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 计数、译码、显示电路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掌握集成十进制计数器、显示译码驱动器及数码管的功能与使用方法。2学习译码器和共阳极七段显示器的使用方法。3进一步熟悉用示波器测试计数器输出波形的方法。一、 实验原理 生活中常需要将计数脉冲值直观的显示出来,它的实现一般经过了下面几个步骤,如图3.7.1方框图所示。计数器输出的用8421BCD码表示的脉冲个数信号经译码器译码输出相应的脉冲信号,输出的脉冲信号通过显示器显示出相应的数字。计数器译码器显示器脉冲信号图3.7.1 计数、译码、显示框图 1计数器输入的脉冲数通过计数器计数,并将结果用8421 BCD码表示出来,本实验中采用了一种十进制计数器74LS160。 以74160为例,通过对集成计数器功能和应用的介绍,帮助读者提高借助产品手册上给出的功能表,正确而灵活地运用集成计数器的能力。 (1)74LS160的功能介绍 74LS160为十进制可预置同步计数器,其逻辑符号如图3.7.2所示,功能表见表3.7.l所示。 表3.7.l 74LS160的功能表输 入输 出 CTP CTT CP D0 D1 D3 D4Q0 Q1 Q2 Q3 L L L L L H L d0 d1 d2 d3d0 d1 d2 d3 H H H H 计 数 H H L 保 持 H H L 保 持注意: 计数器有下列输入端:异步清零端(低电平有效),时钟脉冲输入端CP,同步并行置数控制(低电平有效),计数控制端 CTT和 CTp,并行数据输入端 D0D3。它有下列输出端:四个触发器的输出端Q0Q3,进位输出CO。 根据功能表3.7.l,可看出74160具有下列功能: 异步清零功能:若输入低电平,则不管其他输入端(包括CP端)如何,实现四个触发器全部清零。由于这一清零操作不需要时钟脉冲CP配合(即不管CP是什么状态都行),所以称为“异步清零”。 同步并行置数功能:在 =“1”、且=“0”的前提下,在CP上升沿的作用下,触发器Q0Q3 分别接收并行数据输入信号D0D3,由于这个置数操作必须有 CP上升沿配合, 并与CP上升沿同步,所以称为“同步”的。由于四个触发器同时置入,所以称为“并行”。 同步十进制加计数功能:在“1”, 图3.7.2 74LS160逻辑符号“1”的前提下,若计数控制端CTTCTp=“1”,则对计数脉冲CP 实现同步十进制加计数。这里,“同步”二字既表明计数器是“同步”,而不是“异步”结构,又暗示各触发器动作都与CP(上升沿)同步。 保持功能:“1”的前提下,若CTTCTP=“0”, 即两个计数器控制端中至少有一个输入0,则不管CP如何(包括上升沿),计数器中各触发器保持原状态不变。 进位输出:,这表明:进位输出端通常为0,仅当计数控制端CTT =“1”且计数器状态为9时它才为1。 2译码器 以下主要介绍两种型号。以BCD码七段译码驱动器为例。74LS47是一个专门用来将输入的四位8421码转换为七段码并驱动数码管BS311101(共阳)的集成片。因为它是输出低电平有效,故只能驱动共阳极的数码管(译码器74LS48是高电平输出有效,可配用共阴数码管)。该芯片四个输入端A、B、C、D分别接8421码计数器的相应输出端(D为最高位);七个输出端接共阳七段显示器的对应端以驱动相应段亮;、/、是三个辅助输入端;当辅助输入端均为高电平时,电路正常显示。其中是试灯输入端,当=0时,数码管显示“ ”; 为灭灯输入端,当=0时,灯熄灭;为动态灭零输入端,当=0,=1且DC=BA=0时,显示器熄灭(即不显示 ),且输出=0。必须指出=0只熄灭数字“0”,而不会熄灭其它数字,如果要正常显示“0”字,则应使=1。同样,74LS4是一个专门用来将输入的四位8421码转换为七段码并驱动数码管BS311201(共阴)的集成片。CC4511是一个专门用来将输入的四位8421码转换为七段码并驱动数码管BS311201(共阴)的集成片。本实验采用CC4511BCD码锁存/七段译码/驱动器。驱动共阴极LED数码管,其管脚图见图3.7.3所示。 图3.7.3 CC4511引脚排列 其中A、B、C、DBCD码输入端 a、b、c、D、E、f、g译码输出端,输出“1”有效,用来驱动共阴级LED数码管。测试输入端,=“0”时,译码输出全为“1”消隐输入端,=“0”时,译码输出全为“1”LE锁定端,LE =“1”时译码器处于锁定(保持)状态,译码输出保持在LE=“0”时的数值,LE=“0”为正常译码。CC4511内接有上拉电阻,故只需在输出端与数码管笔段之间串接限流即可工作。译码器还有拒伪码功能,当输入码超过“1001”时,输出全为“0”,数码管熄灭。3显示器 数字显示器件有多种不同类型的产品,例如,辉光数字管、荧光数字管、液晶数字管、发光二极管数字管等。但因七段发光二极管数字管具有字形清晰美观、驱动简便、信息安排方便。供电电源低、价格低廉等优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常用的是七段数码管(若加小数点D.P.,则为八段),它由七个半导体二极管(LED)组成。当所有LED的阳极连在一起作为公共端时,为共阳数码管;当所有LED的阴级连在一起时,则为共阴数码管(BS311201)。使用中切不可混淆。 七段发光二极管数字管由七段条状发光二极管排成字形显示数字。当给相应的某些线段加一定的驱动电流或电压时,这些段就发光,从而显示相应的数字。为了鉴别输入情况,当输入码大于9时,七段显示仍显示一定图案。七段发光二极管显示器有共阳、共阴两种连接形式。其内部发光二极管的连接图分别如图3.7.4所示。为限制各发光二极管的电流,可在它们的公共极上串联一只240的限流电阻。数码管的字形图见图3.7.5。 (a)共阳极连接 (b)共阴极连接 图3.7.4 图3.7.5 七段数码管显示笔段对于共阳数码管,其公共阳极接高电平,af相应端(二极管阴极)接低电平,便显示相应数字。例如,若af均接低电平,g接高电平,则除Dg外,其余二极管均导通发光,因而显示 ,同理,对共阴数码管,将公共阴极接低电平,af相应端接高电平,g接低电平,显示同样数字。三、实验仪器 1数字逻辑实验箱 一台 2双踪示波器 一台 3数字万用表 一块 4集成电路若干四、实验任务及步骤 1测试计数器74LS160的逻辑功能异步清零功能: =“0”,观察输出端Q3 Q0的变化。数据置入:令=“0”,=“1”,将输出端Q0Q3接到数字实验箱上发光二极管,输入端D0D3端接到数字实验箱数据开关,置入不同电平,观察并记录LED的显示状态,填入表3.7.2。 表 3.7.2 74LS160的功能测试表输 入输 出显示字型D3 D2 D1 D0 Q3 Q2 Q1 Q00 0 0 000 0 0 110 0 1 020 0 1 130 1 0 040 1 0 150 1 1 060 1 1 171 0 0 081 0 0 19保持:令=“1”,CTP=“0”或CTT=“0”时,改变输入端D0D3为任意值(“0”或“1”),输出端Q0Q3应如何变化?与D0D3的状态是否无关?加计数:令= CTP= CTT=“1”时,CP接至1Hz方波脉冲,观察输出端Q0Q3如何计数?将上述结果整理列表,总结计数器74LS160的逻辑功能。 将中的CP端接至10KHz方波脉冲,用示波器将分别观察并记录加法计数的输出端Q0Q3的波形(要求不少于10个周期)。 2实现一个十进制设计电路:将计数脉冲个数用一位显示器显示出来(用一片74LS160、一片CC4511、一片数码管实现)。设计电路如图3.7.6所示。 图 3.7.6 10进制计数、译码、显示电路实验步骤: 按设计的电路图接好实际电路,接通电源。 用点动脉冲在CP端逐个输入脉冲,观察数码管显示的字形。并记录显示的十个数字字形,记录表3.7.2中。在CP端接入脉冲发生器(1Hz左右),记录数码管显示字形的变化。并用万用表测量进位端CO电位(每当计数器数字跳到9时,应有一个进位脉冲输出)。五、实验数据记录六、实验总结 1数码管是否正常,该部分接线是否正确,可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齐鲁大联考数学试卷
- 施工方案管理培训内容(3篇)
- 户外丛林寻宝活动方案策划(3篇)
- 配套主体结构施工方案(3篇)
- 新闻编辑考试题库及答案
- 公安考试题库做法及答案
-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题目及答案
- 心理学应用题目及答案
- 心肺复苏考试题目及答案
- 农村社区物业管理服务合同
- 游乐园安全生产责任制
- 新入职员工的心理健康培训
- 实验室消防安全培训
- 美的冰箱培训课件
- 中医专科护理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春季养生茶饮》课件
- 石油企业三标管理制度
-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落实情况监测指标
- 建筑行业的品牌工作计划
- DB14-T 3398-2025 人社业务就近办服务规范
- 再生资源安全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