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小组合学).doc_第1页
《推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小组合学).doc_第2页
《推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小组合学).doc_第3页
《推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小组合学).doc_第4页
《推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小组合学).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推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常熟实验小学 密亚萍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通过小组合学的形式,认识理解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3. 通过辨析,理解“敲”的妙处,并试着推敲文字。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讲述故事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推敲。(齐读课题)2. 上节课,我们交流了自己学得好的生字,通过查资料了解了贾岛、韩愈,并进行了交流,还知道了“推敲”一词还有一段来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读读这个故事。3. 【课件出示课文地图】 起因:寻友不遇 留诗相送 发展:一字斟酌 反复推敲 高潮:误闯仪仗队 请求宽恕 结局:韩愈建议 贾岛赞同这是我们班顾邵涵在个人先学时,绘制的课文地图。我们一起读一读。现在,你能看着这个课文地图,说说这是个什么样的故事吗?学生讲述。评议小结:你能抓住关键词,把课文内容概括得清晰明了,真会学习。 (3)二、研读文字,认识人品1知道了故事还不够,我们还要了解其中的人物。我们知道,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贾岛。我们学过他的一首诗寻隐者不遇。齐声吟诵。这首诗表现了贾岛对隐者的仰慕,对隐居山林生活的向往。2. 那么,推敲这个故事,又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贾岛呢?这是我们今天的第一个学习任务【课件出示“小组合学”“识人品”部分】(一)识人品我们小组认为贾岛是个_的人,理由有以下几点:_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5)3. 集体汇报。师:你们小组认为贾岛是个怎样的人,理由是什么?请你们用20秒的时间快速分配一下集体交流的任务和先后顺序。教师指名一个小组上台,并请第一个发言的站在台中,其余的在旁边等候。生交流,教师相机出示课文相关语句,并随学生交流相机点拨,并指导朗读。相机板书:认真严肃、锲而不舍、一丝不苟要点1:认真,肯钻研,一丝不苟,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理由:第二天,贾岛独自骑着毛驴返回长安。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心里还牵挂着昨夜写的那首诗,有着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沈阶梁在先学时,提出:贾岛为何在街上做推和敲的动作?现在谁来告诉他。(这时的他已经完全沉浸到诗的意境中,简直如痴如醉,因而进了长安城都“不知不觉”。看出他有着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贾岛曾经写过自己“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说明他作诗确实耗费了不少心血。)指导朗读。做动作。发笑。大家笑了,也难怪大街上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引导一下:同学们,如果你想到自己作文中的某个字写得不好,通常会怎样?回到家中翻开本子钻研。是呀,贾岛在大街上就这样,不分场合,不分时间,难怪这好笑的背后,其实是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行人、车辆都纷纷避让,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竟然闯进了仪仗队中。(“竟然闯进”突显出贾岛的钻研精神)指导朗读。 (7) 三、品味“推”“敲”,说说理解1. 那到底是用“推”好还是“敲”好呢?请看第二个学习任务。【课件出示:品味“推”“敲”】(二)品味“推”“敲”韩愈认为用_字好,你能在文中找到他的理由吗?找到相关句段,用曲线划出来,并读一读,思考:这是为什么呢?然后,请在四人小组中讨论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小组学习。 (3)2. 韩愈认为用敲字好。谁来读读韩愈的理由?指名读。3. 其实,韩愈说了几点理由?一、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礼貌的人;二、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三、用“敲”字读起来也响亮些。4. 这三点理由,你理解了吗?吕欣怡同学在先学后,仍然不明白为什么“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相信不止她一人,还有人有这个疑惑。有哪个小组来和大家说说。要点1:古人很讲究字韵,“推”的韵母是u,“敲”的韵母是 o ,当然后者读起来要响亮些。要点2:月夜的“宁静”是无声的,而“敲”字读得响亮,用有声衬托无声,这叫反衬,更显环境的安静。月夜的宁静在前文有体现吗?你能找到相关句子吗?【课件出示: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哪些词表现了月夜的美好?(夜深人静,月光皎洁)指导朗读。看书上的插图,仔细观察,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美好的月色吗?大家将这么美好的月夜通过朗读表现出来。朗读。如果真的很宁静,那会觉得死气沉沉,如果“敲”门,“敲”字读得响亮,用有声衬托无声,这叫反衬,更显环境的安静。5. 说得真好!难怪书上说是韩愈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对文字研究颇深啊。齐读。这是韩愈的理由,你们也能说出用“敲”字好的理由吗?(僧人的好友隐居在远离人境的地方,这里不仅没有邻居,而且平时很少有人造访。在这月色皎洁的夜晚,鸟儿栖息,老友前来拜访,一阵“笃笃”的敲门声,声响虽然不大,但却由于万籁俱寂,竟惊动了从来没有听到过这么大声响的宿鸟,有的“咕咕”不安,有的“扑棱棱”飞出侦查一番,又折回巢中,一切又归于平静。这响中寓静,以响衬静,使静更静的效果,是“推”字表现不出来的。)教师小结。6. 【出示诗文】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后来,这首诗中的“推”就改成了“敲”。(师点击“推”,改成“敲”。)学生齐读。 (7)四、也学诗人,推敲文字1. 贾岛与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这个故事,成为了文坛佳话,后来(引读)人们就把在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2. 同学们,古人写诗、作文时推敲文字的故事很多,比如:【课件出示: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在用“绿”这个字之前,曾用过“到、过、入、满”这些字,经他再三推敲,他决定用“绿”,你们认为它好在哪里呢?可以小组讨论下。“绿”不仅表示颜色,还有“吹绿了”的意思,将春风拟人化,更增添了动态美。 (3) 3. 让我们也来学学贾岛、王安石等诗人一起来推敲文字。请看第三个学习任务。【课件出示“推敲”词语】下面句子中画线的词语能换成括号里的词语吗?为什么? 1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访问)一个叫李凝的朋友。 2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即时)写成的那首小诗。3再说,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安静),读起来也响亮些。小组学习,上台交流。 (10)4. 今天,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吗? 5. 今天,大家认识了一个创作态度极为认真严肃的贾岛。他字字斟酌,句句推敲,有着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正因为如此,人们称他为“苦吟诗人”。此外,我们还学到了推敲字词的学习品质,真好!课文学到这就结束了,我梳理了一下大家的疑惑,还有两个没有解决:顾邵涵在个人先学后,提出了一个疑惑:韩愈见到贾岛冲撞了仪仗队,为什么没有怪罪于他?李顾毅和徐煜晗问:贾岛拜访李凝有什么事?谁能回答。 (2) 五、布置作业1. 大家课后把这个千古流传的故事讲给家长或者朋友听,并在以后的作文中注意细细推敲词句。2. 小组合作,把推敲这个故事编成课本剧,排一排、演一演。板书: 9. 推敲 贾岛“苦吟诗人” 认真严肃 一丝不苟 锲而不舍附:推敲导学单推敲导学单班级_ 姓名_一、 个人先学1. 自学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做到:读准字音,观察字形,理解意思。然后选择一个自己学得好的生字,与大家分享。_2.课文中出现了两个诗人(贾岛、韩愈),还有一首诗题李凝幽居,请挑选一个你感兴趣的方面,通过查阅参考书,或者百度搜索,记录下来:_3.你读了课文之后,发现课文是怎样布局的,你能画张课文地图吗?4.个人先学之后,你还有什么不明白,或者你想进一步了解的,可以写下来。_二、 小组合学(一)识人品(由组内一人负责记录,说得具体一些,写得简略一些)我们小组认为贾岛是个_的人,理由有以下几点:_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