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强化酱油安全性的科学计算.doc_第1页
铁强化酱油安全性的科学计算.doc_第2页
铁强化酱油安全性的科学计算.doc_第3页
铁强化酱油安全性的科学计算.doc_第4页
铁强化酱油安全性的科学计算.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铁强化酱油安全科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物强化办公室导读:关于铁强化酱油安全性的说明1关于铁营养强化剂NaFeEDTA的安全性和国际法规状况3铁强化酱油安全性的科学计算5我国贫血现状及改善途径7铁强化酱油工作进展10附件 国际食物铁强化工作进展12关于铁强化酱油安全性的说明针对近日一些媒体报道和转载的关于“铁强化酱油可以干扰其他微量元素吸收利用,同时造成儿童低身高,甚至导致癌症”的说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物强化办公室做出如下说明:1) 铁强化酱油所用的NaFeEDTA是政府批准的营养强化剂(GB14880)。我们有充分的科学证据证明在酱油中添加的少量(175-210毫克/100毫升)NaFeEDTA不但不会降低人体内其它微量元素的吸收,而且对锌等微量元素的吸收还有促进作用。同时,人体对于铁的吸收有很强的调节作用,多余的铁可以通过代谢排出体外。每人每天通过铁强化酱油摄入的2-4毫克铁不会对不缺铁和不贫血的人造成任何不利的健康影响,长期每天食用铁强化酱油不会造成铁过量摄入;相反的,2003年以来推广应用铁强化酱油的大量数据表明铁强化酱油对铁缺乏和贫血人群具有明显的营养改善作用。建议居民为了自身和家人的健康每日或经常食用铁强化酱油。2)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早在1992年就对NaFeEDTA的安全性进行了全面评估,结论NaFeEDTA是适合在食物强化中应用的一种铁剂。评估认同了用NaFeEDTA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在泰国、南非和危地马拉分别进行的强化鱼露、咖喱和食糖的大规人群铁缺乏和贫血干预的营养作用,认为NaFeEDTA适用于国家开展的大规模人群营养干预,并向各国推荐使用。目前包括北美、南美、澳洲在内的全球大部分地区均允许NaFeEDTA作为营养强化剂使用。美国FDA于2004年和2006年,确认NaFeEDTA在果味饮料(及还原乳)和酱油中应用是GRAS,即为一般公认安全的。2007年,JECFA总结性评估认为NaFeEDTA是应用于食物强化的良好铁剂来源、是安全的。至今为止全球范围内还没有出现NaFeEDTA的任何不良反应报告。我国于1999年批准NaFeEDTA作为营养强化剂使用。3) 铁缺乏和贫血是我国严重公共卫生问题,在卫生部支持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用铁强化酱油预防和控制我国铁缺乏和贫血是营养改善的重要举措。全国第四次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各类人群的平均贫血发生率达到20.1%,其中妇女、儿童和老年人人群贫血发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缺铁和贫血会导致儿童生长发育不良,特别是智力发育迟缓,而这一后果并不会在改善后得到完全恢复。缺铁和贫血会导致人体虚弱无力,免疫和抗病能力下降。对社会来讲,贫血导致人群智力和劳动能力下降,影响人口素质和竞争能力,影响国家经济发展。4) 在卫生部领导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中国调味品协会等部门合作开展应用铁强化酱油预防和控制中国居民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项目,从2003年项目启动以来已在九个省和直辖市进行了推动,项目监测数据显示食用铁强化酱油的消费者贫血率明显下降,数以千万计的消费者已从项目收益,显现了项目的作用和意义。2010年10月21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物强化办公室在北京启动了铁强化酱油项目二期,继续扩大铁强化酱油应用的覆盖面。我们将在卫生部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领导下,继续努力,把这项利国利民的营养项目做好。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物强化办公室2010年10月23日关于铁营养强化剂NaFeEDTA的安全性和国际法规状况1.营养学安全性评价高剂量试验:利用雄性SD大鼠进行NaFeEDTA 的21天喂养实验,高达4.5 mg/kg bw/d 的Fe剂量和144 mg/kg bw/d 的EDTA并不会影响Ca的吸收,但可以增加Zn和Cu的吸收。食物强化用剂量试验:健康个体食用Fe剂量为2-10 mg/d 的NaFeEDTA强化食品30天(其中EDTA剂量为10-52 mg/d),对Zn、Ca、或Mn的代谢无明显影响。食物强化应用对比研究:NaFeEDTA强化餐的Zn、Cu、Ca或Mg的吸收与FeSO4VC强化餐相似。对铅、镉等的影响:具有排铅作用,降低镉(Cd)在体内的存留。2.一些食物应用研究1)给予轻度贫血和铁缺乏的学龄前儿童NaFeEDTA (铁剂量为2.5mg),进行32天的生物利用率研究,结果表明NaFeEDTA的铁吸收率比Fe2(SO4)3 有所增加。2)给予11个健康婴儿(18到27周)NaFeEDTA强化的谷物(铁剂量相当于2.0mg),对Zn、Cu、Ca和Mg的表观吸收率无显著影响。3)将NaFeEDTA添加于酱油中,每日补充5或20 mg 铁,持续3月,可明显改善中国缺铁性贫血学生(11-17岁)的铁营养状况。3.国际法规状况1)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1992年,JECFA向各国推荐NaFeEDTA用于大人群食物强化。1999年,JECFA推荐NaFeEDTA的强化量为0.2mg铁/ 公斤体重天。2007年,JECFA推荐NaFeEDTA用于各类食物强化。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NaFeEDTA在植物性膳食为主的国家小麦粉和玉米粉强化的强化首先铁源。2)美国2004年,NaFeEDTA作为以食物强化为目的的粉类代餐、风味奶和水果味饮料中的膳食铁源,被确认为“公认为安全的”(GRAS),使用量为每200mL还原奶中添加量为2.5mg铁(GRAS Notice No. GRN000152)(FDA,2004)。2006年,NaFeEDTA可用作酱油、鱼露、烧烤酱和海鲜酱中的铁强化,其使用量按重量百分比计为0.024%(以铁计);也可用作甜酸酱中的铁强化,其使用量按重量百分比计为0.012%。3)欧盟2002年NaFeEDTA已被作为一种治疗缺铁性贫血的铁源列入英国药典(BP)(Sweetman,2002)。药典推荐口服NaFeEDTA最大剂量为1.42g NaFeEDTA/人/天,即提供约205mg铁/人/天(Sweetman,2002)。申请者称在法国、英国、意大利和瑞典,NaFeEDTA已被用作商品中的活性药物成分。2010年,欧盟食品安全委员会审议认为NaFeEDTA是一种适合于食物强化和膳食补充剂中应用的铁剂。4)澳洲2007年后经批准作为铁营养强化剂的一种来源,并列入STANDARD 1.1.1标准中的营养素化合物名单中,可以作为食物强化的铁剂应用。铁强化酱油安全性的科学计算铁强化酱油中添加的铁是一种新型铁强化剂NaFeEDTA,酱油的食用量差异不大,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对含铁量有着十分严格的控制,每100毫升酱油中含NaFeEDTA 175210毫克。以100毫升酱油含NaFeEDTA 200毫克计算。NaFeEDTA分子量为421.09。铁分子量为56。根据2000年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数据显示:每日摄入75毫克铁对于正常人体健康是没有损害的。我国成年人通过膳食所获得铁量为1826毫克,即使通过铁强化酱油每人每日铁摄入量24毫克,其总铁摄入也远低于健康损害剂量。1、铁强化酱油中提供的铁量计算方法:采用正常酱油食用量计算: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酱油消费量为8.9毫升/日/人。若所有酱油食用均来自铁强化酱油,则:每人每日铁摄入量=8.9毫升/日/人200毫克/100毫升56/421.09=2.4毫克。若以199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中酱油消费量12.6毫升/日/人计算,则:每人每日铁摄入量=12.6毫升/日/人200毫克/100毫升56/421.09=3.4毫克。如采用极端摄入量计算: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健康成年人一天食盐(包括酱油和其他食物中的食盐量)的摄入量不高于6克。酱油中盐的含量一般为10%20,以15%含盐量计算。若所有食盐摄入均来自于酱油,则每人每日酱油摄入量最高为40ml。这意味着一个三口之家,4天食用完1瓶500毫升的酱油。若所有酱油食用均来自铁强化酱油,则:每人每日铁摄入量=40毫升/日/人200毫克/100毫升56/421.09=10.6毫克。2、我国人均每日铁强化剂量低于国际水平以美国为例,1942年1月1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正式建立白面粉强化标准,在白面粉中添加强化铁以及维生素B1、尼克酸,选择性添加维生素B2、钙。随后,强化的食物范围不断扩大。二战末期,FDA迅速建立面条(1946年)、白面包(1952年)、玉米粉(1955年)、白米(1958年)强化标准。1965年-1994年,美国通过强化食品所获取的铁量不断上升。目前,美国儿童缺铁性贫血率仅为3%,青春期女性为2%,乳母为5%。美国面粉中铁强化量为44毫克/公斤面粉,人均面粉消费量约为150克/日 Lindsay H Allen. ORIGIN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 How common is vitamin B-12 deficiency? Am J Clin Nutr J89: 693S-696S, 2009.。每人因面粉强化而获得的铁量为6.6毫克/日(计算方法:44毫克/公斤(150克/日)/(1000克/公斤)),高于人均从铁强化酱油中获得的24毫克铁/日。目前,加拿大、中南非洲、南非、中亚等地区的近80个国家推行强化面粉,其中60多个国家制定了强化面粉国家标准(见附件),实现了面粉的广泛性强化。2009年强化面粉已占全球面粉总消费量的30%。世界卫生组织于2009年在小麦粉和玉米粉强化建议中提出铁的添加水平(见表1)。以面粉消费量水平150300克/日为例,建议NaFeEDTA添加量为20毫克/公斤面粉。则每日从强化面粉中获取的铁量为36毫克/日(计算方法:20毫克/公斤面粉(150300克/日)/(1000克/公斤) ),略高于人均从铁强化酱油中获得的24毫克铁/日。 由以上推算,可知铁强化酱油强化剂量属于安全范围。我国贫血现状及改善途径缺铁性贫血是我国高患病率的营养缺乏疾病之一。第四次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报告表明:我国居民贫血患病率平均为20.1%;2岁以内婴幼儿、妇女和60岁以上老人的贫血患病率分别为31.1%、23.3%和29.1%。根据国际机构关于贫血的公共卫生严重程度等级划定,中国居民的贫血问题属于中度公共卫生问题,部分地区贫血问题已经属于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2004年全球疾病负担评估中,我国每10万人因铁缺乏所造成的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s)为189,位于192个成员国中的第99位;全国总损失为2479,位于成员国中倒数第二位。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我国居民缺铁的情况已经相当严重,缺铁性贫血正成为影响我国国民体质的一大问题。然而,缺铁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身体素质的下降,在它的背后还有一笔不小的经济账。据我国权威机构推算,仅就女性而言,10年内由于患缺铁性贫血而丧失的劳动产值可达4840亿美元。而儿童及青少年患缺铁性贫血,预示着我国今后劳动力的减少和医药负担的加重。铁的主要生理功能是通过与蛋白质结合形成血红蛋白、进而形成血液中的红细胞来完成的,红细胞是人体携带和运输氧的重要物质,而人体的所有器官和组织缺少了氧,都是无法正常工作的。同时,铁还有其他的生理功能,例如组成能量代谢所需要的酶。贫血是铁缺乏严重到影响血液红细胞的数量和质量程度时所表现出的疾病状态,特点是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值,人体各个器官组织缺氧-皮肤黏膜苍白、易疲劳、头晕、气短,严重者工作和劳动能力下降,抗病能力下降。对于孩子们来说,患上贫血病就意味着婴幼儿死亡率升高、生长发育迟缓、学习能力降低。如果是孕育着新生命的妇女,贫血不仅影响自身的健康,还影响她的胎儿-造成生长发育不良和出生后的贫血。然而,仅仅以缺铁性贫血的患病与否来衡量人是否铁营养不良是远远不够的,铁缺乏(隐性饥饿)的初期是没有特异性症状的,人们只是感觉容易疲劳、注意力难以集中、容易生病或者孩子学习能力差,如果不能及时纠正,症状就会日益加重,贫血症状才慢慢出现。随着铁缺乏的越来越严重,贫血的症状就会越来越严重,对人体健康和生命的威胁也将加剧。1.铁缺乏寻因从总体上讲,我国居民的铁摄入量并不低。但另一方面,我国不同年龄人群均有一定比例的贫血患病率。据权威机构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点:膳食结构因素 我国居民长期以来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如谷物、薯类、蔬菜等。尽管上世纪80年代中期后,我国膳食结构出现了动物性食物增长、植物性食物减少的趋势,但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模式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植物中铁的含量并不低,但为非血红素铁,一般以铁盐的形式存在,占膳食总铁摄入量的85%以上。而人体对植物性食物中的铁的吸收率很低,平均不足5%。例如大米中的铁仅有1%可被人体吸收;大豆为7%;玉米和黑豆为3%,莴苣为4%;小麦为5%。此外,植物性食物中含有大量抑制铁吸收的物质,如植酸、多酚类物质等。因此,最近一些专家认为,非血红素铁在人体中的实际吸收率可能远远低于5%。易被人体吸收的血红素铁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如动物肝脏、动物全血、肉类等,而这些食物在我国居民膳食中所占的比例较小。饮食习惯因素 食用大量谷物、蔬菜、水果和饮茶是我国居民的饮食习惯,而植物性膳食中含有较多的植酸和多酚等抑制物质,这些物质可与铁形成难以溶解的化合物,影响铁的吸收。由于我国居民膳食中促进铁吸收的因子,如富含血红素铁食物、维生素C等相对于上述抑制因子不足,所以,虽然饮茶、吃蔬菜不是坏习惯,却成为造成国民缺铁的重要因素。从以上因素可以看出,尽管我国居民摄入铁的总量不少,但大多数没有被人体利用,导致相当一部分人缺铁。另外,国民营养知识普遍缺乏,营养意识淡薄,绝大多数居民不会主动地合理调配饮食,以更好地满足机体的营养需求,也是引起国民缺铁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2.改善途径营养改善的途径主要有三种:1) 膳食搭配和营养教育无论是从营养学还是社会发展的观点来看,膳食改善都是一种根本的和可持续的措施。然而,这一措施在实施中,有一些常见的问题,如,需要充足的食物供应和适当的经济条件;需要有适当的营养学知识来进行合理的食物搭配;以及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见效。因此,这一措施不适合于在短期内解决较贫困人群中的微量营养素缺乏问题,而是一项基本的战略措施。铁的主要食物来源:丰富来源:动物血、肝脏、鸡胗、牛肾、大豆、黑木耳、芝麻酱;良好来源:瘦肉、红糖、蛋黄、猪肾、羊肾、干果。2) 应用营养素补充剂最典型的成功例子是大剂量维生素A防治儿童维生素A缺乏。非洲和亚洲的经验证明,只要有外来资助和把维生素A制剂送到家家户户的组织网络,就可在很短时期内控制维生素A缺乏。然而,这种措施对穷国来讲,如果没有外援,是不可能持久的。因此,目前的这一措施只限于联合国机构(如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项目。这方面的其他例子有孕妇补铁和补钙、幼儿补鱼肝油和钙、妊娠前补叶酸等等。一般而言,营养素补充剂适用于特殊人群、特殊生理时期,而用量一般较大,难以从食物措施来解决。医疗上的铁剂多为硫酸亚铁和葡萄糖酸亚铁,这些铁剂都是为纠正贫血而准备的,剂量很大,含铁量很高,一般每天服用量要达到4080毫克,可以在较短时期内起到纠正贫血的效果。为了避免发生铁过量现象,这种药用铁剂不宜长期服用。因此在服用铁剂治疗贫血的时候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可随意大剂量服用。3) 食物强化在大多数人日常食用的面粉、调味品等食品中强化最容易缺乏的微量营养素,以改善人们的营养状况,保证健康不受威胁。这种措施的优点在于既能覆盖较大面积的人群,又能在短时间内收效,而且强化的成本不多,还不需要改变人们的饮食习惯。美国和加拿大的面粉强化已经开展了几十年,使他们的国人从中获得了四分之一的铁摄入量,有效降低了铁缺乏的发生率。目前,有近80个国家推动强化面粉,其中60多个国家制定了强化面粉国家标准 /wheatflour/countrydata.php,实现了面粉的广泛性强化。2009年全球强化面粉已占面粉总消费量的30%。根据各国饮食习惯,不同国家也开展了多种类的食物铁强化的研究和试点推广:智利、南非开展的强化饼干,印尼强化糖果,越南强化鱼露,印度强化咖喱粉,泰国强化调料粉包,摩洛哥和印度强化食用盐,南非强化汤粉,危地马拉强化食用糖,巴西强化饮用水,澳大利亚、印尼和孟加拉国强化饮料,墨西哥、智利强化全牛奶等。铁强化酱油工作进展1.铁强化酱油贵州大人群干预结果2000年9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专家在我国贫困地区贵州省毕节市海子街镇1万4千名3岁以上群中进行为期18个月的贫血干预研究 Junshi Chen, Xianfeng Zhao, Xin Zhang, Shian Yin, Jianhua Piao, Junshen Huo, Bo Yu, Ning Qu, Qiliang Lu, Shisun Wang, and Chunming Chen, Studies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NaFeEDTA-fortified soy sauce in controlling iron deficiency: A populationbased intervention trial。Food Nutr Bull. 2005 Jun; 26(2):177-86; discussion 187-9. 。干预组每天食用铁强化酱油15毫升(含铁4毫克),对照组食用普通酱油,一年半后,干预组缺铁性贫血的改善率达3070;同时,包括体重在内的儿童身高和体重也有很大改善(见图1、2)。18个月效果观察实验中未见铁过量病例。6个月基线1年强化组 对照组图1 干预6个月和1年后的贫血率改变(女性)图2 36岁儿童干预一年后身高、体重变化说明:HAZ(年龄别身高)、WAZ(年龄别体重)、WHZ(身高体重别)2004年以来,在铁强化酱油推动应用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物强化办公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物强化办公室)建立了以卫生系统为主力,政府支持和行业协会、企业、媒体积极参与的组织框架,已经在贵州、江苏、河北、广东、吉林、北京、广西、山东、浙江等省、直辖市、自治区开始摸索宣传和推动铁强化酱油应用的国民营养改善模式。铁强化酱油属于政府倡导、市场化运作的营养改善公益项目。卫生部先后2次下发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关于推广铁强化酱油,预防缺铁性贫血的情况通报,明确要求各地给予支持,以保证项目的实施。同时卫生部领导多次出席铁强化酱油项目宣传活动,肯定铁强化酱油推动工作的意义,并积极动员各级卫生体系工作人员积极参与铁强化酱油的推动工作中。目前,铁强化酱油项目已建立了30个监测点,对贫血患病率和铁强化酱油认知率进行调查。目前,监测点铁强化酱油覆盖率达到100%,居民认知率达到80%,贫血率较原来下降比率为30。全国约有6000多万人群长期食用铁强化酱油。实践证明,这一措施具有巨大的健康效益潜力,预示了未来全国性实施的可持续性和覆盖农村目标人群的可及性。因“通过对NaFeEDTA强化酱油的研究、开发和应用,预防与控制缺铁性贫血,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及社会和经济价值”,铁强化酱油项目获得了首届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的二等奖。今年卫生部印发的营养改善工作管理办法中明确指出,营养指导工作应当包括:“强化食品和营养素补充剂选择的建议”、“社会及媒体的营养与健康课堂”等。铁强化酱油二期推动项目于2010年启动。项目期主要致力于营造良好环境,并通过改善布货渠道的方式,提高铁强化酱油的人群覆盖,最终实现预防和控制中国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在卫生部的支持下,在全球营养改善联盟(GAIN)资助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物强化办公室联合中国调味品协会在全国范围内推动铁强化酱油的应用。计划2013年我国铁强化酱油销量达到12万吨。据悉卫生部、中国CDC及国家863项目也将投入铁强化酱油的推动。附件 国际食物铁强化工作进展“强化食物”在世界上许多国家以法律的形式存在各国根据不同的饮食习惯正开展多种类的食物强化推广通过食物强化来解决国民普遍存在的营养素不足问题,早在几十年前,许多国家已经开始起步并得到了良好的效果。1.玉米粉和小麦粉强化多种营养素1942年1月1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正式建立白面粉强化标准,在白面粉中添加强化铁以及维生素B1、尼克酸,选择性添加维生素B2、钙。随后,强化的食物范围不断扩大。二战末期,FDA迅速建立面条(1946年)、白面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