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柳宗元的故事.docx_第1页
历史名人柳宗元的故事.docx_第2页
历史名人柳宗元的故事.docx_第3页
历史名人柳宗元的故事.docx_第4页
历史名人柳宗元的故事.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名人柳宗元的故事柳宗元,他既是我国中唐时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又是杰出的朴素唯物主义者、无神论者,晚年贬谪柳州、死在柳州,在柳州期间写了百篇优秀诗文,人们叫他“柳柳州”别名龙城、壶城的柳州市的罗池之畔,有一座纪念柳宗元的公园柳侯公园,内有柳侯祠。柳侯祠建于唐代长庆二年(公元822年),祠内存有历代碑刻40多件,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荔子碑”:它于宋嘉定十年(1217年)制成,碑文是韩愈写给柳州人祀柳侯的祭歌迎享送神诗,以开头一词“荔子”为名,苏东坡书,碑集是“韩文苏书柳事”,誉称“三绝碑”。柳侯祠附近还有柳宗元衣冠墓。柳宗元,字子厚,生于唐代宗大历八年(公元773年)。从他出生到宪宗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去世的47年中,经历了代宗、德宗、顺宗、宪宗四朝。柳宗元祖籍山西河东郡,就是现在的山西省永济县,后来曾迁居江苏吴县。因为他晚年被贬谪到柳州、死在柳州,所以人们又叫他为柳柳州。一、疾恶不惧得奇名柳宗元的童年生活,一直都是和母亲、姐姐住在长安的西郊。母亲教他读古赋十四篇,他篇篇都能朗朗背诵。柳宗元的少年时代,因为时局动荡,家庭多变故,更由于他父亲的官职调动频繁,所以曾经跟随父亲去过许多地方,增加了社会阅历。贞元元年(公元785年),柳宗元的父亲柳镇因事到江西去,柳宗元随父同行。当时,发生了李怀光由于阴谋策反而为他的部下牛名俊所杀的事件。柳宗元虽身在遥远的南方,但对那件事十分关切,写下了为崔中丞贺平李怀光表,愤怒地谴责“逆贼”李怀光阴谋叛乱的“凶险之行”,表达了他反对分裂,渴望国家统一的心愿。这篇文章,使年刚13岁的他声名远播,并有了“奇名”。柳宗元的家庭影响,决定他从小就以读书做官作为努力的目标。所以,他早年在学习上所下的功夫,重点都在做诗、赋,写文章。20岁那年,柳宗元被选为“乡贡”。第二年春天,他在长安考中了进士。和他同时考取的32个人中,还有他的好朋友刘禹锡。柳宗元考中进士曾引起轰动,就连德宗皇帝也找左右大臣打听,知道他就是那个13岁写出了为崔中丞贺平李怀光表的神童。贞元十二年(公元796),柳宗元24岁,被吏部分发担任秘书省的校书郎,管理国家的经籍图书。过了两年,朝廷举行博学宏词科考试。柳宗元在这次考试中榜上有名,立刻被调为集贤殿书院正字。这个职务实际和校书郎差不多,主要职责也不过是掌管编辑出版经籍和搜集已经散佚的图书。二、劳心劳力兴柳州柳宗元从永贞元年(公元805年)被贬到湖南永州整整10年后。于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被改贬为柳州刺史。当年6月27日,柳宗元到达柳州。那时的柳州,古树参天,杂草丛生,到处都有毒蛇猛兽。正如柳宗元在寄韦珩一诗里所说的,“阴森野葛交蔽日,悬蛇结虺如蒲萄”。瘴气盛行,严重地危害着老百姓的生命。因而,中原人士都把柳州视为畏途。朝廷也往往把一些所谓犯了大罪的官吏贬谪到柳州。柳州虽然偏僻,但却居住着勤劳淳朴的壮族同胞。由于生产力的低下,又遭受着残酷剥削和压迫,他们的生活极端贫困。由于连年战乱,柳州“典贴良人男女作奴婢驱使”的现象十分严重。柳宗元决心废除这种非常残酷的剥削制度,制订了一项释放奴婢的办法,规定那些已经沦为奴婢的人,都可以按照时间计算奴婢应得的工钱,如果应得的工钱已达到所欠债务的数目时,就可以恢复人身自由,回家和亲人团聚。这项革新措施一经实行,立即得到了当地广大贫苦人民的欢迎。还被“桂管观察使”裴行立推广到柳州附近的其他州县,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有数以千计的奴婢得到释放。针对柳州百姓迷信落后的风俗习惯,柳宗元严令禁止江湖巫医和算卦先生到处骗人,又通过发展文化卫生事业来破除迷信落后的不良风俗,还兴办学堂,把已经废弃了多年的“府学”重新修复起来;针对柳州街道脏、乱、差,柳宗元动员当地的老百姓一齐动手,重新修筑城墙,使“城郭巷道,皆治使端正,树以名木”,他还亲自栽种仙灵毗(即淫羊藿)、木槲花等中草药,自采、自晒、自制,研究它们的效用,并写了种仙灵毗一诗,用以宣传这种草药对治疗脚病的神奇疗效。他还结合自己治病的切身体验,宣传推广治疗疮方、治霍乱盐汤方等民间验方,还教老百姓练习华佗传下来的古式保健操“五禽戏”。当时柳州百姓吃水用水困难,人们天天带着水罐到柳江取水。柳江河岸又高又陡,特别是天旱时水位降低,取水要跑很远的路,而雨天路滑,上下更困难。由于迷信思想的影响,老百姓不敢动土打井。柳宗元了解到这种情况后,在到柳州后的第二年的三月初,用公款组织人力挖掘了几口水井。至今,柳州民间还流传着“三川九漏(井)”传说,那是关于柳宗元在柳州打井的故事。柳宗元积极组织闲散劳力去开垦荒地,那些开垦出来的荒地,有的开成菜地,有的辟为水田,有的种上树木和竹子。仅大云寺一处就种上了“竹三万竿”,开垦菜地“百畦”,规模相当大。柳宗元十分重视植树造林,曾经亲自在柳江边上栽种柳树,大力推行“柳州植柳”。柳宗元还积极发展与外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修造新船,发展交通事业,从而大大改变了柳州落后闭塞的状态。三、诗文风流耀柳州柳州旧志称“柳人知学自此始”,意思是说柳州人开始懂得学习就是从柳宗元到柳州的时候开始的。柳宗元对柳州青年学生的帮助十分热心,远远近近的读书人都向他请教,不仅是柳州的读书人,就连湖南衡阳以南的读书人都纷纷到柳州向他求教,其中中了进士的,几乎人人都向柳宗元学习过。柳州风景优美,柳宗元在空闲的时候,经常出去游览,写下了许多歌咏柳州自然景色的诗文,计有百篇之多。柳宗元的游记散文非常著名,如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等。他的诗虽然不多,只有163首,但它们有许多是在柳州写成的,造诣很深,无论古体或近体,都有一些佳作或警句。从诗歌的内容来看,有直接反映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诗篇,如田家等;有采用寓言笔调来写的政治讽刺诗,如行路难笼鹰词等;有歌唱祖国统一的颂歌,如铙歌鼓吹曲等;有以刻画自然景物取胜的古诗和绝句,如渔翁江雪等。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夏天,柳宗元到柳州不久写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诗中情景交融,画面壮阔,感情深沉,不仅有着鲜明的时间和地域特色,还寓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是一首抒情和写景相结合的好诗。在这类诗歌中,下面两首七绝也是柳宗元的名作。为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另一首题为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海畔尖山似剑硭,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前一首,抒发对亲朋故友的怀念之情,表达了对自己孤寂生活的不满和长期被贬的愤慨情怀。文笔清新流畅,手法含蓄委婉。后一首,虽然写他和浩初和尚一同游山,但并不感到有什么乐趣,相反,却引起了内心的无比痛苦。他一心渴望着的是摆脱自己被贬的困境,早日自由地返回自己的故乡。柳宗元从永贞元年(公元805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