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食品添加剂-鲜味剂.doc_第1页
第五章-食品添加剂-鲜味剂.doc_第2页
第五章-食品添加剂-鲜味剂.doc_第3页
第五章-食品添加剂-鲜味剂.doc_第4页
第五章-食品添加剂-鲜味剂.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鲜味剂鲜味剂也称呈味剂或风味增强剂,是补充或增强食品原有风味的物质。它们不影响任何其他味觉、刺激,而只增强其各自的风味特征,从而改进食品的可口性。它们对各种蔬菜、肉、禽、乳类、水产类乃至酒类都起着良好的增味作用。L-谷氨酸钠味精是人们最常用的第一代鲜味剂,主要成分是L谷氨酸钠。其性状为无色至白色结晶或晶体粉末,无臭,微有甜味或咸味,有特有的肉鲜味,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和丙酮等有机溶剂。相对密度1.65,无吸湿性。以蛋白质组成成分或游离态广泛存在于植物组织中,100下加热3h,分解率为0.3,120失去结晶水,在155160或长时间受热,会失水生成焦谷氨酸钠,鲜味下降。ADI无限制。5肌苷酸钠 简称IMP,是无色结晶或白色粉末,无臭,有特异鲜鱼味,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稍有吸湿性。对酸碱盐和热均稳定,可被动植物组织中的磷酸酯酶分解而失去鲜味。是核苷酸类型的鲜味剂,与谷氨酸钠有协同作用。ADI不需特殊规定。-鸟苷酸钠又名鸟苷磷酸二钠,呈鲜菇鲜味。分子式:C10H12N5Na2O8P7H2O;分子量:533.1。是无色或白色结晶或白色粉末。通常含7个分子结晶水。无臭,有类似香菇的鲜味,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几乎不溶于乙醚,吸湿性较强。加热至240变味褐色,至250251 分解。在通常的食品加工条件下,对酸、碱、盐和热均稳定。是核苷酸类型鲜味剂,与味精有协同作用。ADI不需要特殊规定。五、甜味剂甜味剂是以赋予食品甜味为主要目的的食品添加剂。1、甜味剂的分类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两类。天然甜味剂又分为糖与糖的衍生物、非糖天然甜味剂两类。人工合成甜味剂是一些具有甜味的化学物质,甜度一般比蔗糖高数十倍至数百倍,但营养价值低。常用化学合成甜味剂:糖精、甜蜜素、阿斯巴甜、安赛蜜2、一些常用和新型甜味剂介绍(1)糖精(邻磺酰苯甲酰亚胺):非营养型合成甜味剂,甜度为蔗糖的400700倍,即使溶解在1万倍的水溶液中仍有甜味,甜味接近蔗糖,但若浓度稍大时会带有苦味,限制用。 应用:饼干,面包,雪糕,酱菜等食品。(2)甜蜜素(环己基氨基磺酸钠):非营养型合成甜味剂,甜度为蔗糖的3080倍,限制用。 生产方法:环己胺磺化成环己基氨基磺酸铵或环己基磺化环己基胺,后经Ca(OH)2或NaOH置换而成(磺化反应)。(3)阿斯巴甜 天门东酰苯甲氨酸甲酯 安全性高,甜度是蔗糖的200倍,甜味纯正,无任何后味,是迄今开发成功的甜味剂中甜味最接近蔗糖的。(4)索马甜 是一种重要的天然甜味剂,其成分为蛋白质,甜度极高,是迄今为止地球上发现的最甜的物质。安全、无毒,广泛应用于食品中,也用于烟草、牙膏等行业。(5)甜叶菊苷 天然甜味剂,甜度为蔗糖的300倍,风味较好,性质稳定,食用后不被人体吸收。(6)新橙皮苷二氢查耳酮 从柑橘皮中提取,甜度高达蔗糖的15002000倍,风味纯正,耐高酸但不耐热,性质稳定,无吸湿性,安全性也高。(7)阿力甜阿力甜是由L天冬氨酸和D丙氨酸合成的低卡二肽甜味剂,甜度极高,为胺糖的20002900倍,仅次于索马甜,风味好,无任何后味,耐热耐酸碱,稳定性高。(8)安赛蜜(乙酰磺胺酸钾) 简称A-K糖,甜度为蔗糖的200倍,甜味清爽。风味稍逊于阿斯巴甜,突出优点是稳定性高,耐酸,适用酸性饮料和焙烤食品,性能优于阿斯巴甜,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甜味剂。(9)三氯蔗糖是由蔗糖通过氯化作用形成的,甜度为蔗糖的600倍,风味似蔗糖,稳定性高,温度和pH值对它几乎没有影响。(10)低聚果糖(11)木糖醇(12)麦芽糖醇(13)异麦芽酮糖醇(14)干草甜素(15)罗汉果糖苷第三节 其它品种简介一、食品保鲜剂是用于保持食品原有的色、香、味和营养成分。1、大米保鲜剂 磷化铝熏蒸杀虫剂,溴氰菊酯杀虫剂2、水产品畜禽肉保鲜剂 山梨酸复配液3、禽蛋保鲜剂 保鲜液浸泡,涂膜剂保鲜4、蔬菜保鲜剂 保鲜膜,蔬菜活性剂5、水果保鲜剂 杀菌剂、熏蒸剂、抗氧化剂、乙烯吸收剂、涂膜剂二、抗氧化剂抗氧化剂能推迟食品的氧化变质,延长食品的保藏期。理想的抗氧化剂必须无毒或毒性小,不影响食品的色香味,微量即有抗氧化作用,性质稳定,对热稳定,无挥发性,溶解性好,容易制得。按照抗氧化剂的溶解性可将其分为油溶性和水溶性两种。油溶性抗氧化剂能溶于油脂,对油脂和含油脂食品能很好地发挥抗氧化作用,防止其氧化酸败。常用的有没食子酸丙酯,丁基羟基茴香醚,二丁基羟基甲苯等。水溶性抗氧化剂能溶于水,主要用于防止食品氧化变色。常用的有抗坏血酸类,植酸,茶多酚等。按来源的不同,抗氧化剂可分为天然抗氧化剂和人工合成抗氧化剂。1、丁基羟基茴香醚( BHA )(油溶性) 叔丁基-4-羟基茴香醚 为白色或微黄色结晶状粉末,微有石炭酸的刺激臭味,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丙二醇及油脂类,对热稳定。 BHA以0.0050.02的浓度使用,超过0.02,效果反而下降。ADI为0.5mg/kg。2、二丁基羟基甲苯(BHT)(油溶性) 又名2,6二特丁基甲酚 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不溶于水及甘油,溶于乙醇、油脂及有机容剂,对热、光稳定,遇金属离子不变色。3、没食子酸丙酯(PG)(油溶性) 为白色或淡褐黄色的结晶粉末,无臭,稍有苦味,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微溶于油脂,对热稳定。4、L抗坏血酸(维生素C)及其衍生物(水溶性) 为白色或带微黄色结晶,无臭,有酸味,受光作用会慢慢变化,在干燥状态下比较稳定,在水中即很快分解,溶于水,不溶于溶剂5、茶多酚(水溶性,天然) 主要成分为儿茶素类及其衍生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对热、酸稳定,水溶性好,安全性佳。6、黄酮类化合物(油溶性、天然) 是指两个苯环通过一个三碳链构成的环相连的一类化合物总称,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植物性多酚,在自然界中广为分布,可由植物叶子、果皮中经溶剂浸提分离得到。7、植酸(水溶性,天然) 即维生素B族的一种肌醇六磷酸酯,主要用于食品工业抗氧化剂、防腐剂、发酵促进剂和整合剂等,是一种性能优越的绿色食品添加剂。 淡黄色或淡褐色黏稠液体,易溶于水、含水乙醇、丙酮,水溶液呈强酸性,难溶于无水乙醇、甲醇,不溶于无水醚类、苯、己烷、氯苯等。 可应用在酒类及发酵品中、油脂的抗氧化、水产品保鲜、果蔬保鲜、豆腐及豆制品保质等。8、类胡萝卜素(天然) 类胡萝卜素三、食用色素食用色素:用于食品着色的添加剂。其目的是增加对食品的嗜好及刺激食欲。食用色素按来源分为人工合成色素和天然色素两类。食用合成色素 通常是指以煤焦油为原料制成的食用色素。 我国使用的八种合成色素是:胭脂红、苋菜红、日落黄、赤藓红(樱桃红)、柠檬黄、新红、靛蓝、亮蓝。天然色素是从动,植物组织中用提取而制得。天然色素优点:1、天然色素多来自动物,植物组织,因此,一般来说对人体的安全性较高。2、有的天然色素本身就是一种营养素,具有营养功能,还有的具有药理功能。3、能更好地模仿天然物的颜色,着色的色调比较自然。天然色素缺点:1.较难溶解,不易上色均匀。5.染着性较差,某些与食品原料反应而褪色。3.坚牢度较差,局限性(温度,光照,PH,氧化等)。4.难调色。不同色素相溶性差,难调。5.成分复杂,易产生沉淀,混浊等现象。6.受金属离子和水质影响。金属离子作用下发生分解。变色,生成不溶盐类。色素调配:食品色调的选择是心理或习惯上对食品颜色的要求,以及与风味,营养的关系,为满足生产需要,可对食品着色剂调配。红,黄,蓝做基本色。基本色: 红 黄 蓝 红二次色: 橙 绿 紫 橙三次色: 橄榄绿 灰 棕褐 四、增稠剂 能增加液态食品混合物或食品溶液的黏度,保持体系的相对稳定性的亲水性物质,称为食品增稠剂,又称糊料。 增稠剂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和化学合成两大类。天然来源的增稠剂大多数是由植物、海藻、动物或微生物提取的多糖类物质,如明胶、果胶、海藻酸类、卡拉胶、亚麻籽胶、微生物代谢胶、甲壳素等。化学合成增稠剂有羧甲基纤维素钠、纯胶等。1、明胶 明胶为动物的皮、骨、软骨、韧带、肌膜等含有的胶原蛋白,是经提纯和初级水解得到的高分子多肽化合物。2、果胶 是从植物组织中提取的一种线型高分子聚合物。3、海藻酸钠又名褐藻酸钠,藻朊酸钠,褐藻胶,藻酸钠,海带胶。是从褐藻类植物海带中提取出来的。4、羧甲基纤维素钠(化学合成) 是葡萄糖聚合度为100200的纤维素衍生物。5、鹿角菜胶 又称卡拉胶,角叉菜胶,角叉菜聚糖,爱尔兰苔浸膏。6、亚麻籽胶7、微生物代谢胶 黄原胶、结冷胶、热凝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