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左云县高级中学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左云县高级中学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出题人 石新星出题人 石新星 审核 高二历史组审核 高二历史组 第 卷 选择题 共 50 分 一 选择题 本大题有 25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计 50 分 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 1 春秋时期 孔子兴办私学 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 这一做法 A 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B 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 C 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 D 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2 公元前 782 年 周幽王即位 宠幸褒姒 褒姒不好笑 幽王为烽燧大鼓 有寇至则举烽火 诸侯 悉至 至而无寇 褒姒乃大笑 这段材料表明 A 周幽王荒淫无道 诸侯联合起兵反叛 B 分封制下 小宗有随时朝贡大宗的义务 C 分封制下 各诸侯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D 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 大国争霸频繁 3 春秋时期士人曹刿有 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 之说 战国时期的策士冯谖寄食于贵族孟尝君门下 为 发泄心中的不满弹铗而歌 长铗归来乎 食无鱼 孟子则把 七十者可以食肉 视为惠民德政 这表明 当时 A 儒家学派规劝贵族实践仁政思想 B 分封制强化的等级观念依然存在 C 士阶层不被各诸侯国统治者重用 D 经济落后滞缓了分封制度的瓦解 4 史记 载 始皇 起诸侯 并天下 意得欲从 以为自古莫及己 专任狱吏 狱吏得亲幸 博 士虽七十人 特备员弗用 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 倚辨于上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这表明 A 秦始皇帝 才能非凡 B 皇权至上 大权独揽 C 政权系统 尚不完备 D 君相矛盾 尚不突出 5 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 远至今中亚阿姆河流域 受到渴望与汉通使往来的大宛等国的欢迎 其间 汉设置河西四郡 打通了与西域的直接交通 张骞在出使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对打开丝绸之路和建立中 国与西方的联系起到了关键作用 据此可知 张骞出使西域的功绩是 A 开辟了沟通中西的丝绸之路 B 建立了汉朝与西方的联系 C 确立了汉朝对西域的管辖权 D 开启了中国与中亚的交往 6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 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 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 属于这类官员的 有 A 秦朝御史大夫 B 汉朝丞相 C 唐朝六部尚书 D 明朝内阁大学士 7 下列是宋 元 民国 当代编纂的浙江地方志及其部分目录 这些地方志按先后排列是 山阴志 选举 书院 学堂 新军 警察 临安志 宫阙 宗庙 三省 台阁 禁军 科举 坊市 四明志 职官考 府州官员 学校考 本路蒙古学 本路儒 学 绍兴志 科学技术 报刊 文物古迹 名家学术思想 A B C D 8 唐末五代 中央集权大为削弱 为扭转这一局面 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 A 文官任知州 B 设三司使 C 设枢密院 D 施行将兵法 9 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 后来内阁首辅 俨然汉唐宰辅 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的相同之处是 A 均能独立处理政务 B 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C 都拥有官吏任免权 D 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 10 中国古代 天 被尊为最高神 秦汉以后 以 天子 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 表明自己 承天 而 子民 官员 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 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 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 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 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 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11 明初废丞相 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 严防权臣乱政 明中后期严嵩 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 权倾一时 这表明 A 皇权逐渐衰弱 B 君主集权加强 C 内阁取代六部 D 首辅权力失控 12 自秦汉至明清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 这体现了 A 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B 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C 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 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 13 宋朝 广开科举之门 俾人人皆有觊觎之心 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宄 这表明宋代科举制的实行 2 A 活跃了人们的思想 B 使社会各阶层热衷科举 C 扰乱了社会的秩序 D 影响了社会的价值取向 14 元史 卷 91 百官志 记载 中统 至元间 始分立行中书省 因事设官 官不必备 皆以省 官出领其事 凡钱粮 兵甲 屯种 漕运 军国重事 无不领之 由此反映了元代政治的特点是 A 中央直接控制地方行政 B 地方分权 各机构相互牵制 C 中央对地方实施多层次管理 D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15 选官用人乃国之大事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 统治者不断探索和完善选官制度 其中魏晋南北 朝时期采用的主要选官制度是 A 察举制 B 九品中正制 C 科举制 D 恩荫制 16 自秦以后 随着皇权的不断加强 古代中枢权力机构也不断发生变化 其中为分割宰相兵权而设立 的机构是 A 枢密院 B 中书省 C 三司 D 内阁 17 纵观明代 经常发生皇帝不理朝政 甚至二十年不上朝的事情 但即使皇帝不上朝理政 国家机器 也能靠一班大臣和一整套政务流程维持正常运转 这是因为 A 宦官专权 B 内阁的作用 C 六部掌握实权 D 军机处的设立 18 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 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 战国时期秦国以王为首 同意后秦王称帝 B 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 隋代实行内吏 门下 尚书三省制 C 唐朝决策 审议 执行权分离 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利牵制体系 D 明初废除宰相 清初 军国政事 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19 影响古希腊政治文明产生的相关因素中 最重要的客观条件是 A 古希腊的地理环境 B 海外贸易及经济文化交往活动 C 东方文明的影响 D 古罗马法律的影响 20 伯利克里在著名的 葬礼演说 中说 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 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 少数人手里 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这段话反映出雅典民主的特征是 A 主权在民 B 人民是国家大事的决策者 C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 民主为国内人共享 21 2008 年八月在中国北京举办的 29 届奥运会 这是世界盛事 更是中国人民的盛事 奥运会首先出 现于古代希腊 下列有关古代希腊的说法正确的是 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是雅典的民主政治 西方 的人文主义思想最早出现于此 全体雅典人都能享受到民主权利 凭借有利的地理位置发展工商业 A B C D 22 罗马法为下列哪些法奠定了理论基础 英国 权利法案 美国 独立宣言 美国 1787 年宪法 法国 人权宣言 A B C D 23 马克思说 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 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 无效 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 A 法官是罗马帝国的最高统治者 B 法官滥用权力 造成社会秩序混乱 C 罗马法官建立了罗马帝国 D 罗马法巩固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24 罗马共和国早期 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 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成的队伍撤离罗马 拒绝作战 迫 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 十二铜表法 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 可见当时 A 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B 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C 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 平民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25 柏拉图公开认为 根据犯罪可以处以不同的刑罚 在实践中 雅典法律将雅典人分为三种 本邦 公民 外邦公民 奴隶 本邦公民伤害了自由民可以支付罚款 外邦人伤害了自由民则被驱除出境 奴 隶伤害了自由民则可能被判处死刑 材料主要体现出雅典 A 民主范围的狭隘性 B 民主决策的随意性 C 法律保护奴隶主的利益 D 用法律维护公民权利 二 材料解析题 共 50 分 26 16 分 学习历史不仅要广泛阅读 更要感悟智慧 融全贯通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26 分 材料一 1587 年 并无大事可叙 学者黄仁宇却从此年入手 剖析明中后期社会 写成 万历十五年 该著作涉及的重要人物有 时年 24 岁的万历皇帝 他一方面依赖内阁 另一方面又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 后来创造了近 30 年不 上朝的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的 荒诞奇迹 3 已经去世 5 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 他生前虽然守住了内阁只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不能正式统率 六部百司的底线 却把内阁政治演绎得有声有色 这年去世的名将戚继光 他曾在浙闽粤沿海大败倭寇 保卫了东南海防 在内地已成功定居 4 年多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 他从欧洲出发 经过葡萄牙占领的澳门 活跃于广东一 带 据 万历十五年 编写 材料二 玉米 番薯等 种出西土 在不少地方开始种植 据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 徐光启 农政全书 等 1 阅读材料 联系所学知识 简述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形态 并分析造成政治日益黑暗的重要原因 4 分 2 试揭示明朝中后期在经济领域中 含农业 手工业 商业等 日益凸显出来的新气象和政府实行的老政 策 6 分 3 充分利用材料提供的信息 以日本 西欧 葡萄牙 为切入点 简要叙述明朝中后期中外关系的基本内 容以及明朝政府的政策 6 分 27 18 分 阅读材料 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 1300 多年 至 1905 年被宣布废除 阅读下 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创进士科之后 历代踵行 时加修正 以迄于明清 防闲之法益密 取人之道益公 邓嗣禹 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二 科举制 西国莫不慕之 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 而为学优则仕之举 今英 法 美均已见端 将来必至推广 丁韪良 西学考略 材料三 贫苦子弟 类皆廉谨自勉 埋首窗下 即纨绔子弟 亦知苦读 以获科第 否则虽富不 荣 因此之故 前清时代 无分冬夏 几于书声遍野 夜静三更 钻研制义 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 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邓嗣禹 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四 邑聚千数百童生 擢十数人为生员 省聚万数千生员 而拔百数十人为举人 天下聚数千举人 而拔百数人为进士 复于百数进士 而拔数十人入翰林 此其选之精也 然内政外交 治兵理财 无一 能举者 则以科举之试以诗文楷法取士 学非所用 用非所学故也 梁启超 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 材料五 1905 年全国工矿企业已达 400 家左右 铁路 轮船等新式交通事业也逐渐兴办 这些无疑需要 大量科学技术人才来操作和管理 同时 新式学堂的急剧增加需要众多的具有新知识的教师 清末新政 中增设的许多政府机构如外交部 商部 学部等 也都需要懂得相关专业的干员 显然 科举制无法培 养 选拔这类新式人才 徐辉 废除科举制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 1 据材料一 归纳科举制的主要特点 4 分 2 据材料二 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归纳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4 分 3 据材料四 概括梁启超对科举选才的基本看法 分析梁启超上述议论的目的 4 分 4 在近代 科举制 西国莫不慕之 而在中国却难逃被废除的命运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 以评述 6 分 4 28 阅读下列材料 16 分 材料一 摘自马克垚 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16 18 世纪 来自欧洲的大批传教士到达中国 他们把西方的科学知识引进中国 又把中国的 典籍翻译 介绍到欧洲 18 世纪 巴黎出版了欧洲汉学的三大名著 欧洲兴起了史无前例的 中国热 当中国的园林建筑 茶叶瓷器 书籍戏曲 儒教哲学在欧洲大行其道的时候 来自欧洲的望远镜 水平 仪等现代仪器 摆进了康熙皇帝的寝室 正是在西方借助东方 欧洲借助中国完成对旧制度的现实批判和对新社会的思想启蒙 为欧洲自身的破 茧成蝶准备条件的时候 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 悄然发生变化 肯定 景仰的维度向否定 批判的维度 转化 欧洲从马可 波罗时代开始的连续五个世纪对中国的崇拜与美化渐行渐远了 这一认识在 19 世 纪达到顶峰 摘编自许平 欧洲人东方认识的拐点 材料三 古今中西的几大文明 各有特点 但这些特点完全不应成为互相敌视的原因 倒恰好是彼此借 鉴的理由 任何一个文明 不论有多古老 有多特色 也必定含有与其他文明共享的一些价值理念 否认这一点 就无法参与全球精神财富的大循环 摘自 南方周末 1 根据材料一 读图指出爱琴海古代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关系 4 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要说明欧洲人对中国的认识由肯定转向否定的原因 6 分 3 根据以上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指出影响人类文明交流的因素及其启示 6 分 5 左云县高级中学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左云县高级中学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出题人 石新星出题人 石新星 审核 高二历史组审核 高二历史组 1 A 解析 本题以孔子兴办私学为切入点 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B 项与材料无关 而且说法过于 绝对 宗法分封制在春秋时期只是遭到了破坏 并没有瓦解 C 项周王室统治的基础应该是井田制 与材料无关 D 项 和材料中的兴办私学联系不大 孔子创办私学 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故 A 项正确 2 C 解析 据材料信息 有寇至则举烽火 诸侯悉至 可知 诸侯有随从周天子作战的义务 C 项符合题意 据材料 信息 至而无寇 可知当时无战事 只是周天子烽火戏诸侯 故 A D 两项错误 B 项材料信息没有体现 3 B 解析 据题干材料策士冯谖寄食于贵族孟尝君门下 为发泄心中的不满弹铗而歌 这说明分封制强化的等级观 念仍然存在 且部分士人有怀才不遇之感 孟子 七十者可以食肉 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贫富贵贱 等级门第依然存在 故选 B 项 仁政思想不能全面涵盖材料信息 A 项错误 部分士人的境遇不能说明整个士阶层不被各诸侯国统治者重用 C 项错误 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分封制度的瓦解 故 D 项错误 4 B 解析 材料 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 倚辨于上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的意思是 丞相 大臣都是按皇 帝谋划好的事情去做 所有事情都由皇帝决定 故选 B 项 A 项概括不全面 C 项说法错误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建 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 比较完备 材料并没有反映相权与君权的矛盾 排除 D 项 5 D 解析 本题以张骞出使西域为切入点 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历史信息和调动知识的能力 A B 两项与题干 对打 开丝绸之路和建立中国与西方的联系起到了关键作用 的信息不符 故排除 确立西汉对西域的管辖权的标志是公元前 60 年西域都护的设置 故排除 C 项 D 项与题干 远至今中亚阿姆河流域 等信息相符 答案为 D 项 6 D 解析 本题以官员与皇帝关系为切入点 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 根据材料信息 充当皇帝私 人顾问 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 可看出 这一类官员是皇帝的内侍机构 不是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 其权力的 大小全凭皇帝的赐予 与此相符的是 D 项 A B C 三项都是中央行政机构 按照规定权力都非常大 都在一定程度 上对皇权起限制作用 7 B 解析 本题以浙江地方志为切入点 旨在考查学生提取表格中有效历史信息和调动知识的能力 据题干表格中第 一行 新军 警察 可知是民国时期 据第二行 禁军 坊市 等信息可以推断是南宋时期 据第三行中 府州 蒙古学 等 信息可知是元朝 据第四行栏中 科学技术 文物古迹 可以判断时间是当代 依据时间排序 B 项符合题意 8 A 解析 本题以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为切入点 旨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本题强调的是解决中央和 地方的矛盾 A 项加强了中央集权 正确 B C 两项都是为了解决君权和相权的矛盾 排除 D 项措施是北宋中期王 安石变法的内容 与题干时间不符 排除 故选 A 项 9 B 解析 本题以内阁首辅 俨然汉唐宰辅 为切入点 考查内阁与宰相的共同之处 旨在考查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 力 内阁是辅助皇权的秘书班子 不能够独立处理政务 排除 A 项 内阁也没有官吏任免权和直接管理地方政务的权力 排除 C D 两项 故选 B 项 10 B 解析 本题以古代帝王祭天为切入点 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祭天与宗教无关 故排 除 A 项 材料内容体现 天 是最高的神 皇帝祭天表明自己是 天 的 子民 官员和民众效仿此做法而祭拜自己的 祖先 故答案为 B 项 材料没有体现皇权至上与祖先崇拜的关系 排除 C 项 材料中祭天活动是政治统治的一个方式 排除 D 项 11 B 解析 本题以明朝的内阁首辅权力为切入点 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 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明朝的内 阁在废除丞相制度后设立 一直没有成为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者决策机构 内阁的权力来自于皇帝 内阁首辅 的权力来自皇帝的信任 故其权力大增 体现的是君主集权的加强 A 项与基本史实相违背 C 项错误 明朝的六部一 直存在 D 项错在这两位内阁首辅没有改变明朝政局 失控一词言过其实 12 B 解析 本题以中国古代行政区划演变为切入点 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有效历史信息和调动知识的能力 A 项中枢权 力体系日益完备是指三省六部制 选官制度 监察谏议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C 项与 D 项是经济方面的内容 与题干材料 关联不大 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 地方行政区划层级设置越来越细 反映出中央对地方管理控制的加强 故正确答案为 B 项 13 D 解析 解读材料信息 大意是 扩大科举取士 使知识分子将精力用于科举考试 从而把对封建王朝不满甚至 反抗的潜在因素 转化成对其效忠服务的因素 进而维护社会秩序 故选 D 项 科举制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 但也有禁 锢知识分子思想的一面 故 A 项错误 社会各阶层 的说法言过其实 B 项错误 从材料可以看出科举制有利于维护 统治秩序 故 C 项错误 14 D 解析 从材料省略号之前的内容可看出行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 受中书省的制约 从省略号之后的内容可看 出行省有较大的权力 这就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有机结合 故选 D 项 A B C 三项均只涉及中央集权和地 方分权的一部分 15 16 B A 17 21 BDAAB 22 23 B D 6 24 B 解析 本题以 十二铜表法 的制定为切入点 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A 项本身不符合史实 贵族依然在法律制定中占主导地位 推动法制建设的决定因素是经济发展 与不同阶层间的相互妥协无关 故 C 项不准 确 贵族与平民的政治诉求不可能一致 故排除 D 项 材料只能说明平民采取了有效的方法争取自身的权益 故答案为 B 项 25 A 解析 据材料信息可知雅典法律对于犯罪处罚的不平等 本邦公民受到法律的保护 外邦人 奴隶被排斥在外 反映出民主范围的狭隘性 真正享有民主权利的为本邦公民 故选 A 项 B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机电设备施工现场管理方案
- 绿化项目规划与设计方案
- 防水工程施工技术改进方案
- 钢结构加工厂管理方案
- 现代化厂房建设的智能化系统设计
- 地基稳固技术与实施方案
- 丙烯酸酯生产线项目技术方案
- 医院院区改扩建项目建筑工程方案
- 小学2025年秋季学期教学常规管理任务清单
- 2025年电气设备安装安全生产实操试题及答案
- 临床用药监测管理制度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职业规划课件
- 2024年专升本考试-专升本考试(医学综合)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
-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六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 2025届威海市重点中学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 河北省定州市多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 GB/T 4706.23-202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23部分:室内加热器的特殊要求
- DL∕T 5863-2023 水电工程地下建筑物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 新部编版语文1-6年级2460个生字表(带拼音)
- JJG 162-2019饮用冷水水表
- (高清版)DZT 0324-2018 蓝晶石、红柱石、矽线石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