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阁夜教案设计范文 阁夜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自主赏析部分的第一篇诗歌阁夜。下面是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材分析】 阁夜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自主赏析部分的第一篇诗歌阁夜。这个单元的目标是学习有感情地吟咏、诵读作品,在古典诗歌音乐美的熏陶中,深刻理解作品蕴含的情感。本课是这一单元自主赏析的第一篇诗歌,学生在这一课学会了自主鉴赏,才能在后面的诗歌鉴赏中更好地运用时间。学习本课是在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主领会诗词意旨的能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鉴赏能力,体会杜甫一生经历坎坷却有着深沉悲壮的爱国情怀。 【学情分析】 学生对杜甫的诗歌积累较多,但还只是停留在积累名言佳句的层面上,很少体味诗歌的“韵味”,还缺乏审美品位和文学鉴赏能力。在“原始的起点”与诗歌鉴赏之间缺少联系的“桥”。而教师要帮学生建起这座“桥”。这个“桥”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建设,从认知阶段到解读阶段再到鉴赏阶段,由“表”及“”里,体会诗歌音韵美、意境美、语言美、思想情感美。 【设计理念】 1、发挥选修课的特质,培养学生诵读鉴赏、自主探究的能力,自主获得审美体验。 2、营造一个开放性、真实性、动态生成的课堂。 3、善于设疑,并激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激发学生积极动脑思考,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4、带领学生走进语文美的殿堂,引导学生与作者对话,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美的熏陶。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感受本诗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诵读和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2、体会“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诗歌学习探究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诵读法,通过熟读课文来感知课文内容。 2、研读法、点拨法,共同探究,寻求文字背后的知识,品味杜甫歌语言的独特魅力。 3、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怀,领悟诗中隽永的意蕴 【学习重难点】 1、把握诗歌风格; 2、体会诗歌流露的思想感情。 课时划分1课时 课前自学 1、熟读诗歌,感知诗歌的音韵,把握节拍。 2、感知诗歌格律。 3、将诗词散文化,理解每句的句意。 4、此诗一共写了诗人几种悲慨?找出诗句细加品读。诗人的悲慨中对什么事最感忧伤? 5、对比鉴赏:阁夜与旅夜书怀。 【教学学法】 1、诵读法把握语言特色,感受美 2、导读法感悟作者情感,体味美 3、点拨法还原诗歌意境,鉴赏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通过学习蜀相、登高、登岳阳楼这三篇律诗,对杜甫的平生经历与思想情感有了更多更全面的了解。 登高一诗中包含着作者郁积难舒的爱国情感和排遣不开的羁旅愁思。不仅仅写出个人的漂沦西南衰老多病,鬓毛早衰止酒停杯,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的动荡不安满目疮痍,人民颠沛流离受尽苦难。 蜀相一诗中表达作者对诸葛亮的崇敬与仰慕之情,也对自己未能实现复兴汉室,统一中国的天下大计深表痛惜。 登岳阳楼一诗,作者面对浩淼的洞庭湖抒发的是忧时伤世的感情。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杜甫的阁夜,这是他晚年客居夔州西阁时所作。 二、知人论世(课件展示) 1.解题 “阁夜”,即西阁之夜。阁,作者寓居的西阁; 夜,夜里。联系背景,暗指作者是在家中彻夜未眠; 题目是指作者在战乱频仍时,孤身漂泊在外整夜不眠所做的感思。题目提示读者写作的时间和地点。 2.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公元766年(大历元年)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当时西川崔旰、郭英乂、杨子琳等军阀混战,连年不息;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而杜甫的好友李白、严武、高适等都先后死去。感时忆旧,他写了这首诗,表现出异常沉重的心情。 3.复习作者相关知识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等,盛唐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曾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尊称为“诗圣”。其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同李白被后人称为“李杜”。 三、诵读赏析 1.初读:读准字音 (1)正音:景:jng日光;霁:j雪止; (2)押韵:找出韵脚,注意朗读时,韵脚字稍微拖余音,读出音韵美; 押ao韵,偶句押韵; 2.再读:读出韵律节拍:22122212。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3.三读:把握诗意,读出情感 1)诗意:时令到了寒冬,日子就越来越短。浪迹天涯,在这霜雪初散的寒宵。 五更时听到战鼓号角,起伏悲壮。山峡倒映着银河星辰,随波动摇。 野外几家哭声,传来战争的讯息。数处渔人樵夫,唱起夷族的歌谣。 诸葛亮和公孙述,一样终成黄土。人事变迁音书断绝,我寂寞无聊 2)通过朗读,我们发现杜甫这首诗感慨万千,那么,此诗一共写了诗人几种悲慨?诗人对什么事最为忧伤? 明确:“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作者慨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客居天涯的凄寒。“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表达对百姓因战争而劳顿的痛惜。“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这是作者对宇宙永恒、人生无常的悲哀,老病孤独、亲朋音信断绝的寂寥和无奈。 4.四读:揣摩语言,品味意境 朗读本诗,选出你最喜欢的一联,说一说它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创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 1)首联中哪些字词用得妙?试分析看看? 明确:催:逼真的写出衰年岁暮,久客不归,使人觉得光阴荏苒,岁月相催。 天涯:既指夔州,又有沦落天涯之意。 短景:冬天日短夜长,所以“短景”,而此处深意是说光阴苦短。 小结:首联点明写作时间,环境,借雪夜初霁之景,烘托出诗人凄苦悲凉的心境。这一联写实景,而寓深情,为全诗奠定了一种沉痛的笔调。 2)赏析“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的意境。 明确:此联上句透露出悲惨的战争现实,下句写壮美的三峡夜景,诗人将二者巧妙地放在一起,创造了一种悲壮雄浑的意境。鼓角之声在星河包容天地的动荡之中显得越发萧瑟悲凉,星河波澜壮阔的动荡也仿佛是应和鼓角之声,二者所传达的动荡感是一致的,鼓角之声传播的空间更加广阔了,星河的摇动也具有了一种深邃的情致。这两句诗描绘的意境浑然融合在一起,表达出诗人深沉悲壮的情怀。 3)请对颔联的写作手法进行赏析 视听结合:前一句写听觉,后一句写视觉。 对偶:五更三峡鼓角星河声悲壮影动摇 双联:三峡星河影动摇 用典:用典:“(曹操)闻衡善击鼓,召为鼓史,因大会宾客,阅试音节次至衡,衡方为渔阳参挝,蹀躞而前,容态有异,声节悲壮,听者莫不慷慨。” 后汉书祢衡传 “元光中,天星尽摇,上以问候星者。对曰:“星摇者,民劳也。”后伐四夷,百姓劳于兵革。”汉书天文志 悲壮的鼓角声是国家失序、民有怨气的表现,星河动摇是百姓劳顿的反映,战乱频仍给百姓带来灾难和痛苦不言而喻。 星河影动(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此两句形象鲜明,音律铿锵,寓情于景,借眼前雄浑伟丽之景传达出诗人此际沉郁悲慨的心情。 4)颈联“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写什么?作者情感如何? 上句是说,听到征战的消息,就立即引起千家的恸哭,哭声传遍四野。诗人所描绘景象是多么凄惨。下句是说,渔夫樵子不时在夜深传来“夷歌”之声。其中,“数处”指不止一起。这两句把偏远的夔州的典型环境真实形象地表现出来。诗人在这一联,用声音来抒发情感,“野哭”、“夷歌”这两种声音都使他倍感悲伤,正好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5)思考:“卧龙”、“跃马”和“人事”、“音书”分别指什么?这两句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卧龙:诸葛亮忠臣(徐庶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跃马:公孙述逆臣(王莽篡汉时,他自立为蜀王) 人事:交游,指家人、朋友。 音书:书信。 人事音书漫寂寥:漂泊天涯,音书断绝。 诸葛亮和公孙述在夔州都有祠庙,故诗中及之。象诸葛亮、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不论他是贤是愚,都同归于尽了。现实生活中,征戍、诛掠更造成广大人民天天都在死亡,我眼前这点寂寥孤独,又算得了什么呢? 这话看似自遣之词,实际上却充分反映出诗人感情上的矛盾与苦恼。尾联借古人贤愚同归于尽聊以自x,感慨深沉,更显示出内心的凄苦万状。 全诗激越悲凉,气象雄阔,世人围绕题目从几个重要侧面书写夜宿西阁的所见所闻所感,从寒宵雪霁到五更鼓角,从天空星河写到江上洪波,从山川形胜写到战乱人事,从当前现实写到千年往迹,将恢弘的意象同沉郁顿挫的情感结合到一起表达作者那上天下地,俯仰古今的悲怆之慨,表现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怀。 教学目标: 1、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理解杜甫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鉴赏这首诗的风格,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教学重点: 1、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理解杜甫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鉴赏这首诗的风格,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教学难点: 1、理解杜甫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一节 一、导入: 由登岳阳楼导入。 二、解题: “阁”指夔州府的“西阁”,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一个雪后的不眠之夜里的所闻所感,所以诗题叫做阁夜。 三、合作交流学习: 1、学生自读诗歌,把握诗歌节奏和情感。 2、学生参看书本注解理解诗意。 3、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一个雪后的不眠之夜里的所闻所感。那么诗人有哪些所见所闻所想? 四、检查自主学习情况: 把握诗歌节奏和情感: 1、指定学生诵读诗歌,教师评点:(节奏、情感) 2、教师作诵读技法指导: 书本P43 3、再指定一学生诵读: 4、全班齐读: 参看书本注解理解诗意。 1、学生就诗中词句意思提问,教师释疑: 2、教师就诗中重要词句提问: 哪些所见所闻和所想? 见到了冬天晚上的霜雪景象,天上的星星在三峡中倒映的动态;听到了跟战争有关的声音如鼓角、野哭、夷歌;想到了与夔州这个地方有关的历史人物,如诸葛亮、公孙述等人。 五、鉴赏诗歌: 首联: 1、首联给我们交代了哪些要素?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交代时间、地点和天气情况。 夜雪初霁之景。 2、国学大师王国维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这夜雪初霁之景流露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诗人借夜雪初霁之景烘托出凄凉悲怆的心境。 3、怎样理解“凄凉悲怆”的心境? “岁暮”,交代时间转眼一年将尽,有时光易逝之感,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已届暮年之意;“短景”前一个“催”字有时光飞逝、人生短暂之感;而称夔州为“天涯”,便含有沦落天涯、久客不归之意;“宵”,这里指黎明前,暗示诗人彻夜未眠,可见忧心之重。综上所述,诗人借夜雪初霁之景烘托出凄凉悲怆的心境。 颔联: 1、颔联写诗人冬夜闻见之景,这一联写了几种感觉? 听觉、视觉。 2、“鼓角”指什么?这一意象告诉了我们怎样的现实? 军中的乐器,用于报时或发号施令。五更时分,军营中传来悲壮的鼓角声。 诗人借听觉写出了时局动荡、兵革未息、战争频繁的现实。 3、颔联的对句诗人借视觉写出了三峡的壮美,请学生说说壮丽的表现? 三峡水流湍急,天上的星河倒映在江峡中,随着江水摇曳不定。 4、我们结合杜甫的生平事迹以及时局,大家想一想“三峡星河影动摇”有何象征意? 天上星河壮观无比,映照于峡江时,因湍急的江流,而呈现出破碎、摇曳不定的景象,使我们想到了诗人风雨飘摇的人生和时局的纷乱。诗人将沉郁悲慨的情感融入到壮美的三峡夜景之中,这是寓情于景的写法。 颈联: 1、这一联写拂晓前所闻,诗人听到了什么声音? 哭声和歌声。 2、人们为何哀哭? 此时的蜀中,外有吐蕃军队的侵扰,内有崔旰等军阀的混战,战祸绵延多年,人民死伤无数。“野哭千家”便是对这种战乱时局的准确概括。 3、“夷歌”指什么?诗人听到“夷歌”后心情会愉悦起来吗? 少数民族的歌谣,异乡的歌谣。 “夷歌”暗指自己衰老多病仍流落异乡;天还未大亮,山城四处已飘荡起打渔砍柴人的歌声,使人们意识到当地百姓为生计而操劳的艰辛。“野哭”、“夷歌”,一个富有时代感,一个具有地方性。对这位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来说,这两种声音都使他倍感悲伤。 4、这一联中有一个词就把偏远的夔州民族杂居的典型环境刻画得很真实,是哪个词? “数处”,是说不只一起而又多处。 尾联: 1、尾联提到了两个历史人物,是哪两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华绒毛蟹(大闸蟹)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押题宝典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巩固】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题库高频难、易错点100题模拟试题(典优)附答案详解
- 2025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50人备考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2025内蒙古事业单位招聘报考指南笔试备考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押题宝典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通关考试题库含答案详解【综合卷】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模拟题库带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预热题】
- 2025年江西省农村商业银行招聘考试(经济金融)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
- 2025年北京银行长沙分行社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汽轮机油品基础知识培训
- FZ∕T81012-2024机织围巾、披肩
- 作战指挥体制说课课件
- 起重机安全应急预案
- 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单元复习课件)-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 新人教版1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课件(新版教材)
- 《烽火岁月中的木刻》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浙人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 公司外出施工管理制度
- 2024年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1篇)
- 绿色算力新质生产力
- 2024法律职业资格(客观题)真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