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71824A一种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的方法_第1页
CN104871824A一种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的方法_第2页
CN104871824A一种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的方法_第3页
CN104871824A一种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的方法_第4页
CN104871824A一种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的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N104871824A一种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的方法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xx10303829.3 (22)申请日xx.06.05A01G1/04(xx.01)C05G3/00(xx.01) (71)申请人电白中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地址510000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县电城镇东方路 (72)发明人程加兵 (7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代理人林丽明林瑞云 (54)发明名称一种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的方法 (57)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的方法,包括准备栽培基质;接入固体培养基培养;采收。 培养基材料易得并且是多种植物、农产品废弃物的回收使用,本发明具有点草成金,变废为宝的产业特点,能加速自然的物质循环、能量循环,更有利于动植物农业生产副产品的资源化。 是我国发展生态农业、高效农业、循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我国农业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大趋势。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3页说明书4页 (10)申请公布号104871824A (43)申请公布日xx.09.02104871824A1/3页21.一种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栽培基质包括玉米芯、木屑、麸皮、豆腐渣、甜菜渣、棉籽壳、米糠、高梁粉、贝化石、大豆皮;S2金针菇培养S21金针菇菌种接入固体培养基培养,发菌;S22出菇;S3采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述玉米芯为无霉变,含水量在1113%,粗细度在4mm以下的玉米芯;所述木屑为阔叶树木屑,无霉变,含水量在15%以下,粗细度在2mm以下;所述麸皮为新鲜,无霉变,含水量在1114%,粗细度在4mm以下的麸皮;所述豆腐渣为新鲜,无酸变,含水量在1115%,颗粒度细的豆腐渣;所述甜菜渣为无霉变,含水量在1015%的甜菜渣;所述棉籽壳为灰白色,无霉变,无害虫,含水量在1114%,粗细度在4mm以下的棉籽壳;所述米糠为新鲜,无霉变,含水量在1114%的米糠;所述贝化石为无杂质,颗粒度细,粗细度在23.5mm以下的贝化石;所述大豆皮为无杂质,无霉变,含水量在1014%,粗细度在4mm以下的大豆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述栽培基质还包括稻草、豆粕、棉籽壳、树叶、木屑、野草、培养液废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述准备栽培基质包括以下步骤S11搅拌装瓶玉米芯和麸皮、棉籽壳边搅拌边加水,预湿15分钟至含水量为40%,继续搅拌20分钟,然后加入米糠、大豆皮和高梁粉,加水10分钟后搅拌30分钟,加甜菜渣、豆腐渣、贝石粉边搅拌边加水10分钟,继续搅拌30分钟至含水量为6365%,继续搅拌1520分钟,装瓶;S12高温高压灭菌依次进入杀菌四个阶段,I室温升至115保温75分钟;II115保温75分钟;III100121,60分钟;IV121保温90120分钟;其中第I、II阶段常压排汽,第III、IV阶段不排汽,在进入第III阶段前排完锅内空气;S13冷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1所述金针菇菌种为金针菇液体菌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1发菌后,需要挑选无杂、已发满的栽培种及时进行搔菌;搔去老菌块及老菌皮,搔平料面,水冲去料面颗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2所述出茹管理中产生的菌渣可作为培养液废料,可加入S1所述栽培基质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的接种及培养温度控制在17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1所述发菌培养的温度控制如下第一阶段即培养室发菌培养第15天,培养室温度控制在17;权利要求书104871824A22/3页3第二阶段即培养室发菌培养第610天,培养室温度控制在16;第三阶段即培养室发菌培养第11天至搔菌,培养室温度控制在1415,确保料温不高于20;湿度控制如下整个发菌培养阶段湿度控制在70%80%。 10.一种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S1)准备栽培基质玉米芯无霉变,含水量在1113%,粗细度在4mm以下;木屑阔叶树木屑,无霉变,含水量在15%以下,粗细度在2mm以下;麸皮新鲜,无霉变,含水量在1114%,粗细度在4mm以下;豆腐渣新鲜,无酸变,含水量在1115%,颗粒度细;甜菜渣无霉变,含水量在1015%;棉籽壳灰白色,无霉变,无害虫,含水量在1114%,粗细度在4mm以下;米糠新鲜,无霉变,含水量在1114%;贝化石无杂质,颗粒度细,粗细度在23.5mm以下;大豆皮无杂质,无霉变,含水量在1014%,粗细度在4mm以下;(S2)搅拌装瓶玉米芯和麸皮、棉籽壳边搅拌边加水,预湿15分钟至含水量为40%,继续搅拌20分钟,然后加入米糠、大豆皮和高梁粉,加水10分钟后搅拌30分钟,加甜菜渣、豆腐渣、贝石粉边搅拌边加水10分钟,继续搅拌30分钟至含水量为6365%,继续搅拌1520分钟,装瓶;(S3)高温高压灭菌依次进入杀菌四个阶段,I室温升至115保温75分钟;II115保温75分钟;III100121,60分钟;IV121保温90120分钟;其中第I、II阶段常压排汽,第III、IV阶段不排汽,在进入第III阶段前排完锅内空气;S13冷却;(S4)接种金针菇菌种使用冷却室的高效空气净化及正压状态,接种室温度控制在172;(S5)培养菌丝接种完成后,移入培养室培养,培养室保持洁净,温度控制在1517,由于菌丝生长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加上菌种瓶堆放密度高,料内温度约高出室温34,需经常检查保证发菌料内温度低于20,湿度控制在7080%,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4000PPM以下,无需光照,培养时间约2230天;(S6)搔菌挑选无杂、已发满的栽培种及时进行搔菌,搔去老菌块及老菌皮,搔平料面,水冲去料面颗粒,搔菌深度以料面在瓶肩以上5mm、完全搔去老菌块;(S7)培育金针菇,分为芽出期、适应期、抑制器、生育期和采收期,芽出期搔菌后至原基形成,控制温度15,湿度9599%,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2000PPM以下,时间78天;适应期原基形成至菇盖分化完全菇蕾长0.5CM左右,逐渐降低生育室温度至35,降低湿度至8590%,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10002000PPM以内,时间45天;抑制期菇盖分化完成至小菇长出瓶口2CM左右,生育室控制温度在35,湿度85%左右,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10002000PPM以内,时间57天;生育期小菇长出瓶口2CM左右至采收,生育室保持温度在79,湿度85%左右,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10000以内,时间69天;采收期金针菇长至15厘米,菇盖0.81厘米;(S8)采收;权利要求书104871824A33/3页4(S9)培养液废料加入栽培基质,或者堆放后泼施腐熟液,等其堆沤、发酵、腐熟转化成为初级生物有机肥。 权利要求书104871824A41/4页5一种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的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的方法。 背景技术0002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保健、营养、无公害意识的增强及生活工作方式的改变,人们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是越来越关心。 现代人多崇尚“三低一高”,即低糖、低盐、低脂和高蛋白的食品,食用菌被视为首选食品。 食用菌不仅风味独特,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并含有多种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以及多种抗癌物质,可以综合提高人体免疫力。 食用菌被广大消费者公认为是二十一世纪最理想的功能性食品。 食用菌在栽培过程中不允许使用有毒有害的农药等物质,是目前市场上农药残留最少的安全食品。 大众普遍已经认识到“吃四条腿的不如吃两条腿的,吃两条腿的不如吃一条腿的”的观念。 0003金针菇学名毛柄金钱菌,属伞菌目,口蘑科,金针菇属。 金针菇营养丰富,据测定,金针菇氨基酸的含量非常丰富,高于一般菇类,尤其是赖氨酸的含量特别高,赖氨酸具有促进儿童智力发育的功能。 国外称之为“增智菇”。 金针菇还含有朴菇素,这是一种具有抗癌作用的碱性蛋白,所以近年来金针菇又被人们誉为超级保健食品。 金针菇大多数属低温型品种,菌丝生长适温2025,菇蕾形成适温618。 因此,传统的金针菇袋装栽培应在9月上旬至翌年4月上旬进行,培养料以木屑和米糠为宜。 0004金针菇工厂化栽培起源于日本,随后传到我国台湾地区和韩国。 随着海峡两岸开放,台资金针菇企业将技术密集型的瓶式栽培引入大陆,先进入当时经济比较发达的广州番禹,与此同时,在福建的晋江、漳州地区在传统季节性栽培金针菇的基础上,开始进行周年工厂化袋式栽培金针菇的尝试,取得成功。 随后近十来年,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模式得到快速发展。 成熟的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技术,可以实现1年6茬的周年生产。 同时在工厂化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行业标准对各工艺要点进行控制,从而真正实现产品的无公害栽培。 目前,采用还原性液体菌种栽培技术可以实现42天内完成一个生长周期,一年可以实现9茬的周年生产。 当前中国还没有相应的研究和生产方法。 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的方法。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栽培基质,包括玉米芯、木屑、麸皮、豆腐渣、甜菜渣、棉籽壳、米糠、高梁粉、贝化石、大豆皮;S2金针菇培养S21金针菇菌种接入固体培养基培养,发菌;S22出菇;说明书104871824A52/4页6S3采收。 0008其中,步骤S1所述玉米芯为无霉变,含水量在1113%,粗细度在4mm以下的玉米芯;所述木屑为阔叶树木屑,无霉变,含水量在15%以下,粗细度在2mm以下;所述麸皮为新鲜,无霉变,含水量在1114%,粗细度在4mm以下的麸皮;所述豆腐渣为新鲜,无酸变,含水量在1115%,颗粒度细的豆腐渣;所述甜菜渣为无霉变,含水量在1015%的甜菜渣;所述棉籽壳为灰白色,无霉变,无害虫,含水量在1114%,粗细度在4mm以下的棉籽壳;所述米糠为新鲜,无霉变,含水量在1114%的米糠;所述贝化石为无杂质,颗粒度细,粗细度在23.5mm以下的贝化石;所述大豆皮为无杂质,无霉变,含水量在1014%,粗细度在4mm以下的大豆皮。 0009更进一步优选地,上述步骤S1所述栽培基质还包括稻草、豆粕、棉籽壳、树叶、木屑、野草、培养液废料。 0010上述步骤S1所述准备栽培基质包括以下步骤S11.搅拌装瓶玉米芯和麸皮、棉籽壳边搅拌边加水,预湿15分钟至含水量为40%,继续搅拌20分钟,然后加入米糠、大豆皮和高梁粉,加水10分钟后搅拌30分钟,加甜菜渣、豆腐渣、贝石粉边搅拌边加水10分钟,继续搅拌30分钟至含水量为6365%。 继续搅拌1520分钟,装瓶;S12.高温高压灭菌依次进入杀菌四个阶段,I室温升至115保温75分钟;II115保温75分钟;III100121,60分钟;IV121保温90120分钟;其中第I、II阶段常压排汽,第III、IV阶段不排汽,在进入第III阶段前排完锅内空气;S13.冷却。 0011上述步骤S2中接入固体培养基培养的为金针菇液体菌种。 0012上述步骤S2中接入固体培养基培养后包括以下步骤S21.发菌;S22.出茹。 0013上述步骤S21发菌后,需要挑选无杂、已发满的栽培种及时进行搔菌;搔去老菌块及老菌皮,搔平料面,水冲去料面颗粒。 0014优选的,所述步骤S22出茹管理中产生的菌渣可作为有机肥直接于还田生产或作为培养基废料,可加入步骤S1中所需栽培基质。 0015上述步骤S22出茹管理中产生的菌渣可作为饲料养殖猪牛,所得肉产品销售,粪便还田生产,得到步骤S1中所需栽培基质。 0016上述步骤S3采收后的金针菇经冷库储藏可包装鲜销至国内国际市场。 0017另外,作为一种更优选的方式,步骤S21所述发菌培养的温度控制如下第一阶段即培养室发菌培养第15天,培养室温度控制在17;第二阶段即培养室发菌培养第610天,培养室温度控制在16;第三阶段即培养室发菌培养第11天至搔菌,培养室温度控制在1415,确保料温不高于20。 0018湿度控制如下整个发菌培养阶段湿度控制在70%80%。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说明书104871824A63/4页7本发明具有点草成金,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的产业特点,是在“植物农业与动物农业”二维传统农业产业模式中,引入的新型产业模式-菌物农业(白色农业)。 它不仅能加速自然的物质循环、能量循环,更有利于动植物农业生产副产品的资源化。 有“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不与其他行业争资源”的生产优势、生态优势、市场优势。 是我国发展生态农业、高效农业、循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我国农业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大趋势。 0020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是最具现代农业特征的产业化生产方式。 其采用工业化的技术手段,在相对可控的环境设施条件下,组织高效率的机械化、自动化作业,实现食用菌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周年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002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作进一步的说明。 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因此限定于以下实施例。 除非特别说明,本发明采用的材料和加工方法为本技术领域常用材料和加工方法。 0022实施例 11、一种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准备栽培基质玉米芯无霉变,含水量在1113%,粗细度在4mm以下;木屑阔叶树木屑,无霉变,含水量在15%以下,粗细度在2mm以下;麸皮新鲜,无霉变,含水量在1114%,粗细度在4mm以下;豆腐渣新鲜,无酸变,含水量在1115%,颗粒度细;甜菜渣无霉变,含水量在1015%;棉籽壳灰白色,无霉变,无害虫,含水量在1114%,粗细度在4mm以下;米糠新鲜,无霉变,含水量在1114%;贝化石无杂质,颗粒度细,粗细度在23.5mm以下;大豆皮无杂质,无霉变,含水量在1014%,粗细度在4mm以下;(S2)搅拌装瓶玉米芯和麸皮、棉籽壳边搅拌边加水,预湿15分钟至含水量为40%,继续搅拌20分钟,然后加入米糠、大豆皮和高梁粉,加水10分钟后搅拌30分钟,加甜菜渣、豆腐渣、贝石粉边搅拌边加水10分钟,继续搅拌30分钟至含水量为6365%,继续搅拌1520分钟,装瓶;(S3)高温高压灭菌依次进入杀菌四个阶段,I室温升至115保温75分钟;II115保温75分钟;III100121,60分钟;IV121保温90120分钟;其中第I、II阶段常压排汽,第III、IV阶段不排汽,在进入第III阶段前排完锅内空气;冷却;(S4)接种金针菇菌种使用冷却室的高效空气净化及正压状态,接种室温度控制在172;(S5)培养菌丝接种完成后,移入培养室培养,培养室保持洁净,温度控制在1517,由于菌丝生长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加上菌种瓶堆放密度高,料内温度约高出室温34,需经常检查保证发菌料内温度低于20,湿度控制在7080%,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4000PPM以下,无需光照,培养时间约2230天;(S6)搔菌挑选无杂、已发满的栽培种及时进行搔菌,搔去老菌块及老菌皮,搔平料面,水冲去料面颗粒,搔菌深度以料面在瓶肩以上5mm、完全搔去老菌块;说明书104871824A74/4页8(S7)培育金针菇,分为芽出期、适应期、抑制器、生育期和采收期,芽出期搔菌后至原基形成,控制温度15,湿度9599%,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2000PPM以下,时间78天;适应期原基形成至菇盖分化完全菇蕾长0.5CM左右,逐渐降低生育室温度至35,降低湿度至8590%。 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10002000PPM以内,时间45天;抑制期菇盖分化完成至小菇长出瓶口2CM左右,生育室控制温度在35,湿度85%左右,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10002000PPM以内,时间57天;生育期小菇长出瓶口2CM左右至采收,生育室保持温度在79,湿度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