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3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docx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3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docx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3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docx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3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docx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3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琼中民族思源实验学校 符喜妃【教学目标】1、 了解杜甫生平及写作背景知识。2、 体会诗人推已及人的崇高品格和忧国忧民的政治情怀。3、 反复朗读,能背诵全诗。【教学重难点】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诗人推已及人的崇高品格和忧国忧民的政治情怀。【教学准备】MP3音频资料、PPT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1、 幻灯片出示杜甫的春望,要求学生集体朗读。春望 唐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2、 请学生介绍一下自己所了解的杜甫。(学生回答)3、 结合学生的介绍,教师进行总结: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因任工部校检郎,而又被称杜工部。河南巩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圣”。杜甫一生颠沛流离,却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 。他的诗纪录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表达了崇高的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用诗歌写成的历史。(例如:我们学过的春望反映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 二、 解题助读幻灯片出示课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歌”是什么意思?明确:歌, 能唱的诗,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通称“歌行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2、介绍背景:师问:是哪一历史事件使唐朝由盛而衰,百姓遭受疾苦?(生答:安史之乱。)师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杜甫的诗中还有哪些诗歌是描写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的?生答:石壕吏写到“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孙有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明确:可以看出,这是一场民族大灾难。田园荒芜、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到处是流血死亡。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饱受了战乱之苦,公元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找了一块荒地,盖了一所茅屋,总算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一个栖身之所。茅屋的建造很不容易,事事都需要亲戚朋友的帮助。但茅屋建造的并不坚固,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杜甫感慨万千,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三、 整体感知1、一听:学生听音频资料,注意读准字音。幻灯片呈现:三重茅chng 挂罥jun chng 长林梢sho 塘坳oy 倚杖 布衾qn 何由彻ch 大庇天下b w 突兀xin 见此屋2、二读:学生再默读这首诗,参看课下注释,读懂诗句的含义,完成相对应的导学案。(边读课文,边参看注释,有的翻阅资料,有的互相询问、讨论;教师在学生行间查看,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当堂测一测:翻译句子 1、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译:自从战乱爆发以来我就很少睡得安稳,漫漫长夜,如何捱到天亮!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译:如何才能得到千万间宽大的房子,彻底庇护天下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都高高兴兴的,在狂风暴雨中也不会倾倒,安稳得像山岳一样呢?3、三读:请学生朗读课文,师生评价。(采用个读、齐读等方式进行)运用诗歌朗读知识,为本诗朗读训练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指导学生整体感知,领会作者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沉郁顿挫的风格,局部则要求学生把握四节诗的情感分别是:痛惜、痛心、痛苦和忧国忧民。以此确定全诗的感情基调与各节的语气。具体做法如下: 1)先让学生齐读,并提醒学生在齐读时注意字的读音,注意领会这首诗的思想感情。 2)学生齐读完后,教师纠正“俄顷”、“丧乱”、“突兀”、“见此屋”等几个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3)教师适当进行朗读指导,强调如何深入领会诗的意境,读出诗歌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感情来。 4)然后又让学生齐读。 5)连续齐读二遍之后,再让一个同学单独朗读。学生读完,教师应肯定其能根据诗歌感情的需要处理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优点。 四、研读赏析(一)、理解赏析第一节1、作者用哪个词语来描写秋风?明确:怒号2、为什么用“怒号”而不用“猛烈”或是“凶猛”等词语呢?明确:“怒号”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同时,它运用了拟人的手法。3、作者还运用了那些动词描写风吹茅草的情景?其用法有什么好处?明确:“卷”“飞”“洒”“挂”“飘转”“沉”等动词。刻画了风吹茅草的动感场面。4、 看到茅屋被风吹破,茅草飘飘扬扬挂在树梢上、洒落在低洼积水处,诗人是一种什么心情呢?明确:很心急但又很无奈。5、 请为这幅画面拟个小标题。秋风破屋(板书)过渡语:茅草被卷走了,这些茅草如果能拾起来,还是可以修理茅屋。可是呢?请看下文(二)、理解赏析第二节1、落在地上的茅草拾回来还是可以修理茅屋的。可是被一群顽童抱跑了,诗人着急了。他说:“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可是当时杜甫写作此诗的时候才49岁啊,为什么用了一个“老”字呢?是不是用得不正确呢?明确:诗人饱经战乱之苦,是未老先衰、心力憔悴。这里既是写身体状况也是写内心感受。2、群童为何抱茅?明确:本身也是苦孩子,用茅草盖屋或拿回家当柴烧,也许是调皮。也许还有更深层的原因-譬如:社会现实,杜甫与其说是生孩子的气,到不如说是生社会的气,动乱的社会造成人民的贫困和灾难。3、“归来倚仗自叹息”,他叹息什么?明确:一叹自己命苦,茅屋被风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的穷苦人; 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4、此时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明确:心急生气但也只能无可奈何自叹息。5、请为这幅画面拟个小标题。群童抱茅 (板书)(三)、理解赏析第三节过渡语:茅屋被吹破之后,最怕的是什么?(下雨)1、“屋漏偏逢连夜雨”,诗人的茅屋被风吹毁后其居住的处境是怎样的?这说明了什么?明确:“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为断绝”,由此导致彻夜难眠的生活境况。再加上“布衾多年冷似铁”,居住的条件由此可见。由于长时间的颠沛流离,此时诗人的生活已经很窘迫。2、此时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明确:既痛苦又无可奈何。3、请为这幅画面拟个小标题。夜雨屋湿 (板书)(四)、理解赏析第四节过渡语:“长夜沾湿何由彻?”漫漫长夜,杜甫无法入眠,他在想些什么呢?齐读第四段1、面对这重重的不幸秋风破屋,茅草被盗,大雨连绵,屋漏床湿,长夜难眠,诗人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天下的寒士,由此可见作者怎样的品格和情怀?明确:推己及人,忧国忧民(板书)2、给本段加一个小标题。祈求广厦(板书)五、延伸阅读回顾所学课文,诗句,寻找具有同样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诗文,你还知道哪些?举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六、课堂结语诗人由眼前长夜沾湿的痛苦生活想到饱经磨难的千千万万的贫苦百姓,从风雨飘摇中的个人想到连年战乱的国家,推己及人,由家到国。为了天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