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答高考历史“启示”类试题_第1页
如何解答高考历史“启示”类试题_第2页
如何解答高考历史“启示”类试题_第3页
如何解答高考历史“启示”类试题_第4页
如何解答高考历史“启示”类试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解答高考历史如何解答高考历史 启示启示 类试题类试题 启示 按中文意思是指 启发指点 使有所认识 启示启示类主观题通常是通过 启示启示 借鉴 经验教训 认识 对策 看法 理解 你认为 等 引导词来提问 就某一个特定的历史问题要求考生总结规律 提出对策 得出结论 分析 得失的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 它一般出现在主观题的最后部分 来检测考生历史思维层次 历史认知水平 历史感悟能力 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 在近几年的全国文综卷或地方文综卷 历史单科卷 中 开放性试题都占有一定的份量 启示 类问题 在评分参考答案中命题 者没有设置具体答案 这是一种典型的开放性试题 启示 类问题的设置既 符合历史学科的特点 也是当今新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要求 所以要引起重 视 本文结合 2006 年全国文综卷 第 38 题第 4 小题 就 启示 类试题的特 点及解题方法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 一 启示启示 类历史试题的特点类历史试题的特点 请看 2006 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卷 第 38 题 38 32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材料一 10 世纪至 19 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时间欧洲时间中国 10 15 世纪远洋航海技术 宋 元 明前 期 印刷术 指南针 和火药的划时代 发展远洋航海技 术 16 世纪 哥白尼太阳中心 说 明中 期 李时珍 本草纲 目 17 世纪 伽利略天文望远 镜 哈维血液循环学 说 波义耳近代化学 笛卡尔解析几何 牛顿力学体系 明后 期 清 徐光启 农政全 书 徐霞客 徐霞客 游记 宋应星 天工开 物 18 至 19 世 纪中叶 瓦特蒸汽机 法拉第电磁感应 原理 细胞学说 分子 原子结构 学说 进化论 清 材料二材料二 恩格斯指出 工业的巨大工作为力学 化学 物理学提供了大量 可供观察的材料 试验手段和工具 真正有系统的试验科学 这时候才第一 次成为可能 自然辩证法 恩格斯还认为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 则这种需要就会比 10 所大学 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致瓦 博尔吉乌斯 材料三材料三 清雍正皇帝反复强调 农为天下之本务 而工贾皆其末也 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 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清世宗实录 回答 1 根据材料一 说明在 10 至 19 世纪中叶 与欧洲相比 中国科技水平 所处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根据材料一 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 16 至 19 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的根本性差异 8 分 2 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 从经济 政治 思想文化三个方面 分析欧 洲近代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 8 分 3 根据材料二 三与所学知识 分析清代 鸦片战争前 中国科技发展 停滞的原因 12 分 4 简述从中西方科技发展变化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 4 分 启示 按中文意思是指 启发指点 使有所认识 历史启示是指从历史 上的人和事的经历或结果中所总结出来的可供后来人借鉴 少走弯路的认识 读史使人明智 这是学习历史的主要作用之一 启示 类开放性试题通 常是通过 启示 借鉴 经验教训 说明了什么 认识 对策 等引导词来提问 就某一个特定的历史问题要求考生总结规律 提出 对策 得出结论 分析得失的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 它一般出现在主观题的最 后部分 用来检测考生历史思维层次 历史认知水平 历史感悟能力 启示 类试题具有以下特点 1 它体现了历史的借鉴教育功能 学习历史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类的自我 认识 启示 类问题以历史之镜对照现实 不但总结历史 更是为现实寻 求依据 找出对策 防患未然 这种把历史现实性的做法 充分体现了历史的 教育功能 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训练 能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 汲取历史 智慧 增强历史洞察力和使命感 对改变 历史就是记忆 的观念 改进教学 方式甚至人文素质的提高都是有帮助的 例如通过今年全国文综卷 第 38 题中 有关中西科技发展的对比 可以使学生认识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要振 兴中华民族 就要发展我国科学技术 使我国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从 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历史使命感 2 启示 类问题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积极性和创造性性 就今 年高考全国文综卷 第 38 题第 4 小题而言 命题者只提供问题 并不提供标 准答案 而且学生回答时也无从在教材中找到现成的答案 这就要求学生创造 性地同所提供的客观历史事实进行联系 分析 并得出历史的结论 而不是机 械的复述和引用 从而体现了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更能激发学生的主动 性 积极性和创造性性 3 思维空间的开放性 试题的设问 简述从中西方科技发展变化的历史中 得到的启示 给考生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 它不仅仅要求考生掌握 从 10 至 19 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发展变化的历史 更为重要的是要求 考生对 中西方科技发展变化的历史 进行理性思考 考生可以通过材料和自 己原已掌握的 中西方科技发展变化的历史 从多角度谈自己的看法 认识 感悟 它能让考生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而不是让考生 千人一面 异口同声 同时 回答这样的问题 要求考生充分运用发散性思维 从多 角度 多层次 全方位分析和回答问题 要变单向思维 定向思维为多向思维 和发散思维 4 答案的主观性 开放性和多元化 历史在本原意义上并不提供直接知识 或理论 而只是为知识或理论提供一种载体 知识或理论的形成是对事实的超 越 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 启示 正是基于历史事实基础上的一种主观认 识 因主观而开放 因开放而务求创新 从而达到一种高级思维的训练目的 从 近年来试题答案的设置上看 答案多元不唯一是这些年来高考历史试题的 痴 心不改 的追求 也是开放性试题的一个重要标志 设置了多元答案 考生不 必拘泥于一个思路 不必拘泥于单一的 固定的答案 所答内容也不必要求与 答案完全一致 今年高考全国文综卷 第 38 题第 4 小题的答案更是新颖 在 公布的参考答案中没有提供任何文字叙述 为了改巻的客观公正 各省都有参 考性答案 如 评分说明 围绕生产力发展 政治经济变革 思想解放与科技 发展的关系等任一角度回答 凡言之有理 均可酌情赋分 4 分 从中可 以看出 只要考生所答的答案言之有理 均可得分 这就给了考生更大的主观 性和主动性 有一点要强调 启示 类开放性试题的答案不是惟一的 但它不是没有 答案 更不是没有正确答案 开放性试题的答案有多种可能性 开放性问题的 答案具有多元化 弹性化的基本特征 开放性试题对考生能力的考查 一般属 于 应用能力 层次 比较强调学以致用 理论联系实际 5 阅卷标准的多元化 由于命题者没有为 启示 类开放性试题给出明确 答案 这样 阅卷老师不能象以前那样生搬硬套答案 给阅卷老师打分提供了 较大的自由空间 一般来讲 既要采点给分 更要采意给分 只要考生给出的 答案符合题意要求就可得分 应当说 此特点是开放性试题的一个重要的而又 不为考生所明确认识的特点 开放性试题的开放性目标能不能实现 能不能真 正达到多角度考查学生能力和思维的目的 能不能考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 能力 阅卷标准的多元化是一个根本保证 二 二 启示启示 类历史试题的解题技巧类历史试题的解题技巧 1 解答好此类试题可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是 读 一是读懂背景材料的中心意思 明确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方 面的历史现象或问题 二是读懂设问的指向和规定 明确设问要求回答哪方面 的启示 这是解答好试题的前提 例如今年全国文综卷 第 38 题第 4 小题 首先要明确此题的中心是中西方科技发展变化 其次要明确此题是对中西方科 技发展变化进行比较 这就为回答好 启示 打下了基础 第二是 找 它也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找出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或问题 的原因 二是找出教材中对此类历史现象或问题的基本知识 并分析产生这些 历史现象和问题的原因 这是解答好题的关键 只有找出原因 我们才能明确 今后应该借鉴哪些经验 避免哪些失误 只有回归教材 找出相应的观点和表 述 我们才能将原因上升到应有的理论高度 分析出精练的答案 正如今年高 考全国文综卷 第 38 题第 4 小题 我们既要知道中西方科技发展变化的历史 又要知道中西方科技发展变化的原因 这样就能答好此题 第三 提 这就是根据前面所找出的历史现象或问题的原因 提出今后 应该怎样做 努力的方向是什么 不应该做什么 应避免什么 这是解答好 启示 的落脚点 例如通过 10 至 19 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发展变化的历史 我们应该 要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 增加科研投入 要改革教育制度 培 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 全民族要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 要善于 引进和吸收世界先进科学技术 发展本国科技 等等 2 平时要有意识的加强训练 解答好此类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 这就要求老师在第一轮复习中要有意识地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训练和指导 考生也要在备考中加强对这种题型的练习并总结解答规律和方法 下面提供一些历史知识的 启示 以供大家参考 1 中国古代夏 商 西周灭亡的启示 统治者必须勤政爱民 缓和社 会矛盾 才能长治久安 2 历史上选拔人才给我们的经验或启示 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完 善考试制度 有利于人才选拔 要用德才兼备敢言直谏者 任人唯亲 姑 息养奸则危害严重 应树立尊重知识和人才的正确观念 3 中国古代改革的启示 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改革是促进 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 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 改革要有远见卓识 坚决彻底 善于用人 改革措施要符合客观实际 行之有效 是否顺应历 史发展的潮流是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 改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必将遭到守 旧势力 既得利益者的反对 充满着尖锐甚至是血腥的斗争 4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给我们的启示 开放有利于进步 闭关导致落后 以独立自主 平等互利为原则进行外交 与各国保持平等团结 但坚决反 击侵略 坚持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5 辛亥革命的历史启示 必须要有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反封建必须与反帝有机结合 二者缺一不可 必须要有一个坚强 正确的 革命政党的领导 必须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以联合和发动农民参加革命发 展 必须建立一支人民的革命军队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6 中共开辟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启示 必须从实际和国情出发来确定党 的路线 方针 政策 要学习外国经验但不能照搬外国的经验 毛泽东创 造性地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出路 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是中共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都为此 作出了重要贡献 7 对三次科技革命中中国落伍的认识 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 要科教 兴国 国家独立 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 一个民族要不断进取 改革开放 才能缩短差距 迎头赶上 8 1956 1976 年社会主义建设得与失的启示 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 想路线 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制订方针政策 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阶级关 系的正确认识是正确制订路线 方针 政策的前提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量力 而行 循序渐进地进行 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国民经济必须按比例发展 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实际水平 必 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