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1.doc_第1页
播音主持1.doc_第2页
播音主持1.doc_第3页
播音主持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播音工作的性质。1981年 11月中央书记处在关于广播电视工作的指示中指出“广播电视是教育、鼓舞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最强大的现代化工具,这就是广播电视工作的根本性质和任务”。而播音工作是广播电视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它的工作性质和任务从根本上讲,和广播电视的性质和任务是一致的。播音员应从哪几方面提高(1) 、增强政策观念,提高政治水平。(2) 、扩大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质。 (三)、加强专业修养,提高业务水平。 1、吐字用声的基本功。 2、语言技巧的基本功。 3、快速备稿的基本功。(四)、生活实践的积累。什么是普通话汉语普通话 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韵母-是字音响亮的关键按语音结构分类可以分为三大类:单韵母、复韵母和鼻韵母;按汉语语音学的传统分析法,又可以按韵母开头元音的唇形特点分为四类,即: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也叫“四呼”。元音的特点是响亮、通畅、乐音成分多。元音和辅音我们的说话声音分成两类,一类是元音,(也就是母音),一类是辅音(也就是子音)。普通话里有10个元音,包括a、 o、 e、 、 i、 u、 、-i前 i-后和卷舌元音er这么10个,这10个都可以单独或组合做普通话的韵母。普通话里有22个辅音,包括b、p、m、f、d、t、n、l、g、k、h、j、q、x、zh、ch、sh、r、 z、 c、 s,还有一个复合鼻尾音ng。什么是声调声带颤动频率的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就是声调。也可以这样阐述,声调,是汉语音节所固有的,可以区别意义的声音的高低和升降。声调的作用 声调可以纯正字音,区别词义,使语言具有音乐感。什么是调值 调值就是声调的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什么是调类 调类是声调的分类。什么是轻声 普通话的每个音节都有它的声调,可是在词或句子里,有些音节常常失去了原有的声调而念成一种较轻、较短的调子,叫做轻声。轻声的作用 普通话中的轻声往往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什么是变调 音节在连读时,相邻音节声调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变调。理解2、上声变调的规律 (1)上声字单念或在句尾时不变,仍念本调。(2)上声在非上声前,也就是在阴平、阳平、去声、轻声前变“半上”,也就是调值由214变成了211。(3)两个上声字相连的时候,前一个上声就变得接近阳平了,调值由214变为34或35。“上上相连前变阳”。(4)三个上声相连,可以按一个单音节字和一个双音节词所组成的词组看待。第一种:双音节在前,单音节在后,就要念成“阳、阳、上”。第二种:单音节在前,双音节在后,就要念成“半上、阳、上”。2、 去声变调规律 (1)去声音节在非去声音节前一律不变。 (2)在去声字前则由全降变成半降,也就是调值由51变成53。 4、“一”的变调规律 (1)“一”单用或在序数词中,或在词句末尾就念本调-阴平; (2)非去声前变去声(阴平、阳平、上声前); (3)去声前面边阳平; (4)夹在重叠词中念轻声; 5、“不”的变调规律(1)“不”字单用或者在词句末尾,以及在阴平、阳平、上声前念本调-去声; (2)在去声前变阳平;(3)夹在词语中间念轻声。(四)语气词“啊”的变化“啊”是一个表达语气情感的基本声音,作为叹词用在句前仍然发“a”的声音。如果是语气助词,用在句尾,因为受它前面音节收尾音素的影响,就会发生不同的音变。1、 前一音节收尾音素是a、o(ao、iao除外)、e、i、时,“啊”读成ya-呀;2、前一音节收尾音素是u时(包括ao、iao),“啊”读成wa-哇;3、 前一音节收尾音素是n时,“啊”读成na-哪; 4、前一音节收尾音素是ng时,“啊”读成nga。 5、前一音节收尾音素是-i(舌尖后元音),还有r和er(包括儿化韵)时,“啊”读成ra。 6、前一音节收尾音组是-i(舌尖前元音)时, “啊”读成za-(-ia)。播音吐字的基本要求 吐字准确,清晰,圆润,富于变化播音吐字的口腔控制 1挺软腭 2打开牙关 3适当收唇4、吐字力度集中于中线吐字归音1、从吐字归音的角度分析汉语音节结构吐字归音是我国传统戏曲声乐艺术的发音方法。它根据汉语语音的特点,把一个音节的发音过程分为几部分,分为了出字(又称“出声”)、立字(又称“行音”)和归音(又称“收音归韵”)三个阶段。通过对吐字各阶段的精心控制,使其达到清晰有力、圆润自如的境界。2、 吐字归音要领1字头有力(出字)是指字头形成阻碍时阻塞部位要保持一定紧张度,阻气要有力,要有“叼住”的感觉。2、 字腹饱满(立字)字腹饱满是指音节中的主要元音发音清晰有力,字音要能拉开“立起”,因而又称“立字”。3、 字尾归音(归音) 是吐字归音过程中对字尾的处理。要求做到字尾归音弱收到位,趋向鲜明。声音的四要素1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它取决于物体的振动频率。2音强,是指声音的强弱,它取决于振动体振动的幅度。3音长,是指声音的长短,也就是声音的时值,它取决于发音体持续振动的时间。4音质, 也叫音色或音品。它是声音四要素中最复杂的要素,是指声音的特色和本质。它取决于声波的含量。也就是所含的泛音的数目和他们的相对强度,也就是声谱。播音发声的特点是什么播音发声的特点是,以实声为主的虚实结合,声音清晰圆润,声音变化幅度不大,但层次丰富,表情达意准确;接近口语用声,状态自如,声音流畅。呼吸控制 胸式呼吸 腹式呼吸 胸腹式联合呼吸 丹田气喉部控制要领1、喉头相对稳定2、喉头相对放松情、声、气之间的关系情是内涵,是依托。声是形式,是载体。气是基础,是动力。情是主导,思想感情状态的运动指导着气息的运动,并组织发声器官的协同动作,才发出表情达意的声音来。气随情动,声随情出,气生于情而融于声。什么是正确的创作道路(必考)“站在无产阶级的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上,以新闻工作者特有的敏感,把握国内外形式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准确及时地、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理解稿件-具体感受-行之于声-及于听众的过程,以积极自如地话筒前状态进行有声语言的创造,达到恰切的思想感情与尽可能完美的语言技巧的统一,达到体裁风格与声音形式的统一,准确、鲜明、生动地传达出稿件的精神实质,发挥广播电视教育和鼓舞广大人民群众的作用”。播音语言特点的“三性”、“三感” (1)“三性”。规范性 庄重性 鼓动性 2、 “三感”。时代感 分寸感 亲切感 备稿六步(大题,分析文章)第一,划分层次 第二,概括主题 第三,联系背景 第四,明确目的 第五,突出重点 第六,把握基调什么叫情景再现 在符合稿件需要的前提下,以稿件提供的材料为原型,使稿件中的人物、事件、情节、场面、景物、情绪。在播音员脑海里不断浮现,形成连续活动的画面,并不断引发相应的态度、感情,这个过程就是情景再现。什么叫内在语 就是指那些在播音语言中所不便表露、不能表露,或者没有完全显露出来和没有直接表露出来的语句关系和语句本质。内在语的作用 揭示语句本质和揭示语言链条。内在语的分类 第一类:发语性内在语 第二类;寓意性内在语第三类:关联性内在语 第四类:提示性内在语 第五类:回味性内在语 第六类:反语性内在语什么是对象感 ;就是播音员必须设想和感觉到对象的存在和对象的反映,必须从感觉上意识到听众的心理、要求、愿望、情绪等,并由此而调动自己的思想感情,使之处于运动状态。停连的分类 区分性停连 呼应性停连 并列性停连 分合性停连 强调性停连判断性停连 转换性停连 生理性停连 回味性停连 灵活性停连什么是重音 在播音中,那些根据语句目的、思想感情需要而给以强调的词或短语就叫重音什么是语气 “语气是思想感情运动状态支配下语句的声音形式。”语势,指一个句子在思想感情运动状态下声音的态势,或者说,是有声语言的发展趋向。语势种类:波峰类、波谷类、上山类、下山类、半起类。节奏含义;在播音中,节奏应该是由全篇稿件生发出来的、播音员思想感情的波澜起伏所造成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声音形式的回环往复节奏的6种基本类型:轻快型、凝重型、低沉型、高亢型、舒缓型、紧张型。新闻播音的特点是:用事实说话,以新动人。新闻播音的要求(一)、叙事要清楚2)新闻必须有新意。新闻价值五要素1)时新性,指新闻事实的新近程度和新闻报道的及时程度2)接近性,指新闻事实及新闻报道与受众的接近程度,包括地理、利益和心理等方面的距离远近。3)显著性,指新闻事件参与者及其业绩的知名程度。4)重要性,指新闻事实和新闻报道的分量及重要程度。5)趣味性,指新闻事实和新闻报道使受众感兴趣的程度。通讯体裁的特点内容真实。 讲求时新性。报道的都是受众应知、欲知、未知的新鲜而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