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导学案.docx_第1页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导学案.docx_第2页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导学案.docx_第3页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导学案.docx_第4页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导学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仁怀市实验小学“星光课堂”导学案 三 年级 18 班 学科: 科学 学习内容3.1 温度和温度计时间2016年4月主 备 吴金涛个备共备吴金涛 周云帆导 学步 骤导学流程和内容 备注课前:定标一、单元定标:1、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称为温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2、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3、水在自然界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4、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这使水在自然界中产生了循环运动。二、课文定标:1、知道温度的科学定义。2、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3、知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柱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导学准备体温计16支、气温计1支、水温计(红液)16支水杯48个自制温度计模型课前展示预习情况课中:三导三学一导:同学们,在生活中用手触摸过冷水和热水吗?有什么感觉?课中:三导三学初学:出示冷热不同的两杯水,请学生用手触摸感知哪一杯温度高,哪一杯温度低,回答后指导:温度是感知物体的冷热程度的。板书:温度 讲述:温度的单位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我们可以通过皮肤等触觉器官感知、比较物体的冷热情况。感知一下,每个小组的桌上有四杯水(1号杯内装的是凉水,2号、3号杯内装的是温水,4号杯内装的是热水)。同样的四杯水,由于实验顺序不同,手指获得的感觉是不同的,那有什么办法可以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呢?二导: 温度计是测量物体温度的工具,你知道它的类型和结构吗?你知道它的正确的使用方法吗?群学: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观察温度计学习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汇报:温度计的类型温度计的结构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三导:温度的单位是什么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时我们如何读数。正唃读数的方法练习试读出下列几支温度计上的读数。课后:反思仁怀市实验小学“星光课堂”导学案 三 年级 18 班 学科: 科学 学习内容3.2 测量水的温度时间2016年4月主 备 吴金涛个备共备吴金涛 周云帆导 学步 骤导学流程和内容 备注课前:定标一、单元定标:1、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称为温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2、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3、水在自然界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4、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这使水在自然界中产生了循环运动。二、课文定标:1、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人们设计制作了不同的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2、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3、观察不同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刻度范围在-20110)用于测量水的温度。4、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和记录4杯不同冷热的水的温度。5、培养在观测、记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导学准备1、每组4杯不同冷热的水(自来水、温水、热水、热水瓶里刚倒出的烫水),共60杯,每组4支水温计,共60支。2、水温测量记录表(参考书P46)14张3、气温计、体温计、高温计各1支。课前展示1、复习2、预习汇报3、提问课中:三导三学一导: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选择水温计课中:三导三学初学: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方法汇报二导:注意事项1、轻拿轻放,不要碰坏2、小心烫伤,不要将水碰倒3、有破裂的温度计要立即告诉老师4、将测量的温度填写在记录表中群学:测量水的温度汇报三导:1、实验中出现的情况2、水温的差异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展学:1、探讨水温的差异的原因2、完成实验记录3、展示小组完成的记录表课后:反思仁怀市实验小学“星光课堂”导学案 三 年级 18 班 学科: 科学 学习内容3.3 水结冰了时间2016年4月主 备 吴金涛个备共备吴金涛 周云帆导 学步 骤导学流程和内容 备注课前:定标一、单元定标:1、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称为温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2、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3、水在自然界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4、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这使水在自然界中产生了循环运动。二、课文定标:1、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2、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3、观察、记录冰的特征,并比较冰和水的相同与不同。4、观察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及其他变化。5、乐于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6、初次感受、体现物质状态的变化。导学准备冰块若干,试管16支(试管架16个),杯子16个,毛巾16张,温度计16支,盐1包(分成16杯用一次性杯子装)课前展示复习预习展示提问课中:三导三学一导:冰和水和区别吗?课中:三导三学初学:冰和水的区别完成冰、水对比图(图略)二导:1、你能将水变成冰吗?2、你怎样设计实验将水变成冰,并证明水变成冰的温度是0摄氏度?3、讲解实验方法及注意事项群学:完成水结冰的实验交流三导:水在什么温度时会结冰?是什么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展学:完成实验记录表课后:反思仁怀市实验小学“星光课堂”导学案 三 年级 18 班 学科: 科学 学习内容3.4 冰融化了时间2016年4月主 备 吴金涛个备共备吴金涛 周云帆导 学步 骤导学流程和内容 备注课前:定标一、单元定标:1、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称为温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2、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3、水在自然界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4、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这使水在自然界中产生了循环运动。二、课文定标:1、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冰。2、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3、观测并记录冰块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和现象。4、观测并记录冰块周围空气的温度变化。5、设计、选择、应用一个快速融化成冰块的方法。6、养成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7、初次感受、体验物质状态变化的可逆性。导学准备冰块若干温度计16支烧杯16个透明塑料袋16个,记录表50页课前展示复习预习展示提问课中:三导三学一导:冰从冰箱里拿出来以后会发生变化吗?(融化)那么,你可知道冰块在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吗?课中:三导三学初学:测量冰块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实验方法及注意事项。二导:实验器材温度计正确的使用方法群学:完成冰块融化的温度测量实验三导:加快冰的融化的办法还有哪些?融化冰的比赛。1、实验准备:透明塑料袋。冰块2、讨论3、比赛4、结果5、加快冰的融化的方法课后:反思仁怀市实验小学“星光课堂”导学案 三 年级 18 班 学科: 科学 学习内容3.5 水珠从哪里来时间2016年4月主 备 吴金涛个备共备吴金涛 周云帆导 学步 骤导学流程和内容 备注课前:定标一、单元定标:1、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称为温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2、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3、水在自然界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4、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这使水在自然界中产生了循环运动。二、课文定标:1、知道装冰的杯子外壁会出现小水珠。2、明白杯子外壁的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伶凝结而成的,并能设计对比实验证明。2、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导学准备1、杯子48个2、冰块若干3、水少许课前展示复习预习展示提问课中:三导三学一导:给每一个小组配发一杯冰,让学生观察课中:三导三学初学:观察装冰的杯子外壁会出现小水珠二导:这些小水珠是怎么来的?设计实验群学:对比实验证明玻璃杯外壁的水珠是从空气中来的三导:空气中的水蒸气怎么会变成小水珠?展学1、空气中有水蒸气2、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变成小水珠3、这种现象叫凝结,凝结要吸热4、生活中的凝结现象有哪些?课后:反思仁怀市实验小学“星光课堂”导学案 三 年级 18 班 学科: 科学 学习内容3.6 水和水蒸气时间2016年4月主 备 吴金涛个备共备吴金涛 周云帆导 学步 骤导学流程和内容 备注课前:定标一、单元定标:1、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称为温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2、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3、水在自然界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4、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这使水在自然界中产生了循环运动。二、课文定标:1、知道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2、研究加热的方法加快水的蒸发,探讨其它加快水蒸发的方法。3、明白水蒸气遇冷会变成水滴,这个过程叫凝结,并能用实验证明凝结。导学准备浅碟子1个酒精灯1个、火柴1盒、三角架1个,石棉网1个。水。蜡烛16支,盛放蜡烛的玻璃容器16个,铁汤勺32个,铁架台16个玻璃杯2个(大、小各1个),冰块一杯。课前展示1、复习2、预习展示课中:三导三学一导:积水到哪儿去了?课中:三导三学初学:水变成水蒸气的实验二导:加快水蒸发的方法有哪些?怎样证明?用加热的方法加快水的蒸发实验方法及注意事项群学:分组实验用加热的方法加快水的蒸发汇报三导:水蒸气在哪儿的?怎样证明水蒸气在空气中的呢,你能用实验让空气中的水蒸气下来吗?展学:凝结的含义凝结实验的过程课后:反思仁怀市实验小学“星光课堂”导学案 三 年级 18 班 学科: 科学 学习内容3.7 水的三态变化时间2016年4月主 备 吴金涛个备共备吴金涛 周云帆导 学步 骤导学流程和内容 备注课前:定标一、单元定标:1、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称为温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2、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3、水在自然界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4、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这使水在自然界中产生了循环运动。二、课文定标:1、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即水在自然界同时以液态、固态和气态存在。2、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进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3、回忆或观察水在自然界的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讨论它们之间变化的原因和条件。4、寻求水的气态和固态之间变化的证据,尝试自主设计水的气态和固态之间变化的观察实验活动。5、分析水的各种状态之间变化的过程,整理概括水的三态变化规律。6、思考有关自然界水的相关问题,并尝试用“水的三态循环”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导学准备课前展示水的各种形态1、师:在将近一个星期的学习以来,我们一直在学习水,谁来说说你有什么收获吗?课中:三导三学一导刚才的交流中提到水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