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25回采防突措施.doc_第1页
21125回采防突措施.doc_第2页
21125回采防突措施.doc_第3页
21125回采防突措施.doc_第4页
21125回采防突措施.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概 况21125综采工作面为21采区12煤层第三亚阶段的南翼工作面,其采面走向长856m,倾向长136m,煤层平均厚度4.6m,煤层倾角27,底板为泥岩和砂质泥岩,顶板为粉砂岩和细砂岩,距离7#煤层40.0m。采面回采前已经具备独立的回风系统,采面通风方式为全风压通风。二、区域综合防突措施:21125综采工作面回采过程中严格执行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先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补充的原则进行回采。一)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1、由于煤层地质资料和中国矿业大学矿山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提供的火烧铺矿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未对我矿12煤层突出危险性进行分析和预测,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三十三条规定,未进行区域预测的区域视为突出危险区。因而预测21125采面为突出危险区,必须执行区域综合防突措施。二)区域综合防突措施该采面上覆7#煤(2173、2175采面)已经回采结束,根据21125解放范围图,该采面除21125切眼及切眼下口往外10m,上口往外3m,21125运巷开口点往里150m,21125回风开口点往里105m范围外,均位于卸压区。工作面防突措施主要是采取在21125运输巷及回风巷施工本层钻孔预抽煤层瓦斯、运输巷下帮钻场施工本层抽放钻孔预抽煤层瓦斯。1、为了有充足的瓦斯抽放时间,在21125采面掘进期间就已经在21125运巷、回头运巷每隔0.75m、21125回风巷每隔1.5m施工1个孔深约为70m的本煤层钻孔预抽煤层瓦斯。2、为加强21125综采工作面风流瓦斯治理,21125运巷掘进期间就已在21125运巷下帮钻场内施工了本煤层抽放钻孔,钻孔覆盖到运巷下帮10m位置。3、根据钻孔成果图分析,21125切眼沿采面推进方向200m范围内钻孔基本覆盖整个采面,200m往外正在施工抽放钻孔。抽放时间最长已达11个月。根据现场抽放情况实测:21125回风巷主管负压21.06KPa,混合量22.26m3/min,瓦斯浓度2.0%,纯量0.45m3/min,21125运输巷主管负压15.33KPa,混合量53.68m3/min,瓦斯浓度15.4%,纯量8.27m3/min。 4、根据在21125采面上下巷所施工的本层抽放孔抽放情况分析计算,截止目前已经抽放瓦斯869.4万立方米左右,即煤体残余瓦斯含量在5.26m3/t左右。三)区域措施效果检验采面区域措施效果检验:采用直接测定煤层瓦斯压力或间接计算残余瓦斯含量的方法进行区域预抽措施效果检验工作。1、利用21125回风、运巷抽放钻孔中瓦斯浓度最大的钻孔及在采面中部施工了2个钻孔(共计14个钻孔)进行瓦斯压力测定,测定结果最大为0.08Mpa,符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中小于0.74Mpa的要求。2、采用直接测定煤层瓦斯压力时,由于21125采面倾向长为136m,大于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三章第五十五条规定的120m,所以在采煤工作面推进方向每隔50m,必须沿工作面方向布置2个检验测试点。检验孔施工要求为平行推进方向且最短投影孔深为10m;检验测试孔应布置于工作30#、60#架子处,所在部位钻孔密度较小、孔间距较大、预抽时间较短的位置,并尽可能远离测试点周围的各预抽钻孔或尽可能与周围预抽钻孔保持等距离。 2、检验孔施工完毕后必须立即进行封闭测试,测试人员必须对压力测试表进行读数并观察压力变化情况,只有当测定的煤层残余瓦斯压力小于0.74MPa,方可视为该区域内的区域措施有效,该区域内无突出危险。3、若测定的煤层残余瓦斯压力大于或等于0.74MPa时,认为该区域内预抽防突措施无效,必须重新执行区域防突措施。若检验期间在煤层中施工的钻孔出现喷孔、卡钻、顶钻及及其他明显突出预兆时,发生明显预兆的位置周围半径100m内预抽区域判定无效,即施工钻孔处往推进方向100m范围区域内乃属突出危险区,必须继续实施区域防突措施,分别在21125回风巷、运输巷该区域内加密施工本层抽放孔,直至检验为无突出危险后方可进行区域验证。4、采用间接计算残余瓦斯含量时:当预抽区域内钻孔的间距和预抽时间差别较大时,根据孔间距和预抽时间划分评价单元分别计算检验指标。只有当计算的煤体残余瓦斯含量小于8m3/t时,方可视为区域防突措施有效,该区域为无突出危险,否则将继续抽放。1)根据分析计算,预测21125采面回采前煤体预存瓦斯在1214.7万立方米左右,根据在上下巷所施工的本层抽放孔抽放情况分析计算,截止目前已经抽放瓦斯869.4万立方米左右,即煤体残余瓦斯含量为5.26m3/t。煤体残余瓦斯含量已经小于8m3/t,已可视为21125采面回采前的区域防突措施是有效的,该区域已经无突出危险。回采过程中还必须严格执行区域验证工作。四)区域验证采面选用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法作为21125采面回采期间的区域验证: 1、选用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法进行验证,每进1m测定该1m段的全部钻屑量S,每钻进2m测定一次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值(K1max定为0.4mL/g.min1/2,Smax定为6kg/m。当每次测定的K1max0.4或Smax6 kg/m时,认为工作面有突出危险性。当每次测定的K1max0.4 mL/g.min1/2且Smax6 kg/m时,认为工作面无突出危险性)。2、在21125回采工作面采用直径为42mm的钻杆沿工作面方向每隔15m施工1个最短投影孔深为10m区域验证孔,总计施工8个,分别在10#、20#、30#、40#、50#、60#、70#、80#架子处施工,钻孔应尽量平行于工作面走向方向。3、采面经区域验证为无突出危险后且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到位后可推进7m(区域验证孔最短投影孔深减去3m超前距)。如此往复循环进行区域验证,只要出现区域验证有突出危险性则证明该区域内区域防突措施无效,必须立即停止割煤,采取局部防突措施进行消突工作。局部防突措施根据矿组织编制的21采区21125综采工作面回采期间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安全技术措施执行。三、安全防护措施:1、在回采期间,一旦回风流中瓦斯浓度忽大忽小时,必须立即停止回采,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处理且等待瓦斯恢复正常后,方可继续作业。2、如果在回采过程中因地质构造原因导致采面出现断层时,必须立即停止回采,进行消突分析工作。如果需要进行放炮过断层时,必须严格执行放炮制度,严格执行“一炮三检查”、“四人联锁”、“五人联合签字”制度,放炮前必须撤出采面及回风系统内的全部人员,同时切断工作面及回风系统中的电源,然后按技术措施规定进行站岗截人。3、在采面上下出口各安设一部直通往矿调度的电话。4、采面回采期间,回风系统内严禁出现通风设施。5、在采面风、运巷内每隔50m、撤离人员与警戒人员所在的位置、回风道有人工作地点必须设置至少1组压风自救系统,每组压风自救系统装置应可供作业地点同时作业最多人员使用(但不得少于58人使用),且每人供风量不得小于0.1m3/min。6、所有井下作业人员必须配带隔离式自救器。7、该采面回采前所有作业人员必须经过防突知识培训并学习本措施后方可参与生产。四、附图:1、21125采面本煤层抽放钻孔及运巷下帮钻场抽放钻孔成果图。2、21125采面区回采期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