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开学化学试卷(I)卷.doc_第1页
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开学化学试卷(I)卷.doc_第2页
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开学化学试卷(I)卷.doc_第3页
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开学化学试卷(I)卷.doc_第4页
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开学化学试卷(I)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开学化学试卷(I)卷一、 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1. (2分)在化学反应中,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 . 原子种类B . 分子种类C . 元素种类D . 分子数目2. (2分)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下列工艺中一定发牛化学变化的是( ) A . 刺绣B . 织布C . 剪纸D . 酿酒3. (2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 铁用于制作暖气片B . 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C . 稀盐酸用于除铁锈D . 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4. (2分)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液氧B . 啤酒C . 牛奶D . 河水5. (2分)关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一定同时发生B . 在物理变化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C . 在化学变化中一定发生物理变化D . 两者没有关系6. (2分)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蒸馏水B . 煤C . 葡萄酒D . 岩石7. (2分)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与理念不相符合的是( ) A . 多吃粗粮;荤素搭配均衡营养B . 就地焚烧秸秆;燃放烟花爆竹保护空气C . 分类放置垃圾,便于回收;尽可能循环使用教科书节约资源D . 农业上改漫灌为滴管和喷灌;工业废水达标后再排放爱护水资源8. (2分)宣传科学,揭露伪科学,是中学生的义务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下列信息中合理的是( ) A . 燃放鞭炮,能驱鬼降魔,对空气不会造成污染B . 某机构声称发明了一种催化剂,可使泥土变成金C . 镁带燃烧质量增加了,因此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D . 原子弹的爆炸,是利用了原子核变化时放出的巨大能量二、 填空题 (共1题;共2分)9. (2分)读下列短文,运用你学过的知识,将符合题意的编号填入题后的空格内。在通常状况下,氮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稍轻;氮气在1.01105帕,195.8时,会变成雪状固体;常温下,氮气难溶于水;在雷电的作用下,氮气可与氧气反应,产生一种有毒物质;氮气可用于合成氨;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作用下,氮气能与氧气合成氨气。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三、 简答题 (共1题;共1分)10. (1分)食物调料中八角的主要成分是莽草酸(C7H10O5),莽草酸是白色粉末,气味辛酸,易溶于水,难溶于氯仿、苯和石油醚,熔点185l 87;具有抗炎、镇痛等作用根据上述信息回答问题:写出莽草酸的一条物理性质:_四、 实验与科学探究 (共4题;共13分)11. (4分)2014年4月,兰州市发生自来水苯(C6H6)超标污染事故,再次引发社会对空气与水体污染的广泛关注苯常温下为无色液体,沸点为80.1,熔点为5.5,难溶于水,有毒,有可燃性因苯含碳量较高,燃烧时产生大量的浓烟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叙述中,属于苯物理性质的有_、_(答出两条即可)(2)下列有关除去水中苯的做法中可行的是_A常温下用过滤的方法B用加热蒸发的方法C点燃燃烧的方法D加入活性炭的方法(3)在即将实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农村地区PM2.5和PM10(粒径分别不大于2.5m和10m的颗粒物)允许的最大浓度分别为75m/m3和150m/m3(24小时平均值),结合数据分析PM2.5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比PM10的_(填“大”或“小”)13. (4分)自热米饭是一种快餐食品。图中菜肴包的包装材料是铝箔。铝可以压制成铝箔,说明铝具有良好的_性。铝在空气中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的主要原因是(_)。A铝不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B铝的化学性质很稳定C铝表面的氧化膜具有保护作用D铝不与酸发生反应加热原理是利用发热包中生石灰(CaO)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Ca(OH)2放出热量进行加热,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 。14. (4分)下图是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检验其性质的装置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代号a所指仪器的名称是_(2)将A中产生的气体通入到B中一会儿,未见其中变浑浊。李祥同学认为这是浓盐酸挥发出的HCl气体干扰所致。他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Ca(OH)2+CO2=CaCO3+H2O;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你的解释还可更简捷,请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_; (3)张华同学用烧瓶收集A中产生的气体后,向其中加入过量无色透明的M溶液组成C装置,振荡,发现烧瓶中的气球逐渐变大,且溶液始终无色透明,则M可能是_(填写一种物质的化学式); (4)请设计一个方案,验证C装置中反应的生成物中含有CO32-。简述实验过程:_第 6 页 共 6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1-1、2-1、3-1、4-1、5-1、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