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教案.doc_第1页
七年级地理教案.doc_第2页
七年级地理教案.doc_第3页
七年级地理教案.doc_第4页
七年级地理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湄 潭 县 中 小 学 教 案第 周 2015年 月 日 星期 第 课时 总第 课时课题欧洲西部课 型新课 教学目的要求知识与技能:1.认识欧洲西部地区的位置、范围;能在地图上找到主要的国家及首都,说明本地区重要的地理环境特征,使学生掌握读和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2.了解欧洲西部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分析旅游业的发展条件。过程与方法:1.通过运用地图、统计图表分析说明欧盟在本区作用及在世界经济和政治领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2.通过运用地图,查找主要国家及首都。掌握从地图获得地理信息,养成利用地图学习的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全球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 1欧洲西部国家众多、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特点及原因。 2欧盟在本区的地位和作用,欧洲西部的位置、地形、气候特点与发展传统畜牧业的关系。 3旅游资源的分布。难点: 1理解欧盟在本区内的作用以及在世界经济和政治领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通过分析欧洲传统畜牧业的发展条件,明确本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对地区农牧业的重要影响。教学方法六步教学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么?今天老师向你们推荐一个新的旅游地欧洲西部。谈一谈自己曾去过旅游地点、自己喜爱的旅游项目。 从学生的爱好出发,激发兴趣。调动学习新内容的愿望。【二】讲授新课一、地理概况(板书) 1、读“欧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图,展示400N和600N,引导学生归纳欧洲西部的纬度位置及海陆位置。 (1)纬度位置:大部分在40N-60N之间,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 (2)海陆位置:亚欧大陆西部、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 2、读“欧洲政区图”,引导学生归纳出欧洲西部的范围。 欧洲西部范围:除了俄罗斯以外的欧洲部分。 3、读“欧洲地形图”,引导学生归纳欧洲地形特征。 欧洲地形特征:南北多山地,中部多平原。 师:欧洲这样的地形特征,对气候是否有影响呢? 4、由欧洲人的午餐图片引入欧洲的气候。 师:“为什么喜欢吃牛排羊排?”,学生回答:“欧洲多牛羊”。 师:“牛羊吃什么?”,引导学生说出牧草多,牧草被当地称为“绿色金子”,畜牧业发达。 师:“为什么欧洲的草能长得如此肥美?”引出气候的学习,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气候特征: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降水均匀。 设计意图:从食物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国家与经济(板书) 1、展示“欧洲政区图”,让学生自己找出熟悉的国家。学生回答:“英国、法国、西班牙、瑞士、意大利” 根据学生的答案,读图分析,引导学生找出主要的国家的位置及其对应的首都。 设计意图:让学生主动学习,激发求知欲。 2、学生活动二: “说出下列国家的首都”(抢答环节,小组比赛的形式,答对的小组加一分) 题目:法国、意大利、荷兰、英国、丹麦等。设计意图:加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活跃课堂气氛。 3、由欧洲联盟引入,让学生讨论分析并归纳出欧洲经济发达的原因。课件展示欧盟盟旗、欧盟的国家,介绍欧盟的相关知识。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其掌握的知识不拘泥于书本。 师:“联系实际,一起来谈谈广佛同城化带来的好处。 答案:(房产、医疗、旅游、买房子、汽车年票) 设计意图:运用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用生活的例子来帮助理解。 4、展示“欧洲部分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及世界位次图”,展示西欧的工业产品, 让学生归纳出归纳欧洲经济发达的原因。 5、根据学生的回答“欧洲西部有工业大国,工业部门齐全”展开,让学生自己举例,欧洲西部的工业产品。 学生答案:(意大利皮具、瑞士手表、手机) 图片展示欧洲的工业产品(法国红酒、瑞士手表、意大利法拉利跑车等)。 6、学生活动三:“走进4S店,挑选我未来的爱车”,图片展示欧洲的知名汽车的标志(德国奥迪、意大利法拉利、德国宝马、法国标致、英国劳斯莱斯等)让学生自己挑爱车,并说出车的牌子及产地。 7、教师小结,引导学生归纳:西欧的工业以制造业为主。 8、师:“回顾刚才的问题,欧洲西部经济发展的原因,其中之一是其余国家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下面对欧洲国家的特色产业与其对应的国家连线。” 9、学生活动四:“国家与特色产业的连线”,继续小组比赛形式进行。 再让学生结合实际,谈谈高明可发展的特色产业。 设计意图:结合实际,补充家乡文化知识。 学生答案:(合水粉葛、对川茶叶、三洲黑鹅、高明濑粉)三、繁荣的旅游业(板书) 1、由“各洲(地区)国际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的世界比重”图表引入,课件展示各国著名景点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景点名称并说出对应的国家、首都。 设计意图:突出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学生活动五:“在欧洲西部进行下列旅游活动,应选择去哪个国家?”继续小组抢答加分形式进行。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刚才所学旅游业知识进行巩固练习,活跃课堂气氛。 3、学生活动六:师生互动游戏 游戏说明:(1)先把卡片派到学生手上,每人一张,每张卡片上写有一个国家或者首都名称。(2)分两大组比赛,卡片一式两份。(3)教师从袋子里拿出物品,如(瑞士糖、丹麦蓝罐曲奇、郁金香),学生手上拿着对应的卡片,包括首都和国家都要出讲台,如:教师从袋子拿出郁金香,则手拿“荷兰”卡片的同学和手拿“阿姆斯特丹”卡片的同学都要上讲台,看哪组学生反应快,快而准的加分。设计意图:让更多的学生能参与课堂活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活跃课堂气氛。 4、学生活动七:旅游线路设计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设计一条西欧的旅游线路,给出学生出发点、目的地、时间、预算。先小组讨论,后派代表上讲台表述。设计意图:联系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小结 板书设计 欧洲西部 (一)欧洲西部国家众多。 (二)欧洲西部工业:制造业发达。 (三)欧洲西部农业:畜牧业发达。 (四)欧洲西部丰富的旅游资源。作业教学反思教导处检查签章: 年 月 日湄 潭 县 中 小 学 教 案第 周 2015年 月 日 星期 第 课时 总第 课时课题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课 型新课 教学目的要求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南极洲地理位置的特点;在南极洲地图上能正确指出南极洲濒临的三个大洋、长城站和中山站的位置及名称。过程与方法:在南极洲地图上培养学生辨别方向的能力。让学生了解南极气候的特点,理解气候的成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理解保护南极环境的意义,认识到保护南极洲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两极地区的位置、气候、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2、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教学难点、 判断两极地区的方向,辨别周围环境。、读图理解、区分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差异。、读图分析能力与技巧的培养。教学方法六步教学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 请大家看一段录像,猜一猜片中展现的是哪儿的景象?(播放极地区的景象录像)总结:这就是神秘的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今天我们进入到这两个特殊地区,去解开它们神秘的面纱。【二】讲授新课一、两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展示北极地区图和南极地区图。 思考:1.北冰洋几乎被哪几个大洲包围起来? 2.如果一架飞机从南美洲出发,飞往澳大利亚西南岸,你认为沿什么路线飞行距离较近? 活动:同学们在课前都搜集了很多关于两极地区的自然景观图片和资料,请各组派代表来展示大家收集到的材料,说说你们对两极地区的印象。 承转:影响两极地区自然景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气候) 课件:展示南极地区气候资料。(要求学生归纳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 思考:1.为什么南极地区会如此酷寒?(所处纬度高,太阳高度很小;为冰雪高原,海拔高,表面被冰雪覆盖,反射了部分太阳辐射。) 2.北极地区是否也如南极地区一样酷寒?(寒冷程度不同) 3.为什么南极比北极更寒冷?二两极地区的自然景观与气候特征 承转:虽然两极地区的环境相当恶劣,但两极地区却蕴藏丰富的自然资源。 提问:那么,北极地区是否也一样有这些资源呢? 课件:展示学生和教师收集的两极地区动物和植物的图片,并要求学生判断哪种动物是南极特有的,哪种动物是北极特有的?(南极:企鹅。北极:北极熊。) 提问:怎样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站在南极点上,前后左右都是北方。站在北极点上,前后左右都是南方。) 过渡:南极远离人类的居住地,自然条件又非常恶劣,但每年都有大批的科学家前去考察,出于什么目的?带着这一问题,我们探究下一个问题。三、两极地区的科学考察。 讨论:1.人们最初去南极是出于什么目的?现在的目的又是什么? 2.南极大陆的冰雪具有什么科研和利用价值? 3.为什么把南极地区称为“天然实验室”? 课件:展示我国考察队在南极科学考察站的照片(“长城站”和“中山站”的照片,“雪龙站”考察船航行在大海上的照片) 提问:为什么我国在南极两次建站的时间都选在2月份?小结 通过本节学习,我们认识了两极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我们了解极地地区,就是为了更合理地利用它,保护它,为人类做出应有的贡献板书设计北极地区: 位置:中间是北冰洋,周围是亚、欧、北美三洲的陆地和岛屿 气候:终年冰封,但不如南极冷 资源状况:主要为矿产资源 代表动物:北极熊南极地区: 位置:中间是南极大陆,周围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所包围 面积:世界第五大洲 重要性:是未来南半球大洲横越必经之地 气候:气温低、降水少、风力大 资源状况:矿产、冰川、海洋生物 代表动物:企鹅作业教学反思教导处检查签章: 年 月 日湄 潭 县 中 小 学 教 案第 周 2015年 月 日 星期 第 课时 总第 课时课题日本课 型新课 教学目的要求知识与技能:1、能运用地图和数据分析出日本的国情以及根据其国情说出日本经济发展的策略。2、能运用地图说出日本工业带的分布特点并能分析其分布原因。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文字和分析图表数据以及小组讨论、交流看法等学习活动,去学习知识、达成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日本经济依赖性强的分析,懂得看待问题要一分为二的辨证思想。 2、初步树立发展经济要保护世界环境的人地观。 3、通过学习日本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发展经济方式,对从化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有所理解并能学以致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一个国家的国情,并分析其经济发展特征。教学难点: 学生自己读图分析日本的自然和经济特点教学方法六步教学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知道不知道日出之国,樱花之国指的是哪个国家?这就是日本,樱花是这个国家的国花。【二】讲授新课 一、东亚岛国 (1)阅读图3-1,思考日本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1纬度位置:绝大部分位于北纬30-45度之间,南北跨度大。 2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3.海陆位置: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东部濒临太平洋,西北部隔日本海与中国、俄罗斯、中国、朝鲜以及韩国相望,首都为东京。在图中找出它们的位置。 (2)日本的领土范围?由哪些岛构成? 日本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及其附近的小岛组成,本洲岛为最大的岛屿,图中找出它们的位置。日本是岛国,海岸线长约3万千米,沿海多岛屿、半岛、海湾和天然良港,在图3-1中找出东京湾(最大海湾)、濑户内海(最大内海)、津轻海峡、朝鲜海峡等。 (3)日本的人口、语言和民族P66页思考题和活动题:根据2000年统计资料,算一算中国和日本的人口密度。中国领土面积是日本领土面积的25倍,可见日本“地狭”,日本人口密度约为中国人口密度的2.5倍,可见“人稠”,所以日本是一个地狭人稠的岛国。 日本居民主要是大和族,通用日语。 二、多山的地形: (1)读图3l,思考日本的地形特点? 从图中看出,日本地势大部分在1000米以下,海拔超过1000米的地方分布非常得零散,在沿海一带分布着狭小的平原。可见日本的海拔不高,日本多山地丘陵,平原少,地形崎岖,海岸曲折(板书)。 从图中找出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最高的山峰是富士山(图3-2),是一座活火山,也是日本著名的风景旅游区。日本不仅多山,而且多火山,特别是活火山,日本领士占全球内也面积四百分之一,而活火山占世界活火山的十分之一,所以日本有“地震国”和“世界火山博物馆”之称。 (2)提问:为什么日本是一个多山,而且多火山地震的国家?日本处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亚欧和太平洋两大板块的交界处,由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隆起成山,而且地壳很不稳定,使日本多火山地震。 (3)提问:地形对日本河流及海岸线的影响? 受地形影响,河流短小流急,水力资源丰富,同时,多山的地形使得日本海岸更加曲折,形成许多优良港湾,本洲岛太平洋沿岸的神户和横滨是著名的海港. (4)教师总结:日本地形山地丘陵众多,火山地震频繁,多山的地形对其河流有重要影响,那么日本的位置和地形对气候又有什么影响呢?接下来我们来学学日本的气候。2、 湿热的气候 (1)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思考日本有哪几种气候类型?从图中可知,日本在亚洲东部,属于季风气候。由于国土狭小,地处中纬度,并且跨越的纬度较多,气候南北差异明显,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2)日本的气候特征 学生活动:读表东京和北京一月和七月气温和降水量 最冷月均温最热月均温降水量 东京3.725.11610毫米 北京4.726.1636毫米 思考:东京与北京在冬季和夏季的气温和降水上有什么不同?东京和北京大致处于同一纬度。日本是岛国,四面环海,受海洋影响大,因此在气温上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降水也更为丰富。 (3)教师总结:日本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洋性特征明显,气温上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降水也更为丰富。在夏秋季节,经常遭受台风袭击。在此气候条件下,漫山遍野的樱花是日本的国花(图3-3)。四、东西融合的文化 日本文化兼有东西方文化特点,又有本民族文化的传统。我国隋唐时历史,日本就多次派使者到中国不定期地学习,如鉴真东渡、派遣唐使等,日本文化受我国文化影响大,许多文字还保留中国的汉字。近现代,受欧美国家的影响。五发达的经济 (1)讲述日本经济概况。P68 日本是世界上十分发达的国家,是世界经济强国。二战之后迅速发展,目前国内生产总侄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是世界前列。 分析日本经济的不利条件。 读图表3-6、地图册P37,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示意图及日本主要工业原料从国外进口所占的百分比表。思考日本主要缺乏哪些工业原料和燃料?它们多从哪些地方进口? 日本国土狭小,原料、能源严重不足,缺乏多种矿石、棉花、木材等原料,石油、煤、天然气等燃料。依赖进口,从西亚进口石油,从大洋洲、南美洲等地进口多种金属矿等。 日本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读地图册P37日本商品出口图,说明日本“进口-出口-进口”的模式。日本有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学技术,因而能迅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