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某部第四离职干部休养所住房改造工程 测量施工方案 北京某部第四离职干部休养所住房改造工程测量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1施工组织设计北京某部第四离职干部休养所住房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2图纸图 名工程号出图日期结构施工图2009-167乙2010-03建筑施工图2009-167乙2010-031.3施工规程、规范施工规程规范名称编号北京市工程测量技术规程DBJ11/339-200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技术规程DB11/T446-2007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51-20031.4北京航天勘察设计研究院出具的普通测量报告,证书编号为11001031。二.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本项目工程名称为北京某部第四离职干部休养所住房改造工程,建设用地位于北京市丰台东大街50号,本工程由两座住宅楼101#楼、102#楼及地下车库组成,总建筑面积为53759.41平方米,其中地下车库6541.34平方米,车库共地下一层,101#楼总建筑面积23550.06平方米,地上20899.86平方米,地下2650.2平方米;102#楼总建筑面积23668.01平方米,地上20928.76平方米,地下2739.25平方米;101#楼及102#楼均为地下2层,地上16层。101#楼及102#楼地下2层高3.15m米;地下1层高3.53m米,其余层高均为2.9米,车库层高为4.5米,102#楼北侧部分车库为战时人防物资库。2.2施工重点和要点 2.2.1场地狭小,施工现场北侧、西、东侧侧紧邻围墙,所以在测量施工上存在一定的困难。2.2.2建筑物造型多变,流水段划分较多,保证轴线交圈同为工程施工要点。3.测量目标根据业主的要求、符合设计图纸和测量规程的规定,使工程的定位准确,相互间几何尺寸正确,总高垂直度在允许的偏差范围之内,满足顺利施工的需要,达到合同规定的各项质量目标。三.施工准备3.1人员安排在项目部工程师的领导下成立工程测量放线组:测量工程师(1名):负责组织工程测量放线、验线及协调施工测量组与其它工种之间工序交接。督促检查工程测量资料的编制及整理。放线员(2名):负责施工作业面上的轴线投测;高程传递及细部尺寸的放线工作。验线员(1名):负责对作业面上的测量放线成果进行校核、验收,负责组织监理验收及工程测量放线资料的报验工作。3.2施工仪器的准备为保证测量放线工作顺利展开,项目部配备相应的测量仪器如下: 仪器名称型号数量用 途全站仪CTS311S1台一级导线控制网经纬仪DJDZ-C1台轴线投测、平面放线水准仪DSZ-241台楼层水平测量铅垂仪DZJ3-L11台竖向轴线投测50米钢尺、5米塔尺、对讲机、电脑、计算器等若干作为辅助工具为保证施工测量放线工作的质量,要求对所有测量仪器在进场后及时检查,对仪器检定过期的设备必须送计量检测单位进行检定。要求每次对作业面进行放线前要求放线员仔细检校仪器。3.3施工图纸审核根据施工图纸上的要求,审核总平面图,校对点位坐标、距离是否对应,定位依据、定位条件是否明确合理,建筑物的几何位置关系是否符合要求和满足规划用地的要求;审核建筑、结构、设备施工图,主要校核平、立、剖面图是否对应一致,轴线间距、高程、结构尺寸和装修细部尺寸是否相符。四.建筑物定位与基础施工测量 4.1轴线控制由总平面图角点坐标利用计算机技术测算出各楼外侧轴线的向内1m控制线位置,确定各轴线1m控制线交点坐标,然后由测绘院校正后,根据此坐标进行现场定位,并出具相应的测量成果报告。根据需要,本工程共十个定位点(见下图): 1-1点为1-1轴1m控制线与1-H轴1m控制线交点,坐标为:X=298579.761,Y=494744.762;1-2点为1-47轴1m控制线与1-H轴1m控制线交点,坐标为:X=298585.096,Y=494826.718;1-3点为1-47轴1m控制线与1-A轴1m控制线交点,坐标为:X=298572.124,Y=494827.563;1-4点为1-1轴1m控制线与1-A轴1m控制线交点,坐标为:X=298566.789,Y=494745.607;2-1点为2-1轴1m控制线与2-L轴1m控制线交点,坐标为:X=298586.439,Y=494847.334;2-2点为2-45轴1m控制线与2-L轴1m控制线交点,坐标为:X=298591.612,Y=494926.796;2-3点为2-45轴1m控制线与2-A轴1m控制线交点,坐标为:X=298578.640,Y=494927.641;2-4点为2-1轴1m控制线与2-A轴1m控制线交点,坐标为:X=298573.467,Y=494848.179;3-1点为3-1轴1m控制线与3-E轴1m控制线交点,坐标为:X=298610.101,Y=494742.995;3-2点为3-24轴1m控制线与3-E轴1m控制线交点,坐标为:X=298621.924,Y=494924.611。具体见下图。 将轴线控制线弹到基槽内护坡上和周围的砖墙及固定建筑上,再用电子经纬仪通过距离和转角复测定位测量中的轴线控制点:测角误差在12;边长相对中误差在1/15000;点位相对误差在1.5mm范围内,即检核无误;根据以上各点位置及轴线间关系,就可以确定本工程所有轴线的位置。4.2 0.00高程控制甲方提供市政水准点2个,BM1绝对标高46.652m,BM2绝对标高46.755m。待建建筑的0.000=47.00m,由差值导出待建建筑0.000,将0.000引到建筑物四周的围墙上及周围永久建筑上,用红漆做出明显标识,闭合误差精度达到1mm,并使各点能够互相通视和联测。再根据施工部署的需要加密。4.3基础轴线投测基础施工时,将主控轴线引到基槽内,弹出主要轴线控制线,再根据施工需要放出基底的所需轴线,再用50米钢尺将所有墙柱、洞口、电梯井等施工线放出。两点通视法4.4基础阶段高程投测针对本工程实际特点,采用传递法进行高程的测量(见下图)。在马道上和基槽底分别架一台自动安平水准仪,首先利用马道上的水准仪,根据HA+a=HB+b的原理,计算出B点的标高HB=HA+a-b,然后利用基槽底部的水准仪,根据HC+c=HB+b的原理,通过B点的钢尺读数计算出-6.35m处的钢尺读数,再通过基底仪器将这些读数引测到护坡上,在护坡上-6.35m处,用红漆画出三角形高程控制点,为保证高程点的稳定性,高程点要选在边坡比较稳定或有护坡桩的边坡上。高程传递示意图根据施工需要在每次浇筑混凝土之前,使用水准仪把该边坡上的高程控制点进行校核,然后将护坡桩的高程点与该层的结构50cm 线换算高差后抄平在钢筋上用油漆涂红。待拆模后,及时将结构100cm线抄测在墙柱上,复查后作为基础高程控制线,并随时进行检查与观测。五.0.00以上施工测量5.1主体结构测量、放线、竖向控制因建筑物楼层造型复杂及现场狭小等因素,不利于外部控制,所以采用内控法。首层放线后,使用全站仪在每个流水段四角处的轴线上分别建立口字型的内控点(结构施工前预埋,每层顶板垂直投测点处预留200200mm测量洞)。 顶板砼浇筑后,在首层的内控点用JC-100铅垂仪向上投测控制线,并组成闭合图形,使用全站仪校核其尺寸。所投测的控制线校核合格后作为平面放线的依据。激光铅垂仪安放在平台上,对中整平后向上投射垂直激光束。(内控点平面布置详见附图)内控点预埋件设置图激光接收靶每层顶板垂直投测点处预留200200mm测量洞,在作业面上用光靶接收确定主控点,并在孔边划出十字线标记出激光接收点。见图:激光接收靶及垂直预留孔设置图:激光接收靶轴线投测及垂直预留孔设置图5.1.1垂直测量方法观测时间选择有利时间如清晨和阴天等。使用JC-100铅垂仪,精度1:10000(仪器旋转180o对径时二次之差)。测量时仪器旋转四个方向一测回测定,直使上面标志中心移至十丝交点为止,然后固定标板。5.1.2投测精度要求A.转换控制网精度要求投测到转换平台上的测点,另用仪器检查,即在同一测站上架设全站仪测量其点顶角来检查,求得点位X(Y)和偏差值,偏差值小于2mm不予改正。点位全部投测转换好后,到转换层检查。测量技术标准及限差规定测回数一测回,测角中偏差8。十字轴线交角偏差9005,四边形直角偏差90010,量距偏差1:20000,十字轴线端点偏差2mm,四边形角点偏差3mm。由于楼层面混凝土有平面收缩现象,在测量长度时,使边长不小于设计长度,以免收缩出现更大偏差。B.投测至平台上的十字轴线点的精度要求:在转换平台上投测至施工平台上的点投测完毕后即去平台面上检查,方法是在中心点架设经纬仪测设十字轴线边角关系,考虑到平台上受施工振动影响较大以及边长较短,其限差规定为十字轴线(四边形角)90020;量距偏差为3mm,四边形线5mm。若检测后略超过此限值,则作合理调整,直至符合要求为止。同时检查复合柱的投测点,以保证两者间的相对精度。5.2主体结构高程传递采用“控制总高,从首层传递”的方法。采用50m钢尺从首层柱子传递。由于本工程建筑物檐高为45.0m,所以不需设置转换层。施工每次引测均从首层+50线往上引测,以避免各层传递产生的累计误差。即在首层从现场0.000处引测到柱子50cm处,闭合误差2mm。高程引测点每个流水段四个角各设一个高程引测点,引测后用DZS3-1水准仪抄测这四处点,当误差在3mm之内取四个标高的平均值作为该楼层标高基准值,用该值在柱子上抄测这层结构50cm线。并用红油漆标识。如下图所示: 顶板砼浇筑后,由各控制点向上拉尺引测出作业层结构50线,用水准仪抄测到各柱主筋上,作为柱钢筋绑扎的标高线。柱模板支完后,向上拉尺到柱顶的结构50线标高处,再用水准仪进行柱顶水平抄测,用以控制柱砼高度。5.3柱、墙体部位放线本工程柱、墙体控制线均要求放出三道线,即轴线、边线及模板控制线。放线利用经纬仪放出轴线后,再用钢尺放出墙体柱边线、50cm模板控制线。5.4二次结构测量放线二次结构施工以原有控制轴线及结构100cm控制线为准,引放其他墙体、门窗洞口等尺寸。六.室内装修测量放线 室内装饰面施工时,平面控制以结构施工控制线为依据,标高控制引测结构1m标高线,要求交圈闭合。七.建筑物垂直度及标高监测根据施工规范要求我方需在结构工程完成和工程竣工时对建筑物垂直度和全高进行实测,并记录填写建筑物垂直度、标高测量记录,内容包括记录实测部位和相应的实测偏差(mm)。在布设建筑平面控制网时,在各方做好协调后,在东面建筑物和南面变电室均设置控制点对主体进行垂直度观测。同时,在整个结构主体施工期间和其他被甲方和项目管理公司要求的阶段,对整个工程的垂直和水平方向的位置和标高、各层楼板和屋面办的标高等的准确性进行检查和校核。并整理复验测量报告,报给项目管理公司审批。八. 竣工测量和沉降观测8.1竣工测量成果是验收与评价工程按图施工的依据,也是工程交付使用后进行管理、维修、改建与扩建的依据。根据甲方要求我方可以作竣工测量。在工程竣工后,对地上地下的建(构)筑物的形状大小位置与高程进行测定,其中隐蔽工程在还土前或下一步工序前及时测出。我方将使用全站仪、精密水准仪等专业测绘仪器,将实测数据输入计算机,成图。8.2沉降观测根据要求观测等级为级水准测量; A.水准基点的设置将北京航天勘察设计研究院提供的城市水准点做为沉降观测高程起始点,布设观测水准点,为便于相互检查,核对选择水准点。这水准点距建筑物在一百米范围内,且相互通视便于联测。水准点埋设其形式与永久桩位作法相同。B.沉降观测点布设观测点的埋设:在墙体混凝土浇筑前,先焊接好预埋件。拆模后焊接303角钢,埋设方法见下图。C. 观测根据北京市建委规定由甲方委托有沉降观测资质单位进行,我方做好点位保护,同时配合沉降观测工作。九.验线工作本工程验线工作由专职验线员完成,对建筑物的定位坐标、高程控制点、建筑物的主控轴线、柱、墙体的轴线、边线及模板控制线等重点部位进行验线。基础垫层轴线投测完毕后及时组织监理、甲方、设计进行验线工作。各项限差必须达到下列要求:A控制轴线,轴线间互差:对于轴线20m相对误差小于3mm。B各种结构控制线相对于轴线3mm。C标高误差小于5mm。D垂直度层高5mm,全高1/1000且不大于30mm。十.测量精度要求 本工程竣工后,中心垂直偏差不大于30mm,楼层四角控制点小于4 mm,长度精度误差为1:20000;测角误差10。十一.施工测量工作的组织与管理11.1人员管理11.1.1测量人员必须提前熟悉图纸,核对坐标、角度、轴线间关系及细部尺寸要求。11.1.2做到及时对作业面测量放线;做到有问题及时提出、改正。11.1.3及时做到组织监理验线;及时报验测量资料。12.1.4对监理提出的问题及时改正,与技术、生产及时沟通。11.2成品保护措施及仪器保养要求11.2.1测量人员及时妥善保护好各种标桩,认真复测并报技术部测量班复验定期巡视标桩保护情况。11.2.2 施工人员进行操作时不得损坏钢筋、混凝土等成品。11.2.3 仪器实行专门负责制,建立测量仪器管理帐台,由专人保管填写。11.2.4所有测量仪器必须每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