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增值税收入影响因素研究1.doc_第1页
我国增值税收入影响因素研究1.doc_第2页
我国增值税收入影响因素研究1.doc_第3页
我国增值税收入影响因素研究1.doc_第4页
我国增值税收入影响因素研究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国内增值税收入影响因素研究 11税务2班 马嘉欣 20113940【摘要】本文是在参考了多个关于影响我国税收收入的主要观点的基础上,对影响我国自1985年至2012年的增值税收入的主要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选取的自变量有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支出、零售商品物价水平和进出口总额。然后,收集了相关的数据,利用EVIEWS3.1软件对计量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检验,并加以修正。得出结论是国内生产总值、和进出口总额对我国增值税收入有很大影响。一、问题的提出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税收收入水平,税收同时也反作用于经济。要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必须要求与经济紧密关联的税收符合其发展的要求,即政府筹集的税收收入应尽可能的满足其实现职能的需求,同时又不至于损害经济的发展。影响未来的需求,我们需要研究影响中国税收收入的主要原因,分析中央和地方税收收入增长的数量规律,从结构上对税收收入的影响做一个很好的了解,对于预测中国税收未来的增长趋势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增值税作为一个流转税及价内税,税收收入占据全国税收收入总额60%以上,其对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及在经济稳健发展方面的影响力是毋庸置疑。我国从1979年开始试行增值税,并且于1984年和1993年进行了两次重要改革,现行的增值税制度是以1993年12月13日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令第13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为基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就分步实施税收制度改革,明确提出了“增值税由生产型改为消费型,将设备投资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这一政策的提出,对我国增值税税收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增值税改革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从2004年7月1日起,增值税转型试点首先在东北三省的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业等八大行业进行;2007年7月1日起,将试点范围扩大到中部六省26个老工业基地城市的电力业、采掘业等八大行业;2008年7月1日,又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五个盟市和四川汶川地震受灾严重地区。 自2009年1月1日起,在我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由生产型增值税转为国际上通用的消费型增值税。本文主要针对影响增值税收入因素,对我国1985年2012年的宏观经济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二、模型设定研究影响增值税税收未来增长的主要原因,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对增值税收入增长的衡量,用什么数据来表现呢?我们选用我国增值税额作为被解释变量(Y),借助Eviews3.1软件,通过分析各因素在1985年2012年期间对增值税额的绝对增长额和相对增长额影响程度,得出影响中国税收未来增长的主要原因。2、数据性质的选择。考虑到截面数据受到制约,时间序列数据更加合理,所以本项目选择了1985年到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来建立模型。3、影响因素的分析。从宏观经济看,经济整体增长是税收增长的基本源泉,所以经济整体增长是影响中国税收未来增长的主要原因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国内生产总值是反映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指标,所以选用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经济整体增长水平的代表。除此之外,根据经济理论,还有众多因素会影响中国税收未来增长的主要原因:首先,公共财政的需求。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的主体,而增值税收入又占税收总收入的60%,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保障的完善等都对公共财政提出了要求,因此对预算支出所表现的公共财政的需求(即财政支出)对当年的税收收入可能会产生影响,但是其数据获得比较困难,因为公共财政的需求与财政支出关系密切,所以选择财政支出作为其代表。其次,物价水平。增值税是以商品及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从计税原理上说,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实行价外税,也就是由消费者负担,居民的收入水平与物价水平有一定的关系,我们选择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作为物价水平的代表。最后,进出口总额。进出口的收入水平与税收收入存在一定的联系,所以我们选择进出口总额来作为解释变量。因此,准备将选取GDP收入额(X1)财政支出(X2)商品零售价格指数(X3)进出口总额(X4)作为解释变量建立模型。4、模型形式的设计。为分析为被解释变量增值税收入(Y)和解释变量GDP收入额(X1)财政支出(X2)商品零售价格指数(X3)进出口总额(X4)之间的线性关系是否成立,观察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之间的散点图和线性图。 图一 我国国内增值税额与GDP的散点图 图二 我国国内增值税额与财政支出的散点图图三 我国国内增值税额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散点图 图四 我国国内增值税额与进出口总额的散点图图五 我国国内增值税额与相关数据的线性图可以看出Y、X1、X2都是逐年增长的,但增长的速率有所变化;X4虽然一度呈现下降趋势,但由于涉及的时间段很短,可以忽略不计;X3在多年呈现出水平波动,说明变量之间不一定是线性关系,我们将模型设定为如下对数形式:Y=0+1X1+2X2+3X3+ 4X4+u三、数据的收集本文获取了我国1985年2012年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表一 中国增值税额及相关数据年份国内增值税额(Y)/亿元GDP(X1)/亿元财政支出(X2)/亿元商品零售价格指数(X3)/(1978年=100)进出口总额(X4)/亿元1985147.79,016.042,004.25128.12,066.701986232.1910,275.182,204.91135.82,580.401987254.212,058.622,262.18145.73,084.201988384.3715,042.822,491.21172.73,821.801989430.8316,992.322,823.78203.44,155.90199040018,667.823,083.59207.75,560.101991406.3621,781.503,386.62213.77,225.801992705.9326,923.483,742.20225.29,119.6019931,081.4835,333.924,642.30254.911,271.0019942,308.3448,197.865,792.62310.220,381.9019952,602.3360,793.736,823.72356.123,499.9019962,962.8171,176.597,937.55377.824,133.8019973,283.9278,973.039,233.56380.826,967.2019983,628.4684,402.2810,798.18370.926,849.7019993,881.8789,677.0513,187.67359.829,896.2020004,553.1799,214.5515,886.50354.439,273.2020015,357.13109,655.1718,902.58351.642,183.6020026,178.39120,332.6922,053.1534751,378.2020037,236.54135,822.7624,649.95346.770,483.5020049,017.94159,878.3428,486.89356.495,539.10200510,792.11184,937.3733,930.28359.3116,921.80200612,784.81216,314.4340,422.73362.9140,974.00200715,470.23265,810.3149,781.35376.7166,863.70200817,996.94314,045.4362,592.66398.9179,921.47200918,481.22340,902.8176,299.93394.1150,648.06201021,093.48401,512.8089,874.16406.3201,722.15201124,266.63473,104.05109,247.79426.2236,401.99201226,415.51519,470.10125,952.97434.7244,160.21注:Y为1985年2012年各年份我国增值税额(亿元);X1为1985年2012年各年份我国GDP收入额(亿元);X2为1985年2012年各年份财政支出(亿元);X3为1985年2012年各年份我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978年=100);X4为1985年2012年各年份我国进出口总额(亿元);资料来源:以上数据均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四、模型的估计与调整利用EViews3.1对模型进行回归,得到如下结果:根据表中数据,模型设计的结果为:Y=669.5489+0.084810X10.155385X27.352175X3+0.017958X4 (669.5489)(0.084810)(-0.155385) (-7.352175) (0.017958)R2= 0.9986431、多重共线性检验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X2、X3前面的符号明显与理论分析及经验判断不一致,很可能是由于模型存在多重共线性而造成的结果。因此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计算各解释变量的相关系数,得到相关系数矩阵如下图: 由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出,各解释变量相互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证实确实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对多重共线性进行修正,分别作Y对x1、x2、x3、x4的一元回归,结果如下:变量X1X2X3X4参数估计值0.0543680.22785162.010830.102585T统计量58.2724427.474485.42396944.117650.9924010.9667030.5308510.986818修正后的0.9921090.9654220.5128060.986311其中加入X1的方程修正后的最大,以X1为基础,顺次加入其他变量逐步回归,结果如下:变量X1 X2X3X4修正后X1, X20.07676611.66305-0.095793-3.4274260.994417X1, X30.05433738.969130.0655980.0301670.991794X1, X40.03207211.722560.0428858.2839210.997971经比较,加入X4后修正后的=0.997971,改进最大,而且各参数的T检验显著,选择保留X4,在假日其他变量逐步回归,结果如下:变量X1X2X3X4修正后X1,X2,X40.0424406.556503-0.033669-1.7528570.0380856.7062950.997976X1,X3,X40.03151911.007260.8325580.7315370.0431998.2388810.997767可以看出加入X2后系数的符号发生了变化,与经验不服,加入X3后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因此说明X2、X3是引起多重共线性的原因,予以剔除。修正严重多重共线性影响后的回归结果为:Y=255.3069+0.032072X1+0.042885X4 (-2.502232)(11.72256)8.283921) R2= 0.997971 2、异方差检验对修正后的回归方程进行异方差检验,选择怀特检验的方法,得到如下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nR2=12.40545,在显著行为0.05的情况下,临界值为5.9915,nR2临界值,表明模型存在异方差。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修正,根据park检验生成的权数进行修正,得到如下结果:对其进行White检验,得到nR2=4.3568小于临界值5.9915,所以修正后的模型不存在异方差。Y=240.9609+0.025978X1+0.054188X4 (5.713308)(5.240644)(85.489705) R2= 0.9202313、对模型进行自相关检验。采用DW检验,由上表可知模型的DW=1.4877,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情况下,当n=28,k=3时,查DW表,得得到下限临界值1.181,上限临界值 1.650, DW,此时不能确定模型是否存在自相关;但是在显著性水平为0.01的情况下,查DW表,得得到下限临界值0.969,上限临界值 1.415,4=2.585, DW4,所以据此判定模型无自相关。所以,最终模型确定为:Y=240.9609+0.025978X1+0.054188X4 (5.713308)(5.240644)(85.489705) R2= 0.920231五、模型检验1、经济意义检验。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在假定情况不变的情况下,当年GDP每增加1亿元,增值税额平均增加0.025978亿元;进出口总额每增加1亿元,增值税额平均增加0.054188亿元。这与理论分析和经验判断相一致。2、统计检验。从回归结果来看,可决系数为0.920231,模型的拟合程度很好。系数显著性检验:给定显著性水平为0.05,查t分布表,在自由度为n-3=25时得到临界值2.056,由于各解释变量的系数的t值均大于临界值,所以GDP和进出口总额对增值税额的增加有显著影响。3、计量经济学检验。对修正后的模型分别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异方差检验以及自相关检验,模型均能通过。六、本文结论通过上述分析,得知我国目前增值税水平受到GDP和进出口的影响较大。GDP增长与增值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