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鱼养水生物控制饮用水源蓝藻暴发.doc_第1页
用鱼养水生物控制饮用水源蓝藻暴发.doc_第2页
用鱼养水生物控制饮用水源蓝藻暴发.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污染防治技术用鱼养水生物控制饮用水源蓝藻暴发董淑阁(赣榆县环境保护局,江苏 赣榆 222100)摘要:饮用水源藻类污染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作者简述了塔山水库饮用水源地蓝藻暴发的过程及原因,提出了用鱼养水生物措施控制饮用水源蓝藻暴发的对策。关键词:塔山水库;饮用水源;蓝藻;控制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695X(2004)01010502Using Fishy Organisms to Control Green Algae in Raw Water forDrinking Water SupplyDONG Shuge(Gany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reau , Ganyu, Jiangsu 222100 ,China)Abstract: The pollution of drinking water source is seriously attached importance to .The process and cause of breaking out of blue green algae in Tashan reservoir of drinking water is briefly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The countermeasures of using fishy organisms to control blue green algae is put forward.Key words: Tashan reservoir; Drinking water source; Blue green algae; Control概述塔山水库是江苏省第二大人工水库,也是赣榆县镜内唯一的地表水饮用水源。该水库位于赣榆县青口河中上游,集水面积386km2,总库容2.82亿m3,担负着县城青口、盐场、宋庄、赣马、塔山等城镇30多万人饮用水,其水质一直保持良好。但随着库区网箱养鱼的增加,使水库水质向着富营养化方向变化, 1997、1998年夏季连续两年发生蓝藻大暴发,导致水库水质恶化,并产生腥臭异味,严重影响人民的正常生活和人体健康。经该县环保等有关部门实践研究,提出拆除库区网箱、采取鱼养水生物等措施,控制水库蓝藻暴发。1.蓝藻暴发原因调查分析1.1饮水产生异味的调查1997年8月中旬,发现自来水有明显腥臭异味,经调查,库区周围及上游地区没有发现向水库排放废水,自来水厂净化处理正常;化验结果显示,水中没有发现异常化学物质,一两周后异味自行消失。1998年8月,自来水又再度出现异味,且比1997年更甚,经现场仔细观测,发现在网箱养鱼周围味道更浓,尤其中午时分,水面颜色更深,腥臭味更浓。初步分析认为藻类所至,取样镜检果然发现为蓝藻,水体中蓝藻个数为7000万个/ L左右,远离网箱水体中蓝藻为10003000万个/L左右,(参见表1)。从而确定了饮用水源产生异味的原因为蓝藻暴发所致。1.2水体异味原因的分析据资料,在正常情况下水体中藻类的种类较多,但数量不大,主要是绿藻、硅藻等类型。但随着水体的富营氧化,蓝藻就开始大量繁殖,数量激增,由原来的弱势种群变成了占统治地位的优势种群,覆盖在水面形成水华现象。大量蓝藻分泌物及死亡的残体分解腐烂,便产生腥臭异味。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塔山水库网箱养殖,以后发展迅速,至1998年达150个网箱。因网箱养鱼密度大,须投放大量饵料,造成饵料残渣和鱼粪便进入水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夏季(高温、光照充足、微风)藻类疯长,水质变差,产生腥臭异味。 表1 1998年8月18日塔山水库水质监测结果 水深 采样深度 高锰酸盐指数 TP TN 蓝藻数量 断面名称 ( m ) (m) (mgL1) (mgL1) (mgL1) (万个L1) 0.5 4.9 0.08 1.21 3000 库区上游 4.5 4.0 4.8 0.06 1.20 6000 0.5 4.6 0.04 1.24 1000 库区中心 9.0 8.5 4.0 0.13 1.19 2000 0.5 4.7 0.05 1.17 8000 网箱养鱼北 5.5 5.0 4.6 0.07 1.21 6000 水厂取水口 4.0 0.5 4.6 0.03 1.39 70002.蓝藻对饮用水源的危害随着人们对饮用水质量要求的提高,蓝藻污染饮用水源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饮用水源地蓝藻大量繁殖,不仅会使自来水产生腥臭异味,降低饮用水质量,而且蓝藻产生的次生代谢物微囊藻毒素(MCYST)1,具有明显的肝细胞毒性,是肝肿瘤促进剂之一,同时,还会引起消化道炎症、脾脏疾病等。饮用水安全将受到威胁,严重影响人体健康。3.采取鱼养水生物净化水质根据蓝藻产生的原因和暴发的条件,该县环保局会同有关部门,经过多方面调研和实践,提出以下措施控制蓝藻暴发,净化饮用水源。(1)拆除库区网箱 1998年9月,赣榆县拨专款22万元补贴养渔户,责成县环保局、水利局、城建局、公安局、渔政部门和塔山镇政府,把库区内所有网箱全部拆除,禁止库区内网箱养鱼。(2)采取鱼养水生物措施控制蓝藻暴发 水体中藻类防治,国内外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研究2。目前控制藻类的方法主要有:一是物理法,即混凝沉淀、活性炭吸附等;二是化学法,即氯氧化剂、臭氧、光催化氧化等;三是生物法,即生物膜法等。这些处理方法都不太适合大面积的饮用水源地,且处理成本太高,处理效果也不理想,还会产生负面效应。为寻找合适的处理方法,有效地控制塔山水库饮用水源地蓝藻暴发,通过网上查阅资料和专家咨询,发现鲢鳙鱼(俗称白、花鲢鱼)能滤食水体中的大量藻类,于是就试验用鲢鳙鱼这一典型的滤食浮游生物鱼类吞噬蓝藻这一食性,建立鲢鳙鱼-蓝藻-氮、磷食物链间的转换关系,让鲢鳙鱼吞噬蓝藻,而蓝藻又能吸收水中的氮、磷等污染水体的主要成分,从而控制蓝藻爆发,以达到维持水体生态平衡,提高水环境质量。据中科院水生物研究所专家的一项研究试验表明:鲢鳙鱼对藻类的吸收消化率为30%。而鲢鳙鱼每长1kg肉,就能吸收消化掉50kg的蓝藻等浮游生物。于是在1999年3月,该县在塔山水库饮用水源地试投放30万尾鲢鳙鱼 ,之后该县环境监测站1999年7、8、9月连续监测结果表明,塔山水库水体中的藻类数量又降到1996年以前的水平。从而达到了控制蓝藻暴发、净化水质、保护饮用水源的目的。从此,塔山水库再也没有发生蓝藻暴发的现象。 4.结束语通过拆除库区内网箱,禁止网箱养鱼,并采用鱼养水生物措施,遏制了水体中的藻类群体向以蓝藻为主的群体转化。塔山水库就再也没有发生蓝藻暴发和水华现象。为进一步巩固已取得的饮用水源水质治理成果,该县拟试验投放滤水生物河蚌,再进一步净化塔山水库底泥和底层水质,以巩固和提高水库饮用水源水质,稳定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