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之井下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_第1页
煤矿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之井下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_第2页
煤矿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之井下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_第3页
煤矿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之井下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15:井下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 事故特征1.1危险性分析1.1.1内因火灾焦煤井现主要开采的5#,6#煤层,经鉴定为有自燃倾向性煤层,其自燃发火期为612个月,根据矿区开采情况,没有自然发火历史。1.1.2 外因火灾我公司主要运煤采用皮带,因溢煤堵皮带或司机失误造成过卷,引起火花皮带着火;不及时更换防爆性能差的设备,一旦失爆,发生电器爆炸,可能引起火灾;采区变电所配电点,因没有专人值班,电器失修,长期下去可能发生火灾;漏电继电器、电焊、综合保护失灵,接地系统不符合规程要求,当发生短路故障时,不能立即切断电源,易引起火灾;井下动力、照明等供电线路遍及各类巷道,由于井下潮湿、绝缘老化、机械外伤、吊挂不当、保护失灵等方面的原因,使电缆线路产生火花引起火灾;烧焊不按措施执行,不留监护人,遗留火种不清除,易发生火灾;因其它原因而引起火灾。4.1.1.2.2 外因火灾预防措施:1.2 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1.2.1内因火灾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根据多年的调查研究和实验分析,焦煤井自燃发火地点一般为:回采工作面的“两道一线”;煤巷顶板的冒顶区;断层煤柱的边缘;区段之间留设的小煤柱;1.2.2 外因火灾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皮带溢煤着火;、电器爆炸引起火灾、电器失修发生火灾;、电焊引起火灾;、皮带机道、变电所等。、电缆线路产生火花引起火灾;、其它原因而引起火灾。1.3事故发生的季节和造成的危害程度 一旦发生火灾,可造成矿井停产,烧毁设备,危及现场工作人员和着火地点回风侧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属于矿井重大事故。1.4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1.4.1 自然发火事故前的征兆:有煤油味、松节味、一氧化碳升高、烟雾等。1.4.1 外因发火事故前的征兆:有焦糊味、有烟雾、一氧化碳升高等。2 应急组织与职责2.1基层单位应急自救形式及人员构成情况区队成立事故抢救领导小组:组 长:基层单位区队长副组长:基层单位书记、技术员成 员:班组长以上管理人员2.2 应急自救灭火指挥小组职责2.2.1现场班组长及互保人员做好现场救护工作,是现场救护的第一责任人,并负有电话通知、汇报现场情况的义务。2.2.2 值班人员负责承接事故报告,并及时通知事故抢救小组成员及向上级汇报,同时做好相关记录。2.2.3 事故抢救小组成员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组织制定处理方案,并安排好事故抢修的人员、材料等。2.2.4 技术员负责提供图纸资料、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并组织人员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消除隐患。3.应急处置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3.3.1 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出事区域设置栅栏,揭示警标,防止事故的扩大。3.3.2 如现场人员少,对救援存在困难的,可利用无线巡呼系统向调度室求救,附近有电话可用电话向有关单位汇报。3.3.3 启动本预案,尽可能减少现场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3.3.4 事故危及1人以上生命安全,启动专项应急预案或上一级预案。3.2现场应急处置程序3.2.1 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要积极想方设法进行人员营救,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把窒息人员或中毒人员转移至新鲜风流中,进行抢救。3.2.2 如症状轻微,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可由救护人员陪同升井,然后到医院治疗。3.2.3 对于较重患者如出现失去知觉、口吐白沫等症状,应尽量避免搬动,并采取以下措施:3.2.3.1 使之平躺,把腿垫高,利于血液回流;3.2.3.2 松开衣领、腰带,使之呼吸畅通;3.2.3.3 铺盖适当的衣物保暖;3.2.3.4 对于停止呼吸的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轻易不要放弃。3.2.4 对能直接现场灭火时,要积极组织现场灭火,防止火灾事故扩大。3.2.5 所有回风侧人员必须佩带自救器按照选定距进风巷路线最近的原则,迅速撤到进风巷中。3.3 有关报警电话及事故报告的基本要求和内容3.3.1井下报警电话及上级管理部门调度室电话: 2939631 29388190,井下可直接拨打0安全检查部;29388199052,井下可直接拨打90523.3.2 事故报告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事故报告要简单明了,讲清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人数、现场救援人数、条件,需要工区及上级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对事故现场采取了哪些措施等。4.注意事项4.1自救和安全撤离措施以及其他措施4.1.1 在本预案所列地点工作时,一定要佩带齐两用仪、CO监测仪等必备仪器,确保台台完好数据准确。4.1.2 在上述地点工作时,至少两人以上,一人检查气体,一人监护,两人保持4到5米距离。4.1.3 应急救援要根据实际情况救援,可采用设置风障等方式。稀释有毒有害气体,在不清楚情况下不可贸然进入,以免出现不必要的伤害。4.1.4 对回风侧遇险人员进行救援时,救护人员必须佩带好自救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方准实施救护。4.1.5 发生火灾后,所有回风侧人员必须佩带自救器按照选定距进风巷路线最近的原则,迅速撤到进风巷新鲜风流中。4.1.6 对现场明火进行灭火时,灭火人员必须站在进风侧,严禁站在回风侧。4.1.7 现场应急处理时,必须由现场跟班人员最高级别的领导统一指挥,并请现场有经验的老工人协助,对现场进行灭火和人员救护。4.1.8 应急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