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技术类 - 中国计量学院法学院.doc_第1页
科学与技术类 - 中国计量学院法学院.doc_第2页
科学与技术类 - 中国计量学院法学院.doc_第3页
科学与技术类 - 中国计量学院法学院.doc_第4页
科学与技术类 - 中国计量学院法学院.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科学与技术类物理与人类文明教学大纲1数学建模教学大纲5运筹学方法教学大纲8机械工程创新训练公共选修课教学大纲10基础工程训练课程教学大纲13电子综合与创新设计教学大纲16Photoshop实用技术教学大纲18Flash动画设计教学大纲22JAVA程序设计教学大纲25普通化学教学大纲27食品营养与卫生学教学大纲31机器人电子技术基础与制作教学大纲33能源科学导论教学大纲36数码影像技术教学大纲38Pro/Engineer设计技术公共选修课教学大纲41生命科学导论(文科)教学大纲44消防安全与火场自救教学大纲47自然灾害预报及防治教学大纲49网页设计技术教学大纲51面包蛋糕制作与食品质量教学大纲68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指导教学大纲70通信技术概论教学大纲72葡萄酒工艺与品尝学教学大纲74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指导教学大纲76三维设计基础公共选修课教学大纲78灾害逃生与野外生存教学大纲81花卉基础与插花艺术教学大纲84环境、安全与健康教学大纲87地理信息系统概论教学大纲90鸡尾酒的调制教学大纲93模型飞机飞行原理教学大纲95专利申请写作与法规课程教学大纲98英语听说微积分教学大纲100科技交流英语(读写)教学大纲103科技交流英语(听说)教学大纲108信息检索教学大纲111科技英语翻译教学大纲114Multism电子电路仿真与实践教学大纲116学校特色类标准化概论教学大纲119计量学基础教学大纲121现代质量工程教学大纲123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教学大纲125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教学大纲127检测技术与仪器教学大纲129电器产品质检技术教学大纲131环境质量评价教学大纲133产品质量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教学大纲136食品安全法教学大纲138标准化与知识产权教学大纲141专业化沟通英语系列西方思想经典解读教学大纲144东西方文化比较及导读教学大纲147国际标准化与质量管理英语教学大纲150英语时政要闻选读教学大纲153英美文学简史及作品欣赏教学大纲157英语职场翻译教学大纲160旅游英语教学大纲163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166英语视听说教学大纲169高级英语(六级)教学大纲172英语口才与沟通教学大纲175国际商务英文沟通教学大纲177英美热点小说与影视文化教学大纲180商务英语阅读教学大纲184文化交流英语教学大纲188197物理与人类文明教学大纲Physics And The History Of Human Civilization课程代码: P0150090 总学时(理论+实践): 32+0 学 分: 2 课程性质: 选 修 课程类别: 公共基础课 面向对象: 全校各专业 先修课程: 高中物理 课程归属单位: 理学院 执 笔: 邬良能 审校: 崔玉建 一、课程的地位与任务物理学是研究物质世界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是许多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的基础,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物理学的基本内容、方法、工作语言、概念、物理图像以及历史、现状和前沿等方面从整体上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阐述物理学革命对观念变革、科技革新和社会进步带来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并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重视高科技应用,扩大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成为和谐发展的人才。二、课程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 两种文化的历史演变1. 探讨我国科学在历史上逐渐落后的原因 “李约瑟难题”2. 了解东、西方哲学的异同,西方哲学为何对近代科学起促进作用?3. 了解文艺复兴和科学革命, 两种文化的分裂4. 理解21世纪的高等教育需要文理相通、需要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第二章 经典力学的建立和发展1. 了解从哥白尼到开普勒日心说提出的科学根源、哲学根源和历史根源开普勒行星三定律,天文学从此真正成为一门精确科学2. 了解伽利略对近代力学的贡献3. 理解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创立过程及其在航天技术中的应用4. 理解牛顿对科学研究方法的贡献和牛顿的自然哲学思想及其深远影响5. 理解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6. 理解角动量和角动量守恒定律;能简述实际应用举例第三章 从静电现象到电磁波1. 从库仑定律的建立看“类比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2. 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所基于的哲学思想,以及对人们的重要启示3. 理解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的哲学思想、创造性的科学思维(“场”概念的引入);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及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4. 了解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洛伦兹力及实际应用5. 了解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建立与电磁波的发现第四章 光的本性是什么?1. 牛顿的光的微粒说是在什么指导思想下提出的? 为什么它能统治一百多年? 2. 为什么惠更斯的波动说在初期无法与微粒说抗衡? 波动说对光的反射和折射的物理解释3. 光的干涉、折射和偏振, 以及它们的实际应用4. 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设和光的波粒二象性5. 声波和光波的多普勒效应及其在高科技中应用6. 激光基本原理及激光技术应用第五章 打开微观世界研究大门的三大发现1. X射线的发现及阴极射线本性的争论在伦琴发现X射线的过程中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X射线的本性及其应用2. 放射性的发现贝克勒尔的惊人发现,以及“直觉和灵感”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性居里夫人的创新思维及高尚品德三种射线及放射性衰变现象和应用3. 电子的发现J.J.汤姆孙勇于突破传统观念,发现第一个基本粒子发现电子的三个关键性实验第六章 物质观的革命量子论1. 普朗克提出了开创物理学新时代的“量子”概念2. 第一个钻到原子中心的人卢瑟福原子核的发现(是偶然的吗?)原子核式模型的重大贡献和遭科学界的漠视3. 和谐的乐章玻尔模型玻尔的创新思维,玻尔模型的贡献和困难什么是哥本哈根精神?4. 德布罗意与物质波,物质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和电子波性的实验验证5. 描写物质波的波动方程及波函数的统计解释微观粒子运动的统计规律性玻尔与爱因斯坦之间的一场被传为佳话的科学争论第七章 统计规律性,混沌,熵与信息(热学概论)1. 力学中的机械决定论2. 混沌现象3. 宏观不可逆性与熵的概念,麦克斯韦分布和玻尔兹曼分布4. 物态变化, 相变潜热和热力学第一定律5. 从比热看物质结构6. 信息与概率的关系信息量的定义第八章 时空观的革命相对论1. 光速不变性和同时的相对性牛顿的时空观测量“以太风”的迈克耳孙-莫雷实验爱因斯坦的追光佯谬和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原理2. 洛伦兹收缩,洛伦兹变换,速度相加定律3. 质量随速度变化,质能关系和原子能应用(裂变和聚变)三、课程教学学时安排教学内容学时安排第一章 绪论 文科物理介绍1.1人文、科学和文化1.2物理与人文物理1.3内容安排与说明2学时第二章 经典力学的建立和发展1从哥白尼、开普勒到伽利略2.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牛顿三定律3.牛顿科学研究方法和牛顿的自然哲学思想及其深远影响4. 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际应用举例5.角动量和角动量守恒定律;实际应用举例6学时第三章 从静电现象到电磁波1. 从库仑定律的建立看“类比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2.电流磁效应现象3.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及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4.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洛伦兹力5.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建立与电磁波的发现6 学时第四章 光的本性是什么?1.牛顿的光的微粒说 2.惠更斯的波动说3. 光的干涉、折射和偏振4. 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设和光的波粒二象性5. 声波和光波的多普勒效应及其在高科技中应用6. 激光基本原理及激光技术应用6学时第五章 打开微观世界研究大门的三大发现1. X射线的发现及阴极射线本性的争论2. 放射性的发现居里夫人的创新思维及高尚品德3. 电子的发现3学时第六章 物质观的革命量子论1. 普朗克提出了开创物理学新时代的“量子”概念2. 第一个钻到原子中心的人卢瑟福3. 和谐的乐章玻尔模型4. 德布罗意与物质波,物质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和电子波性的实验验证5. 描写物质波的波动方程及波函数的统计解释4学时第七章 统计规律性,混沌,熵与信息1. 力学中的机械决定论2. 混沌现象3. 宏观不可逆性与熵的概念,麦克斯韦分布和玻尔兹曼分布4. 物态变化, 相变潜热和热力学第一定律5. 从比热看物质结构6. 信息与概率的关系信息量的定义3学时第八章 时空观的革命相对论1. 光速不变性和同时的相对性牛顿的时空观测量“以太风”的迈克耳孙-莫雷实验爱因斯坦的追光佯谬和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原理2. 洛伦兹收缩,洛伦兹变换,速度相加定律3. 质量随速度变化,质能关系和原子能应用(裂变和聚变)2学时四、实践环节及基本要求 课程实验独立设课五、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1、考核类别:考查2、考核形式:开卷+论文3、成绩评定:百分制;平时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80。六、推荐教材与主要参考书推荐教材:倪光炯,王炎森合著文科物理,高教出版社,2005。盛正卯,叶高翔合著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主要参考书:高崇寿,谢柏青合著今日物理,高教出版社,2004。谢东,王祖源合著人文物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郭奕玲、沈慧君合著物理学史,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数学建模教学大纲Mathematical Modeling课程代码: P0150100 总学时(理论+实践): 32(24+8) 学 分: 2 课程性质: 选修课 课程类别: 公共基础课 先修课程: 高数、线代、概率统计 面向专业: 全校各专业 开课单位: 理学院 执 笔: 王义康 审 校: 王航平 一、课程的地位与任务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的不断完善,数学已广泛渗透到各个领域。数学的应用不再局限于物理学等传统领域,扩展到所谓的非物理领域-生态学、医学、经济学、社会学、信息科学等,成为解决各领域问题必不可少的的工具。将数学方法应用到任何一个实际问题中去,首先是数学建模,即把这个问题的内在规律用数学、图表或者公式、符号表示出来,建立反映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然后运用数学的方法和技巧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本课程系统地介绍数学模型、数学建模和建模过程中的一些常用方法及数学建模实例,使学生了解数学建模的特性及建模的基本方法,初步具备对实际问题建模的能力,培养和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课程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 数学建模概论数学模型的概念、数学建模的重要性与应用性,数学模型的分类。(了解)建模一般步骤:模型准备、模型假设、模型构成、模型求解、模型分析、模型检验、模型应用。(掌握)第二章 初等模型 初等模型建模方法及建模实例(公平席位分配、双层玻璃的功效、动物的身长与体重、实物交换等)。(掌握)第三章 简单优化模型简单优化模型基本理论及建模实例(存贮模型、生猪的出售时机、森林救火、最佳优价格、冰川运输等)。(熟练掌握)第六章 数学规则模型线性规则模型的建模方法及建模实例(运输模型、指派模型、奶制品的生产与销售、自来水输送模型、钢管和易拉罐下料问题等)。(熟练掌握)第五章 微分方程模型微分方程建模的基本方法及建模实例(草坪积水问题、消防队员灭火问题、人口模型等)。(熟练掌握)第七章 差分方程模型差分方程模型的基本理论及建模实例(市场经济中的珠网模型、节食与运动、差分形式的阻滞增长模型等)。(掌握)第八章 离散模型层次分析建模方法及建模实例。(熟练掌握)第九章 概率模型 概率模型的基本理论及建模方法(传送系统的效率,报童的诀窍,随机存贮模型,轧钢中的浪费等)(掌握)第十章 统计回归模型统计回归的基本方法和建模实例(牙膏的销售量,软件开发人员的薪金,酶促反应,教学评估)(熟练掌握)三、课程教学学时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时数第一章 数学模型概论3第二章 初等模型3第三章 简单优化模型3第四章 数学规划模型6第五章 微分方程模型3第七章 差分方程模型3第八章 离散模型3第九章 概率模型3第十章 统计回归模型5四、实践环节及基本要求序号实验项目学时基本要求实验性质实验类别1LINDO/LINGO软件包求解部分优化建模赛题3建立模型与求解综合必做2Matlab进行微分方程模型求解2建立模型与求解综合必做3Matlab进行统计回归分析3建立模型与求解综合必做五、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1、考核类别:考查2、考核形式:论文3、成绩评定:百分制,论文成绩70%,平时成绩30%六、推荐教材与主要参考书(1)数学建模(第三版),姜启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参考书:(1)数学建模,杨启帆、方道元,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2)数学模型与数学建模,刘来福、曾文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数学模型,谭永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4)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赵静、但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运筹学方法教学大纲Methods of Operations Research课程代码: P0150110 总学时(理论+实践): 32+0 学 分: 2 课程性质: 选修 课程类别: 公共基础课 先修课程: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面向专业:工科、经济管理类各专业 开课单位: 理学院 执 笔: 王勤 审 校: 何满喜 一、课程的地位与任务运筹学是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学科,是最早形成的一门软科学。它把科学的方法、技术和工具应用到包括一个系统管理在内的各种问题上,以便为那些掌握系统的人们提供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其研究的范围极为广泛,凡一切可以定量化的管理系统都在研究范围之内。同时运筹学与经济和管理方面的联系较广,因此本课程是工科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选修课程之一。二、课程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 绪论 了解运筹学性质、特点、知识体系、发展简史、应用范围、在经营管理决策中的作用等。第二章 线性规划与单纯形法了解线性规划模型,掌握图解法、解的基本概念、单纯形法的方法步骤与思路、各类问题的求解特点与处理方法,理解在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单纯形法的矩阵描述等。第三章 对偶理论与灵敏度分析了解对偶问题、对偶关系、对偶的基本概念与性质,掌握对偶理论、对偶规划与对偶单纯形法,理解对偶问题的经济意义、价值系数与资源量以及技术系数的灵敏度分析。第四章 运输问题了解运输问题的数学模型及其特征,掌握运输问题的求解方法(表上作业法),应用举例及讨论。第五章 动态规划了解动态规划模型、基本方法、在求解最短路线问题、资源分配问题以及生产计划问题中的应用。第六章 网络规划技术了解网络图及其绘制原则,掌握时间参数计算及关键路线确定、网络优化分析、计划评审技术。 第七章 排队论了解排队系统的组成及数量指标的含义、掌握M/M/1/ 排队系统分析、 M/M/1/N 排队系统分析、 M/M/c/ 排队系统分析。第八章 存储论了解存储论的基本概念,掌握三个确定性存储模型分析及其求解,掌握两个随机性存储模型分析及其求解。三、课程教学学时安排教 学 内 容教学时数第一章 绪论2第二章 线性规划与单纯形法6第三章 对偶理论与灵敏度分析4第四章 运输问题4第五章 动态规划4第六章 网络规划技术4第七章 排队论4第八章 存储论4四、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1、考核类别: 考查2、考核形式: 闭卷3、成绩评定:百分制: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 70% 五、推荐教材与主要参考书推荐教材:1、 胡运权主编,运筹学基础及应用(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刁在筠等主编,运筹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主要参考书:1、运筹学教材编写组编,运筹学,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1990。2、胡觉亮等编,运筹学及其应用,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机械工程创新训练公共选修课教学大纲Innovation Training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课程代码: P0150570 总学时:(理论+实践): 36 +16 学 分: 2.5 课程性质: 选 修 课程类别: 公共选修课 先修课程: 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材料、机械制图、金工实习、机械加工工艺基础 面向专业: 机类、近机类等工科专业 开课部门: 工程训练中心 执 笔: 余德忠 审 核: 赵延波 一、课程的地位与任务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用选修课,是培养学生运用创新理论、创造思维及创造技法进行机械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开发的能力。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是技术创新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产品创新是技术创新的核心,工程创新是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在生产实际中的运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学习本课程,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工艺设计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机械设计和制造过程的总体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二、课程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1、绪论 了解创新与社会的进步的关系,了解创新教育对人材培养的作用,理解机械创新设计的概念及过程,并初步掌握过程中包括的主要内容,了解“机械创新设计”的内容及特点。2、机械创新设计的基础知识 理解并掌握机械的基础知识,理解机械系统及其发展,学会常见机构运动简图及其结构设计,了解创新设计过程中的创新思维方法。3、机械运动形态与控制 了解机械运动形态与变换,掌握常见机械运动形态的变化及其结构示意图,了解机、电、液机构组合的运动与控制,熟悉常见机械运动与控制。4、机构组合原理与创新 掌握常见串联式机构组合与创新,理解并联式机构组合与创新,了解复合式机构组合与创新,了解叠加式机构组合与创新。5、机构演化、变异原理与创新 理解并掌握常见机构的运动副演化与变异过程,掌握机构的构件变异方式,理解常见机构的机架变换与创新,了解运动副进行机构的等效变换与创新,了解差动机构的运动原理仿效与创新。6、机构再生运动链原理与创新 了解机构再生运动链原理与创新设计方法及过程,了解原始机构及一般化运动链的使用,了解针对具体机构进行一般化运动链的画法。7、机械运动方案的创新设计 了解机械功能目标的拟定主要内容和过程,理解一般机械产品的工作原理的拟定主要内容,能正确进行机构选型及组合,初步掌握机械运动方案创新设计的评价。8、反求工程与创新设计 了解反求工程概述,理解并掌握已知机械设备的反求与创新设计过程、反求与创新设计的主要内容,了解已知技术资料的反求与创新设计。9、机构创新设计实例分析 了解平动齿轮传动机构创新设计的过程,了解活齿减速带轮机构创新设计的过程,了解变速凸轮机构创新设计的过。10、机械系统创新设计实例分析 理解并掌握电脑多头绣花机的改型设计的原始方案,改型设计过程,改型设计的主要内容,理解电动大门的创新设计过程,了解蜂窝煤成型机的创新设计过程,了解并联机器人的创新设计分析。11、机械发明创造史及总复习 了解中国古代机械发明创造史,了解古代机械创新设计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实例,了解西方各国机械发明创造史,了解现代文明与知识经济发展,进行课程总复习。 12、创新实战 机械工程创新训练课程的实践训练包括:创新产品需求方案设计、功能原理方案的设计、具体技术设计和工艺创新设计及具体创新产品制作,针对具体纯机械产品进行(自行车)拆装试验和机电一体化产品(机器人作品)进行分析试验。三、课程教学学时安排教 学 内 容(含实验)学时课程详细介绍、创新和技术创新内容3机械创新设计的基础知识(一、二、三)3机械创新设计基础知识(四)及运动形态与控制3机械组合原理与创新3机械演化变异3机械再生运动链原理与创新3机械运动方案与创新设计3反求工程与创新设计3机构创新实例分析3机构系统创新实例分析3机械发明创造史及总复习3课程考试或创新产品进行答辩3试验教学环节16此部分内容包括五个机械创新设计相关试验四、实践环节及基本要求序号实验项目学时基本要求实验性质实验类别1机械创新设计训练题目选择实验3收集相关创新题目资料,整理资料,分析题目实施可行性设计必做2功能原理方案设计实验3设计产品创新需求方案、功能方案及原理方案并讨论确定综合必做3产品创新结构方案、工艺方案讨论确定(运用CAD进行作品设计制作实验)3制定产品创新结构方案、工艺方案讨论确定,优秀方案制作制作选做4自行车等传动产品拆装实验3自行车及常用机械产品拆装验证必做5机器人等作品机械结构设计4机器人及常用机械作品原理、功能、制作分析试验验证必做五、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1、考核类别: 考查2、考核形式:笔试3、成绩评定:五分制六、推荐教材与主要参考书1、推荐教材: 张春林主编:机械创新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1月。2、主要参考书 邹慧君主编:机械设计原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07 李喜桥主编:工程创新训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年07月 张世昌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08基础工程训练课程教学大纲Training of Fundamental Engineering课程代码: P0150580 总学时(理论+实验): 12+24 学 分: 1.5 课程性质: 选修课 课程类别: 学科基础课 先修课程: 无 面向专业:人文、经管、理、法、外等专业 开课单位: 工程训练中心 执 笔: 余德忠、邵建昂 审 校: 赵延波 一、课程的地位与任务 本课程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选修课,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基本动手能力,并建立初步的工程意识,增强学生的工程素养。课程的任务是学习有关机械产品和电子产品制造的基本知识,了解机械制造和电子装配的主要过程;通过动手实践基本的机械操作和电子装配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建立起初步的工程意识。二、课程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1、 机械制造过程概论了解机械产品从毛坯制造到装配检验的一般过程,了解毛坯制造方法和机械加工方法。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知识及新工艺、新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了解常用加工方法及其所用主要设备;了解工夹量具的使用以及安全操作技术。了解先进制造技术基本知识,了解数控车、铣、线切割基本编程指令,理解数控车、铣、线切割编程实例。2、 加工实习了解金属切削加工的概念;了解常用量具名称、使用与保养方法;了解普通车床的组成、运动、用途;了解普通车床的型号、调整和维修保养;初步掌握车床各操纵手柄和刻度盘的正确使用。了解车削加工时工件夹装方法、特点及应用;进行车外圆、端面操作,了解圆锥面、滚花等操作;了解车床的其它车削加工方法(切断、切槽、钻孔、镗孔、成形面、螺纹等)。3、 钳工实习了解钳工在机械制造和维修中的作用;掌握划线、锯削、挫削的方法和应用,了解钻孔、攻螺纹和套螺纹的方法和应用;了解台式钻床、立式钻床的组成、运动和用途,初步掌握台式钻床的操作和调整;了解钳工常用工具、量具、夹具的基本原理并初步掌握其使用方法;了解钳工工作的安全操作。4、 数控实习了解数控车削、数控铣削和线切割加工的特点、工作原理及加工范围;了解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的组成、运动及加工方法;初步掌握手工编程方法,进行简单零件的手工程序编制;初步掌握数控设备的操作方法。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数控加工。5、 用电安全和电子产品制造过程概论掌握用电安全知识;了解电子产品制造工艺流程及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在电子产品制造中的应用;了解电子产品的装配调试检验等过程。6、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数字万用表、示波器、直流稳压电源、函数号发生器等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7、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基础知识与识别了解有关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等元器件的基础知识;了解元器件管脚分配、性能及参数等特性;初步掌握电子元器件的测试方法。8、 焊接训练了解焊料与焊剂,熟悉焊接工艺;了解和掌握焊接工具电烙铁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较好地掌握焊接技术,保证焊接质量。9、 收音机装配调试了解电子产品再流焊技术及片状元件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了解整机装配工序及其装配一般原理;掌握整机调试方法;完成实际制作。三、课程教学学时安排教 学 内 容 与 实 践 内 容教学学时说明机械制造过程概论(讲课)3先进制造技术基础知识(讲课)3机械加工实践内容(实习)12见实践环节用电安全和电子产品制造过程概论(讲课)3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基础知识(讲课)3电子部分实践内容(实验)12见实践环节四、实践环节及基本要求序号实验项目学时基本要求实验性质实验类别1车削加工实习3了解加工基础与车削加工演示必做2钳工实习3了解钳工基础知识演示必做3数控车削加工实习3了解数控车削基础知识演示必做4数控线切割加工实习3了解线切割基础知识演示必做5电路板布局与焊接练习3掌握电路板布局与元件焊接制作必做6常用元器件识别与测试3能识别元器件及参数的测量验证性必做7学生收音机装配、调试6了解电子产品组装和调试,完成收音机制作。综合必做五、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1、考核类别:考查2、考核形式:论文(实习总结报告)3、成绩评定:成绩评定打分制:百分制 各教学环节占总分的比例:平时成绩20(其中考勤和作业各占10),实践训练成绩40,总结报告40。六、推荐教材推荐教材:1、余德忠主编,先进制造技术实习,中国计量学院 工程训练中心自编。2、朱朝霞主编,机电工程训练教程电子技术实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电子综合与创新设计教学大纲Innovative Design & Synthesis of Electronic System课程代码: P0152020 总学时(理论+实践): 20+24 学 分: 2 课程性质: 选修课 课程类别: 专业课 先修课程: 程序设计、数模电路 面向专业: 工科专业 开课单位: 工程训练中心 执 笔: 赵子恺 审 校: 邵建昂 一、课程的地位与任务本课程是电子设计应用综合课程,以专题和实例的形式介绍电子系统设计的一般过程和基本思考方法,侧重创新方法在电子系统设计方面的应用。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实际的电子系统中理论知识应用过程认知以及具体设计项目的实践,进一步加深对基础理论课程的了解,初步具备完整的电子系统设计能力。二、课程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1、电子系统的组成和基本设计方法。了解并掌握电子系统的组成、电子系统的模块化设计的特点和一般方法;2、模拟、数字系统的设计原理。(1)了解模拟和数字电子电路的特点(2)掌握模拟和数字电子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和要点;3、电子系统的设计原理。(1)了解电子系统设计的一般原理和实现步骤(2)了解针对不同的设计目标的技术路线;4、单片机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1)掌握以单片机为处理单元的电子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2)理解单片机在实现电子系统中的意义(3)掌握在设计过程中统筹考虑软硬件设计以共同实现设计目标5、参照实例、进行设计实践。初步学会应用C语言对以单片机为处理单元的电子系统进行设计和实践,并将创新思维应用于设计。 三、课程教学学时安排序号教学内容(含实验)教学时数1概论12模拟、数字系统设计23基于微控制器的系统硬件设计24基于微控制器的系统软件设计45基于微控制器的系统仿真与调试66设计文档制作27综合实例分析28系统设计实践19配套实验学时24四、实践环节及基本要求序号实验项目学时基本要求实验性质实验类别1端口和外设4安装开发环境、下载样例程序。掌握用万用表和示波器测试MSP430和外设的引脚的操作验证随堂2软件控制端口4编写软件控制端口输入输出数字信号验证随堂3液晶显示4编写软件在液晶上显示指定内容验证随堂4串行通讯4编写软件在PC机和MSP430之间双向传递数据验证随堂5自选题8在给定自选题中选择一题完成综合随堂五、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1、考核类别: 考查2、考核形式: 开卷3、成绩评定: 成绩评定打分制:百分制 各教学环节占总分的比例:实验占 10%、平时成绩占 30%、期末考试占 60% 六、推荐教材与主要参考书1、推荐教材:沈建华等:MSP430系列16位超低功耗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沈建华等:MSP430系列16位超低功耗单片机实践与系统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实验指导书)2、主要参考书:何小艇:电子系统设计,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Photoshop实用技术教学大纲PhotoShop Practical Technology课程代码: P0150600 总学时(理论+实践): 32(14+18) 学 分: 1.5 课程性质: 选修课 课程类别: 公共基础课 面向对象: 全校学生 先修课程: 大学计算机基础 课程归属单位: 信息工程学院 执 笔: 刘砚秋 审 校: 何灵敏 一、课程的地位与任务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图像设计和处理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Photoshop作为当今最流行,也是最为专业的图像编辑软件,其市场占有率达到80%,可见其在用户中的受欢迎程度。学习该软件,提高学生的上机操作水平,培养审美情趣。掌握该软件,将为广大学生的学习和工作带来很多方便,并且毕业生就业增加砝码。作为一门工具软件学习课程,要求课堂授课和上机实践的学时比接近1:1,为了加深印象,最好每周两次课:一次授课,一次上机实践。在授课过程按照新的教学方法,由浅入深,配合实例便于理解。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了解图像编辑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Photoshop的基本功能,能够进行基本的图形图像编辑处理,以及动画的设计与制作。二、课程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1、PS入门知识了解PS的主要用途、发展简史,熟悉PS的操作界面,掌握如何创建新画布。 2、图像创作基本知识 了解图像创作的素材何处来,掌握图像尺寸的变换,了解图像的色彩模式。3、修剪工具 熟练掌握以下修剪工具的使用方法:工具条、矩形选择工具组、移动与缩放类工具、复杂形体的选择、裁剪工具、切片工具组、与选择工具相关的命令、注释工具组、吸管工具组、工具条中的其他选项。 4、图像的绘制与编辑工具 熟练掌握以下绘制与编辑工具:喷枪工具、画笔工具、铅笔工具、图章工具、历史画笔工具、橡皮工具、色彩填充工具组、模糊工具组、减淡工具组、文字工具、钢笔工具组、路径选择工具组、几何形状工具组。 5、调色板 熟练掌握路径调色板;掌握以下调色版的使用方法:导航调色板、信息调色板 、颜色调色板、色板调色板、图层调色板; 了解以下调色版的使用方法:通道调色板、路径调色板 、动作调色板、历史调色板、样式调色板。 6、图层、路径、通道 熟练掌握图层在图像处理中的作用及技巧;理解通道和路径在图像处理中的作用和技巧。 7、滤镜的使用了解PS自带的各种滤镜的作用效果,掌握滤镜使用的方法。8、动画制作了解PS制作帧动画的基本方法。9、数码照片的处理掌握以下数码照片处理的常用技术:尺寸变换,精度调整,明暗调节,饱和度调整,肤质变换,移花接木等等。熟练掌握修补工具的使用方法。10、招贴画设计了解招贴画的概念、特点及应用。理解应用各项工具和技巧进行综合设计的思路和方法。三、课程教学学时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时数PS入门知识0.5图像创作基本知识0.5修剪工具2图像的绘制与编辑工具2调色板2图层、通道、路径1滤镜的使用1动画制作1数码照片的处理2招贴画设计2四、实践环节及基本要求序号实验项目学时基本要求实验性质实验类别1初步认识Photoshop2熟悉PS的操作界面,掌握如何创建新画布,掌握图像尺寸的变换,熟练掌握各种修剪工具验证必做2绘制编辑工具的使用2熟练掌握各种绘制与编辑工具验证必做3调色版的使用2掌握常用调色版的使用方法,熟悉钢笔工具和路径验证选做4图层通道路径2熟练掌握图层在图像处理中的作用及技巧;理解通道和路径在图像处理中的作用和技巧验证选做5滤镜的使用4了解PS自带的各种滤镜的作用效果,掌握滤镜使用的方法验证选做6图像分层处理2应用分层处理的结果制作GIF动画,了解PS的捆绑工具ImageReady,掌握利用ImageReady制作帧动画的基本方法验证必做7数码照片的处理2掌握以下数码照片处理的常用技术:尺寸变换,精度调整,明暗调节,饱和度调整,肤质变换,移花接木;熟练掌握修补工具的使用方法验证必做8招贴画设计4把握招贴画的特点,理解应用各项工具和技巧进行综合设计的思路和方法综合必做五、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1、 考核类别:考查2、 考核形式:设计作品 3、 成绩评定:百分制,总评成绩 平时成绩20% 实验成绩 20% 理论考试成绩 60%。六、推荐教材与主要参考书1、推荐教材:(1)Photoshop60实用技术与案例;清华大学出版社;周天朋、张冶、田丽华等编著;2002.3(2)PhotoshopCS 经典效果实例与操作;科学出版社;龙腾科技主编;2006.12、主要参考书:(1)PhotoshopCS 经典效果实例与操作;科学出版社;龙腾科技主编;2006.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