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外汽车的发展状况概要_第1页
目前国内外汽车的发展状况概要_第2页
目前国内外汽车的发展状况概要_第3页
目前国内外汽车的发展状况概要_第4页
目前国内外汽车的发展状况概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1欢迎下载 目前国内外汽车的发展状况 当今世界国际汽车工业结构正在发生重大重组 由于全球汽车工业生产能力过 剩 产品开发成本大幅度提高 促使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 汽车工业联盟成为 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潮流 90 以上大汽车公司的 强强联合 使之形成集团优势 更具竞争力 国际汽车市场竞争的实质是现代科技的较量 技术创新能力正成为竞 争取胜的关键 中国汽车市场现状 关于中国汽车产业的现状 从两个角度来说 宏观角度与微观角度 宏观上 中 国在 2001 年 12 月 11 日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国外的厂商陆续进入了中国市场 使 得竞争进一步激烈 微观上 企业面临不得不降价的处境 处在亏损的边缘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我国的汽车进口关税就一直在下调 这是履行 WTO 的义务 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鼓励竞争 优化中国市场 在 2004 年底 中国的加权平均关税 水平下调到了 8 9 2006 年 7 月 1 日 我国汽车进口关税下调到 25 这都是为了 履行 WTO 的义务 同时 中国早在 80 年代的时候 就已经形成了近百家汽车企业的 混乱局面 所以国家降低关税 就会下降国外汽车在国内市场的销售价 使得其更具 竞争力 从而使一些比较落后的国内企业的售价就会相对较高 使得其不得不退出市 场 达到优化市场的效果 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 很多的国外企业进入了中国 搞起了合资 本质上就是 以技术换市场 这里面有大众 标致 丰田 奔驰 宝马等公司 根据 2000 年的资料 显示 中国汽车市场份额中 97 属于合资企业 而 20 多家国内企业仅仅占到了 3 的 市场份额 可以说 中国的汽车企业就是在夹缝中生存 在 2004 年 11 月 22 日 东风标致实施降价补偿的销售策略 引起了中国汽车行 业的轩然大波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几年中国汽车市场竞争之激烈 好多的厂商也 都不得不推出降价的策略 这无疑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不幸 2004 年统计资料显示 中国汽车的亏损面达到了 16 之多 精品文档 2欢迎下载 除此之外 加入世贸组织后 中国先后推出了关税下调预期 取消进口配额 实 施 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 进口车自动许可登记办法 整车特征办法 落地征税 政策 允许外商进入汽车服务贸易领域等政策 这无疑对于中国的企业是一个很大的 挑战 2009 年 1 10 月 中国汽车产销首次超过 1 000 万辆 分别为 1 087 32 万辆和 1 089 14 万辆 同比增长 36 23 和 37 71 乘用车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产销 812 86 万辆和 819 03 万辆 同比增长 42 41 和 45 18 商用车累计产销超过上年 表现也 比较出色 产销 274 46 万辆和 270 11 万辆 同比增长 20 73 和 19 14 在国家政 策支持下以及拉动内需的需要下 2009 年中国汽车行业呈井喷式发展 全年产量超 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已成定局 汽车消费也成为 2009 年 GDP 保持 8 增长率的主要 力量 2009 年初通过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做出了这样的规划目标 通过兼并重 组 形成 2 3 家产销规模超过 200 万辆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 4 5 家产销规模超过 100 万辆的汽车企业集团 产销规模占市场份额 90 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数量由目前 的 14 家减少到 10 家以内 甚至国家已经圈定 四大四小 鼓励一汽 东风 上汽 长安等大型汽车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兼并重组 支持北汽 广汽 奇瑞 重汽等 汽车企业实施区域性兼并重组 受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影响 世界汽车工业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从北美的汽车巨 头通用 福特 克莱斯勒走向破产的边缘 到亚洲汽车业老大丰田汽车出现 71 年来 的首次亏损 全球汽车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剧烈震荡 美国汽车三巨头濒临破产 由于过去几年的持续高油价 让消费者对美国汽车厂商生产的高油耗车型兴趣 大减 而不断恶化的经济和金融环境给美国汽车业的销售和融资带来巨大压力 美 国汽车业 三巨头 通用 福特和克莱斯勒 近来亏损连连 三巨头 的高管 在美国参议院作证时呼吁政府提供 250 亿美元的紧急贷款 以帮助它们度过危机 免 于破产 精品文档 3欢迎下载 通用汽车 亏损破 100 年最高纪录北美关闭 20 工厂通用首席执行官瓦格纳应该下台 2007 年通用公司亏损额达到 387 亿美元 创下该公司成立 100 年来最大年度亏损额 2008 年一季度 通用汽车公司亏损 33 亿美元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日前表示 为了应对汽车市场不振之势 通用将暂时关 20 个 北美厂 并且大幅减产 美国国会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主席多德 7 日说 通用汽车公司要得到政府紧急贷 款援助 其首席执行官 CEO 瓦格纳应该下台 当天 当选总统奥巴马也表示 一些汽 车公司高管应该为目前的危机负责 克莱斯勒 北美 30 工厂停产克莱斯勒 CEO 为救公司愿下岗 12 月 4 日 美国国会针对三 大汽车公司进行的援助听证会上 面对犹他州共和党参议员 Robert Bennett 的提 问 克莱斯勒 CEO 纳德利表示 只要与通用汽车的合并对克莱斯勒有利 他很愿意辞 去现在的职位 2008 年 12 月 18 日 克莱斯勒公司透过声明表示 由于美国消费者 缺乏信贷支持 以及整个汽车业备受打击 从即日开始到 2009 年 1 月 19 日 宣布遍 布美国 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所有 30 家生产厂暂时停产 日本汽车业加速减产裁员波及其他制造业 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面临危机的同时 日本汽车制造商的业绩也急剧下滑 不仅 日美两国市场 目前连新兴市场国家的销售也陷入低迷 丰田 本田 日产等厂商纷 纷采取减产和裁员的措施 汽车业的困境正使得钢铁 机电 化学等日本国内整个 制造业面临深不见底的危机 日本各汽车公司都在加紧解雇派遣员工或临时工 预 计日本国内被汽车厂商裁减的非正式员工将超过 1 6 万人 丰田汽车 精品文档 4欢迎下载 丰田 71 年首现亏损扩张计划受阻国内工厂将减产停工 12 月 22 日 丰田汽车 公司宣布本财年 08 年 4 月 09 年 3 月营业利润将出现 1500 亿日元 约 17 亿美元 的亏损 这将是丰田汽车 71 年以来的首次年度亏损 丰田还将财年净收入预期调低 91 至 500 亿日元 丰田汽车已经无限期推迟美国密西西比州一 家工厂的建设 该厂原计划从 2010 年 5 月开始生产丰田普锐斯混合动力轿车 丰田汽车公司正酝酿将中国及巴西工厂的扩建计划延期 在日本国内主力工厂的投 资也将被压后 预计 2009 财年其设备投资额将出现大幅回落 009 年 1 月起 丰田 在国内的工厂几乎将全部增加停工日 本田汽车 节约开支本田汽车退出 F1 2008 年 12 月 5 日 本田正式宣布将不再参加 2009 赛季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 全球性金融危机让全球各大汽车厂商迎来了历史上最 剧烈的一次寒冬 而这正是本田放弃 F1 计划的根本原因 金融危机使欧洲汽车销售 量大幅下跌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消息 受金融危机影响 2008 年 11 月 欧盟 28 国 新车销售总计 932 537 辆 同比下降了 25 8 1 11 月累计销售 1379 万辆 比去年 同期下降了 7 1 大众汽车 俄罗斯工厂停产销量预期减少 10 大众请求政府贷款支援 大众汽车集团旗 下俄罗斯卡卢加工厂停产 20 天 从 12 月 22 日持续到明年 1 月 12 日 德国大众汽 车首席执行官马丁 温特科恩预计 大众明年销量将减少 10 德国 明镜周刊 报 道 德国大众汽车集团财务机构请求德国政府提供 100 亿的贷款 加强大众销售方面 的财务开支 菲亚特 菲亚特 4 万多员工 休长假 意暂关 14 家工厂 菲亚特集团 16 日宣布 已关闭 意大利本土 14 家工厂 让 4 8 万蓝领工人临时下岗 精品文档 5欢迎下载 日本 12 家汽车制造商本财年全球产量削减 7 至 8 日本共同社汇总的最新 数据显示 由于受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减速拖累 日本 12 家汽车制造商本财年的全 球产量将总共削减 190 万辆 相当于当初生产计划的 7 至 8 日本汽车企业大幅裁 员 在减产的同时 汽车厂商将在日本国内实施大规模裁员 仅非正式员工的裁员 人数就将超过 1 4 万人 丰田在日本国内工厂裁员幅度已经超过两成 而三菱汽车 也宣布削减在国内工厂的派遣员工和临时工约 1000 人 世界经济低迷导致韩国汽车业遭受重创 12 月 1 日 根据韩国汽车行业统计 结果 11 月份韩国国内 5 家汽车公司在国内销售的车辆为 74 217 辆 同比减少了 28 2 环比则减少了 29 8 韩国五大汽车制造商全面减产 受销量下滑影响 现代 起亚 GM 大宇 雷 诺三星和双龙等韩国国内五大汽车制造商从 12 月 1 日起通过停产 缩短工作日 暂停周末加班 生产职位调动等方式全面减产 拉美汽车业遭受资金流枯竭和需求疲软的双重夹击 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 影响逐步加大 墨西哥 巴西等拉美地区主要汽车市场的销售额近期大幅下滑 汽车 制造业遭受着资金流枯竭和需求疲软的双重夹击 欧盟 28 国新车销售同比下降 25 8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消息 受金融危机 影响 2008 年 11 月 欧盟 28 国新车销售总计 932 537 辆 同比下降了 25 8 1 11 月累计销售 1 379 万辆 比去年同期下降了 7 1 电子技术的应用 电动汽车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互联网技术等开辟了技术 创新的新途径 为了提高产品竞争能力 国际汽车工业正广泛采用通用平台 零部件 全球采购 系统设计 模块化供货等新模式 实现在全球范围内合理配置资源 大幅度 降低生产成本 21 世纪世界轿车工业发展总趋势是系列化 小型 化 电子化 轻量化和柴油化 面对加入 WTO 后的挑战 中国汽车工业产品结构开始趋向合理 生产集中度进一 步增强 技术水平得到提高 企业重视产品开发的投入 随产品结构的调整 加快国产 精品文档 6欢迎下载 化步伐 形成了一批初具规模 能面向多种车型配套并开始进入国际市场的零部件骨 干企业 批量生产的主导车型国产化率达到 80 以上 据有关部门负责人在汽车企业研讨会上透露 至 2005 年 我国汽车产量可达 280 万辆 年增长率为 56 汽车密封条需求量 2000 年为 5500 万米 至 2005 年达到 9100 万米 2010 年达到 13830 万米 面对加入 WTO 后新时期的挑战 我国汽车密封条行业中涌现了一批发展迅速的 新企业 他们有信心 依靠自身的努力 赶超国际先进水平 寻求新的发展 我国汽车密封条行业在今后几年中将面临着全新的经济和政策环境 既要迎接 经济一体化的严峻挑战 又要顺应和遵守客观经济规律 立足于提高竞争力和经济效 益 与其他橡胶制品一样 在今后 5 年中的发展方向是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科技进 步为动力 以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为重点 上品种 上质量 上水平 提高竞争 能力和经济效益 努力适应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需要 在加入 WTO 之后 国内零部件工业将受到冲击 国外先进厂商将进占中国市场 对密封件行业是新的挑战 我国汽车密封件行业未形成规模经济 劳动生产率低 开发能力弱 技术质量差距大等等 必须走强强联合之路 模块化生产之路 在 5 6 年保护期内加速形成具有自主开发能力的实体 汽车密封件的配套不能再像以往仿 制 而应积极对最新车型配套 承担同步开发 目前国外汽车厂商进入我国市场 在 国外的与之配套的零部件厂商也进入我国 寻求合作伙伴 使我国汽车零部件生产的 竞争更加激烈 对密封条新产品的开发 目前已经改变了传统的设计方式 而是利用计算机技术 应用 CAI CA E CAT 等 高起点地分析 以达到产品结构优化 由于汽车密封条的材 料复杂 结构的特殊性 接触载荷 边界的非线性等因素 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手段 提高预测能力 降低开发调试成本 传统设计方法是在二维零件图纸上 现在是从整车的三维车体数据出发 通过 CAD 绘图造型来确定密封条的截面和几何形状 结构特点 从 Benchmarking 技术 精品文档 7欢迎下载 基准档案选取材料及其参数 通过 CAE 分析软件 如有限元 FEM 方法分析 模拟分析 密封条的结构与受力变形行为对变形过程进行理论分析 如设计不合理 结果不理 想 可重新采用 CAD 设计 如果成功 则可用 CAD 模具工装的造型设计 再经 CAM 软 件 用数控机床进行加工 然后制样 经调整 最终完成产品的开发 目前我国汽车 产业在技术方面还很落后 离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段距离 虽然中国汽车行业处在 黄金期 但千万不能以为中国的汽车行业已经走到了世界的最前端 我们在发动机技 术 新产品研发 新材料利用等方面还很落后 1 发动机技术 发动机技术是整个汽车产业发展的核心 而这里恰恰是中国汽 车产业最薄弱的地方 难道是中国缺乏相关的技术人才吗 中国并不缺人 才 相反 庞大的人口基数培养出了很多的相关人才 只是人才最终多数外流 因 为曾经搞研发根本赚不到多少钱 技术很容易被其他企业抄袭 造成搞研发的人员工 资不高 慢慢地这方面的人才就越来越少了 现在 国家已经认识到了发动机技术的 重要性 重点照顾研发机构 中国的汽车公司也不愿一直用外国的发动机技术而受制 于人 争相投入巨资进行技术研发 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使得其他动力发动机成为 了研发的重点 节能减排 成为汽车工业当下和未来很长时间的主题 中国在新能源 动力方面和世界先进水平相差的并不多 这便是崛起的一个好机会 2 新车型的研发 中国本土车企没有世界大汽车公司那样深厚的技术底蕴 几 乎什么都是从头开始 相对于那些历史悠久的世界大汽车公司 中国本土车企虽然 底蕴不足 但也有自己发展的方法 以吉利汽车为例 在公司创建初期 什么方面都 会学习或者说模仿的世界大汽车公司 就像董事长李书福所说 吉利的初始阶段就 是在描红 它们依靠价格优势进入了国内的小型车市场 并最终站稳了脚跟 但模 仿永远不可能真正强大起来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 没有一家国际大公司是靠着别人 的技术强大的 它们都有自己相关的核心技术 那是它们傲立于产业巅峰的信心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