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变的历史影响_第1页
七七事变的历史影响_第2页
七七事变的历史影响_第3页
七七事变的历史影响_第4页
七七事变的历史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七七事变的历史影响七七事变是中国全面性抗战的开始,中国在东方开辟了第一个大规模的反法西斯战场。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1937年7月,日本法西斯集团经过充分准备后,悍然发动了七七事变,把6年前在中国东北挑起的局部战争升级为全面侵华战争,率先在世界的东方点燃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的活动不仅威胁到人民大众的生存,而且直接威胁到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中国国民政府对日本残存的一点和平幻想彻底破灭,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作出了积极反应。前所未有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充分体现了“民族意识胜过一切”的思想,在大敌当前的紧急关头,产生了巨大的民族凝聚力。民族危机唤醒了沉睡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无情的战争教育了全国各族人民,从沿海到内地、从都市到偏乡僻壤的全中国人民都被动员起来了。全民族的抗日救亡运动迅速掀起,如火如荼。日本帝国主义面临的对手是空前觉醒的中华民族,所以这就注定了它必然灭亡的命运,中华民族则一天天开始复兴。卢沟桥畔的枪声引燃的整个中华民族的抗日圣火,将中国推2/6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中国人民团结一致,以抗击日本法西斯的辉煌战绩,一扫中国近百年尽遭侮辱、积弱不振的形象,第一次赢得了反对外来侵略的伟大胜利。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华全民族的空前觉醒和因此重新焕发出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是中国人民坚持8年抗战、最终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根本力量。12今天是“七七事变”73周年纪念日,在中华民族抵御侵略的历史中,这无疑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面对这已经远去但却仍旧沉重的历史,缅怀那些为民族存亡浴血牺牲的先烈们,联想起近年来中华民族奋起直追所取得的骄傲成绩,抚今追昔,不由得让人感想万千。回想那些受尽屈辱的岁月,看看今天平安和谐的日子,其变化无疑是翻天覆地的。可以说,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天开始,中国人民真正地站了起来。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到今天中国已经将落后与屈辱的帽子永远地摘下了。可就在这样的举世瞩目的大变化的背后,从毛泽东同志到邓小平同志,从江泽民同志到胡锦涛同志,几代领导人始终不忘谆谆教诲,要大家始终铭记历史的教训,要将忧患意识长存心中。二千多年前,孟子在孟子告子下提出了“生3/6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告知世人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而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一直以来,这个观点一直被国人所尊崇,并传承至今。何谓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是一种清醒的防范意识和预见意识,是源发于人内心的一种自觉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直接表现为坚强意志和奋发精神,是人改造世界的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能动性,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精神动力。纵观历史和现实,从春秋老子老子五十八章中“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未雨绸缪,到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忧国忧民,再到明末顾炎武日知录“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的以天下人为己任,都深深昭示了中华文明传统中的忧患意识的深刻涵义。然而历朝历代折戟沉沙的君主与官员们不胜枚举,毫无例外都是因为自身缺乏对权力的忧患意识,漠视人民群众,蔑视国法朝纲,直至无法无天,走向了人民群众的对立面,最终受到历史的审判和人民的制裁,留下了千古骂名。也就是因为忧患意识的缺失,从1840年鸦片战争列强打开中国的大门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100多年的时间,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也是中华儿女的抗争史。特别是“七七事变”之后,国土被大肆侵略,4/6国人遭受劫难,八年抗战也永远地被中华儿女所铭记。历史是一面明镜,警示我们忧患意识不可缺;现实是一种挑战,告知我们忧患意识须加强。尽管“七七事变”的硝烟早已散去,历史的车轮也已碾过,但我们不能忘记曾经遭受过的那些苦难,要牢记今日岁月的来之不易。只有常怀忧患之思,常怀自警之心,居安思危,砥砺不息,克勤克俭,夙兴夜寐,中华民族才会不断地从成功走向成功。127月9日、11日、19日,日本华北驻屯军与冀察当局三次达成的协议,都被卢沟桥时断时续的炮声证明是一纸空文。“现地谈判”使日军赢得了增兵华北的时间,但它却蒙蔽了冀察当局的视线,迟缓了第29军布兵应战的准备,给平津抗战带来极大危害。到7月25日,陆续集结平津的日军已达6万人以上。日本华北驻屯军的作战部署基本完成之后,又在7月25日、26日制造了廊坊事件和广安门事件。26日下午,华北驻屯军向第29军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中国守军于28日前全部撤出平津地区,否则将采取行动。被宋哲元拒绝,并于27日向全国发表自卫守土通电,坚决守土抗战。同日,日军参谋部经天皇批准,命令日本华北驻屯军向第29军发动攻击,增调国内5个师约20万人到5/6中国,并向华北驻屯军司令官香月清司下达正式作战任务“负责讨伐平津地区的中国军队。”血战平津已再所难免。中国军队负隅顽抗。7月28日上午,日军按预定计划向北平发动总攻。当时香月清司指挥已云集到北平周围的朝鲜军第20师团,关东军独立混成第1、第11旅团,中国驻屯军步兵旅团约1万人,在100余门大炮和装甲车配合、数十架飞机掩护下,向驻守在北平西郊的南苑、北苑、西苑的中国第29军第132、37、38师发起全面攻击。第29军将士在各自驻地背水一战。南苑是日军攻击的重点,第29军驻南苑部队约8000余人掘壕进行阻挠,最后,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第132师师长赵登禹战死,不少军训团的学生也在战斗中壮烈牺牲。28日夜,宋哲元撤离北平,29日,北平沦陷。29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