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的成长性,既是创业板市场发展的核心,也是其生存的前提。市场内大多数公司都处于高科技行业,具有较高的成长性,因此,如何评价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通过研究国内外企业成长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一套由表现层评价指标(盈利能力、运营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偿债能力)和影响层评价指标(外部环境、管理层素质、公司治理结构)构成的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因子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因子分析模型和综合评价模型,并采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了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性情况。根据评价结果分析了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的综合排名和分项能力排名状况。从综合得分情况来看,大部分企业成长性前景看好,但也存在成长性较低的企业,投资者投资时需要谨慎;从分项能力得分情况来看,成长性的差异较大;评价研究的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一致,表明我国创业板成长性评价体系能公正、客观地反映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状况。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的评价研究为创业板市场的研究提供了借鉴;为投资者判别投资风险,选择高成长创业板上市公司提供了依据。关键词创业板;成长性;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AbstractGrowth of the company in gem market is not only the core of the gem market development, which is the prerequisite for survival. Inside the market most companies in the high-tech industry, has the high growth, therefore, how to evaluate gem listing the companys growth become problems to be solved.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domestic gem companies and the study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enterprise growth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 set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by profitability, operation ability, cost control ability, debt paying ability) and affected layer evaluation index (external environment, management quality,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consists of the growth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has been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factor analysis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the factor analysis model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are built and growth of the company listing in gem is analyzed by using SPSS software.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results, it analyzes gem companies the growth of comprehensive ranking and breakdown ability ranking. From comprehensive score situation, the most enterprise growth prospects look good, but there are also lower-growth enterprise, investors should be careful; Judging from the breakdown ability score, the growth is different obviously; The results of the Evaluation research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our country, and it show that the gem growth evaluation system can justly and objectively reflect the status of the gem companies.The study about the growth assessment of gem companies provides reference for gem market research and it also provides basis for investors to avoid investment risk when they choose high growth gem companies. Keywords GEM; Growth; Factor Analysis; Component Analysis不要删除行尾的分节符,此行不会被打印50 / 54目录摘要IAbstractII第1章 绪论1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11.2 国内外企业成长性研究文献综述11.2.1 企业成长性评价的规范研究综述11.2.2 企业成长性评价的实证研究综述11.2.3 研究状况评述1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11.3.1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11.3.2 研究方法11.3.3 创新点1第2章 创业板市场的发展现状12.1 创业板市场的特征12.2 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基本情况12.2.1 从上市公司的性质上看12.2.2 从上市公司空间地域上看12.2.3 从上市公司的营业状况上看12.3 本章小结1第3章 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体系与模型13.1 评价指标体系13.1.1 指标选取假设13.1.2 指标体系框架的建立13.1.3 表现层评价指标的含义及计算方法13.1.4 影响层评价指标的含义及计算方法13.2 企业成长性评价方法和模型13.2.1 评价方法13.2.2 评价模型13.3 本章小结1第4章 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14.1 数据分析过程14.1.1 确定待分析变量是否适合于因子分析14.1.2 主成分分析法构造因子变量并命名14.1.3 计算因子得分14.2 评价分析结果14.2.1 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综合排名与分析综述14.2.2 创业板上市公司各分项能力排名与分析综述14.3 本章小结1结论1参考文献1附录1致谢1千万不要删除行尾的分节符,此行不会被打印。在目录上点右键“更新域”,然后“更新整个目录”。打印前,不要忘记把上面“Abstract”这一行后加一空行第1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投融资方式和渠道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首先,单纯依靠国家进行投资的状况得到很大的改变,形成了国家、企业、个人包括国外投资者的多渠道筹资、融资的局面。其次,证券市场迅速发展。据2009年8月26日新华社电,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出现改革开放后首只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票以来,我国上市公司的数量已有1990的13家到目前的超过1640家,19年间增长126倍,境内资本市场累计为企业融资超过5.4万亿元。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上市公司质量稳步提高,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我国证券市场的蓬勃发展,大大增加了我国的融资投资渠道,促进了资源通过市场方式在全社会范围内的优化组合,加速了经济市场化的进程。在发展过程中也涌现出了一大批新兴企业,中国经济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使大量新生高新技术企业成长起来,同时风险资本产业迅速发展,迫切需要针对新兴企业的股票市场。而各国政府越来越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因此二板市场纷纷建立。我国多年来一直在筹划着建立创业板,以帮助中小企业、高新产业企业上市,更好地促进各企业的发展。2009年10月30日,创业板于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截止到2010年10月30日,上市交易的企业由最初的28家发展到了135家。创业板市场培育和推动成长型中小企业成长,是支持国家自主创新核心战略的重要平台。在创业板市场上市的公司许多从事高科技业务,具有较高的成长性,但往往成立时间较短,规模较小,业绩也不一定突出,但有很大的成长空间。而创业板市场最大的特点就是低门槛进入,严要求运作,有助于有潜力的中小企业获得融资机会。然而,我国创业板已上市公司的成长性究竟如何,这些公司是否具有投资价值,如何帮助投资者理性地分析和投资,正确理解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并公正地评价成长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论文主要以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其实际数财务数据,运用实证统计方法,对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性进行了评价研究。创业板市场推出一年多来的运行实践表明,上市公司的成长性是创业板市场发展的核心,是衡量企业和市场发展的主要条件。因此,对我国创业板板上市公司成长性进行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第一,为创业板市场的研究提供借鉴。首先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总体发展状况进行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创业板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并用因子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样本公司的成长性进行评价,得出成长性综合排名和分项能力排名。第二,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对企业有监管职能的政府部门可以根据企业的成长性评价结果,对企业的发展做出整体的评价,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政策,并为增强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性提供指导性建议,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第三,投资者可以根据企业的成长性了解企业的经营绩效和发展趋势,不仅可以进一步掌握当前的投资效益,而且有助于判断企业发展潜力并制定更为有效的投资决策。企业是否具有持续成长的活力与投资者之间的关系紧密,它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时所考虑的关键性因素之一,投资者最为关注的问题是如何寻求到具有成长潜力的企业进行投资,实现投资收益的最大化。第四,企业本身是多种契约关系的结合体,无论对于债券人、管理者,还是其他利益相关者如企业内部员工、供应商等来说,企业只有具有较高的成长性才能取得持续不断的盈利与发展,才能使契约关系的各方得到更多的利益。1.2 国内外企业成长性研究文献综述1.2.1 企业成长性评价的规范研究综述企业成长性评价的规范研究从分析企业成长性的影响因素出发,从而构建一套企业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或者评价模型。MacMillan等人(1987)通过规范研究,得出结论:反映中小型高技术企业成长性的评价指标有企业家的个人素质、企业家的经验、产品和服务的特点、市场的特点、财务特点和企业团队精神等六类27个标准。Robert S. Kaplan(1992)等人为建立新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做了开创性探讨。他在对美国12家财务评价基础较好的公司进行了一年多时间的研究之后,提出了著名的Balance Score cord(BSC)原理。BSC的创新点主要表现:(1)BSC的重点放在测评企业如何为现在和未来的客户创造价值,建立和提供核心竞争力,为未来发展而对员工、系统和程序进行投资方面。(2)BSC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合为一体,组成企业的整体信息系统。它突破了货币指标和非货币指标、财务指标与劳动工资、人事等非财务指标的界限。BSC方法使企业评价由传统的短期战术评价发展到长期战略评价,为现代信息经济环境下企业成长潜力的分析奠定了方法论基础。2Cooper(1997)认为企业的成长是与社会文化、管理者的个性特征、企业信息网络、资源交换、人口生态及经济的发展状况相联系的,并特别强调管理者的个性特征对企业的成长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可见这些研究中都强调非财务因素,尤其是人力资源对成长性的影响。西班牙学者Jordi Canals(2001)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建立一个企业成长模型来解释和分析企业的成长性。原先的企业成长理论主要侧重于从某一方面来研究,他认为应该从整体的角度来分析那些促进和保持企业成长的驱动因素。这样,Jordi从内部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来中和分析企业的成长性。3Marten Goos(2005)从产业组织视角研究了劳动需求和企业成长、产业演化的关系。由于不同企业的用工决策存在差别,所以不同产业内的企业用工情况能表明企业规模是存在较大差异的。他在吉布莱特定律的基础上,构建了企业用人行为与企业或产业特征之间关系的模型,分析得出了企业规模、企业年龄和产业年龄的差别,能够增加或减少劳动用工需求这一基本结论。蔡宁和陈功道(2001)根据香港创业板市场的上市条件、标准和内地中小型高技术企业的现实发展能力,研究了内地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在香港创业板上市融资的竞争能力。从企业成长性、管理层的能力经验和企业运作的规范性三个方面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4汪强(2003)分析了影响企业成长的因素,通过比较分析、比率分析和趋势分析对企业销售收入成长率、利润增长率、产值增长率、资金增长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人员增加率和创汇成长率等指标进行了分析,发现均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成长性,更进一步地证明了企业经营效率与成长性之间的相关性。房汉廷等人(2004)在评价中国科技类上市公司的创新能力时,采用了技术及研究人员总数及其比重、技术和专利为基础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研发投入强度三个指标,其中以技术和专利为基础的无形资产账面余额是将无形资产中剔除商誉、土地、商标权以及一些特许经营权后的无形资产账面余额来表示。在研究过程中,仅对技术及研究人员的比例和以技术和专利为基础的无形资产账面余额进行了统计,用研发资金占公司收入的比重衡量的研发投入程度,以这三个指标的综合来评价科技类上市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并提出。王会芳(2006)在她的中小科技企业成长性评价问题研究报告认为,鉴于中小企业成长的目标是实现持续的规模扩张,由小企业变为大企业,中小企业成长的方式应以内生成长为主,而非并购成长为主,中小企业的成长性应该是由企业当前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状况和企业自身发展状况所展示或预示的、企业未来一段时间实现规模持续扩张的能力。报告进一步认为,中小企业的成长性包括三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企业规模增长的速度,第二个维度是企业规模增长的(内部)驱动因素,第三个维度是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另外,报告从中小企业成长性的定义和内涵出发,结合中小科技企业的特点以及企业成长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和典型问题,借鉴当前企业成长性评价方法并利用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报告分析确定了中小科技企业成长性评价的具体内容并设计相应的评价指标。报告认为,中小企业成长性的三个维度构成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的基本内容。61.2.2 企业成长性评价的实证研究综述企业成长性评价的实证研究的结果一般有两类,一是通过统计数据分析企业成长性与假设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从而建立企业成长性评价的指标体系;二是通过对国内外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的研究,构建适合研究对象的评价指标体系,得出企业成长性综合评价结果或者成长模型。Erkki K.Laitinen(2002)以芬兰93家中小型高技术企业为样本,设计了一套中小型高技术企业的动态业绩评价系统。该评价系统有财务表现、竞争力2个外部因素和成本、生产要素、作业、产品、收入5个内部因素及连接这7个因素的因果关系链组成。Wang Yonggui、Zhang Yuli、Hing-PLO(2002)通过对中国的11000家中小企业的研究,关注在1997-2000年企业销售增长高于30%或者低于-10%的中小企业的公司特征、高层管理团队的特征、企业战略等因素对成长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总经理或者董事长的年龄和高层管理团队的平均年龄同企业成长性负相关,而管理层的教育水平与企业成长性正相关,公司的规模、有技能员工的数量、公司成立的时间等对成长性有显著影响。创新战略、多元化战略等与成长性正相关,而外部良好的环境也对成长性有促进作用。Frederic等(2003)研究了1978-1996年间雇员超过200人的11748家瑞典企业每年的发展状况,并采取多项指标评估出1501家高成长性企业样本,通过91种不同的成长性评估指标,包括相对和绝对销售增长、相对和绝对雇员增长、机构增长与并购增长,以及过去10年期间的平均和超常增长率等指标定义出七种与企业成立时间、规模和产业从属关系相关的企业成长影响因素。这些文章均是针对某一特定区域的企业进行的研究,成长性的影响因素在不同区域与时间内其作用大小均有差异。10国内方面,中国企业评价协会、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中小企业司、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国家工商总局个体私营经济监管司、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经济部联合课题组发布的2003年中国(非公经济)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报告通过运用“成长型中小企业评价方法”-GEP评估法,对1999-2002年间12695家非公有制中小企业进行了客观评估,描述了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成长型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行业分布特征、地区分布特征和企业规模分布特征,并从企业管理能力、企业技术创新和企业成长环境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从行业准入、服务体系、财税政策、金融体系等方面提出了促进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与工作重点。朱和平、王韬(2004)根据创业板市场中小高科技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的特点,设计了包括财务潜力、人力资本力量、市场和公共关系能力、技术与创新能力4个层面20项指标构造的成长性评价体系。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为客观的评价和测试企业的成长状况和潜力。13中南大学商学院中小企业发展研究中心(2005)认为成长性公司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通过生产要素与生产成果变动速度间的优化而获得的公司价值的增长能力,其表现为公司产业与行业具有的发展性,产品前景广阔,公司规模是逐年扩张的、经营效益不断增长的趋势。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分析一方面包括行业、市场、产品的变化趋势这样一些宏观因素,另一方面包括了微观财务部分,是全方位、动态的分析,带有前瞻性的分析预测。他们设计了确定性指标和影响性指标两类评价指标,并于2004年9月发布了2003年中国82家中小上市公司成长性报告。其确定性指标包括成长能力、盈利能力、资金营运能力、市场预期和企业规模五类,影响性指标包括外部因素、管理层素质、科研创新能力、市场销售能力和公司治理结构五类。建立了中小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的确定性指标和影响性指标体系后,采用突变级数模型对中小上市公司成长性进行了评价。欧丽君(2008)构建了一套由内生性评价指标和外生性影响因素组成的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内生性评价指标进行计算得出了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综合排名和重要分项能力排名。对影响企业成长性综合得分的重要分项能力进行识别,发现在影响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综合得分的各分项能力中,盈利能力、成本获利能力、资金运营能力和研发能力是权重最大的影响指标。8徐歆(2009)从基于成长经济理论和对企业成长原理的分析提出了中小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建立了由企业资源与配置、企业能力和外部影响因素三方面共同构成的基本框架,将决定和影响企业成长的多方面因素纳入其中,并突出了外部因素在企业成长中的作用,构建了由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共同构成的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体系。并运用该体系对华星化工进行成长性评价,其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一致,有力地支持了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体系的应用能力。171.2.3 研究状况评述通过对国内外有关企业成长理论和成长性评价研究结果的回顾,对论文的研究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第一,企业成长过程是内生性成长和外生性成长相结合的动态过程,因而更为科学的研究应该关注企业成长的动态性。衡量企业的成长性,理论上应当包括综合考察企业的定量评价系统、定性评价系统和未来发展预期测评系统。第二,企业成长具有规律性,其规律也是可寻的。因此可以通过建立成长性评价体系,对影响成长性的能力因素进行分析,观察企业成长的规律。因此,对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研究的总体思路为:通过研究影响企业成长的确定性指标的情况,来研究企业内部各种能力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影响企业成长能力的外在影响因素来研究企业成长性。从文献中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使用实证方法检验了多种影响因素与企业成长的相关性关系,这位评价成长性以及选取相应的评价指标提供了有力地证据;在成长性评价上初步达成了部分评价指标使用的一致性,并基于规范性研究对相关评价内容的必要性作了论证,对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有指导意义。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1.3.1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研究思路围绕着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的评价展开。1.探讨创业板市场及其上市公司的性质和特点,为客观和全面的评价其成长性奠定基础。从创业板市场及其上市公司成长性的特点出发,梳理了国内外有关企业成长性评价的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方面的相关文献。2.针对创业板高成长性上市公司的特点,建立了反映企业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中小企业成长性的综合评价模型;选出模型中几类重要的影响因素,运用模型对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进行了综合评价。主要的研究框架可以总结概括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阐述了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研究的背景以及该项研究的意义。简单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框架。第二章为创业板市场的发展现状。本章从创业板市场的特征和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基本情况两个方面阐述了创业板市场的发展现状,通过对这两个方面的阐述分析表明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均为成长性企业。第三章阐述了论文对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成长性评价模型。本论文提出假设,我国上市公司年报、公告等提供的财务资源包含着企业成长性的信息含量。基于这个假设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将企业成长性评价指标分为两层,第一层为表现层评价指标,这些指标用以确定企业的成长性,进入评价模型;第二层为影响层评价指标,这些影响因素将不进入评价模型,而是在对样本公司成长性综合排名结果和分项能力排名结果分析评述时加以考虑。第四章为评价研究部分,分为评价分析过程和评价结果分析两个部分。评价分析过程使用SPSS统计软件对变量进行了分析,并解释了部分输出结果。评价结果分析部分是对综合评价的最后结果进行点评。1.3.2 研究方法由于是一篇理论研究与探讨性质的论文,为使文章的理论论述更为深刻和更具说服力,综合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较为全面的对文章主题进行论。1.文献法。文献法是指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考察,有助于认识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而基于客观历史事实的逻辑分析,可以从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中揭示出研究对象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以此达到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全面掌握国内外有关企业成长评价特别是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的理论成果,形成对中小企业成长评价的涵义、模式和特征的系统认识。2.归纳及演绎法。在总结和归纳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相关理论进行了演绎、推理和归纳,使之更能论证论题和实际情况;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评价体系的形成充分使用了归纳及演绎法。3.实证研究法。所谓实证研究法,就是以经验事实为依据,借助于数理统计方法进行研究,倾向于反映或检验、解释或预测客观存在的现象,它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借鉴已有关于企业成长性评价的研究,分为评价分析实现过程和评价结果分析两个部分。评价分析过程部分讲述了使用SPSS统计软件对变量进行分析的过程,以及部分输出结果的解释。评价结果分析部分是对综合评价的最后结果进行点评。1.3.3 创新点在选取评价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的指标时,引进了运营能力指标,替代多数研究中的资金运营能力指标。运营能力是指企业基于外部市场环境的约束,通过生产资料的配置组合而对财务目标实现所产生作用的大小。双击上一行的“1”“2”试试,J(本行不会被打印,请自行删除)第2章 创业板市场的发展现状通过对国内外有关企业成长性评价研究成果的回顾,启发了研究思路。本章将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创业板市场的特征以及上市公司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也为后面章节的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奠定现实基础。从这几个方面看,创业板上市公司呈现明显成长性趋势。2.1 创业板市场的特征创业板GEM(Growth Enterprises Market)board是一个仅次于主板市场以外的另一个证券交易市场。目前,全球的二板市场大致分为完全独立于主板市场以外的“独立型”和附属于主板市场的“附属型”两种类型。其主要目的是为新兴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提供融资途径,以帮助这些企业发展壮大,它是主板以外的为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融资的新型资本市场。这些企业虽然具有高新技术和很好的成长性,但这些企业往往存在刚成立不久,规模不大、企业制度和市场都还不完善、业绩不突出等一些问题。创业板在国外称呼大相径庭,像“二级市场”、“第二交易系统”等。有“高科技企业摇篮”之称的美国Nasdaq是创业板市场比较成功的典型,它推动了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和近年来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诞生了微软、苹果、英特尔等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还有英国的创业板市场Aim;韩国的KOSPAQ及法国新市场Lewonvean March都是比较成功的创业板市场。“十年磨一剑”,中国创业板的前期工作是比较漫长的,1998年12月,国家计委向国务院提出“尽早研究设立创业板块股票市场”为题,开始了创业板的研究和推进历程。任何一个新事物的出现都需要做充足的前提准备,创业板正式推出的前提准备整整花了10多年的时间。2009年3月3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创业的上市发行门槛不变,仍采用两套上市财务标准。暂行办法于2009年5月1日起实施,2009年10月23日,中国证监会在深圳举行创业板启动仪式,10月30日,首批28家公司正式在深交所挂牌上市,这预示着中国的资本市场走向一个更高的发展水平。结合主板市场、中小板市场及场外转让市场,形成一个多层次,更为稳定的资本市场体系。使市场服务的对象更为广泛,自主创新和高科技中小企业打开了资本之门,使他们能更好的融资、更好的发展。创业板市场拥有以下特点:(1)上市公司以高成长型公司为主,上市条件较主板市场宽松;(2)创业板公司业绩不稳定,投资风险较大,需要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营业能力自行判断,坚持买者自负原则;(3)对保荐人的专业资格和相关工作经验提出更高要求;(4)它对信息披露提出全面、及时、准确严格的要求。深交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0月30日,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已达135家,总市值超过5 700亿元,流通市值超过1 300亿元,于2010年6月挂牌的创业板的指数当日开盘986.02点,最高1 129.69点,最低832.62点。从业绩来看,截止2010年10月27日晚间,有统计数据的127家创业板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65.68亿元,增长仅16.5。净利增幅低于主板增幅的25.7和中小板上市公司增幅的38.98。虽说创业板上市公司与主板和中小板的企业相比,存在差距,但数据显示,创业板自挂牌上市以来,总体趋势是向成熟的方向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只有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地摸索实践,寻找相应的解决之道,才能创造一批不断成长的世界知名的高科技企业。2.2 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基本情况2.2.1 从上市公司的性质上看随着创业板上市企业的数量的不断扩大,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数量已逾百家。通过对上市数据较全的前120家企业进行研究分类,这些企业分布于机械设备、信息技术等10多个行业,其中机械设备占比25、信息技术占比23.3、石油化工占比11.7、电子行业占比10、医药生物占比7.5、(非)金属行业占比5、社会服务占比4.2、文化传播行业占比3.3、其他行业(如造纸印刷和农林牧渔行业)占比10(见表2-1、图2-1)。从行业分布上看,不难发现,大部分企业都是从事的高新技术行业,高新技术企业所占比例接近90,企业都具有强大的发展优势和潜力。创业板市场的建设,解决了中小创新性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促进了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图2-1 创业板上市公司行业分布图创业板上市公司大部分是民营企业,占了所有企业的八成以上,而国有企业所占比例较小,这种现象既有很大的优势,也存在一些问题。优势在于民营企业的自身发展欲望远远高于国有企业,这就决定了他们具有高度的积极性和精神面貌,而国有企业相对民营,没有较高的积极性。当然,民营企业也有它自身的缺陷,目光狭隘,只顾眼前利益,对发展目标不明确,一旦通过创业板平台募集到资金后,就可能抽身,或者把募集的自己用于企业发展以外。 表2-1 创业板市场部分上市公司概况 (单位:万元)企业代码公司名称成立时间省(市)领域注册资本净利润募集净资300001特锐德2009.6.24山东机械设备100003667.5977928.3300002神州泰岳2002.6.3北京信息技术948014994.56170336.31300003乐普医疗1999.6.11北京机械设备3650020917.31113951.31300004南风股份2008.8.8广东机械设备70002576.1554936300005探路者2008.6.14北京造纸印刷50002525.6332160300006莱美药业2007.10.16重庆医药生物68502203.7234956.25300007汉威电子2008.1.28河南机械设备4400812.3137363.95300008上海佳豪2001.10.29上海社会服务37802703.9432286300009安科生物2000.9.28安徽医药生物63002378.9432109.5300010立思辰2009.1.8北京信息技术65002031.9644572.992.2.2 从上市公司空间地域上看上市企业不同的地域或时间,企业在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成立时间,企业的状况也有所不同,从中也可以看出不同区域和不同的成立时间的经济发展状况。从企业成立时间来说,企业大部分成立股份制的时间是在21世纪头10年,研究发现成立与20世纪80年代的有2家,占所有创业板上市企业的1.7,20世纪90年代有24家,占上市企业的20,21世纪头10年有94家,占上市企业的78.3。这些企业都处于成长的高峰期,创业板的设立,为这些企业可谓雪中送炭,既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也有利于经济的增长;从企业分布地区来说,按省市划分,上市企业来自全国24个省市,这些上市企业多集中于北京、广东、浙江和上海,这四省市上市企业65家,占上市企业的54.2(见图2-2),这既说明了这些省市的经济实力强大,也说明了我国上市企业的省市分布不均,图2-2的统计中北京、广东上市企业高达20多家,而重庆、内蒙、吉林等省市却只有1家,甚至有些省市榜上无名,像广西、云南、青海、贵州、西藏等省市。落差之大,这也不得不让人担忧,因为从中看到的不仅仅是数据的差距,而是省市经济实力的差距。图2-2 创业板上市公司地区分布图按行政区划划分,创业板上市企业东北地区5家,占上市企业的4.3;华北地区28家,占上市企业的23.3;华东地区40家,占上市企业的33.3;中南地区34家,占上市企业的28.3;西南地区6家,占上市企业的5;西北地区7家,占上市企业的5.8(见图2-3)。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上市的企业都集中在华北、华东和中南地区,占了上市企业的八成多,而其他3个地区的上市企业却不到二成。图2-3 创业板上市公司行政区划分比例图按经济带划分,创业板上市企业东部沿海地区89家,占上市企业的74.2;中部地区18家,占上市企业的15;西部地区13家,占上市企业的10.8(见图2-4)。数据显示具有经济实力的东部沿海地区创业板市场的企业占绝对优势,而中部和西部加上才25.8。图2-4 创业板上市公司东西中部分布比例图从数据中不难发现,总体看来东部地区上市企业多,而西部地区上市的企业极少,据统计,上市的120家企业中东部地区上市的企业高达106家之多,占上市企业的88.3;而西部地区仅上市14家,占上市企业的11.7,可谓屈指可数。与东西部比较,南北方的上市企业的比例还算比较协调,北方地区上市企业51家,占上市企业的42.5;南方地区69家,占上市企业的57.5。总体来说,就是东西部差距明显,南北部差距不大。2.2.3 从上市公司的营业状况上看这些上市企业本身就具备较强的实力,就成立时的注册资金就不难发现,其中注册资金在1 000万以下的只有13家,仅占上市公司的10.83,而注册资金在1 000万以上的有107家,占了上市公司的89.17。在这里面还不乏注册资金上亿的企业,这充分说明了上市企业本身的实力。而这些上市企业2009年所得的净利润总数高达34.77亿元,每个企业平均净利润0.29亿元。这说明这些企业都是在盈利,而且利润空间还比较可观。企业在创业板上市之后募集了大量的资金,很多企业都达到了他们入市前的预期效果,有些企业还募集到了超过计划的资金,缓解了这些中小企业的资金缺乏和融资难的问题,到2010年半年度报表公布时,90家企业总共募资689亿多元,平均募资7.7亿元,这基本上是都超出了预计的募资金额,以超募资金最多的国民技术为例,计划募资3.36亿元,实际募资23亿元,超募19.65亿元,这对企业的发展来说,无疑是件好事,只要企业能很好的利用这笔资金,使企业不断壮大,也有利于创业板市场的不断发展。2.3 本章小结创业板市场主要是为新兴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提供融资途径,帮助这些企业发展壮大,它是主板以外的为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融资的新型资本市场。创业板上市公司大多是民营企业,涵盖了10多个行业,而这些大多是高新技术行业,具有较高的发展空间。创业板上市公司大多分布在我国中部、东部沿海城市,这些经济实力较强的城市更能促进企业的发展。从创业板上市的这一年多的时间的营业状况看,也可以发现这些企业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很高的成长性。第3章 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指标与模型通过对创业板上市公司总体现状的分析,并借鉴国内外已有的评价体系,启发了成长性评价体系建立的思路。本章将从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的表现层评价指标和影响层评价指标两个层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以便尽可能全面的评价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性。3.1 评价指标体系3.1.1 指标选取假设在吴世农教授(2001)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的预测模型研究一文中,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了70家财务困境的公司和70家财务正常的公司为样本,首先应用剖面分析和单变量判定分析,研究财务困境出现前5年内各年这二类公司21个财务指标的差异,最后选定6个为预测指标,应用Fisher线性判定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三种方法,分别建立三种预测财务困境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在财务困境发生前2年或1年,有16个财务指标的信息时效性较强,其中净资产报酬率的判别成功率较高;(2)三种模型均能在财务困境发生前做出相对准确的预测,即使在财务发生前4年的误判率也在28%之内;(3)对同一信息集而言,Logistic预测模型的误判率最低,财务困境发生前1年的误判率仅为6.47%。他认为:“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包含着预测财务困境的信息含量,因此其财务困境具有可预测性”。因此,大胆提出假设:我国上市公司年报、公告等提供的财务资源包含着企业成长性的信息含量,企业过去和现在的财务资源能很好的反映公司的成长性。本章的研究即以此为出发点。3.1.2 指标体系框架的建立企业成长性评价指标的选取和评价体系的建立将直接影响评价结果,因此,必须全面考虑。企业成长性是一种动态的能力,是企业各个方面能力的综合反映,所以评价指标的选取必须能够全面体现出企业的综合能力。因此,在设置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将基于以下基本原则:1.可操作性原则。主要指数据的采集可行性及指标的可计算性。尽可能地利用量化指标和现有可收集的统计数据,便于计算和实际操作。对于创业板上市公司样本而言,应尽量采用财务报表公布的原始数据,通过计算得到有关指标数据,并使所选指标易于量化。可操作性还应该满足对相同性质的并列指标能够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选择出来,满足反映成长能力评价的同时具有实践上的可行性。2.科学性原则。评价指标的选择应围绕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的本质,力求全面、客观、准确的描述企业的成长性的同时,将涵盖影响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的重要因素,体现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指标体系有机结合起来。此外,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能力评价指标选择应该建立在科学性原则的同时,应借鉴一些国际上评价企业实力的规范性指标和分类标准,使评价指标名称和计算口径既具有国内可比性,又具有国际可比性。3.合理性原则。影响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能力的因素和反映影响因素的指标很多,这需要针对主要的影响因素选择重要和恰当的指标进行反映。4.独立性原则。在选择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影响因素体现指标时,应尽量减少评价指标在相互体现成长性影响因素上存在概念的重叠性,并之尽量排除各应变量指标相互间的相关性,保持评价指标的独立性和优化性。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表现层评价指标盈利能力运营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偿债能力影响层评价指标外部环境管理层素质公司治理结构图3-1 创业板上市公司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以上原则及上文提出的指标提取假设,将企业成长性指标分为两层(如图3-1),第一层为表现层评价指标,它包含4个一级指标以及15个二级指标,这些指标用以确定公司的成长性,进入评价模型;第二层为影响层评价指标,它包含3个一级指标以及10个二级指标,主要是样本公司所处的宏观环境、管理层素质、公司治理结构等指标,这些影响因素将不进入评价模型,而是在对样本公司成长性综合排名结果和分项能力排名结果分析评述时加以考虑。3.1.3 表现层评价指标的含义及计算方法借鉴国内外已有的评价体系,主要从反映公司的成长能力的盈利能力、运营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和偿债能力这几个方面选取了包括主营业务净利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15个财务指标作为样本公司成长性的表现层评价指标。虽然截面数据并不能反映公司在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也不利于对未来的情况进行预测,但因为创业板市场才上市一年多,因此采用时间跨度为1年的指标来评价样本公司的成长性。下文将介绍表现层指标的含义。1.盈利能力盈利能力指标几乎是所有企业成长性研究都使用的财务指标。反映上市公司盈利水平的财务指标主要包括主营业务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回报率、销售净利率、盈利增长率、每股销售额等。主营业务利润公司生产的主要产品或主要经营业务收入创造的利润。主营业务增长是企业利润增加的主渠道,能够反映企业的主要经营业绩。选取的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有4个,包括主营业务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以及每股收益。表3-1 盈利能力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A1盈利能力X1主营业务净利率X2净资产收益率X3销售净利率X4每股收益各指标含义及意义如下:X1主营业务净利率是企业净利率与主营业务收入净额的比率,是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这项指标越高,说明企业从主营业务收入中获取的利润的能力越强。影响该指标的因素较多,主要有商品的质量、成本、价格、销售数量、期间费用及税金等。X2净资产收益率是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百分比,是公司税后利润除以净资产得到的百分比率,该指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X3销售净利率是指净利与销售收入的百分比,是指企业实现净利润与销售收入的对比关系,用以衡量企业在一定时期的销售收入获取的能力。X4普通每股收益也称普通股每股利润或每股盈余,是指股份有限公司实现的净利润总额减去优先股股利后与已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的比率。该指标能反映普通股每股的盈利能力,便于对每股价值的计算,因此被广泛使用。每股收益越多,说明每股盈利能力越强。影响该指标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的获利水平,二是企业的股利发放政策。该指标是衡量上市公司获利能力的重要财务指标。2运营能力运营能力是指企业基于外部市场环境的约束,通过生产资料的配置组合而对财务目标实现所产生作用的大小。运营能力指标可以从流动资产周转情况、固定资产周转情况、总资产周转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主要指标有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资产现金回收率、每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等。采用了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资产周转率等5项指标。表3-2 运营能力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A2运营能力X5存货周转率X6总资产周转率X7应收账款周转率X8流动资产周转率X9资产现金回收率X5存货周转率又名库存周转率是衡量和评价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销售收回等各环节管理状况的综合性指标。X6总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业务收入净额同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总资产周转率是考察企业资产运营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体现了企业经营期间全部资产从投入到产出的流转速度,反映了企业全部资产的管理质量和利用效率。X7应收账款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收入与平均应收账款余额的比率,反映企业应收账款变现速度的快慢和管理效率的高低。X8流动资产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收入与平均流动资产总额的比率,是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提分题库(典优)附答案详解
- 演出经纪人之《演出经纪实务》综合提升练习试题附参考答案详解ab卷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典型题】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能力提升题库附答案详解(a卷)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试题预测试卷【典型题】附答案详解
- 2025呼伦贝尔农垦那吉屯农牧场招聘笔试及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题库检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综合题)
- 押题宝典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培优】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训练试卷含完整答案详解(全优)
- 2025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笔试备考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1.1 常见的植物(教学课件)科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新教材)
- 转岗申请表(标准样本)
- 正性肌力药物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课件-幻灯-ppt
-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23版)
- 部编新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同步练习课堂作业课课练课时练
-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课件
- GA 568-2022警服夏执勤短袖衬衣
- 上肢主要神经损伤诊断
- GB/T 38381-2019新闻出版知识服务知识元描述
- GB/T 24600-2009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土地改良用泥质
- GB/T 1839-2008钢产品镀锌层质量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