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数学分层目标设置.docx_第1页
六年级(上)数学分层目标设置.docx_第2页
六年级(上)数学分层目标设置.docx_第3页
六年级(上)数学分层目标设置.docx_第4页
六年级(上)数学分层目标设置.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年级(上)数学分层目标设置设计:王继方完成日期教学内容分层目标备注1级2级3级8、18圆的认识(一)1、 在想象与验证、观察与分析、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中认识、了解圆的特征2、 能记住圆各部分的名称,能根据圆的图形说出圆的各部分名称和意义。3、 会用圆规画圆1.在想象与验证、观察与分析、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中认识、掌握圆的特征。2.在开放式画圆的情景中,会用圆规等工具画圆。3.熟记圆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位置和大小与什么有关。1.在想象与验证、观察与分析、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中认识、掌握圆的特征。2.在开放式画圆的情景中,会用圆规等工具画圆。知道多种方法画圆。并理解掌握圆的位置和大小与圆心和半径有关。3.能利用圆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如车轮、井盖、篝火晚会等为什么要是圆形等。8、19圆的认识(二)1、通过折纸活动,探索并发现圆的圆心和圆是轴对称图形,理解同一个圆里半径与直径的关系。2、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理解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体会圆的特征。3、了解长方形、正方形、等边三角形都是轴对称图形。例如: 1、通过折纸活动,探索并发现圆的圆心和圆是轴对称图形,理解同一个圆里半径与直径的关系。2.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体会圆的特征。3.在折纸找圆心、验证圆是轴对称图形等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例如:见课本P9、10第3、4题1、通过折纸活动,探索并发现圆的圆心和圆是轴对称图形,理解同一个圆里半径与直径的关系。2.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体会圆的特征。3、掌握多种特殊图形对称轴的条数和旋转多少角度能与图形本身重合。例:正方形、长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菱形、等腰梯形等。例如:见课本P10第5题欣赏与设计1、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2、在设计图案的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圆的对称性的特点。例如: 1、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2、在设计图案的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圆的对称性的特点。3、感受图案的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 1、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2、在设计图案的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圆的对称性的特点。3、感受图案的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用圆规设计一幅你自己喜欢的图案。圆的周长1、 认识圆的周长,能用滚动、绕线等方法测量圆的周长。2、 在测量活动中探索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记住圆周长公式和圆周率,了解圆周率的意义及圆周长的计算方法。例如:计算(1)半径为3.5cm,直径和圆周长分别是多少?(2)汽车车轮的半径是0.3米,它滚动一圈前进多少米?滚动1000圈前进多少米1、认识圆的周长,能用滚动、绕线等方法测量圆的周长。2、 在测量活动中探索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及圆周长的计算方法。3、能正确地计算圆周长,能运用圆周长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例如:花坛的周长是62.8米,你能求出这个花坛的直径吗?1、认识圆的周长,能用滚动、绕线等方法测量圆的周长。3、 在测量活动中探索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及圆周长的计算方法。3、能正确地计算圆周长,能灵活运用圆周长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例如:一面靠墙另一面用竹篱笆围成的半圆形养鸡场,这个半圆的直径是6米,篱笆长多少米?8、20圆的面积1、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2.能正确运用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计算圆的面积,并能运用圆面积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例如:如果圆的半径用r表示,直径用d表示,周长用C表示,请你计算下面各圆的面积。(1)r2 cm(2)d8 cm(3)C18.84 cm1、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2.能正确运用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计算圆的面积,并能运用圆面积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在估一估和探究圆面积公式的活动中,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初步感受极限思想。例如求下面各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cm)1、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2.能正确运用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计算圆的面积,并能运用圆面积的知识灵活的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在估一估和探究圆面积公式的活动中,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初步感受极限思想。例如:下图是一个边长为10mm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如果在这个正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那么圆的面积是多少?百分数的应用(一)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2、能计算出简单问题中“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例如: 4是5的百分之几? 4比少百分之几?5是4的百分之几?5比4多百分之几?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2、能计算出实际问题中“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例如: 五(1)班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1)求男生人数是女生的百分之几? 女生人数是男生的百分之几?(2)男生人数比女生多百分之几?女生人数比男生少百分之几?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2、比较熟练的计算出实际问题中“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例如: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某植物园濒危植物数量统计图(1)红豆杉的棵数比木莲少百分之几?(2)沙冬青的棵数比秤锤树多百分之几?(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百分数的应用(二)1、进一步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2、能解决较简单的“比一个数增加百分之几的数”或“比一个数减少百分之几的数”的实际问题例如:第一车间有男职工80人,女职工50人。(1)男职工人数是女职工的百分之几?(2)女职工比男职工少百分之几?1、进一步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2、能解决“比一个数增加百分之几的数”或“比一个数减少百分之几的数”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例如(1)某机床厂原计划生产机床2000台,实际比原计划增产200台,实际占原计划的百分之几?(2)某机床厂原计划生产机床2000台,实际生产机床2200台,实际比原计划增产百分之几? (3)某机床厂生产机床2200台,比原计划增产了200台,原计划占实际的百分之几?(4)西关小学的学生数今年比去年多25%,那么去年比今年少百分之几?1、进一步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2、能比较灵活的解决“比一个数增加百分之几的数”或“比一个数减少百分之几的数”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例如:2000年我国农村人均消费的粮食约249千克,2005年人均消费的粮食比2000年减少了15.7%。根据这一信息,你能提出两个数学问题并解答吗?8、21百分数的应用(三)能利用百分数的意义列出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例如:一本书,小明第一天看了全书的8%,第二天看了全书的6%,两天一共看了70页,全书一共多少页?利用百分数的意义列出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例如: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已经行驶了全程的55%,正好比全程的一半多60千米,从甲地到乙地的全程是多少千米?利用百分数的意义较熟练的列出方程解决较复杂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例如:时代超市将一套童装按进价的100%加价后定价,然后写上“酬宾”,即按定价的80%出售,结果这套童装仍获利60元,这套童装的进价是多少元?百分数的应用(四)1、知道储蓄问题中什么是本金、利息和利率等概念。2、理解记住利息计算公式3、会计算一些简单的利息实际问题。例题:存入1000元钱,年利率为3.25%,到期后利息是多少?本息和是多少?1、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与储蓄有关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结合储蓄等活动,学习合理理财,逐步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例题:爸爸买了1500元的五年期国家建设债券,如果年利率为3.86%,那么到期后,他可以获得本金和利息一共多少元?1、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灵活解决一些与储蓄有关的实际问题,熟练计算利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结合储蓄等活动,学习合理理财,逐步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例题:妈妈打算将5万元钱存入银行3年,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定期3年存入银行;第二种是按1年期存入银行,然后再把本金和利息取出又存入银行,如此3年。根据利率表,请你帮她算一算,哪种方式得到的利息多?多多少?(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图形的变换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或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正确判断简单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初步建立图形的位置关系及其变化的表象。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例题: 观察方格纸中图形的变换,并与同学进行交流。(1)图形A如何变换得到图形B?(2)图形B如何变换得到图形C?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体验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2、借助方格纸上的操作和分析,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例题:如下图,有一只小船,现要把小船平移,使点A平移到点B处。请在图中画出平移后的小船。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体验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2、借助方格纸上的操作和分析,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例题:说一说,如何交换图中的A、B、C、D,使图变成图?图案的设计1、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运用图形的变换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2、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例题:观察下方的图案,想一想,它是如何得到的?自己动手画一画。1、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运用图形的变换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2、结合图案设计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设计图案中的作用,体验图形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3、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例题:淘气能将图1变成图2。你知道他是怎样做的吗?1、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运用图形的变换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2、结合图案设计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设计图案中的作用,体验图形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3、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例题:按要求进行变换。(1)以直线MN为对称轴作图A的轴对称图形,得到图形B。(2)将图形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再往右平移8格,得到图形C。(3)将图形C向左平移16格,得到图形D。8、22整理与复习(一)1、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这三个单元所学的知识,提高整理知识的能力;2、找出前三单元重要概念和公式、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例如:1、重要概念有哪些?2、有哪些数学计算公式?3、解决问题的方法梳理1、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这三个单元所学的知识,提高整理知识的能力;2、能根据这三个单元所学的内容,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1、说说与以前所学内容的联系。并把这些知识罗列出来。2、学生对罗列的知识进行归类,把同一类的知识放在一起,并用适当的语言进行概括;3、学生采用列举的方式(如百分数的应用,可以列举一些解决问题的实例)、表格或网络图等呈现形式。1、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这三个单元所学的知识,提高整理知识的能力;2、能根据这三个单元所学的内容,提出较复杂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说说与以前所学内容的联系。并把这些知识罗列出来。2、学生对罗列的知识进行归类,把同一类的知识放在一起,并用适当的语言进行概括;3、学生采用列举的方式(如百分数的应用,可以列举一些解决问题的实例)、表格或网络图等呈现形式。4、学生提出各式各样的数学问题,并尝试着进行解决。可以用小组交流合作的形式。数学与体育(比赛场次)1、使学生理解体育比赛中的淘汰赛制和单循环制的含义会用画图和制表的方法解决有关组合计数问题。2、通过比赛场次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题:有4名同学进行乒乓球比赛,每两名同学之间都要进行一场比赛,那么一共要赛多少场?(1)我们列表来数一数。同学1同学2同学3同学4同学1同学2同学3同学4(2)画图来数一数,用4个点分别表示4名同学。1、使学生理解体育比赛中的淘汰赛制和单循环制的含义会用画图和制表的方法解决有关组合计数问题。2、通过比赛场次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题:有5名同学进行乒乓球比赛,如果每两人之间都要进行一场比赛,那么一共要比赛多少场?1、使学生理解体育比赛中的淘汰赛制和单循环制的含义会用画图和制表的方法解决有关组合计数问题。2、通过比赛场次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题:2010年,徐州市”友谊杯”足球赛共有16支球队参加比赛。(1)如果这16支球队采用单循环制,一共要赛多少场?(2)每4支球队分为1组。在同一小组中,每两支球队都要进行一场比赛,在每个小组中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3)第一阶段各小组前2名进入第二阶段比赛,共有8支球队,第二阶段采用淘汰制(两队之间赛一场,负者淘汰,胜者进入下一轮)最后决出冠军,共赛多少场?(用图示表示出来。)数学与体育(起跑线)1、经历运用圆的有关知识计算所走弯道距离的过程,了解“跑道的弯道部分外圈比内圈要长”。2、实地调查起跑线的位置,体会数学知识在体育中的应用。例题:1. 计算下列各图形的周长。2. 一条公路有一个半圆形的弯道(如下图),淘气要从一端走向另一端。(1)如果淘气沿着弯道的内圈走,那么要走多少米?(2)如果淘气沿着弯道的外圈走,那么要走多少米?(3)两种走法相差多少米?1、会利用已有知识和技能解决圆弧长的相关计算问题。2、通过起跑线问题的解决,体会数学知识在体育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题:在下面400米的跑道上举行200米赛跑,将跑道划分成1.2米宽的小赛道,第一赛道与第二赛道在弯道处相差多少米?第二赛道的起跑线应比第一赛道的起跑线提前多少米?1、会利用已有知识和技能熟练解决圆弧长的相关计算问题。2、通过起跑线问题的解决,体会数学知识在体育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题:一条准跑道全长400米,弯道最内圈半径是36米,每条跑道宽1.2米,现有8个弯道。(1)若进行400米赛跑,第3道运动员的起跑线应比第1道运动员的起跑线提前多少米?(2)若进行800米赛跑,每名选手必须在自己的跑道上跑完全程。这样,第8道运动员的起跑线应比第1道运动员的起跑线提前多少米?8、24数学与体育(营养配餐) 经历利用数学知识进行营养配餐的过程,能进行简单的有关营养成分的简单计算。例题:1. 一个12岁儿童每天需要50毫克的维生素C。已知某种果汁每25克含维生素C约16毫克,一个12岁的儿童需要喝这种果汁()克才能满足一天所需要的维生素C。2. 每100克鸡蛋中含蛋白质14.8克,每100克面粉中含蛋白质10.5克,淘气买了200克煎鸡蛋和100克面条,则他一共摄入蛋白质()克。3. 一种牛奶每100毫升里含蛋白质1.5克,低聚糖230毫克,一盒250毫升的牛奶里含蛋白质()克,低聚糖()毫克。1、使学生了解有关营养的知识,增强健康意识,均衡饮食。2、会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选择营养配餐和评价配餐营养成分的均衡性。3、让学生了解并解决一些与健康有关的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意识。例题:一个12岁左右的儿童,一顿午餐大约需要蛋白质30克、脂肪23克、碳水化合物120克以及维生素等其他营养。每100克食品中某些营养成份的含量(单位:克) 牛肉鸡肉鱼虾类鸡蛋豆制品蔬菜类米饭薯类面粉蛋白质20.121.517.614.844.82.66.71.810.5脂肪10.22.50.811.621.80.40.70.21.6碳水化合物0.10.70.21.312.72.077.929.573小华今天的午餐安排了以下食物:50克红烧牛肉,200克炒青菜,50克米饭。算一算,小华这顿午餐搭配得好不好?请说明理由。1、使学生了解有关营养的知识,增强健康意识,均衡饮食。2、会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选择营养配餐和评价配餐营养成分的均衡性。并熟练的进行有关营养成分的计算。3、让学生了解并解决一些与健康有关的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意识。例题:下面是一份菜谱,请你设计一份营养搭配合理的午餐。菜谱菜红烧牛肉清蒸鲫鱼宫保鸡丁炒鸡蛋麻辣豆腐炒白菜主食米饭面条生活中的比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2.能正确读写比。例题:从A城到B城的公路长200千米,一辆客车从A城到B城需4小时,一辆货车从A城到B城需5小时。客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比值是();货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比值是()。客车与货车的速度的比是()。1、理解的意义,掌握比的读法和写法,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2、掌握求比值的方法,并能正确求出比的比值。理解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例题:1. 两个圆的半径分别是4 cm、6 cm,它们半径的比是(),周长的比是(),面积的比是()。2. 配制一种盐水,在200克水中放入20克盐,盐和水的比是(),盐和盐水的比是()。3. 一个比的前项是,比值是,比的后项是()。4. 正方形的边长与周长的比是(),圆的周长与的直径比是()。1、理解的意义,掌握比的读法和写法,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2、掌握求比值的方法,并能正确求出比的比值。理解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3、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比在生活中德广泛存在。例题:根据图A,按要求画出图B、C、D、E。(1)将图A的长和宽都缩小为原来的,得到图B。(2)将图A的长缩小为原来的,宽扩大为原来的2倍,得到图C。(3)将图A的长和宽都扩大为原来的1.5倍,得到图D。(4)将图A的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宽扩大为原来的3倍,得到图E。你认为应与图A为一类的是哪几幅图?把它们填入表中。O mA长6宽3比的化简1、在实际情景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2、会进行比的化简计算。例题:化简下面各比。7260 1.250.54.816 0.3232 1、在实际情景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2、会用商不变的性质或者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例题:配制一种药水,在120克的水中放了5克的药粉。 (1)写出药粉与水的质量比,并化简。(2)写出药粉与药水的质量比,并化简。(3)写出水与药水的质量的比,并化简1、在实际情景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2、会用商不变的性质或者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发现比的基本性质,并运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例题 ;下面有两杯水,小明往第1杯水中放入50克糖,要使两杯水一样甜,则需要往第2杯水中放入多少克糖?2、 甲比乙是0.254,乙比丙是80.5,求甲乙丙的最简整数比。8、25比的应用使学生理解按一定比例来分配一个数量的意义,基本能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例题:公鸡和母鸡的只数比是29,公鸡占总只数的,母鸡占总只数的,公鸡的只数是母鸡的只数的,母鸡的只数是公鸡的只数的()。1、使学生理解按一定比例来分配一个数量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2、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实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例题:学校要将200本图书按32分给五、六两个年级,每个年级各分得多少本图书?8. 两地相距585千米,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5小时后两车相遇,已知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54,甲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1、使学生理解按一定比例来分配一个数量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2、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实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例题:下面是商店里500克什锦糖里所含各种糖的质量。名称奶糖水果糖酥糖单位/克150250100(1)请你写出各种糖与什锦糖的比,并化简。(2)在2.5千克什锦糖中,水果糖多少千克?(3)在买的什锦糖中,如果有奶糖900克,那么一共买了多少克什锦糖?复式条形统计图1、通过投球游戏,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知道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意义的用途2、能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 例题:1. 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组织了各种兴趣小组。下图是六(1)班学生参加兴趣小组的人数统计图。看图回答。(1)参加()兴趣小组的人数最多,参加()兴趣小组的人数最少。(2)参加科技兴趣小组的人数和参加()兴趣小组的人数一样多,都是()人。(3)参加课外兴趣小组的学生一共有()人。1、使学生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知道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意义的用途;2、了解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例题:某厂有四个不同的工作车间。下表是各车间男、女工人人数统计表,根据表格完成下面的条形统计图。车间一二三四男工人9151714女工人24121910某厂四个车间男、女工人人数统计图(1)哪个车间的男、女工人人数相差最大?(2)哪个车间的工人最多?(3)这个厂男工人多还是女工人多?1、使学生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知道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意义的用途;2、了解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例题:看图回答问题。两个修路队四天修路情况统计图(1)一队平均每天修路多少米?(2)二队平均每天修路多少米?(3)一队第三天修路的米数是第二天的百分之几?(4)二队第三天比第四天多修百分之几?(保留一位小数。)复式折线统计图1、通过对两个城市月平均降水量的研究,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2、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知道它的制作方法,学会在有横轴、纵轴的方格图上用折线表示相应数量的多少和变化情况。 例题:1 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知道它的制作方法,学会在有横轴、纵轴的方格图上用折线表示相应数量的多少和变化情况。 2 使学生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对复式折线统计图作简单分析;进一步渗透统计思想,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知道统计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和方法。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操作和实践的能力。例题: 下面是张强同学调查的某地区近几年的年降水量情况统计表。年份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降水量/毫米900600700800650950你能用折线统计图表示该地区的年降水量吗?某地区近几年年降水量情况统计图看图回答问题。(1)降水量最多的一年是()年,最少的一年是()年,两年的降水量相差()毫米。(2)这几年的平均降水量约是()毫米。(得数保留一位小数。)1 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知道它的制作方法,学会在有横轴、纵轴的方格图上用折线表示相应数量的多少和变化情况。 2 使学生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对复式折线统计图作简单分析;进一步渗透统计思想,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知道统计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和方法。 3、能从统计图中获得更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例题:康康集团20011年第一季度生产情况如下:一月份:彩电4200台冰箱2400台 空调2600台二月份:彩电3500台 冰箱2200台 空调2800台三月份:彩电3800台冰箱3200台 空调3700台根据上面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表,并画出复式折线统计图。康泰集团2011年第一季度生产情况统计表_年_月8、26整理与复习(二)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数学与体育、比的认识、统计这三个单元所学的知识,提高整理知识的能力;能解决较简单的数学问题。例题:填一填。(1)明明8分钟步行了600米,路程与时间的比是()(),比值是(),这个比值表示的是()。(2)篮子里有20个苹果,16个梨,苹果与梨的个数比是()。(3)正方形周长与边长的比是(),比值是()。(4)812() (5)小圆的直径是8 cm,大圆的半径是6 cm。小圆的直径和大圆的直径的比是()();小圆的周长和大圆的周长的比是()();小圆的面积和大圆的面积的比是()()。(6)学校买10个足球一共花了350元钱,总价与足球个数的比是()(),比值是(),这个比值表示()。(7)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60厘米,长与宽的比是75。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8)书院小学六(5)班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76,男生比女生多4人,这个班一共有()人。(9)学校阅览室故事书的本数比科技书少,那么科技书的本数比故事书多,科技书的本数与故事书的比是()。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数学与体育、比的认识、统计这三个单元所学的知识,提高整理知识的能力;根据这三个单元所学的内容,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题: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数学与体育、比的认识、统计这三个单元所学的知识,提高整理知识的能力;根据这三个单元所学的内容,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较复杂问题的能力。例题:生活中的数(数据世界)1、通过熟悉的事物从多角度感受大数,能够了解较大数据所提供的信息,发展数感。2、能进行简单的估算,了解收集数据的常用方法,并尝试收集一些数据。例题:1.能够了解较大数据所提供的信息,发展数感。2.使学生能看懂数据,能对数据作简单分析。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操作和实践的能力例题:1.能够了解较大数据所提供的信息,发展数感。2.使学生能看懂数据,能对数据作简单分析。3、综合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题:生活中的数(数字的用处)1.经过设计编码的过程,体会数字在表达、交流和信息传递中的作用。2、能说出一些编号的意义。例题:填一填。1、笑笑为某校一(2)班每名同学都编了一个号码,如:2005010201表示2005年入学一(2)班第一名同学,则学号20050102012005010245表示该班共有()名同学。2、下面各是什么电话号码。 110_112_114_119_120_ 12315_1.经过设计编码的过程,体会数字在表达、交流和信息传递中的作用。2.能在具体的情景中,了解一个“编号”中某些数字所代表的意义。例题:在足球比赛中,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希望中学与爱心中学组织足球联赛,经过几轮较量,希望中学足球队在本次比赛中共赢8场,平10场,负7场。(1)本次比赛共进行了多少场?(2)希望中学代表队在本次比赛中最后得分是多少?(3)爱心中学代表队在本次比赛中胜、平、负各多少场?最后得分是多少?1.经过设计编码的过程,体会数字在表达、交流和信息传递中的作用。2.能在具体的情景中,了解一个“编号”中某些数字所代表的意义。3、结合具体的实例进行合理编号。例题:你知道吗?(1)你知道中国的邮政编码的编写规则吗?请你查一查100000代表哪里?210000呢?213000呢?(2)你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身份号码”的编写规则吗?请你写出父母的身份证号,并说明每个数字代表什么?你有身份证号吗?如果有也写出它吧。(3)强强的爸爸2011年36岁,生日是7月15日,身份证上省略部分的数字是多少?8、27生活中的数(正负数一)1.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2.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例题:(1)某种钙片外包装上标有“250克(0.5克)”,则此种钙片含量应在()到()范围内。(2)选一选。(1)气温是零下3摄氏度,记作()。A. 3B. 3 C. 3 D. 3 (2)比海平面高12米与比海平面低12米分别记作()。A. 12米 12米 B. 12 12C. 12米 12米 D. 12 121.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2.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知道正负可以相互抵消。例题:为了检查某食用盐的净含量是否合格,检查员抽查了5袋,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第1袋第2袋第3袋第4袋第5袋比净含量多多少(克)12352(1)第1袋食用盐的净含量是多少?(2)第3袋食用盐比第2袋食用盐重多少克?比第4袋盐重多少克?(3)这5袋食用盐的总净含量是多少克?1.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2.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知道正负可以相互抵消,并能运用正负数相互抵消的原理进行一些简单的正负数的计算。例题:掷骰子游戏,掷骰子移棋子,丁丁和冬冬一开始都在“0”点上。掷两枚骰子,点数和为7,记为标准分,若掷得点数和为9,则记作2分,表示前进2步;若掷得点数和为4,则记作3分,表示后退3步。观察表格与图形,回答下列问题。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丁丁13320冬冬21421(1)丁丁第5次掷得结果0表示什么意义?(2)丁丁掷3次后应在图中哪一位置?(3)冬冬掷3次后应在图中哪一位置?(4)5次游戏结束后,他们各在图中什么位置?谁在右边?生活中的数(正负数二)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进一步加深对正负数意义的理解,体会“0”是相对的。2、能看懂折线统计图描述事物的变化情况。例题:填一填。(1)向东走50米记作50米,向西走35米记作()。(2)如果规定收入记为正数,那么收入400元记作(),支出35元记作()。(3)设向前走为正,向前50米记作()米,向后走10米记作()米,原地不动记作()1. 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进一步加深对正负数意义的理解,体会“0”是相对的。2.会画折线统计图描述事物的变化情况。例题:下表列出几个国家城市与北京的时差。(带正号的数表示时刻比北京晚的时数) 城市纽约巴黎东京与北京的时差/时1371(1)如果现在是北京时间上午8:00,那么东京时间是多少?(2)如果妍妍在北京时间下午3:00打电话给纽约的姐姐,你认为合适吗? 1. 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进一步加深对正负数意义的理解,体会“0”是相对的。2.会画折线统计图描述事物的变化情况,并进一步体会“0”的作用。例题:下面是某市水利部门6月1日7日每天下午3时发布的汛情公告:说说表中正、负数表示的意义,并完成下表。日期6月1日6月2日6月3日6月4日6月5日6月6日6月7日水位(米)41.8041.9042.2042.5042.6042.0041.80高出警戒水位(米)0.200.50米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完成表格。(2)在图中标出高出警戒水位的结果,并制成折线统计图。搭一搭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2、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例题:1、 分别画出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正面 上面 左面正面 上面 左面正面 上面 左面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2、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例题:(1)从正面看到的 (2)从上面看到的 (3)从左面看到的哪个搭得对,在对的括号内打“”。 (1) (2) (3)( ) ( ) (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2、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例题:1、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 ,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 。搭这样的立体图形,最少需要几个小正方体?请画出立体图。2、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 ,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 。搭这样的立体图形,最少需要几个小正方体?最多可以有几个小正方体?请画出立体图。8、28观察的范围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知道影子的长短大小与物体的距离有关。例题:1、小猴在墙外的树上向里张望,爬得越高,看到的桃子越( )2、同样高的杆子离路灯越近,它的影子就越( )。3、在黑夜里把一个球向电灯移动时,球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4、晚上与家长在路灯下散步,当走向路灯时,你的影子是如何变化的?远离路灯时呢?1、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2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例题:1小丽能看到甲楼上的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