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驿路梨花》教学设计 (9).doc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驿路梨花》教学设计 (9).doc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驿路梨花》教学设计 (9).doc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驿路梨花》教学设计 (9).doc_第4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驿路梨花》教学设计 (9).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 驿路梨花教学设计福安五中 林斌教学目标一、通过略读课文来复述课文主要内容。二、学习本文综合运用顺序、插叙的叙述方法,找出文中设置的误会和悬念,分析理解作品精巧的构思及其表达效果。 三、体会课文讴歌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揭示雷锋精神经久不衰、正在人民群众中代代相传的主题。教学设想本文进一步学习略读的阅读方法,粗知文章梗概。能力的养成,需要略读实践,要求用5分钟时间略读,复述故事以及筛选主要内容。本文综合运用了顺序和倒叙的记叙顺序,要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去分析插叙的作用。另外,小说围绕“小茅屋的主人到底是谁”发生了两次误会,三次悬念,理解“设疑释疑引出新悬念”的巧妙构思及作用效果。最后,找出文中描写梨花的句子,分析理解标题“驿路梨花”的妙处。这样,就顺理成章地理解了本文歌颂助人为乐的精神,揭示雷锋精神代代相传的主题。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一、学生利用参考书或互联网,查找资料,了解作者彭荆风及本文写作背景。二、学生扫清字词障碍,略读课文,圈点勾画主要信息以及阅读体会。教学活动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当我们开始上这节课时,春天的脚步已慢慢远去,同学们还记得这个春天的哪个瞬间铭刻在你的脑海中吗?能不能和大家分享一下那个画面呢?生1;.生2;.师:老师印象最深刻的是李花和桃花。还记得李花刚开时,兜兜的爷爷奶奶就迫不及待的带上兜兜回潭头老家了,当那漫山遍野的李花扑面而来时,兜兜站在村子的桥头用稚嫩的童音大吼了一句:“我回来了”兜兜的爷爷欣慰的摸着兜兜的头说是啊,李花开时我们就回家了,原来李花在两个老人心中就是家乡。人生就是这样到处充满诗意,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章中,也是有那满枝头的梨花深深藏在作者的心头,今天就让我们半着淡淡的梨花香一起走进这篇课文。教学活动一:预习任务任务与意图任务一:默读课文,解决文中的生字词,尤其注意“读一读、写一写”中的生字词。任务二:了解作者及作品。过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驿路( ) 竹篾( )撵走( ) 麂子( ) 修葺( ) 蕈( )菌子( ) 恍惚( )陡峭( ) 漆黑( )晶莹( ) 露宿( )2. 解释下列词语。 陡峭 形容山势直上直下。 修葺 修理(建筑物)。葺,修理、修建。 修长 长。修,也是长的意思。 竹篾 劈成薄片的竹条。 驿站 古时为传递政府文书而开辟的交通大道,沿途设有换马或 休息的驿站。这里指过往行人所走的路。 模糊不清楚。教学活动二:介绍相关知识任务与意图小说的文体特征 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简介过程: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叙述和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小说必须具备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这三个要素。考查要点1明确小说的要素,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2能分析小说故事情节的阶段(开端、发展、高潮、结局)。3能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4能分析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能分析直接(正面)描写,间接(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5能分析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6能结合语境理解和辨析一些关键词语、精彩语句、重点段落和含义及其蕴含的思想感情。 作者彭荆风,江西萍乡人。1929年出生,1949年参军,1946年开始发表作品。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鹿衔草断肠草师长在向士兵敬礼绿月亮等,长篇传记文学秦基伟将军,长篇纪实文学滇缅铁路祭挥戈落日,短篇小说集当芦笙吹响的时候佧佤部落的火把绿色的网红指甲等,中篇小说集蛮帅部落的后代爱与恨的边界雾茫茫等,散文集泸沽湖水色九月衣裳,文学评论集彭荆风谈文学,电影文学剧本边寨烽火(合作)芦笙恋歌(合作)等。 作者从1950年春,三十多年大部分时间都在云南生活。写驿路梨花是在被迫搁笔多年后的1977年秋。那时,党中央重新提出了学习雷锋。作者想起了边疆许许多多朴实的人和事,想起了他曾经见过的那深山大岭里的小茅屋,默默为小茅屋打柴、背水的哈尼族人,以及为了后来的旅客,临行前都要给小茅屋做点事的先行者。想起这些,一股无形的力量迫使作者立即拿起笔来。 教学活动三:略读课文,整体感知任务与意图(一)本文的写作顺序(二)略读课文,围绕“谁是小茅屋的主人” 概括本文有哪些人?做了什么事?过程与方法(一)作者是不是完全按照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记叙的呢?这种记叙顺序有什么好处?【学法指导3】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 插叙的作用有三:1、在叙事时运用插叙,可使所写的内容更加充实,情节更加充分,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使文章的主题更鲜明、更深刻。2、可以起到补充主要事件或衬托主要人物的作用。3、可使文章的结构,避免呆板、拘谨,使行文起伏多变。明确:(1)插叙瑶族老人借住照料小茅屋。作用:写出小屋帮助很多行路人,意义重大。(2)解放军建小茅屋、梨花姑娘照料小茅屋。作用:交代了小茅屋的搭建者、照料者,以及这样做的原因,歌颂了发扬雷锋精神的人。(二) 1、下面的人物分别与小茅屋有过什么故事?谁是小茅屋的主人呢?“我”与老余 瑶族老人 一群哈尼小姑娘 解放军战士 梨花2、方法指导,请生概括故事,找出相应的时间地点,按谁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明确:“我”和老余发现小茅屋瑶族老人为小屋送米“我们”一起修葺小茅屋梨花妹妹照看小茅屋梨花妹妹说十多年前解放军路过这里并建造了小茅屋姐姐梨花照料小茅屋。 所有为小茅屋做过好事的人都是小茅屋的主人。也因为有这些主人的存在,小茅屋才能在这大青山中一次又一次带给人们暖心的慰籍,我想小屋以后应该会有更多的主人,同学们,你们说是吗? 教学活动二:品读课文,精巧构思任务与意图 学习小说精巧的构思,通过设置两次误会、三个悬念使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过程与方法1、作者在解决谁是小茅屋的主人这一问题时?层层设置三个悬念和两个误会,请结合课文分析这种写法的妙处?(悬念:即读者、观众、听众对文艺作品中人物命运的遭遇、未知的情节的发展变化所持的一种急切期待的心情。目的是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使读者自觉不自觉地进入文章所创设的情景之中。)小组讨论 明确:作者巧设两次误会和三个悬念。两次误会:第一次是13和14段,我们认为瑶族老人是主人,他说不是;第二次是3032段,我们和瑶族老人认为哈尼小姑娘是主人,然而又不是。三个悬念:第一个是7、8段,我们正焦急时,发现了小茅屋,里面却没人没灯,于是发出疑问: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第二个是12至14段,我们认为是瑶族老人是主人,老人不是。到底谁是主人呢?第三个是29至32段,分角色朗读一下吧。旁白+瑶族老人+哈尼小姑娘。这一处的悬念是解放军叔叔为什么盖房子呢? 本文层层设疑、步步推进,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教学活动三:赏读文章,情感升华任务与意图 找出文中三写梨花,分析梨花的象征含义,进而理解标题的妙处以及主题。过程与方法我们熟悉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学习了作者构思方面的技巧,最后我们回归到课文标题驿路梨花,文章一共有几处描写梨花?各有什么含义?标题驿路梨花中的梨花除了自然界的梨花外,还指什么?有什么妙处?第一处: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小结:洁白的梨花给暮色中行走在大山中的我和老余带去了有人家的欣喜和希望。点题,为故事情节开展做铺垫第二处;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小结:以自然美景烘托不平常的小屋,把读者带进优美的意境之中。第三处: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第四处: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小结: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洁白的梨花融为一体,花美人更美,梨花处处开,雷锋精神也不断发扬光大,升华了文章的主题。再次点题,首尾呼应,文章结构严谨。引入陆游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分享交流:驿路梨花”是盛开在边疆驿路上的梨花,在作者笔下,这既是自然界的梨花,又是梨花姑娘,还是雷锋同志助人为乐精神的象征,也是边疆民族优良民风的体现。“驿路梨花”将标题与主题,形式与内容,梨花的自然美和人物的心灵美,融为一体;同时,“驿路梨花”语出陆游的诗,这也为文章增添了文化的韵味。补充:作者在西南边陲生活过多年,亲自感受到当地淳朴的民风,尽管这篇文章可能是加入了作者虚构的成分,但字里行间无不闪烁着浓浓的生活气息,这就是文学作品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道理。以后,同学们也要学会观察生活、体味生活,从生活中发现美。作者在谈此文的写作时,曾满含深情地说:“云南边疆民风淳朴,尽管当地的人们没有把学雷锋的口号挂在嘴上,但他们却一向有助人为乐的好习俗,好客、热情、关心他人,我经常想起那里许许多多朴实的人和事,想起当年曾住过的深山老林里只为方便他人的小茅屋,想起默默为茅屋打柴、背水的哈尼族人,想起为了后来的旅客,临行前都要为小茅屋做点事的人。”因此,文章最后一句“驿路梨花处处开”,升华了主题,赞美了雷锋精神就像洁白的梨花开遍了神州大地。小结:驿路梨花处处开,雷锋精神代代传分享学生体会:课外拓展本文所写的朴实民风是否让你感动?学习完本文之后,结合下面文章梨花满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