶奶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漫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你仿佛看见走出,冒着顶着踏着四处寻找。(老奶奶 政府官员一位妇女)(3)四处:都是哪些地方?在在(野外 山谷) 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漫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在 寻找动僵的燕子。(可以多引几次)在深山、或是野外、或是在丛林里、或是在雪堆下,纷纷寻找燕子。这么多地方,容易找吗?年迈的老奶奶,体弱的大叔,幼小的孩子,在找时,会寒冷,会饥饿,也会疲劳,我们来读这个句子。 C瑞士政府: 政府都做了哪些事?(相机问后,出示政府段落,让生读)做决定:什么决定? 呼吁:政府会怎么呼吁呢?你来当当播音员,学着呼吁一下。师启发:各位听众, 专列 :怎么样的专列?指名说后,再出示:“有一年春天,在欧洲瑞士的一个车站,一列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正准备启程,站台上站满了送行的人。他们送的是一批特殊的客人燕子。列车开动了。载着燕子的列车,带着人类的友情驶向远方。燕子在车厢里唧唧喳喳,仿佛在向人类致谢。”指名读,师说:从你的朗读,我感受到了这是列温馨舒适的列车。还有谁要读?一个国家政府要做那么多的事情,可是他们还会去关心那些微乎其微的燕子,能做这样的决定真了不起!(达成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对人们奉献爱心和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三 回归整体,提升认识1从政府的呼吁到居民们的纷纷行动,再到用专列护送燕子,都表达了人们对燕子的爱。谁愿意再来感受燕子的幸福,齐读。出示:有一年春天,在欧洲瑞士的一个车站,一列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正准备启程,站台上站满了送行的人。们送的是一批特殊的客人燕子。列车开动了。载着燕子的列车,带着人类的友情驶向远方。燕子在车厢里唧唧喳喳,仿佛在向人类致谢。这列火车运送的是特殊的客人,站台了站满了送行的人,你们从这里又感受到了什么?是啊,我们人类是要真真切切地去爱我们的燕子,那你能代表燕子向帮助过它们的人,说说感激的话吗?燕子唧唧喳喳地叫着,仿佛在向 致谢,感谢她(他们) 。(达成目标: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加环保意识、爱鸟的意识。)四 拓展文本,升华主旨(1)可爱的燕子快乐地乘着幸福的列车驶向远方,这样的故事真的很让人感动。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人这样的故事。 出示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女孩她从小爱养丹顶鹤/在她大学毕业以后她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 可是有一天她为救那只受伤的丹顶鹤 /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有上来。(2)学了课文,听了故事,看了图片,此时此刻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请你把它写下来。 写段练习 (1)我想对贝蒂说:“ 。” (2)我想对救护燕子的瑞士居民说:“ 。”(3)我想对为救丹顶鹤而牺牲生命的小女孩说: “ 。” () 我想对 说: “ 。 ”()指名个学生展示,通过同学们这么深情的话语,老师相信燕子专列中小贝蒂,丹顶鹤的故事中小女孩都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师多么希望今天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像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故事中的主人公那样爱护动物,爱护环境,用爱,用情编织更美好的故事。五 作业1、 完成课堂作业。2、 搜集人们保护动物、爱护环境的资料。板书设计: 6 燕子专列(爱心专列)时间、地点、人物起因:气温骤降、濒临死亡经过:政府决定、呼吁人们纷纷、冒、顶、踏、四处贝蒂通红、僵硬、不在乎结果:向人们致谢教学反思:7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第一课时) 施教日期: 课时:2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及相关词语,会写13个生字及相关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初步感受环保的重要。教学重点:读熟课文和字词,学习小村庄变化前后的段落。教学难点: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教学准备:相关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故事的题目叫(出示课题: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当你看到这个题目,你会产生哪些疑问?(学生提出疑问)2、师:那现在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吧。(要求边听边思考刚才的疑问)3、反馈交流: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些什么?(达成目标:直截了当地出示课题,激发学生的好奇,通过听教师的范读大致了解故事内容。)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把字音读准,课文读通顺。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字词,认读。2)指名分节读课文,说说每一节的主要意思。A 山谷中有一个美丽的小村庄。B小村庄的人们拎着斧头上山砍树,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C人们不断砍树,山坡上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D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E小村庄的人们失去了一切。3)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以前山谷中有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后来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达成目标:能熟读课文,认识生字词语,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和小村庄的结局 师:山谷中的小村庄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1、 指名读课文,其余闭眼想象:你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茂密的森林、清清的小河、蓝蓝的天空)2、 找一找文中能体现小村庄美丽的词语。(郁郁葱葱、清澈见底、湛蓝深远、清新甜润)3、 口头填空:( )的森林 ( )的河水 ( )的天空 ( )的空气4、 指导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课件出示相关画面,师:多么美丽的村庄啊!这儿简直就是人间仙境。我们来读一读,去受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美丽景色。5、师:这么美丽的小村庄,最后怎么样了?请划出写小村庄最后结局的句子。出示:可是,那个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1)读句子,理解“咆哮”一词的意思。(洪水的奔腾轰鸣声)2)师:曾经是如此美丽的小村庄,如今却消失不见了,你的心情是怎样的?谁能带着这样的心情读好这一句?(指导:速度慢一些;咆哮的洪水:洪水无情,令人痛心;不知:惋惜)指名读、齐读师:多么美丽可爱的一个小村庄,为什么会消失呢?让我们下一节课再来看。(达成目标:能感受小村庄的美丽,理解“咆哮”真正的含义。)四、书写字词1、出示要求书写的生字,认读。2、分析、识记字形“犁”下边是年“牛”字,不要写成“木”字。“栋”注意“栋”和“炼”的右半部分。“葱”下面不是“忽”,应该多一点。“裸”是衣字旁。“黎”右上不是“勿”,下面不是“水”。3、书写生字组词,教师巡视指正。(达成目标:正确书写生字并组词。)五、作业1、抄写词语2遍。2、完成作业本相关作业。板书设计: 7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美丽 洪水卷走了郁郁葱葱清澈见底湛蓝深远清新甜润教学反思:7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第二课时) 施教日期: 课时:2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悟出小村庄变化的原因。2、利用文中的空白处,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口头表达能力。3、能够明白课文给人的启示。教学重点:学习课文第25自然段,了解小村庄变化的原因。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中蕴含的道理。教学准备:相关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2、快速默读课文,用几句话说说这个小村庄发生了什么故事。3、读课文第1自然段和句子“可是,那个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达成目标:能正确听写词语,了解小村庄的前后变化。)二、学习课文第25自然段1、师:这么美丽的小村庄为什么最终会被洪水卷走了呢?请读读第二、三自然段,把最能表现小村庄消失的原因的语句画出来。(学生自读课文,并画出相关句子。)2、交流反馈,课件展示,品读理解:1)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点击)从两个“谁”可以看出什么?(指名说):人们砍树非常随意,不受任何约束和限制。还可以从哪个字中看出来?(指名说出“拎”后,点击“拎”):找学生表演“拎”的动作。理解与“拿”的不同。师:随便什么人,随便什么时候,什么原因,都能随随变变地砍树,想砍多少就砍多少,这就叫做乱砍滥伐。就因为这样的乱砍滥伐,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课件出示)大家看,这就是裸露的土地,我们还可以用别的词来替换吗?(光秃秃的土地)看着这光秃秃的土地,你们心里有什么感受?(找学生说)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从你的声音里,我听出了惋惜和着急。(集体带着感受读一读)师:人们乱砍滥伐一年、十年、几十年一代、两代、十几代,长此下来带来怎样的结果呢?2)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指名说,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地扩大)(点击:不断减少,不断扩大)从哪还能感受到裸露的土地不断地扩大?(指名说:省略号,人们的破坏还在继续)让我们带上肢体语言一起读一读这一句吧!(师生边读边做出不断减少、不断扩大的动作)3、师:人们砍下这么多的树,到哪去了呢?(出示: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从这个句子中你们能感受到什么?三个“变成”、一个“还有”说明什么?(指名说:砍树的数量非常多)还可以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指名说:一栋栋、各式各样、应有尽有、大量)同时理解这些词语。理解“柴烟”。柴烟是指木柴燃烧后所产生的气体。 人们把这些树木砍下来后干什么了?这里指树木被人们砍下来,用来生火做饭、取暖。 你看到这些又有什么感受?(找学生说)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一起读读这句吧!(看着画面集体读)4、村民们觉得这样的生活怎么样?(出示: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什么叫还都不错?理解“还”的含义勉强的,实际是对人们行为的否定。5、村里的人们不加节制地砍伐着树木,锋利的斧头使人们过上了自以为不错的日子。美丽的村庄后来的命运会怎样呢?(找学生说)1)(课件展示)学生齐读: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 2)“大雨没喘气儿”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师:没有了树木的保护,咆哮的洪水肆虐的席卷而来,把美丽的小村庄淹没了。(课件展示)山不再是(郁郁葱葱),水不再是(清澈见底),天空不再是(湛蓝深远),空气也不再是(清新甜润)。(一起读:什么都没有了)3)师:什么都没有了,没有了什么呢?A:口头填空:什么都没有了是指“( )没有了( )没有了( )没有了( )还有( )也没有了。B:师:锋利的斧头(没有了),优美的环境(没有了),眼前不错的生活(没有了),人们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家园(没有了),就连许多鲜活的生命(也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6、齐读25小节。(达成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悟出小村庄变化的原因。)三、总结明理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说说:你从课文中明白了什么?你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些什么呢?2、师总结:这就是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个悲惨而另人心痛的故事。这个故事是大自然对人类发出的严重警告:如果人类不珍惜热爱大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残酷的惩罚3、明理:由于人类的无知,我们的生命家园已遭受破坏。请同学们记住这样一句话:(展示画面)破坏环境,就等于毁掉人类自己。(大家齐读)(达成目标:利用文中的空白处,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并体会课文中蕴含的道理。)四、作业:、给你身边的人讲一讲小村庄的故事。 2、完成作业本相关作业。3、设计一条环保宣传语。板书设计: 7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美丽卷走了(什么都没有了)(破坏环境 受到惩罚) 谁家 拎 一棵一棵 变成了 不断减少 教学反思:8、 路旁的橡树 (第一课时)施教日期: 教时数:1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筑路工人的行动中受到启示,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教学重点:体会人们在处理这棵橡树与路时的心情和开始时不同的态度。教学重难点:读懂课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理解“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这句话的含义。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从导读入手,让学生自由读课文。a.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认读,可在检查学生朗读时纠正读音。b.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2、检查自学情况。a.指名读课文,纠正易错的字音。宽阔( ) 挺拔 ( ) 楔 ( )子b理解词语。延伸:延长,伸展。 挺拔:直立而高耸。沉重:分量大;程度深。 责备:批评指摘。高尚:道德水平高。 沉默不语:不说话。(达成目标: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看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先小组交流,再指名说说)本文讲述的是一棵粗壮、结实、挺拔的橡树的故事。在南北的两座大城市之间,准备修建一条公路。在公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工人们遇到一棵高高挺立着的橡树。为了保护这棵橡树,筑路工人与工程师经过精心的设计,在不改变筑路计划的前提下,使公路在橡树边拐了一个马蹄形的弯儿,既保住了这棵橡树,又圆满地完成了筑路计划。2、理清脉络: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从北方到南方的两座城市之间,人们打算修建一条公路。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讲在筑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橡树。工程师走到离橡树100米的地方,把楔子打进了地里。第三部分(第8、9自然段)讲几年过去了,这条笔直的公路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坐车的人赞叹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达成目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三、细读课文,品味升华。1、细读课文,划出最能体现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令你深受感动的语句,谈一谈感想,读一读句子。2、全班交流。(1)“突然,工人们停下来,把排水管放在地上。”工人为什么停下来,他们看到了什么,又是在想什么呢?(2)“工程师向工人们走来,他什么话也没对工人们说。工人们也沉默不语。”为什么工程师和工人们都沉默不语呢?学生们读这两句话,语速要舒缓、语调要略显低沉,以便表达出人们当时肃穆、不知如何是好的情境。(3)“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然后把目光转向橡树,叹了口气。工人们也沉重地叹着气。”长久地,说明了工程师在内心深处经历了比较复杂的心理斗争。联系上下文理解工程师为什么叹气。可以知道,一方面橡树应该得到保护,另一方面“(要修筑公路的)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使公路绕过橡树,但这样一来,公路就不会像箭一样笔直了,因此,这声叹息含蓄地传达出工程师为了保护橡树,在没有改变筑路计划的前提下而不得不作出的无奈的选择。“工人们也沉重地叹着气”,表明工人们在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之前,看到工程师在叹气,内心非常担心、沉重。这两句话语速也要舒缓、语调同样要略显低沉。(4)“工程师拿出一根楔子,走到离橡树100米的地方,把楔子打进了地里。现在谁也不会责备我们了。他轻声地说。”“现在谁也不会责备我们了”,谁知哪些人?(5)“它像箭一样笔直,但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笔直”与“弯曲”在这句话里构成了鲜明的对比。(6)“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不约而同地赞叹”,表明人们都很认同、赞赏工程师和筑路工人的决定、行为。3、读课文,说说感想。(达成目标:从筑路工人的行动中受到启示,体会人们在处理这棵橡树与路时的心情和开始时不同的态度。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四、课文总结:本文通过写筑路工人和工程师胃口保护路旁的一棵橡树,想办法把一条本应笔直的公路在橡树生长的地方弯成了马蹄形的事,赞扬了工程师和筑路工人自觉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美好心灵。板书设计: 8 路旁的橡树 工程师 筑路工人 高尚的心教学反思:语文园地二 (教时数:4课时)教学目标:1、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2、写出综合性实践活动中的见闻或想象。练习修改习作。3、能发现比喻句的特点,体会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形象。4、积累意思相反的几组词及优美的诗句。会认7个生字。5、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教学准备:1、词语卡片。2、学生用各种不同方式表现自己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施教日期:教学目标: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过程:一、 导入:师:小朋友们已经积极行动起来,去了解我们家乡的环境。大家都了解了什么了呢?这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放射科影像学诊断解读模拟测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度股份抵押借款合同范本
- 5.2 网上交友新时空 说课稿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 2025年眼科学白内障手术品质管理学习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外科学2025年消化道肿瘤手术技术考核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保险业务应用的法律规定与保险合同
- 2025年中医学针灸治疗技巧初级考察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手术护理术中急性休克护理各环节评估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耳鼻喉科手术器械使用技能考核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眼科护理常规操作技术考核答案及解析
- 国际投资学(investment)讲义课件
- 施工机具进场检查验收记录
- 二年级健康成长上册教案
- 民俗学概论 第一章 概述课件
- 时代邻里4度°服务美学品质关怀体系
- 供水公司主要安全风险公告栏(总)
-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课件第三章稻谷精深加工
- 外研版五年级上册英语(全册)单元教材分析
- 【课件】音响的感知课件-高中音乐湘教版(2019)音乐鉴赏
- 华为-计划、预算和核算
- 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