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运++教学案.doc_第1页
厄运++教学案.doc_第2页
厄运++教学案.doc_第3页
厄运++教学案.doc_第4页
厄运++教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实验片区五年级语文教学案 20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主备学校:镇江实验学校审核:实验片区五语组 课型:阅读 授课时间:两课时 【教材分析】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艰难的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谈迁在逆境中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2学会本课7个生字,读准“挣脱、夜难安寝、诞生、撰写、坎坷”等词语,注意“诞生、博览群书、家徒四壁”等词的写法,理解“博览群书、奋笔疾书、家徒四壁”等词语在课文中的含义,以及其中重点字的意思。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并学会扣住重点词语展开想象,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通过朗读再现课文描写的情境,在情境中升华情感,与文本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用“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激励自己。4.能正确认识数据在课文中的作用。【学习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谈迁在逆境中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2学会本课7个生字,读准“挣脱、夜难安寝、诞生、撰写、坎坷”等词语,注意“诞生、博览群书、家徒四壁”等词的写法,理解“博览群书、奋笔疾书、家徒四壁”等词语在课文中的含义,以及其中重点字的意思。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并学会扣住重点词语展开想象,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通过朗读再现课文描写的情境,在情境中升华情感,与文本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用“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激励自己。4.能正确认识数据在课文中的作用。【资料链接】国榷:该书是记载明代重要史实的编年体史书。以明实录为本,参阅诸家史书,考证订补,取材广博,选择谨严,为研究明史的重要著作。新编的国榷共104卷,500万字,内容详实、精彩。建国后,整理校订编为108卷,1958年由中华书局出版。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学会本课7个生字,读准“挣脱、夜难安寝、诞生、撰写、坎坷”等词语,注意“诞生、博览群书、家徒四壁”等词的写法,理解“博览群书、奋笔疾书、家徒四壁”等词语在课文中的含义,以及其中重点字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2自然段,学会扣住重点词语感悟,体会“信念”“厄运”“致命的打击”在文中的含义。能正确认识数据在课文中的表达作用。【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请你工工整整地抄写以下词语,抄写一遍。 厄运 博览群书 家境贫寒 夜难安寝 流传千古 诞生 奋笔疾书 家徒四壁 茶饭不思 名垂青史 在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划“ ”。挣脱(zhng zhng) 诞生(dn yn)撰写(zun zhun) 坎坷(k k)补充词语,并查字典解释所填的字: ( )览群书: 一( )破衫: 家( )四壁: 化为( )有: 4请认真读课文不少于3遍,能把文章读通顺读流利,尤其是文中大量四字词语能读懂能理解。以上任务完成的给自己酌情打13颗星。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文记叙的是明末清初史学家 (谁) 次撰写明史巨著 。课题中的“厄运”指的是 。初读课文后,你想到用词语 来形容他。二、课堂助学激情导入 俗话说得好,天有不测风云,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旅途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然而只要有信念,我们就一定不会被命运之神扼住咽喉。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史学家谈迁,看看这个男子汉是怎样战胜厄运,怎样在逆境中站起来的。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预习反馈整体感知 课题是“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是什么样的“厄运”降临到谈迁身上?他又有着怎样不被打垮的“信念”?学生带问题自读课文,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课件出示:信念“谈迁自幼刻苦好学,博览群书,尤其喜爱历史,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这是他坚定不移的信念。补充体会“翔实可信”:原来,谈迁在研究史书的过程中发现当时几本有关明朝的史书事实有错误,他还发现其它史书对明朝一些重要史实却避而不谈,于是他便立志要编写一部(引读:翔实可信)一明史。厄运“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被偷走的仅仅是几卷书稿而已嘛,如何称得上“厄运”二字?又为何“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呢?这究竟是怎样的书稿呀?合作探究 读课文、划句子,学着做批注,解答问题:为什么国榷书稿被偷,是一场致命打击的“厄运”?带问题自读课文,全班汇报反馈。考察默读圈划的习惯、自学态度、方法,学着做批注。出示: “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比较:经过多年的奋斗,多次修改,谈迁终于完成了一部许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透过这段文字、这些数据,你看到一个怎样的谈迁? “20多年”表示谈迁编书耗费的时间之长。“6次”修改,意味着谈迁不知查阅了多少史料,不知亲自考察了多少地方,反复查证,反复修改。表现出了他治学严谨,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耗尽半生心血,年过半百之时,这“400多万字”真是“翔实”的“鸿篇巨制”,字字句句包含了多少艰辛和心血啊!让我们带着感受,读出有生命的数字吧!齐读。请同学们在读这些数据时慢些读,因为这里面包含了谈迁太多的心血啊!编书难,编史书更难,编翔实可信的史书是难上加难。第一自然段中有一句话就具体写了谈迁写书时情景。出示:“由于他家境贫寒,没有钱买书,只得四处借书抄写。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指名读。A.“家境贫寒”到什么程度了呢?(家徒四壁)你想象到了怎样的画面? 如此艰难的生活没有击垮谈迁,因为他的内心有着一个坚定的信念“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B.这一百多里路,是平坦的道路吗?这一百多里路,是一天就能走完的吗?走这一百多里路,就像是在旅游观光吗?千辛万苦来到了别人家借书,别人会给他这个无名小卒大开方便之门吗?此时的谈迁他要忍受(饥饿),忍受(疲劳),忍受(风吹日晒),忍受(寒风刺骨),甚至要忍受着别人的(冷言冷语)。辛劳、屈辱,这一切也阻止不了他编写一部翔实可信明史的信念。齐读这句话。坚守着这份信念,国榷这部鸿篇巨制终于完成了,心中的喜悦可想而知!(再读) 出示“由于家境贫寒经过20多年明朝编年史国榷”,让学生练起来读一读,体会谈迁著书的艰辛。仅仅这几个数字就让我们觉得这一切都是这么真实可信,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谈迁为编写国榷,他那坚定的信念和为此付出的惊人的代价。看自己的志向就要实现,然而所有的这一切竟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板书:化为乌有)这个消息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板书: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此时的谈迁已是54岁的老人,他千辛万苦,省吃俭用,直熬到两鬓斑白,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吗?可如今书稿被偷,下落不明,此刻的谈迁内心怎样?(无比痛苦)你能用哪些词形容?(痛不欲生、悲痛欲绝、肝肠寸断痛不欲生、灭顶之灾、晴天霹雳、飞灾横祸、祸从天降等)指名读出谈迁的感受。他茶饭不思,思什么?,他夜难安寝,辗转反侧,又在想什么呢?想着想着,谈迁不禁老泪纵横!所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这种打击太致命了。难怪当时的谈迁老泪纵横,仰天长叹: “噫,吾力殚矣!”出示现代文的理解,再指名读。生评价。再读5、读着这样的句子,我仿佛看到一个骨瘦如柴的老人热泪一直在不停地流淌着,晚上看着月亮,头发都急白了,好像在说:老天为什么对我如此不公平?带着这种心情再读读这句话?配乐朗读。6.课堂小结 这一切正如课题所说,是很多人难以承受的“厄运”,面对着人生旅途中的“崎岖和坎坷”,有着坚定信念的谈迁该如何选择呢?他的人生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三、当堂训练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中的“厄运”指 ,“信念”指 。文章通过 的故事,告诉我们 。 “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给这句话中表示数据的部分加上点。“20多年”说明 。“6次”表现出谈迁 。“50多岁”说明 。而“400多万字”则写出了 这些数据运用的好处是: 四、巩固练习给词语中加点字选择合适的义项,填序号:“疾”在字典中的义项有:迅速,猛烈;病;痛苦;厌恶,憎恨。 奋笔疾书( ) 疾恶如仇( ) 疾苦( ) 积劳成疾(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崎岖( )( ) 名垂青史( )(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并学会扣住重点词语展开想象,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通过朗读再现课文描写的情境,在情境中升华情感,与文本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用“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激励自己。能通过感悟语言文字,感受谈迁在逆境中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的大量四字词语,能在表达中加以运用。【学习过程】一、 温故预习。 1、积累这些四字词语,读准确并能默写。家境贫寒 一贫如洗 家徒四壁刻苦好学 博览群书 志向远大 茶饭不思 夜难安寝 痛不欲生四处寻访 一袭破衫 奋笔疾书坚持不懈 锲而不舍 不屈不挠 明史巨著 鸿篇巨制 名垂青史2、每一横排至少选择一个词语,写一段通顺完整的话。 二、课堂助学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谈迁有着怎样的“信念”?他又遇到了怎样的“厄运”?预习反馈合作探究面对厄运,谈迁是怎么凭借着坚定的信念重写国榷的?他是怎样的人?面对致命的打击,年过半百,体弱多病的谈迁是怎样的痛苦啊?可他是怎么做的?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的确,历史上被致命的打击打垮的人可不少啊。看 (出示:)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钱谦益修订明史时,已经成稿250卷。但他的藏书楼遭遇火灾,图书稿子全部烧毁。他精神彻底崩溃,于是皈依佛门。出示句子:“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指名读。谈迁向命运发起了挑战,他发誓说: “吾手尚在,宁遂已乎!”我的手还在,难道就这样停下来吗?这是坚定的声音(一生读) 师:这是不屈服的声音(一生读) 这是强者的心声(一生读) 这是向命运挑战的声音(齐读)是什么支撑他发出如此有力的声音?是什么使谈迁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是什么使他下决心从头再来?(信念)这是怎样的信念啊?(坚不可摧、矢志不渝、坚定不移、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点题)一个人有了真正坚定的信念是不容易被打垮的。经历了20多年风雨洗礼的信念是更不可能轻易放弃的。带着崇敬的心情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话,感受老人的倔强与坚强。是啊,整整追求了二十多年的信念怎能就此罢休呢?他开始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第二次写作。自学课文第3自然段,画重点词句,写感悟,你看到了了一个怎样的谈迁?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A从“四处寻访”等读出不但没有被打垮,反而更坚强了。B“言语有温度,字词知冷暖。”大家都抓住了重要词语来理解体会,这是很好的方法。荒郊野岭(危险多多) 终日奔波 (不辞辛劳) 奋笔疾书 (与时间赛跑哪个字看出快“疾”)C读着词语,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同桌互相讲讲。 清晨,凉气袭人,当人们( ),他一袭破衫,已经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中午,烈日当空,当人们( ),他一袭破衫,已经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晚上,月黑风高,当人们( ),他面对孤灯,奋笔疾书,直到公鸡打鸣。狂风暴雨之中,( )大雪纷飞之日,( )大家把一个个词语、一句句语话都化作了一个个动人的画面,究竟是什么支撑着他在终日奔波,终年忙碌?又是什么支撑他即使病倒了,累垮了,也毅然决然站立起来?是心中那份坚定的信念,这就是立志编写一部明史,下决心从头撰写。好,这就是:读题目。)又经过几年的努力,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新写的国榷共104卷,500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这句话中又出现了数字,从中你体会到什么?此时此刻,站在你的眼前还仅仅是一个一袭破衫、体弱多病的老人吗?你眼前出现了一位怎样的老人?(板书:意志坚定,不向命运屈服,不屈不挠,顽强毅力)总结升华名垂青史的仅仅是因为国榷吗?(巨著和精神)谈迁的故事学完了,但这个故事给我们启迪却是永恒的。文章最后一段直接揭示了这种启示。出示:“在漫长的人生从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信念是希望之光,能驱散绝望之云。”信念还是什么?能怎么样?请结合你深切的感受,写一写。信念是人生征途中的一颗明珠,既能在阳光下熠熠发亮,也能在黑夜里闪闪发光。有了信念,即使遭遇任何不幸,都能召唤起重新开始的勇气。三、当堂训练经过4年的努力,他完成了新书的初稿。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59岁的谈迁携带着书稿,特(地 的)到了都城北京。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 查)历史的遗迹。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 急)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又经过了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新写的国榷共108卷,428万4千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 精(彩 采),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谈迁也( )名垂青史。在漫长的人生从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 )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 )会驱散绝望之云。1用“”画出括号中正确的汉字。2.在文中的( )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3.用“”画出文中具体描写国榷的句子。4.照样子,写句子。(1)面对一袭破衫的谈迁,我要对他说:生活的困苦动摇不了您经历了20多年风雨洗礼的信念。 面对 的谈迁,我要对他说: 。 5.读了最后一段,我明白了 四、巩固练习永不放弃的巴尔扎克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最伟大的文学巨匠。他一生坎坷,但始终勤奋和刚强,犹如傲立于冰山之巅的雪莲。巴尔扎克出身于资本家家庭。为继承家产,父亲强烈要求巴尔扎克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律师,但巴尔扎克决意要当一名文学家。于是,父子俩闹出了矛盾。 尽管巴尔扎克努力写作,可家人并不支持。后来,巴尔扎克全家都认为他在写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