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地理事象的空间分布与时间变化 二 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垂直分布 地理事象垂直分布的知识结构 1 大气的垂直分层 2 山地气候和自然带的垂直分布 阿尔卑斯山自然带的垂直分布 安第斯山北段气候和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 珠穆朗玛峰垂直自然带分布 3 地球内部的垂直分层 4 海水温度的垂直变化 图1是西经170 附近三个观测站水温随深度变化曲线图 读图1 完成第1题 三个观测站中 位于大西洋 的纬度位置最低 的海底地形是大陆架 0 1km之间 的水温变化比 大 b 提示 西经170 附近是太平洋 有小岛 不会有大陆架 三个观测站的表层水温 最高 说明纬度低 例 图4是长江口外水域叶绿素含量 水温和盐度垂直分布的某次监测数据合成图 叶绿素含量在水深10米到20米之间先升后降 回答 1 图中 曲线依次代表a 盐度 温度 叶绿素含量b 盐度 叶绿素含量 温度c 叶绿素含量 盐度 温度d 叶绿素含量 温度 盐度 c 2 从图中可以看出a 水深超过10米后 盐度随深度增加持续升高b 水深超过10米后 水温随深度增加持续降低c 水深15米处 叶绿素含量 温度 盐度值均达到最高d 水深超过20米后 叶绿素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升高 b 3 此次监测所处的时节a 长城内外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b 江淮平原 草长莺飞二月天c 燕赵大地 赤日炎炎似火烧d 太行群山 霜叶红于二月花 d 5 垂直补偿流的形成与分布 6 山地农作物的垂直分布 由于山区海拔高低不同 热量条件有明显的垂直变化 海拔越高 气温越低 生长期越短 因此在不同海拔高度上 农作物的品种也有不同 山西北部五台山一带的山地农业 例题 对流层中的上升气流会使飞行中的飞机颠簸 导致对流层气流上升的原因是 上层实际气温低于理论气温 按垂直递减率计算的气温 图中表示四种对流层气温分布状况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图表示的气温降低速率在 a3000m以下低于垂直递减率b3000 6000m高于垂直递减率c6000m以下等于垂直递减率d6000m以下均低于垂直递减率 本题解题关键在于了解题意 看懂图中内容 气温垂直递减率是高度每上升1000m温度降低6 高于垂直递减率则上层气温低于理论气温 反之则上层气温高于理论气温 根据图中地面与上层气温数值进行计算 即可判断 2 飞机可以在5000米高度平稳飞行的是 飞机能平稳飞行的条件是对流层气流上升缓慢 也就是上层气温高于理论气温 即低于垂直递减率 分析图中曲线变化幅度可以看出 4 图符合条件 该图地面气温约10 5000米约为 10 比理论气温高 故d为正确选项 a 1 b 2 c 3 d 4 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季节变化的知识结构 三 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季节变化 1 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规律 2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 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 二分二至日的昼夜状况 3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 4 晨昏圈平面与纬线圈平面 经线圈平面之间夹角的季节变化 春 秋分日 晨昏圈通过极点 与经线圈平面之间的交角为0 与纬线圈平面之间的交角为90 此时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0 赤道 1 晨昏圈相切的纬度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之和等于90 即互为余角 2 晨昏圈平面与纬线圈平面之间交角的季节变化规律春分日 夏至日 秋分日 冬至日 春分日90 66 34 90 66 34 90 3 晨昏圈平面与经线圈平面之间交角的季节变化规律春分日 夏至日 秋分日 冬至日 春分日0 23 26 0 23 26 0 夏至日日照图 冬至日日照图 5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变化规律 夏至 北半球夏季 气压带风带向北移约5个纬度左右 春秋分 气压带风带以赤道为对称轴 南北对称分布 冬至 北半球冬季 气压带风带向南移约5个纬度左右 1 东亚 南亚和澳大利亚西北部风向的季节变化 2 根据陆地 海洋在同纬度的气温差异判断季节 3 气压带势力强弱和风带风力大小的季节变化 受高低纬温差季节变化的影响 冬季 高低纬度之间温差较大 气压带之间的气压差也大 风力较强 夏季则相反 4 风海流纬度位置和流势 流速和流量 的季节变化 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 七月 在信风 西风吹送下形成的风海流 南北赤道暖流 北太平洋暖流 北大西洋暖流 西风漂流等 分布的纬度位置随气压带风带的北移也要向北移动 由于风力有所增强 洋流的流势也有所增大 一月则相反 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 北半球夏季 6 大范围海陆间气温和风向的季节变化 7 气候特征的季节变化 1 热带草原气候 萨瓦纳气候 与热带季风气候 2 亚热带季风气候与地中海气候 3 三种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与地中海气候 三种季风气候 四季更替 对 中国的气候 可设计的问题有 1 中国南北气温不同的根本原因是a 海陆位置不同b 纬度高低不同c 地势高低不同d 昼夜长短不同2 中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a 纬度最低的曾母暗沙b 白昼最长的漠河c 地势最低的吐鲁番盆地d 辐射最强的拉萨3 中国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是a 降水量的多少b 地表植被与径流量多少c 蒸发量的强弱d 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4 造成我国东部洪涝和旱灾的主要原因是a 夏季风强弱与推进的早晚b 冬季风的强弱c 东西走向山脉的阻隔d 海陆位置的影响5 影响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与时间分配的因素有a 纬度位置 水汽来源b 海拔高度 夏季风推进速度c 地形类型 季风活动d 海陆位置 夏季风强弱与推进速度 8 自然景观的季节变化 9 河流水文特征的季节变化 1 河流的流量大小 水位高低和汛期长短因补给形式不同而有所不同 2 纬度较高地区的河流 冬季有结冰期 3 凡有结冰期的河流在某些河段 由纬度较低的地方流向纬度较高的地方 会出现 凌汛 现象 10 人类活动的季节性特点 1 农业生产活动的季节性 2 科学考察活动的季节性极地科学考察 两极地区的科学考察活动应选择在极昼 气候较温暖的时期 北极地区一般选在春分后 4 5月 至冬至前 10 11月 这段时间 南极地区正好相反 一般选在秋分后 10 11月 至夏至前 4 5月 这段时间 高山科学考察 应避开雨季和冬季 选择天气状况比较好 比较稳定的季节 3 旅游活动的季节性 例题1 读图1 我国的能源和重化工基地 和图2 煤炭产区及外运线路 完成下列要求 1 写出图1中b h c所在省区的简称 简述图示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地形 年降水量和干湿状况 自然植被 陕 晋 内蒙古 高原为主 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 属半干旱地区 植被以草原及荒漠草原为主 2 扼要说明图1所示地区发展工业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有哪些 资源优势 煤炭 有色金属 稀土等 区位优势 承东启西 位于三省区交界地带资源和工业区距离近 有利于区际协调发展 3 图1所示虚线地区范围内 在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发展与建设中面临的重大问题有哪些 应如何解决 水资源短缺 交通运力不足 环境脆弱 节约用水 提高用水效率 减少污染 发展交通 提高外运能力 防止污染 加强生态保护 4 图2中显示我国煤炭工业空间布局所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目前的主要运输方式有哪些 煤炭工业空间布局不平衡 目前主要通过铁路运往东部沿海港口 再通过海运运往南方 或直接通过铁路 公路运往南方 5 从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 并缓解交通运输紧张的角度考虑 国家应采取哪些措施 要重点建设火电场和煤化工基地 将原煤转化成二次能源 电能 通过空中电网运送出去 或转化成煤气通过管道运送出去 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并缓解交通运输紧张的状况 例题2 读 某国家位置示意图 以及 甲 乙两城市气候直方图 回答相关问题 1 简述图示国家地势特征及其判断依据 北高南低 或自北向南倾斜 根据河流的流向 2 与甲城市对应的气候直方图是b 其降水量年内分配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离异父母子女抚养费用及生活费用支付协议
- 离婚协议彩礼退还与房产分割执行范本
- 车辆抵押贷款业务业务流程优化与风险控制服务合同
- 短途接送服务合同范本含司机专业操作标准
- 离婚协议中包含子女学业资助与成长保障
- 装修合同签订前合同主体资格审核要点
- 离婚协议中虚拟货币分割与风险控制协议样本
- 人物花瓶黏土课件
- 辽沈战役精简课件
- 个人有关事项培训
- 营造林技能竞赛试题及答案
- 基因工程(含有动画)课件
- 公路养护知识培训-讲义课件
- 《高级财务管理(第三版)》配套教学课件
- 道亨铁塔长短腿基础配置系统-操作说明
- QGDW 11162-2014-变电站监控系统图形界面规范
- 平均站间距计算方法
- 信息技术ppt课件完整版
- 一氧化碳中毒急救PPT课件(PPT 43页)
- 复旦大学大学物理热学课件Heat-Ch1-partI
- (完整版)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