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电教手再现形象增强诗歌教学效果.doc_第1页
运用电教手再现形象增强诗歌教学效果.doc_第2页
运用电教手再现形象增强诗歌教学效果.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运用电教手段再现诗歌形象,提高学生领悟诗人情感的能力摘要:运用电教手段再现形象,能使学生在视觉审美愉悦中体验古诗的意境。运用电教手段再现形象,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他们不但能用视觉去认知形象,而且能更深层次的感知形象,领悟到诗人在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深刻含义、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运用电教手段再现形象,容易促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关键词:再现形象 领悟诗人情感古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的语言凝炼,意境生动且含蓄,历来为人们所传诵,但是要体会古诗的意境,领悟诗人的情感,对于广大中小学生来说确实是一件难事。如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表面看起来是写幽美的山村风光。可要细想一下,这写景之中又蕴含深刻的哲理。但诗人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是如何表达这种思想感情的?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理解了。事实上不论是抒情诗,还是叙事诗,都是诗人对现实生活所形成的典型感受,而创作出来的独特的意境。所谓“境”就是诗中所描绘的形象和诗中所隐含的形象。所谓“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感情。诗人的思想感情就是蕴含在诗的形象中,“入境能晓意”。因此,在组织学生赏析古诗时,运用电教手段再现诗歌形象,就能提高学生领悟诗人情感的能力。一、运用电教手段再现形象,能使学生在视觉审美愉悦中体验古诗的意境。电教手由于利用了现代科技手,因而将古诗中的虚幻的形象化为实在的、直观的形象,从而缩短了学生的想象与诗人的想象之间的距离,进而对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表达的思想情感进行独到的体悟。如使至塞上这首诗歌,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意境雄浑、视野开阔。那茫茫无边的沙漠确实只能用一个“大”字才能壮其景观;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远处独起一股炊烟,既显得孤单,又格外醒目,也只有“孤烟”二字方能壮其神韵,“孤烟”之后,随一“直”字,使景物一下变得挺拔坚韧,刚直有力;“长河落日圆”,苍茫的沙漠里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间,视野所及,大漠无际,黄河杳无尽头,“长”字便自然涌上作者的尽头,而“长河”之上,是那一轮圆圆的落日,这里的“圆”字和前面的“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对这两句诗所描写的意境,如果仅仅只是由教师作抽象的描述,恐怕难以奏效。我在教学这首古诗时,选择电教手法,先给学生播放4 组画面:第一幅是“大漠”图、第二幅是“大漠孤烟直”图、第三幅是“长河横大漠”图、第四幅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图。通过展示这四幅画面,学生对这首诗所描绘的意境有了直观感受,进而很容易地领会了诗人对塞外风光的赞美之情,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二、运用电教手段再现形象,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他们不但能用视觉去认知形象,而且能更深层次的感知形象,领悟到诗人在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深刻含义、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古典诗歌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想象丰富。运用电教手段将诗人的描述形象化,能在形象化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赏析能力。如我在组织学生赏析唐代杜牧写的江南春绝句时,运用电教手段向学生展示了一幅很有江南特色气息的春景图,画面中的“黄莺、红花、绿叶、水村、山郭、酒旗以及烟雨迷蒙中若隐若现的楼台殿阁”等景物,确实能把人带入艺术美的境界中,但诗人并没有停止在江南春景的描绘之中,而是表达了自己对人世盛衰的感慨和对崇信佛教的唐朝统治者的讽刺。于是我让学生在欣赏诗中描绘的江南美景的同时,还引导学生展开联想,认真思考并讨论下面几个问题:“多少楼台烟雨中”是作者在描绘烟雨迷蒙的朦胧美呢?还是另有所指呢?为什么?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的说:是突出了江南烟雨迷蒙的朦胧美,因为江南此时正值梅雨季节有的说:是暗示唐朝统治已摇摇欲坠,因为“风雨飘摇“吗?也有的说:作者借古讽今,因为南朝统治者整天迷信佛教,不理政事,不顾百姓生死,修建了大量的寺庙,结果很快灭亡了,作者是借南朝统治者的腐败来讽刺唐朝统治者。通过讨论、辩证,学生的思维拓展开了,也深刻地理解了作者写作这首诗的真正目的。三、运用电教手段再现形象,容易促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古诗犹如一朵朵奇葩为中华文明添上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它的抒情性极强,是诗人用饱和着丰富思想感情的笔触,表达自己强烈的意志和情感。臧克家说:“诗歌在文艺领域上独树一帜,旗帜上高标着两个大字-抒情。”因此有人把感情比作诗歌的生命。没有情感就没有诗,托尔斯泰也说过:“诗是人们心里燃烧起来的火焰,这种火焰燃烧着,发出热,发出光。”这“热”和“光”就是诗人的情感。因此我们运用电教手段教学古诗时,要充分引导学生体悟“物我合一”“情景交融”的特点,不仅让学生感知形象,而且还要引导学生领会到诗人传达的“火焰”及“热和光”,并在美的意境中受到陶冶,激发起自己的热情,唤起自己的爱憎,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杜甫的望岳(望东岳泰山)不仅给我们展现了泰山的雄壮巍峨之态,而且字里行间洋溢着自己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了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登岳的意愿,同时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文中,可以看出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在组织教学时,我先播放预先制作好了描绘泰山胜状的课件给学生看,使学生未读诗文,而先领略泰山雄壮巍峨的景象,再播放一些文人对泰山赞美的语句,使学生产生共鸣,有身临其境之感,然后播放对诗文的评析,学生就萌生出诗人之情即我之所感的情感。这样学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