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得率等计算方法.docx_第1页
产品得率等计算方法.docx_第2页
产品得率等计算方法.docx_第3页
产品得率等计算方法.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i=Mp+Mg+Ms+Md+Mq+Mz式中:Ti:投入烟叶原料的标准重量(kg)Mp:成品叶片的标准重量(kg)Mg:成品烟梗的标准重量(kg)Ms:成品碎片的标准重量(kg)Md:成品碎梗的标准重量(kg)Mq:经过加工除去的附着在烟叶上的灰土量;另外,还有散失于大气中的微尘等损耗的标准重量(kg)Mz:属于混杂于烟叶原料中的不符合等级的烟叶、霉变烟叶以及各种杂物的标准重量(kg);这种杂物经过原料准备等过程将其挑选出来标准重量是按12%含水率折算的重量,折算公式如下:M=m(1-H)/(1-12%) = m(1-H)/0.88式中:M:标准重量(kg)H:实际含水率(%)m:实测重量(kg)1. 成品得率()是指烟叶原料经过打叶复烤后,成品标准重量占净投料烟叶标准重量的百分比。计算公式如下:=(Mp+Mg+Ms+Md)/(Ti- Mz)2. 出片率(p)是指烟叶原料经过打叶复烤后,成品片烟标准重量占净投料烟叶标准重量的百分比。计算公式如下:p=Mp/(Ti- Mz)3. 出梗率(g)是指烟叶原料经过打叶复烤后,成品烟梗标准重量占净投料烟叶标准重量的百分比。计算公式如下:g=Mg/(Ti- Mz)4. 出碎片率(s)是指烟叶原料经过打叶复烤后,成品碎片标准重量占净投料烟叶标准重量的百分比。计算公式如下:s=Ms/(Ti- Mz)5. 出碎梗率(d)是指烟叶原料经过打叶复烤后,成品碎梗标准重量占净投料烟叶标准重量的百分比。计算公式如下:d=Md/(Ti- Mz)6. 加工损耗率(q)是指烟叶原料经过打叶复烤后,排除物(尘土、烟末等)标准重量占净投料烟叶标准重量的百分比。计算公式如下:q=Mq/(Ti- Mz)严格的来讲简单投入产出计算的出片率是没什么太大参考意义的,至少这个数据对我们加工过程损耗的分析是没有太大意义的.一批烟叶的出片率是烟叶本身固有的属性,它不会因为该批烟叶水分的变化而变化(干物质守恒),而根据传统的投入产出计算方法一批烟叶会有无数个出片率,因为随着原料水分的变化净投入原烟重量在变化,这显然是不科学的!用标准重量来计算出片率是一种较为科学的方法,但就现有打叶复烤计量检测管理水平而言,这种方法计算得出的结果误差较大.误差主要表现在各类物质的计量误差,各类物质的水分测量误差等.且就现有标准重量的算法也比较粗糙,有待进一步修改完善.下面将我的算法简述如下,也请斑竹批评指正.一、产品得率 1 产品得率=出片率+出梗率+出碎片率(按标准重量计算)1.1 出片率=(片烟标准重量+3.186.35片标准重量)/原料净投入标准重量 1.1.1 片烟标准重量=片烟实际重量*(1-片烟平均水分)/0.88 1.1.2 3.186.35片标准重量=3.186.35片实际重量*(1-3.186.35片平均水分)/0.88 1.1.3 原料净投入标准重量=原料净投入实际重量*(1-原料平均水分)/0.88 1.1.3.1 原料净投入实际重量=原料投入实际重量-原料原始碎末含量-原料沙土含量-剔除物 1.1.3.1.1 原料原始碎末率计算方法:取样数量不少于10kg。从现场检验打开的全部样件中平均抽取,如现场检验打开的样件超过10件,则任选10件为取样对象,每件任取5把。从送检样品中均匀取两个平行试样,每个试样约重46kg。称得试样重量,在油光纸上抖动烟把,搜集落下20mm长梗标准重量+20mm短梗标准重量+烟拐标准重量)/原料净投入标准重量 1.2.1 出梗率计算方法同出片烟率计算方法 1.3 出碎片率=13.18碎片标准重量/原料净投入标准重量 1.3.1 出碎片率计算方法同出片烟率计算方法 1.4 标准重量是指物料含水率为12%时的重量,0.88为标准重量时物料中干物质所占的比例。 二、损耗 2 损耗分为非加工损耗和加工损耗 2.1 非加工损耗=原料原始碎末含量+原料沙土含量+剔除物+检测及留样损耗 2.1.1 检测及留样损耗=各项检测损耗+留样损耗 2.2 加工损耗率=设备滞留物料率+不合格报废物料率+工艺造碎率 2.2.1 加工损耗计算方法:加工损耗率=100%-产品得率 2.2.2 设备滞留物料=不能在生产过程中清理掺入成品的设备滞留物料(如打叶线、烤机、辅联设备等滞留物料) 2.2.3 不合格报废物料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如水渍、污染、潮红、烤红等所致的报废物料。 2.2.4 工艺造碎=粉尘率+排空粉尘率+1mm片率-原料含沙土率-原料原始碎末率 2.2.4.1 粉尘量=打叶线贮尘+梗线贮尘+环境贮尘 2.2.4.2 排空粉尘量=(排空粉尘量+粉尘量)*(1-除尘设备除尘效率) 粉尘量*(1-除尘设备除尘效率)/除尘设备除尘效率 把上面的算法简单编成Excel,通过计算每个等级加工经济指标质量指标,我们可以得出很多有助于我们分析改善过程的数据(质量指标经济指标密切相关这大家可能都知道,但究竟相关系数是多少,这是需要我们根据过程写实来量化的),这些都是我们改善过程的依据,有助于管理层对系统采取措施消除过程普通变差,改进我们的过程.据我了解国家局目前正在修改146147标准,可能要添加关于经济指标方面的内容,期待能科学严谨点,但不要太死板,因为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 在计算各厂家出片率的时候,3.18mm6.35mm的叶片根据各厂家的要求有时会单独打包,从而不算入成品的出片率中,也有的厂家会将掺兑至成品当中,所以所在的企业会得出以上的出片率计算公式: 出片率=(片烟标准重量+3.186.35片标准重量)/原料净投入标准重量究竟3.18mm6.35mm的叶片掺入成品中好不好呢?各个厂家有自己的考虑点:1.掺入:提高出片率,提高片烟转为烟丝的总质量,尽可能多的产出烟丝;2.不掺入:3.186.35mm的叶片经过切丝后,多数成为了烟灰,在进行风力送丝的过程中,会有很多进入除尘设备,不如将碎片单独打包,做为烟草薄片等副产品,从而保证了烟叶的整体利用率。呵呵,各个厂家打自己的算盘啊我们计算任何指标主要有两个目的:其一是为了解产品加工质量的状况,其二是为了有助于分析加工过程以便改进.某种程度讲第二个目的更为重要所以不管怎么计算,只要适用于(经济地)企业都可以至于拿给客户的资料,他要怎么算就怎么算,以客户为关注焦点嘛!然而现在国内绝大多数卷烟工业客户用投入产出方法计算经济指标,并将这种计算结果看为考评打叶复烤企业优劣的标准,个人觉得这种方法是欠妥的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对复烤企业的考核,本人举双手赞成,有竞争才会有动力嘛!但是这种考核方法的制定一定要尽可能的合理公平公正,当然任何一种考核都会有其的局限性,这需要我们应该尽可能的去完善它象包括”投入产出计算经济指标”这样的考核子项应该予以修改了,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工业企业不知道这种考核方法对复烤企业不公平,更多的是现在这种原料采购体制导致的国外卷烟工业企业,再原烟收购进入车间后,不单单逐包计重,而且逐包测量水分(微波测量),并检测原烟含梗,根据原烟的干基重量来结算收购费用,因为我们买的是烟叶而不是水分!再看国内,卷烟工业企业在各地采购烟叶,只单单看看等级质量,至于水分含梗不是不想检测,而是检测了又能奈何烟草公司,于是只能将这种采购量的风险考核于打叶复烤企业反正我买了这么多原烟就要出这么多片,别的我不管拿我们企业来说,由于我们本地烟叶,原叶含梗较高,因此出片率偏低,于是某客户就整天叫我们写分析报告,客户表示我们这边的损耗大,叶片”打没了”其实我计算过他们烟叶的加工损耗并不高,并跟他解释过多次,只要加工损耗正常,出片率低主要是由于原烟含梗高,客户却坚持他的意见,并举例贵州某厂的出片率就高碰巧那段时间,刚好该客户有批贵州烟叶来我司加工,结果投入产出算出来67.5,标准算法7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