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乡关何处.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乡关何处.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乡关何处.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乡关何处.doc_第4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乡关何处.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乡关何处【学习内容】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1课诗两首余光中的乡愁“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九年级下不舍的乡情中乡愁四首(席慕蓉的乡愁和北石乡愁)【设计理念】根据“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教学策略、语文学科课程性质及特点,在乡关何处的主题学习一课中,努力丰富主题学习的内涵,着重体现人文主题、文体主题、能力与方法主题着重体悟现代诗歌的音乐美和诗歌所营造出来的画面美意境美。1. 人文主题: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无论是教材中余光中的乡愁还是丛书中席慕蓉的乡愁、北石的乡愁等,都具有“思乡”这一统一的人文性主题。2. 文体主题:在主题学习内容的选取上,根据教科书文体的特点(现代诗),有针对性地选取了不舍得乡情中席慕蓉和北石的乡愁来进行主题学习。因此,本节课的主题学习不仅人文主题是一致的,文体主题也是一致的。3. 能力方法主题:在学习中,不仅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更注重学习方法的引领和自学能力的培养。本课以诵读为基础,有情感的诵读感悟诗歌的情感,感悟诗歌的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积累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先初步感悟教材中余光中的乡愁,借助语文主题学习丛书进一体会感悟。同时,巧妙引领,尝试练笔,使学习扎实而富有实效。【教学目标】1.诵读诗歌,感受音乐美;2.运用想象,描述画面美。【教学过程】一 导入思乡是个永恒的话题,自古至今很多诗人墨客都曾在诗词中抒发自己的乡愁情思。距今800多年前的苏轼就曾这样写道(生共读)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距今1200年前的王建这样书写着自己的思乡情(生共读)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距今1300年前的宋之问在归乡途中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生共读)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距今1600年前的沈约站在这高台上,这样写道(生共读)高台不可望,望远使人愁。让我们带着这种浓浓的思乡情感走进余光中老先生的乡愁。二、歌吟乡愁1、学生齐读 师:学生读的很专注,但字词间似乎少了点望断天涯犹不得的那种牵挂,老师问大家,你们觉得自己读的怎样?做个点评,那么请一位学生说一下诗歌应该怎么读? 生:觉得读的有些快,诗歌是关于乡愁的愁思,应该读的慢一点,诗歌中突出情感的地方应该读出重音,这样才能读出感情和文章的韵味。师:咱们学生说的非常好,也就是老师总结的(PPT展示)节奏,语调,重音,语速, 在读余光中这首乡愁诗,语速应该放慢些,注意断链和轻重音,同时也要把自己的情感蕴含进去,这样才能读出味道和感觉。老师以第一节为例,给学生做了一个范例。我们一起学习。2、学生讲读范例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学生对这节进行试读,然后老师给出点拨。3、学生跟读第一节4、以第一节为例,学生按组为单位试读剩下的三小节。标注节奏和轻重音。5、全诗朗读的注意事项师:我们掌握好了每一节的情感,朗读时也都有了很深刻的感悟,但全诗的朗诵中我们的又应该注意点什么?(以组为单位探讨)生:全诗的情感是一种由浅入深的感情基调,所以朗诵情感应该逐渐增强。 一二节情感相似,读的时候应该有淡淡的哀伤; 三节 感情升华,浓浓的哀痛,母子是生死离别,应该读出那种痛彻心扉的感觉(老师补充,当生死离别时我们说时候会怎样?生:哭。师:哭了,我们说话会怎样?带有颤音,对所以读第三阶段的时候我们应该带有颤音的读)四节 回不到祖国,应该读出那种惆怅,用伤感的降调(生:我觉得要用升调,要读出对回归祖国的期许,读出期盼)(师:升调和降调都可以,一种可以表达自己的思乡的惆怅,一种可以表达自己的回归祖国的期盼)6、学生泛读(一男一女配乐朗读)7、通过学生的泛读,我相信我们对这首诗有更深刻的感悟,全体读。三、诗画乡愁我们学生深情的诵读中,我们仿佛听到了诗人对故乡深情的呼唤,我们都说诗歌是美的,美在其精练短小,却能绘画出一幅幅跃动的画面,让我们走进余光中的诗歌,去感受他诗歌中所展现给我们什么样的画面感。1、 诗中的每一小节都是一副独特的画面,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节,发挥想象,描绘生动的画面。老师的范例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秋风吹落枯黄的梧桐叶,坟墓上的杂草在风中摇曳。在凄风苦雨中鬓发斑斑的诗人久久的跪在坟前,望着那矮矮的坟墓,诗人涕泗横流!当历尽千辛万苦回到家中,却再也听不见母亲急切的唤儿声!“意恐迟迟归”,谁想到这一迟竟是生“死两茫茫,天人两相隔”!2、 学生展示四、扩展延伸1、 学生自读(依据刚刚的阅读依据节奏,重音,语速,语调)2、 学生分组齐读3、 老师展示PPT问题,学生组内讨论(诗歌的画面感)4、 学生展示,老师总结五、情味乡愁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份独属自己的乡愁,于老师来说,乡愁是母亲的声声叮咛,珍重小心;是父亲的沉默不语,爱如山重。从视频中感悟那份情思。从中你是否可以找到自己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