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红飘带 PPT课件_第1页
秦皇岛红飘带 PPT课件_第2页
秦皇岛红飘带 PPT课件_第3页
秦皇岛红飘带 PPT课件_第4页
秦皇岛红飘带 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绿荫中的 红飘带 秦皇岛汤河公园 2 秦皇岛汤河公园位于海港区西北 汤河的下游河段两岸 北起北环路海阳桥 南至黄河道港城大街桥 该段长约1公里左右 设计范围总面积约20公顷 方案在完全保留原有河流生态廊道的绿色基底上 引入一条以玻璃钢为材料的红色飘带 并以此为名 基本信息 红飘带景观 汤河 蓝色基底 植物 绿色基底 3 汤河 规划范围 北环路海阳桥 黄河道港城大街桥 居民区 生产用地 周边用地情况 4 现状分析 5 面临的问题 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很差 汤河带状公园缺乏管理 水资源污染 多处地段已成为垃圾场 有残破的建筑和构筑物 安全隐患和可达性差 人流复杂 空间无序 可达性差 存在许多管理上的死角 场地对城市居民存在安全隐患 急需得到处理 基础设施尚不完善 居民对这一地块的利用复杂 一方面当地居民和村民以原有方式使用 另一方面 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把它当做游憩用地 包括游泳 垂钓 体育锻炼等 同时沿河的自然景观吸引了发地产开放 城市扩张正在威胁着汤河 人造景观在逐渐改变汤河的生态廊道 6 如何避免对原有自然河流廊道造成破坏 同时又能满足城市化和城市扩张对本地段河流廊道的功能要求 成为设计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也是本设计的主要目标 7 尊重乡土知识 适应场所自然过程 充分利用当地材料 保护与节约自然资源 坚持保护 减量 再用和循环与再生理念 让自然做功 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与合作 减少设计的生态影响 在维护汤河公园原有生态功能 保留自然河流的绿色与蓝色基调的基础上 以最简约的设计 最经济的人工干预 对有利用价值的自然元素进行保护性改造 景观设计中不追求豪华与离奇 而是将景观设计作为 生存的艺术 与普通人的生存为重 倡导 寻常景观 与 大脚美学 和 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 设计理念 8 红飘带 它在将具有视觉冲击的设计元素溶于一体的同时有着重要的生态目标 提供了一种保护河岸和生态恢复的有效途径 红飘带景观在设计中不搞大规模的拆旧建新 不砍伐一棵原有树木 就势在荒草中开辟路径 简单地引入一条玻璃钢 红飘带 把各种功能单位 生态元素融为一体 从而运用巧妙的手段 实现了生态与游憩功能的和谐统一 红飘带的出现 设计师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有河流生态廊道的绿色基地 并设计了一条长度约600米的 以玻璃钢为材料的 红飘带 并以此为题 展开了整个汤河公园的规划 启示 9 康德纳特斯旅行家 在评价 红飘带 时称 这一构思保留了原有河流生态廊道的绿色基底 将城乡结合部的一条脏 乱 差的河流 改造成一处魅力无穷的城市休憩地 并评为 世界建筑新七大奇迹 之一 是中国唯一入选的建筑 新七大奇迹国际知名旅游杂志 康德纳特斯旅行家 4月号评出 世界建筑新七大奇迹 中国秦皇岛一处生态建筑榜上有名 这7个建筑分别是 1 丹麦 积雨云 它是丹麦丹佛斯科技主题公园的展览大厅 屋顶远看像朵形状不规则的云 2 阿联酋迪拜塔 这栋尚未完工的大厦有望成为世界最高建筑 高度将超过700米 眼下已超过500米 3 英国温布利大球场 它是英格兰传统足总杯的决赛场地 2000年重建 拥有9万多个座位 还有一座长达133米的 天桥 横跨球场上空 4 美国新当代艺术博物馆 从外表看 它就像一堆层层堆放的银色矩形 5 美国史密森学会Kogod庭院 它在原政府大楼的天井上方加盖了一个白色网格形屋顶 远看像飘动的丝织物 6 红飘带 位于中国秦皇岛市汤河公园 以玻璃钢为材料 依汤河河流廊道而建 长约500米 7 加拿大 水晶 展览厅 位于多伦多市皇家安大略博物馆 形似倾斜生长的水晶柱体 10 红飘带 景观设计一览表 11 设计模式在 红飘带 中的体现 1 整体设计的体现 红飘带 在视觉形象上生动的体现了一种飘带的飘逸和似水的流畅 与秦皇岛作为滨水城市的主题相呼应 另外 红飘带 通过景观形象 强调了生态绿廊的设计 从而有效地衔接了景观中的斑块与基质 形成有机整体 红飘带 的创意与整体景观 12 2 场所设计的体现 2 1场所再生途径的体现2 2适度计入途径的体现2 3艺术构思途径的体现 13 2 1场所再生途径的体现 红飘带 景观设计中遵循自然演替规律 通过利用当地的乡土物种 重塑滨水景观的自然生境 从而最大限度地保留场地原貌 特别是在旧建筑和构筑物的保留和改造方面 该景观的设计方法十分灵活 由水塔改造成的景观塔 经改造建成的茶室和接待中心 14 2 2适度计入途径的体现 红飘带 遵循 生态极简主义 的设计理念 其具体表现为 红飘带 与木栈道结合 可以作为座椅 与灯光结合 而成为照明设施 与种植台结合 而成为植物标本展示廊 与解说系统结合 而成为科普展示廊 与标识系统相结合 而成为一条指示线 总之 这种集约化的设计 以 适度 的途径 将艺术 生态 游憩三者有效地结合起来 2 3艺术构思途径的体现 红飘带 景观的红色玻璃钢材料使这条飘带极个性 其夺目的红色与自由的形式 实现了艺术的空间化表达 并且利用浪漫主义的设计手法 将当代艺术语言与诗意结合在一起 这是一种源自人的本能的表达 一种 没有文化的尘埃 的设计 兼具多重景观功能的 红飘带 红飘带 中的情节空间 15 3水体设计的表现 3 1水域规划方面3 2亲水设计方面3 3生态防洪工程方面 16 3 1水域规划方面 红飘带 景观本身和景观周边 没有大体量的临水建筑 保留了较多的开放空间 有利于形成较好的城市与水域的视线通廊 另外 景观的水岸线结合水生与湿生植物 形成丰富岸线的层次 进而为游憩者带来了多样的地形体验 3 2亲水设计方面 红飘带 景观的堤岸坡度很小 保证了人们心理方面的亲水距离和水体视觉的连续性 另外 该景观对于水域生态的处理 在保护原有生态的基础上 增加大量水生和湿生的乡土植物 丰富了滨水物种的多样性 从而对保持水体的生态平衡 净化水质具有重要作用 在加上人工的整治与维护 营造了清新自然的滨水环境视 17 3 3生态防洪工程方面 该方案允许公园被洪水淹没 而不是通过大的渠化水道将水排走 红飘带 景观采用生态驳岸的形式 在水流比较平缓的地方以生物材料施工法保护水岸 在局部容易遭受严重洪水侵蚀的河岸区域使用网箱结构的坚固材料施工法予以加固 同时 景观对场地内的丁坝和落差工程予以保留和改进 兼具防洪功能和观赏价值 丰富的水生与湿生植物 网箱结构护岸 18 4材质设计的体现 4 1自然材质设计 红飘带 景观在自然材质的设计方面 利用显露自然地原理 充分保留场地内原有的水生 湿生 陆生植被 并且引入菱角 菖蒲 芦苇等大量的滨水乡土植被沿水岸成带状分布 从而保证了景观的连续性 另外 通过对东岸原有陆生植被的保护和整理 形成了以杨 柳 刺槐为主的极其壮观的乔木林带 其中许多柳树甚至长在水中 使整个景观环境充满自然野趣之美 4 1自然材质设计4 2人工材质设计 19 4 2人工材质设计 4 21红飘带景观主题使用玻璃钢作为材料 材料颜色主要通过外加胶衣的色彩来体现 不易老化褪色 且日常维护较粗放 是比较理想的材料 从造型方面来说 红飘带还具有很多巧妙的细节 红飘带上面还设置大小不一灯孔 种植孔 侧面开灯孔内部嵌灯可以为伴其左右的木栈道夜间照明 蜿蜒曲折的红飘带还间或留有一些中断 用以为一些动物迁徙到水中提供通道 同时也为检修景观设施提供了方便 20 4 22在 红飘带 景观内距离北入口200米处 设置了以休闲茶吧为主的配套建筑 该茶室采用当地建筑材料 选用木材 钢 玻璃 红砖 突出本土风格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另外 在室外木平台上整齐有序地种植杨树 体现了自然材质与人工材质的结合 其中茶座的布置 可进一步满足开放性公园的观景需求 经改造建成的茶室和接待中心 休闲茶吧 21 4 23景区内以木栈道构建了步行系统 木栈道不仅承载了人们游憩功能的实现 而且其防腐木材质给人以更贴近自然的感觉 同时 木栈道的底面架空 也有助于景观内一些生态功能的实现 此外 红飘带 景观内的亲水平台 以朴实的造型和协调的质感融入景观环境 云形 景观亭 虽然质感上带有较强的人工痕迹 但其形体的通透和意向的象征 却与景观生态保持了某种特定的联系 22 不同年龄的人都可以以自己的方式享受公园 成果展示一 23 景色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成果展示二 24 被喜欢的区域统计结果 从表中可以看出 附近居民对于红飘带的接受度还是挺高的 25 红飘带 景观的缺点分析 虽然 红飘带 是当代滨水景观设计中能够全面解决生态与游憩功能之间矛盾的经典案例之一 但是 红飘带 本身并不是一个完美的景观设计 通过利用滨水生态游憩景观设计模式对该景观进行深入的分析 我们发现 红飘带 景观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整体设计方面的不足 红飘带 景观在整体设计方面尚存在一些欠妥之处 主要表现为 首先 入口位置缺乏醒目的标志和形象 往往造成与很多旅游者擦肩而过的现象 很多市民对该景观只闻其名而未见其面 这一点使景观的服务对象仅限于邻近的居民 从而由城市公共空间下降到社区空间的地位 限制了景观功能的充分发挥 第二 红飘带 景观缺乏与相关产业的联合 没有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不但少有游人来此旅游 而且使得景观自身在维护管理和深度开发方面缺乏支持 26 2水体设计方面的不足 红飘带 本身虽然具有非常先进的治水理念和优越的滨水环境 但其近水区的亲水活动却较为单调 人们身处水边或亲水平台 除了观赏风景和钓鱼以外几乎无事可做 从而造成景观缺乏娱乐性 游人停留时间短 对游客吸引力不足 3材质设计方面的不足 总体来说 红飘带 景观的自然材质设计比较到位 人工材质设计虽然精彩 但仍然存在一些细节的缺陷 其具体表现为 3 1由于设计前期没有把红飘带内部钢骨架与其外观进行整体考虑 而使其夜景效果缺乏一定的肌理感和韵律感 以致景观夜景的梦幻效果带有美中不足 27 3 2 红飘带 景观某些设计元素的使用缺乏变化 例如 全部步行系统几乎都选择了木栈道 这种材料虽然可以与景观整体取得和谐 但却显得十分单调 另外 五个景观节点的造型和色彩过于重复 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空间的界定意义 3 3 红飘带 景观在很多细节设计上缺乏人性化处理 例如 木栈道台阶由于质地颜色的趋同 在光线较暗时 使人难以分辨其边缘和高差 造成通行不便 另外 五个云形景观亭 顶部过于通透 难以起起到避雨的作用 应适当增加其顶部的封闭面积 缺乏色彩提示的木栈道 缺乏封闭面积的景观亭顶部 28 修改意见 1 设计景观的入口形象根据设计模式中整体设计的原则 应该充分结合 红飘带 的景观内涵和秦皇岛市的城市特色 分别在港城大街和102国道两个景观入口处 为该景观设计醒目而充满寓意的入口形象 从而增加景观的可识别性 发挥该景观的城市公共空间作用和对城市形象的塑造功能 2 进一步将景观与生态旅游相结合 红飘带 作为先进滨水景观设计理念的代表作 应该充分发挥景观的宣传作用和服务职能 29 3 丰富亲水活动根据设计模式中的水体设计方法 应该进一步从人体感官出发 应该开发新颖的 多样的 安全的 有意义的亲水活动和亲水设施 进一步活跃景观气氛 另外还可适当引入芳香型植被 优化景观的嗅觉环境 4 景观材质在统一中求变化基于 红飘带 景观某些设计元素的过多使用和重复使用现象 根据设计模式中的材质设计方法 对于景观步行系统的木栈道 每隔一段距离换用当地卵石的拼花图案为辅助铺设 以增加景观细节 30 5 景观细节加强人性化处理针对 红飘带 景观在很多细节设计方面的不足 应根据设计模式中的材质设计方法 从环境心理学角度增加并细化其使用功能 进而使其景观效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例如 在木栈道台阶上 可以使用彩色荧光漆着色于边缘部位 从而对游人的通行安全加以提示 另外 五个云形景观亭 应适当增加其顶部的封闭面积 以便为游人的停留提供更好的服务 31 启示 在现有的景观设计中 经常用推翻一切 重新再来的思想来进行景观的改造 设计出完全不同的景观 不可否认的是 这些景观不乏可以长久欣赏的 或者生态效益不错的景色 但是本身在推翻一切的时候就已经增加了造景成本 而 红飘带 项目以蜿蜒自由的形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