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顾问-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地图白皮书.docx_第1页
赛迪顾问-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地图白皮书.docx_第2页
赛迪顾问-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地图白皮书.docx_第3页
赛迪顾问-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地图白皮书.docx_第4页
赛迪顾问-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地图白皮书.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地图白皮书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HK08235)前 言一、研究目的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强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推动文化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演艺娱乐、数字内容和动漫等重点文化产业,培育发展新兴文化业态;鼓励文化与资本的对接融合,进一步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因此,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将迎来加速发展和布局调整的重要机遇。在“十二五”开局之年,赛迪顾问在总结全球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分布特点、发展关键要素,分析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分布特征及资源特征的基础上,对未来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国家和地方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宏观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二、主要结论1、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了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为核心集聚发展的总体空间格局。2、国家已命名的各类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园区已达到350个,广泛分布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软件和动漫产业基地集中分布于中东部区域中心城市,以及成都、西安等少数西部省会城市。3、未来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演变将呈现三大趋势: (1)“聚散有序,多极并举”的空间演变态势鲜明。文化创意产业由高等级城市向周边扩散和转移,全国各地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兴起。(2)区域中心城市产业集聚效应持续增强。区域中心城市在人才、资金、技术获取以及文化消费主体和空间等方面优势明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增强。(3)区域差异化定位及分工将愈加明晰。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的区域中心城市软件研发、网络出版、动漫游戏、新媒体等新兴文化产业成长快速,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民间演出、手工艺和民俗旅游等传统文化业态特色突出。图 1 2010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地图资料来源:文化部、出版总署、各省年鉴、“十二五”相关规划、赛迪顾问文化创意产业数据库 2011,08第一章 中国文化创意区域布局特征一、已形成东部沿海集聚发展的总体格局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分布进一步显现,初步形成了以广东、北京、上海等地为代表的珠三角、环渤海和长三角等东部沿海地区全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三极。此外,中部地区湖南、湖北,西部地区的四川、陕西也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图 2 2010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区域分布现状资料来源:文化部、出版总署、各省统计年鉴、赛迪顾问文化创意产业数据库 2011,08二、重点区域1、环渤海地区图 3 环渤海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分布概览北京市: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领航者。已形成了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新闻传播、设计服务等四大优势行业,人才、资源、国际交流、产业基础、创新能力等方面在全国都首屈一指。 “十一五”期间,全市设立了30个市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2010年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1692.2亿元,占全市GDP的12.3%,“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加强资源整合、优化,发展具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力争“十二五”末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占全市GDP的15%,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文化创新、运营、交易和体验中心。天津市:中西文化汇集交融之地。依托雄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及滨海新区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发展了动漫、网游、传媒、艺术、演出娱乐、影视音像、出版、工业和建筑设计、咨询策划、时尚设计等10个行业。天津滨海新区的软件、数字内容和动漫、西青区的文化旅游和民俗艺术、和平区的历史文化旅游、南开区的民俗文化游等特色鲜明。已形成中新生态城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和平区6号院创意产业基地、3526创意工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IT软件园、河东区的音乐街与意库创意产业园、武清区中国国家画院创作基地等一批著名文化产业集聚区。正在建设集文物艺术品交易、文化创意、旅游、休闲、贸易、物流为一体的“国家级滨海新区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山东省:齐鲁文化的发祥地。具有良好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文化旅游业发达,是继广东和北京之后的第三个迈入文化创意产业“千亿元”俱乐部的省份。青岛的文化旅游、节庆创意和创意设计,济南的软件、动漫和新闻出版,潍坊的风筝,淄博的书画古玩、工艺美术业等独具优势。已形成曲阜新区文化产业园和英雄山特色文化产业园区、璀璨中华文化生态产业园、中华(博山)陶琉文化城、国贸天成文化创意产业园等一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辽宁省:全国重要的软件和动漫基地。其中,大连的软件、动漫、文化会展以及文化旅游产业,沈阳的动漫和演艺娱乐,鞍山和本溪的工艺美术产业等特色显著。拥有沙河口区星海创意岛(国家级)、沈阳棋盘山开发区(省级)、新民文化博览园等一批重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华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酷贝拉创意产业园、沈阳123创意产业园等重大项目也正在规划建设中。2、长三角地区图 4 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分布概览上海市:著名的 “世界设计之都”。拥有15家文化产业园区和80家创意产业集聚区,已初步形成“一轴(延安高架主轴)、两河(黄浦江、苏州河)”分布格局,包括动漫谷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张江文化产业园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徐汇数字娱乐产业基地、长宁多媒体产业基地、普陀天地网络数字内容产业基地等一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地。形成了“老厂房+艺术家”为主的创新模式,文化与科技融合、文化与资本对接能力强,新兴文化业态发展快,融资环境好。江苏省:南方重要的文教与创意产业基地。科技和经济实力雄厚,拥有50个国家和省级文化产业园区。有全国惟一的以工业设计为主题的国家级专业园区无锡工业设计园为代表的、以鼓楼国家大学科技园为依托的工业设计集聚区,初步形成了以江苏文化创意产业园、无锡太湖新城产业园、常州动漫产业园、苏州国家动画产业基地为代表的等64家文化产业园区、7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4个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18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其中,南京的软件、动漫产业和工业设计,无锡的影视和动漫游戏制作,苏州文化旅游、工艺设计等在全国名列前茅。浙江省:吴越文化发祥地。以杭州、宁波、温州等为中心,形成了中国国际动漫节、横店影视城等知名文化品牌,艺术品业、软件、动漫、广告、会展、设计和传媒等产业优势突出。杭州的软件、动漫、咨询设计和休闲娱乐产业,宁波的工业设计、动漫和会展服务,温州的工艺美术、时尚设计等全国知名。聚集了山南国际设计创意产业园、杭州之江文化创意产业园、东阳横店影视城、凤凰国际创意产业园、余杭文化创意产业园、丽水文化创意产业园等知名园区。3、珠三角地区图 5 珠三角文化创意产业分布概览广州市:岭南文化的中心地。超半数以上文化企业为民营企业,已形成以出版发行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广告会展业、网游动漫等为主的文化创意文化产业格局,奥飞、喜羊羊等动漫企业品牌突出。形成了包括北岸文化码头、太古汇、羊城创意园在内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目前正通过建立软件新媒体、影视会展、动漫文化旅游设计工艺等产业园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深圳市:中国现代平面设计的发源地。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全市第四大支柱产业,在展示设计、工业设计等方面其独具特色。已经建立了以动漫、网络游戏、影视制作和艺术设计等多种形式的创意产业园区。已建成的文化产业园区45家,其中,包括华侨城集团、大芬油画村、雅昌企业集团、腾讯、深圳古玩城等5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环球数码、腾讯、天威视讯、雅昌彩印等4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此外还有嘉兰图、华强文化科技、网域等23家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深圳创意产业园是全国首家文化产业孵化基地。同时,还聚集了一批以高新技术为依托、以数字内容为主体、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高成长型企业,如中国最大互联网公司腾迅、新媒体原创音乐的先驱A8音乐集团、华强文化科技以及户外媒体深圳华视传媒等。第二章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重点城市发展一、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图 6 2010年国家级文化创意产业基地资料来源:文化部、出版总署、各省年鉴、赛迪顾问文化创意产业数据库 2011,08国家已命名的各类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园区已达到350个,其中,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基地广泛分布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不包括港澳台),软件和动漫产业基地集中分布于中东部地区的中心城市,以及成都、西安等少数西部区域中心城市。204家文化产业基地中,东部沿海84家,占基地总数的41.17%;东北地区21家,占10.29%;中部44家,占21.56%;西部55家,占26.96%。11个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除成都、西安、长沙外,都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8个国家数字出版基地集中分布在科技、文化较发达的东部城市。动漫产业基地则集中在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以及武汉、长沙、重庆等少数中西部区域中心城市。二、重点城市1、北京:面向世界的中国文化创意中心图 7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分布图资料来源:赛迪顾问文化创意产业数据库 2011,08“一心多区多点”:“一心”是指以前门传统文化集聚区和琉璃厂历史文化集聚区为代表的首都文化核心区;“多区”是以东城为主的历史文化功能区,以大兴国际新媒体产业基地、星光影视园为主的影视传媒功能区,以奥林匹克公园为中心文化体育功能区,以CBD-定福庄传媒走廊为主的新媒体产业功能区,以怀柔文化科技高端产业新区为主的绿色生态文化功能区、以昌平新城为依托的文化艺术产业功能区等多个文化服务功能区;“多点”是指分布在16个区县的重点功能项目,如中国动漫游戏城、中国北京出版创意产业园、中华文化主题公园、中影数字电影制作基地、西山文化创意大道、平谷中国乐谷等。科技创意全国领先:拥有北大、清华、人大等众多知名高校,文化部、科技部、广电总局、国家旅游总局等主管部委,以及中影、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和中国动漫企业集团、东方演艺集团公司以及文化节目数字制作公司等全国性大型文化企业,在文化创意产业链各环节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2、上海:全国领先的数字内容生产基地图 8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分布图资料来源:赛迪顾问文化创意产业数据库 2011,08“一轴两河多圈”:“一轴”是指沿延安高架主轴文化创意发展轴,“两河”是指沿黄浦江和苏州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区,“多圈”是指以徐汇电子艺术创意产业基地、杨浦800艺术区、静安现代戏剧谷、金山中国农民画村和田子坊为代表的文化创意产业载体组成的多个文化创意产业圈。文化金融发达:创新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社会融资机制和文化企业股权、版权等交易方式;拥有全国第一家私募基金“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和文化产权交易所,截止到2011年6月,共计有8家文化创意类企业在海内外上市。数字内容实力较强:在网络视听服务、网络阅读服务、网络财经服务、网络电子商务、网络游戏服务、网络休闲娱乐服务、网络远程教育服务和有线电视“三网融合”等领域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盛大网络、巨人网络等高科技文化企业聚集上海,基本形成网络文学、互动教育、网络游戏、艺术典藏、手机出版等特色产业聚集的数字出版产业链。3、苏州:著名的文化旅游和文化科技新区图 9 苏州文化创意产业分布图资料来源:赛迪顾问文化创意产业数据库 2011,08“一核两带五区”:“一核”指苏州中心城区,“两带”指东太湖文化服务产业带、沿沪高科技文化产业带,“五区”是指同里古镇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震泽环古镇生态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盛泽丝绸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平望特色生态休闲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区和桃源“吴越文化”特色创意旅游产业区。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拥有“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国家软件产业基地”、“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等文化创意集聚区,是江苏省乃至全国重要的软件外包和集成电路设计基地、创新型人才、研发机构和高科技企业的集聚与辐射地。4、深圳:南方创意设计之都图 10 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分布图资料来源:赛迪顾问文化创意产业数据库 2011,08多点特色带动:“多点”是指大芬油画村国家级文化示范基地、田面设计之都创意设计产业园、华侨城等多个文化创意产业园。目前,深圳已建成文化产业园区有45个,在建8个,其中华侨城集团、大芬油画村、雅昌企业集团、腾讯、深圳古玩城等5家单位被评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7】。互联网和数字文化产业全国领先:一批以腾迅、A8音乐、华强文化、华视传媒等为代表的依托高新技术,以数字内容为主体、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高成长型文化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在全国领先。5、长沙:中部新媒体之城图 11 长沙文化创意产业分布图资料来源:赛迪顾问文化创意产业数据库 2011,08“一带一圈多点”:“一带”是指沿湘江文化产业带,“一圈”是指环岳麓山文化产业圈,“多点”是马王堆汉墓遗址及其衍生的古汉文化创意产业、曾国藩文化园及其衍生的湖湘文化产业、铜官窑遗址及其衍生的陶瓷文化产业以及动漫产业基地等。新媒体异军突起:依托传统的传媒优势和现代科技优势,发展了数字网络、数字报业、数字电视、数字出版、数字娱乐等新兴数字传媒行业,拥有长沙晚报电子版、湘江手机报等数字报业,拓维信息集团、三辰、宏梦、山猫等数字娱乐企业发展迅速,品牌效应显著。6、武汉:中部创意资源中心图 12 武汉文化创意产业分布图资料来源:赛迪顾问文化创意产业数据库 2011,08“光谷”引领:光谷创意产业基地是武汉发展创意产业的主体,基地由企业孵化园区、产业发展基地和国际创意产业园构成,积聚了大量的创意企业,特别是动漫创意企业,使得光谷创意产业基地成为武汉,乃至全中国著名的动漫创意产业最密集的园区之一。现拥有江通数码、数字媒体、拇指通科技、盛泰传媒、玛雅动漫、诺克斯、超级玩家、科码软件等本地动漫创意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