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登记表名 称大兴寺塔时 代宋代类 别古建筑所有权国家所有使用人所在地海拔高程 51米经 度1144326纬 度 355459保护级别管理机构简介大兴寺塔位于xx县城西南17.5公里xx乡裴村西北1.5公里大兴寺遗址内。大兴寺始建于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唐末大兴寺被毁,北宋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重修殿宇、古塔、明、清又有修葺。现殿宇已毁,仅存大兴寺塔。大兴寺塔为七级密檐式实心砖塔,平面呈八角形。坐北面南。地面以上高18、1米。塔身地表下有塔心室、地宫。塔心室和地宫的形制基本相同。塔身自下而上逐层收分。第一层塔身较高(疑为后人维修时改造),以上每层高度、宽度逐层递减,使塔的外轮廓呈优美的抛物线形。一、三、五、七层塔檐叠涩檐下砌砖雕辅作;二、四、六层塔檐叠涩砖雕莲瓣。各层檐上部又砌反叠涩砖四层做象征性平座。塔刹部分因清代末期雷击,已毁。大兴寺塔与xx现存阁楼式和叠涩密檐式砖雕宋塔风格基本一致,为研究xx宋代砖塔提供了实物见证。申报对象文物构成清单文物名称文物类别保存现状大兴寺塔古建筑较好大兴寺遗址古遗址一般自然与人文环境1、自然环境(1)气候大兴寺塔所在地区,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点。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冷暖多变,风沙多;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天高气爽,气候宜人;冬季干冷,雨量少。(2)地貌该塔的所在地区属黄河冲积平原,亦系华北平原的一部分。全县面积1161平方公里,全部是平原,地势平坦,起伏较小,海拔高度在60-70米,土壤肥沃。(3)地质该塔附近的地层,为第四系黄土普遍覆盖,基岩未曾出露,境内地层发育不全。地质构造为华北地区坳陷区xx古隆起部位,其主要矿产资源有磁铁矿、石油、天然气等矿产。盐、碱、硝也是xx县历史上主要矿产。(4)土壤该塔所处位置是黄河故道。成土母质分为冲积物母质、风积物母质两大类。土壤分为潮土类、风沙土两个大类,6个亚类,11个土层,31个土种。(5)水文大兴寺塔所在区域的水系属海河流域卫河水系,目前为黄河故道。西4.5公里有卫河。其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6)植物、动物植被:大兴寺塔的所在地,原始植被甚少,除耕作地带,多为次生草本植物群落,灌木丛和疏散乔木,或为人工栽植用材林、经济林。树木主要有枣树、刺槐、泡桐、榆、杨、柳等;林果主要有红枣、苹果、桃、梨、杏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西瓜等;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豆类、谷子、红薯等。动物:该塔所在地的主要野生动物有:野兔、刺猬、蛇、灰喜鹊、野鸡等。家养的动物主要有:羊、马、牛、猪、狗、鸡、鸭、鹅、鸽、猫等。(7)周边的特殊景观大兴寺塔东7.5公里为xx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次范遗址”。西5公里与汤阴县接壤,可与汤阴县的国家级保护单位岳飞庙、羑里城连线,组成旅游线路。周边是解放初期栽植的数万亩槐林,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天然氧吧,也为游客提供了一处返璞归真的田园、休闲度假场所。2、人文环境(1)居民状况居民状况:目前在大兴寺塔的周边区域内,分布的村庄不多,人口稀少。东南侧的裴村常住居民1500余人。 (2)产业状况大兴寺塔所在地区是黄河故道,种植面积大,地下水资源丰富,农业灌溉条件优越。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调整,裴村附近的农副业红薯、花生、尖椒成为地方经济主要支柱产业。林果业也在经济产业中占主导地位。(3)交通状况大兴寺塔所在地的交通便利,北侧3公里有xx至汤阴公路通过。公路通林间小道,曲静通幽。(4)环境变化、主要环境问题等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逐渐增加,气候逐渐变暖。近几十年,企业的突飞猛进,使该塔周围的大气和地下水污染受到影响,水土流失也影响了该塔的环境风貌。文物本体状况大兴寺塔为七级密檐式八角砖雕塔,坐北朝南,南北向轴线为南偏东20,地面以上高18、1米。塔身全部用青砖砌筑,砖长48厘米,宽24厘米,厚8厘米。内外壁用白灰粘合剂勾缝。塔身自下而上逐层收分。第一、二层塔身较高,以上每层高度、宽度逐层递减,使塔的外轮廓呈优美的抛物线形。一、三、五、七为单层塔檐雕面枋、铺作;二、四、六双层塔檐错砌叠压雕施莲瓣。各层檐上部又砌反叠涩砖四层做象征性平座。塔下地宫位于第一层塔心室下,距地表810厘米深,坐北南向,南偏东20。地宫平面随塔身作八角形,每边长88厘米。甬道与第一层塔心室甬道垂直照应。甬道入口有一平砌的封门砖,距第一道封门砖70厘米处设有第二道干摆封门砖堵封。甬道高150厘米,宽49厘米,进深160厘米。地宫通高355厘米,室壁高143厘米。顶与壁之间共施十六铺作。铺作之上,用十一层叠涩砖砌八角攒尖蛛网状藻井,高86.5厘米。塔心室高455厘米,为塔身第一层。因黄河、卫河多次泛滥,泥沙淤积,全部湮埋于地表下。塔身南壁辟一半圆拱券门,门高245厘米,宽84厘米。门两侧施砖雕立柱。入口25厘米装木质地槛(已毁)。通过164厘米的甬道进入塔心室。塔心室通高412厘米,室壁高257厘米。第二层塔身高450厘米,塔身向上略有收敛。2米以下为条石砌筑(1956年补修)。南壁中间镶有1956年重修碑记刻石。长、宽90厘米。檐部3层砖雕莲瓣,交叉叠涩外出78厘米,向上4层砖叠涩外出,每层外出8厘米,檐部共外出40厘米,高60厘米。第三层塔身高190厘米,檐部砖砌雕单铺作56个,每个高24厘米,宽16厘米。檐部共外出40厘米,高60厘米。第四层塔身高185厘米,檐部与第二层类同。第五层塔身高180厘米,檐部与第一、第三层类同。南壁正中有一拱券门,高75厘米,宽90厘米。第六层塔身高175厘米,檐部与二、四层类同。第七层塔身及塔刹部分,原貌遗失。清末修复时用砖垒成三层方柱,逐层缩小。顶部已向西倾斜。大兴寺遗址经调查发现残存碑首龟跌座十余件,碑身字体模糊不清。唯有清乾隆三十年重修大兴寺佛殿古塔碑铭比较完整。该碑记载了大兴寺的始建年代和修葺情况。碑身高264厘米、宽95厘米,厚25厘米。第一层塔心室出土瓷灯1件,残石佛像数件。塔下地宫出土一件石函,函盖与函内文物早期被盗。大兴寺塔平面呈八角形,具有宋塔的基本特点之一。塔身为实心体,第五层塔身拱券形假门与xx现存阁楼式和叠涩密檐式砖雕宋塔风格一致。塔心室和地宫是典型的仿木结构。塔壁较厚,增强了坚固性能,提高了抗震、抗洪能力。塔身通体为实心,加大了稳固性和坚固性,以避免洪水、地震对塔身造成通体裂缝的缺陷。檐部砖砌出铺作、普柏枋与塔身的外出塔檐下所饰铺作和莲瓣的交替使用,檐上用反叠涩砖层垒砌具与xx地区的唐代密檐式砖塔有相似之处。说明此塔是沿袭唐代遗风,可视之唐宋砖塔嬗递的特例,为研究xx宋代建筑提供了实物见证。历史沿革建置沿革:xx县早在4500年前就有先民们在此繁衍生息。汉高祖九年(公元前198年)始置xx县。当时立足魏地,黄河以北为内,以南为外,xx处在黄河以北,故名xx。xx夏代隶属冀州。周初属卫国,春秋属晋,战国属魏,秦汉隶魏郡,隋代先后隶相州,后隶汲郡,唐代先后隶黎州、相州和魏郡,金元隶滑州,明清隶大名府,清雍正三年(1725年),为方便卫河漕运管理,改隶xx省彰德府。抗日战争时期,xx县抗日军民政权先后隶属冀鲁豫边区一、五、六、八专区,并在xx县南濮(阳)、内(黄)、滑(县)边区建立高陵县(1940-1949);在xx县北安(阳)、临(漳)、内(黄)、魏(县)边区交替建立漳河县、xx县、漳南县(1940-1949)。新中国建成时,高陵、漳南撤消,辖区分别划归各县。这次政区变动,县北减少17村,xx县南增加155村,县隶平原省濮阳专区;1952年平原省撤消,划隶xx省濮阳专区;1954年撤消濮阳专区;现隶xx省xx专区;1957年,xx专区合并于新乡专区,xx随属新乡专区;1961年12月,安、新两专区分设,xx仍归xx专区;1983年10月,xx专区撤消,实行市带县,xx隶属濮阳市;1986年元月,改隶xx市。修建沿革:大兴寺始建于唐武德三年,唐末大兴寺被毁,北宋政和二年重修殿宇、古塔,明、清时期又有修葺。清末大兴寺因河水泛滥,房屋被冲毁,寺院迁至裴村村西。原址上只留一塔。1956年,xx县文化馆主持,用青条石修复地表上第一层塔身,并刻石重修碑记镶嵌在塔身中间。使用沿革:大兴寺塔有民间相传,为镇黄河而设置。1978年xx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兴寺塔保护管理工作由xx县文化馆负责。1989年10月,xx县文管所成立后,落实了“四有”工作,成立了县、乡、村三级保护组织。指派了业余保护员,负责大兴寺塔的安全和保护工作。2006年6月8日,被xx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价值评估大兴寺塔至建成后,有文献记载历经大小十余次水患,二十余次地震,长期遭受风雨侵蚀,但至今挺拨秀美的塔身巍然屹立,保存基本完好,充分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建筑技术的卓越成就。它对我们研究古建筑的防震,抗洪功能无疑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1、该塔近千年来因处在黄河故道,卫河之畔,多次经受洪水冲淹、雷电、冰雹和盐碱、潮湿等自然因素的侵蚀破坏。据断面土层剖析,最基层地宫下夯土坚实,提高了地层承载力,有利于抵御地震、洪水的破坏。2、塔体结构规划紧凑,转角处扣合严密,增大了整体强度,遭受地震、洪水冲击时不致于倾倒或崩塌。3、塔下地宫起到承托高层建筑防震、抗洪基础设施的作用。4、檐上部施用反叠涩砖沿袭唐代遗风,可视之唐宋砖嬗递的特例。综上所述,该塔整体设计合理,建筑造型优美,它具有宋代早期砖塔的基本特征,又具有明显的唐代砖塔的风格,实为唐宋嬗递的范例,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相关研究情况大兴寺塔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碑刻有载:大兴寺始建于唐武德三年,唐末大兴寺被毁,北宋政和二年重修殿宇、古塔,明、清又有修葺。清末又经河水泛滥,房屋被毁,寺院迁至裴村村西,原址上只留一塔。由于该塔周围已没有任何建筑,地理位置偏僻,又经河水多次泛滥,大兴寺遗址的地层较深。因此,对大兴寺塔的学术研究很少,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1.xx县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9月;2.xx文物名胜史迹,中原农民出版社,1994年5月;调查、考古、保护、展示工作1956年,xx县文化馆负责保护管理大兴寺塔的日常工作。古塔的第一层塔身的砖已酥碱严重,为确保塔身不至于倾斜,对地表上的塔身加固维修。分化、酥碱的砖换成长方形条石。1976年,xx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保护范围。1980年,在大兴寺塔东侧建五间保护房,供保护员巡逻时使用。由于大兴寺塔缺乏维修保护资金,不具备展示条件。因此,清理出来的塔心室及地宫通道作临时覆盖。 2003年,大兴寺塔的塔心室和地宫被挖。xx县文物旅游局与xx市考古队联合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在塔心室清理出瓷灯一件,残石佛数件。塔下地宫出土一件石函。2004年,xx县文管所组织对大兴寺塔周边60米内的区域钻探调查,在地表下4米处发现有砖、瓦、红烧土、灰坑等遗迹、遗物。 2006年6月8日,xx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xx省建设厅、xx省文物管理局划定保护范围。“四有”工作情况1、保护管理机构1978年xx县人民政府公布为xx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兴寺塔保护管理工作由xx县文化馆负责。1989年,由xx县文物保护管理所保护管理。2003年,文物保护管理所隶属xx县文物旅游局,二级机构,事业全供单位,编制5人。负责大兴寺塔的日常保护管理工作。2、保护范围2008年10月9日,xx省人民政府调整了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重点保护范围:以塔基边沿为基点,各向外扩40米,其边缘标志为南至东西小路,其余至林区。东西82米,南北82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边缘为准线各外扩50米。 3、保护标志大兴寺塔正前左侧树有石质 “大兴寺塔”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牌,须弥座。该标志牌长1米,宽0.8米,厚0.12米。xx省人民政府二00六年六月八日公布,xx县人民政府二00六年八月八日立,碑阴刻简介。重点保护区载红界桩8个,建设控制地带区载蓝界桩8个。4、保护档案大兴寺塔已于2006年建立“四有”档案。分别以主卷、副卷、参考卷,详细系统的整理了文字资料、图纸、照片、拓片和有关文献等内容,符合建档标准。档案存放于xx县文物保护管理所。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冬季安全培训记录课件
- 2025年黄山黄山区消防救援大队招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安全培训效果考评方案模板课件
- 安全培训效果汇报课件
- 互联网合作协议书模板
- 2025年《中国烟草》杂志社有限公司(中国烟草总公司传媒中心)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答案详解
- 民宿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策略报告
- 广州莱拓的课件助手
- 2025湖南长沙市金海高级中学教师招聘3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全优)
- 成本控制与预算管理标准化表
- 人教PEP版(2024)四年级上册英语-Unit 2 My friends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共6课时)
- 《数星星的孩子》课件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 爆破安全培训课件
- 报废产品处置合同范本
- 水平定向钻施工专项方案施工技术方案
- 财务管理分析毕业论文
- 2025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 BSCI验厂一整套文件(含手册、程序文件及表单汇编)
- 儿科泌尿道感染护理查房
- 2025年国防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300题)
-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诊疗指南2025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