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茶三字经解读.doc_第1页
武夷岩茶三字经解读.doc_第2页
武夷岩茶三字经解读.doc_第3页
武夷岩茶三字经解读.doc_第4页
武夷岩茶三字经解读.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夷岩茶三字经解读所谓茶艺,其实就是泡茶品茶的方式方法和程序。茶道必须以茶艺为载体,而茶艺必须以茶道为灵魂。显然茶艺并不就等于茶道。偏离甚至违背茶道精神的茶艺,充其量只是以茶为道具却徒有其表的表演。如何优雅、简洁、自然地把茶的真味充分表现出来,是茶艺唯一要考虑的事情,也是衡量茶艺水准的标杆,更是茶艺是否和茶道相衔接的判断依据。不同的茶,自然有不同的泡制方法,若张冠李戴,便大异其趣,甚至于关键处失之毫厘,也大有可能谬之千里。以下“习茶三字经”,三字一句,凡二十八句八十四言,针对的是武夷岩茶,乃笔者多年实践积累所得,与友人细加琢磨而成。以此为例,或可触类旁通;照此办理,则品尝武夷岩茶不至于大谬席要洁,具要净;气要匀,心要清;神要聚,体要松;指要柔,臂要弯;壶要悬,斟要低;闻要细,饮要啜;清若兰,飘九畹;苦和甘,心自明;人生味,寓其中;茶是儒,贵礼雅;茶是佛,长至善;茶是道,重摄生;惜茶心,存感恩;品好茶,福长远。下面逐句加以解释。席要洁,具要净:习茶伊始,首先强调的是茶席和茶具必须洁净,这样既有利于卫生,也有利于心情。茶席狭义上指桌椅案盘和与茶有关的摆件挂件,广义上指习茶的环境。在陆羽茶经中,“茶具”指制茶的工具,“茶器”指煎茶饮茶的器皿。现代人所说的“茶具”,主要指茶盘、茶壶、茶杯、茶勺等这类饮茶器具,而古代也早有这种指称,西汉辞赋家王褒憧约有“烹茶尽具,酺已盖藏”,为我国最早提及“茶具”的文字;唐代文学家皮日休褚家林亭诗有“萧疏桂影移茶具”,北宋画家文同有“惟携茶具赏幽绝”,而元代著名画家王冕吹萧出峡图诗有“酒壶茶具船上头”,这些所指显然都是品茶的用具。气要匀,心要清:茶席、茶具既已备好,对习茶者来说,第一步须先调整好呼吸,吐纳自然顺畅,才能接着做到以下各个步骤。呼吸急促、大喘粗气会导致心慌意乱,显然不适合茶事。气匀才能心清,清心才能寡欲。寡欲不是无欲无欲是神仙了,可以直接喝甘露不用喝茶而是把杂念去除,把心绪抚平,心境开放,心思腾空,用空灵的真心去迎接茶、拥抱茶、感受茶。神要聚,体要松:必须聚精会神、心无旁骛,注意力高度集中,才能真正品味出岩茶之妙。品茶时可以沉默寂静,也可以在间隙进行谈话,所谓茶话。但如以品茶为目的,则应该是以话佐茶,而不是以茶佐话。然后必须在端正身姿的前提下放松身体,方可做到后面的“指柔”和“臂弯”等等动作要领。神聚体松,即所谓张弛有度,把身心调整到最佳状态。指要柔,臂要弯:手指要柔软而非僵硬,手臂要弯曲而非僵直,这样习茶和品茶时才有利于准确、优雅地把握和操作茶勺、茶壶、茶杯等一系列茶具,防止操作不到位甚或失误的情况出现,导致习茶的失败。壶要悬,斟要低:用开水冲入茶壶或茶杯泡茶时,水壶必须高悬在上,这样可以利用冲力把茶叶冲开,在翻腾中快速、均匀、充分地释放出茶味,冲泡出优质的茶汤。而斟茶时则要把茶壶或公道杯放低,靠近茶杯边沿,这样一可以避免把茶的香气冲散挥发掉,尽量保持茶汤的质量;二可以防止杯中产生气泡。茶杯中如果泛起明显的气泡,也会稀释掉茶香,同时也是很失礼的情形。闻要细,饮要啜:拿起杯盖或端起茶杯做深而长的吸入,把茶香缓缓抽进鼻腔深处。品尝茶汤前拿起杯盖或闻香杯对茶香进行细闻,可以开启味觉神经,恰似运动前的热身活动;品尝茶汤后对挂杯的余香进行细闻,又如运动后的放松活动。对气味的鉴赏也是品茶的重要部分,轻易放弃和浪费茶的香气,也是一种暴殄天物。而品尝岩茶,应该用啜的方法,稍微用力将茶汤吸吮入口,可以自然地发出声响,并适度地“咂吧”嘴,目的是唤醒和调动口腔中的味蕾神经进行辨味,茶汤应该沿着舌头的两侧流动,然后分三口徐徐咽下,在这过程中充分感觉岩茶层次丰富、质感各异的滋味,并达到口齿生津的效果。清若兰,飘九畹:此两句语出屈原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王逸注:“十二亩曰畹”。做为古代地积单位,另有一说三十亩为一畹。“畹”字从田从宛,“宛”意指“凹形”,与“田”合起来表示“下凹的田地”,本义是小盆地形状的农田,这里引申为丹霞地貌中种植岩茶的茶园,还可以借其形其音来表示泡茶的茶碗。早在唐宋,文人骚客就爱用兰花的味道来形容茶香,唐代诗人李德裕便有“松花飘鼎泛,兰气入瓯轻”来描述煮茶的情形。武夷岩茶以大红袍最为有名,几成武夷山形象代言茶,而大红袍发出实实在在的兰草之香,故这里以“清若兰”代表武夷岩茶之茶香。习茶有得者,当可令茶香四溢,芬芳远播。苦和甘,心自明:如果说前两句是向世界的外扩,这两句则是向心灵的内敛。唐人皮光业诗曰:“未见甘心氏,先迎苦口师”,将茶看成苦口婆心启人心智的良师。而无论苦中有甘,先苦后甘,品者自可从中领悟,或许心如明镜,却不足以为外人道。人生味,寓其中:周作人说“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的现世享乐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但此种乐,依然在苦中得之。习茶的过程,既是开启心灵之旅,享受精神愉悦的过程,同时也是体会人生真谛的过程。事实上它并不能把人完全带离凡尘,而是让你在品茶中腾挪出另外一个空间俯看俗世,审视自我,人生百味,尽在其中。茶是儒,贵礼雅:中国茶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儒释道三教精华,于儒,便是注重“礼”、“雅”的中庸和谐之美。在武夷岩茶中,名丛“水金龟”即为儒学之茶。茶是佛,长至善:由“茶禅一味”到“吃茶去”的著名公案,便可知茶和佛教的极深渊源。而佛门慈悲,与茶的善性共通。在武夷岩茶中,名丛“铁罗汉”即为佛门之茶。茶是道,重摄生:道家养生古名摄生,即以老庄“天人合一”思想为宗旨,太极八卦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运用四时调摄、风水环境等多种方法特别要指出的是其中包括茶养来达到性命双修、身心健康之目的。在武夷岩茶中,名丛“白鸡冠”即为道家之茶。惜茶心,存感恩:真正的好茶,汇集和浓缩了阳光、土壤、水分、植物的精华,无愧于大自然的杰作,再加上人的辛勤劳作、和经验智慧,是种植、采制、冲泡等富有技术含量和高超工艺的劳动过程的结晶,因此真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