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腰椎穿刺术 LumbarPuncture 1 2005 10 操作目的 检查脑脊液的性质 协助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的炎症或出血性疾病测定颅内压 了解蛛网膜下腔有无阻塞作其他辅助检查 如气脑造影 脊髓空洞造影 现已被CT MRI代替 对颅内出血 炎症或颅脑手术后 引流有刺激性脑脊液可减轻症状进行腰椎麻醉或鞘内注射药物治疗 2 2005 10 适应证 诊断性腰穿 颅内或椎管内疾病的诊断及一些不明原因昏迷 抽搐等疾病的鉴别诊断治疗性腰穿 注药治疗颅内感染或放出炎性血性脑脊液 3 2005 10 禁忌证 颅内压增高已发生脑疝者颅内占位性病变已有明显颅内压增高者穿刺部位有感染开放性颅脑损伤有脑脊液漏全身严重感染 休克或躁动不安不能配合者高位颈椎肿瘤 4 2005 10 操作准备 术者准备 术者应认真体检和备齐穿刺物品 将皮肤消毒用品 无菌手套 局麻药物 治疗用药和腰穿包等携至操作地点 腰穿包内应有 腰穿针 成人19 20号 儿童22号 测压管及三通管 5ml或10ml注射器 洞巾 纱布 棉球及试管3支等 病人准备 向患者说明穿刺目的 消除顾虑 嘱患者排空大小便 帮助病人摆好体位 儿童或不能合作者由其他人帮助固定体位 5 2005 10 腰穿器械 6 2005 10 操作步骤 体位 确定穿刺点皮肤消毒 局麻穿刺测压 据临床需要作梗阻试验 收集送检脑脊液 术后处理 7 2005 10 体位 弯腰侧卧位 背与床面垂直 屈颈抱膝 或助手在术者对面用一手挽患者头部 另一手挽双下肢腘窝处并用力抱紧 8 2005 10 穿刺点 常取第3 4腰椎棘突间隙为穿刺点 有时也可在上一或下一腰椎间隙 9 2005 10 皮肤消毒 局麻 操作者先戴口罩 帽子 穿刺点周围常规皮肤消毒 范围至少15cm 戴无菌手套 覆盖消毒洞巾 用2 利多卡因自皮肤到椎间韧带作局部麻醉 10 2005 10 穿刺部位解剖 从外到内 皮肤 皮下组织 肌层 棘上韧带 棘间韧带 黄韧带 最后为硬脊膜 11 2005 10 穿刺 术者用左手固定穿刺点周围皮肤 右手持穿刺针 将穿刺针斜面向头端与穿刺平面垂直缓慢进针 针尖稍斜向头部 成人进针深度约4 6cm 儿童约2 4cm 当针头穿过黄韧带与硬脑膜时 有阻力突然消失的落空感 此时可将针芯慢慢抽出 以防脑脊液迅速流出 造成脑疝 即可见脑脊液流出 无脑脊液流出 捻转穿刺针或作深浅调整 直到有脑脊液流出 12 2005 10 测压 放液前先接上压力计 一般为测压管 测量压力 嘱病人放松 将腿稍伸直 平稳后进行测压 脑脊液在测压管内逐渐上升到一定水平后液面随呼吸轻微波动 记录静水压 即为初压 正常侧卧位脑脊液压力为70 180mmH2O 0 098kPa 10mmH2O 或40 50滴 min 13 2005 10 Queckenstedt sPhenomenon 压颈试验 或梗阻试验HansHeinrichGeorgeQueckenstedt 德国内科医师 1876 1918颈静脉一侧或两侧受压时 健康人的脊髓液压力急速升高 不再施压则马上恢复正常 若椎管内有阻塞 则无此现象 意义 了解蛛网膜下腔有无阻塞 14 2005 10 压颈试验前应先作压腹试验 用手掌深压腹部 CSF压力迅速上升 解除压迫后 压力迅速下降 说明穿刺针头确实在椎管内 压颈试验 指压法 压力计法颅内压增高者或怀疑后颅窝肿瘤者禁作 15 2005 10 测初压后 由助手先压迫一侧颈静脉约10秒 再压另一侧 最后同时按压双侧颈静脉 压迫颈静脉后 脑脊液压力立即迅速升高一倍左右 解除压迫后10 20秒 迅速降至原来水平 压迫颈静脉后 不能使脑脊液压升高 完全梗阻 或施压后压力缓慢上升 放松后又缓慢下降 部分梗阻 压迫一侧颈静脉 CSF压力不上升 但压迫对侧上升正常 梗阻试验 梗阻试验 该梗阻侧的横窦闭塞 16 2005 10 17 2005 10 收集送检脑脊液 术后处理 撤去压力计 收集脑脊液2 5ml立即送检 如需作培养时 应用无菌操作法正确留取标本 必要时可在放液后用测压管再测一次脑脊液压力为终压 相对之前的为初压 术毕 将针芯插入后一起拔出穿刺针 覆盖消毒纱布 用胶布固定 去枕平卧4 6小时 多饮盐开水 以免引起术后低颅压头痛 18 2005 10 19 2005 10 注意事项 严格掌握禁忌证 穿刺时患者如出现呼吸 脉搏 面色异常等症状时立即停止操作 并作相应处理 鞘内给药时 应先放出等量脑脊液 然后再等量置换性药液注入 20 2005 10 常见的失败原因 穿刺因素方向不当 歪斜 太深或太浅部位不正确 过高或过低 干穿 穿刺部位椎管完全被肿瘤充填 病人因素病人过分紧张或躁动不能配合脊椎侧凸畸形 病人过度肥胖椎间隙太小 老年人特别是腰椎骨质增生严重者 21 2005 10 并发症及处理 头痛 最常见原因 腰穿后颅内压降低特点 平卧时头痛减轻或缓解 而坐位或站立时症状加重处理 补充液体 如生理盐水500 1000ml 或鼓励多饮水 一般5 7天缓解 22 2005 10 脑疝 最危险原因 颅内压增高或颅后窝占位性病变者处理 应掌握腰穿适应证腰穿时发现颅内压明显增高者 立即给予脱水剂 不宜放液 仅留测压管内脑脊液 23 2005 10 腰背痛及神经根痛 穿刺不顺利或穿刺针损伤神经根感染 未经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引起 24 2005 10 思考题 腰椎穿刺时 如发现脑脊液为红色 可能是什么原因 如何鉴别 骨髓穿刺涂片后 通过观察如何初步判断骨髓取材良好 25 2005 10 技能训练要求 分组使用穿刺模型练习注意严格遵循操作程序进行无菌操作 26 胸膜腔穿刺术 thoracentesis 27 2005 10 讲授内容 适应证禁忌证操作准备 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并发症及处理 28 2005 10 适应证 1 大量的胸腔积液或积气 穿刺抽出液体或气体以减轻其对肺或大血管的压迫 改善呼吸或循环障碍 2 胸腔积脓时抽出脓液 减轻中毒 防止脓胸的进一步发展 并可对脓液进行检查如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以指导治疗 3 抽出胸腔积液进行化验明确其性质以协助诊断及鉴别诊断 4 通过胸膜腔穿刺向胸膜腔内注入药物 抗生素 抗肿瘤药物 粘连剂等 以行局部治疗 29 2005 10 禁忌证 1 有严重出 凝血倾向 血小板明显减少或用肝素 双香豆等进行抗凝治疗者 2 大咯血 严重肺结核及肺气肿等 3 不能合作的病人也相对禁忌 必要时可给予镇静剂或行基础麻醉后进行胸膜腔穿刺 30 2005 10 操作准备 术者准备术者应认真体检和备齐穿刺物品 将皮肤消毒用品 无菌手套 局麻药物 治疗用药和胸穿包携至操作地点 胸穿包一般要求含有带橡皮管的胸膜腔穿刺针 16号或18号 血管钳 纱布 弯盘 孔巾 7号针头 10ml及50ml 或更大 的注射器 标本试管 另须准备较大容量的容器盛放积液 31 2005 10 病人准备向患者说明穿刺目的 消除顾虑 对于精神紧张者 可于术前半小时给地西泮10mg或苯巴比妥30mg或可待因0 03g等以镇静止痛 剧烈咳嗽者可给予止咳剂如氨酚待因 32 2005 10 操作步骤 穿刺部位与体位皮肤消毒 局麻穿刺抽取 术后处理 33 2005 10 穿刺部位与体位 1 胸膜腔穿刺抽气取仰卧高坡位或半坐位 穿刺点应选择叩诊为鼓音或听诊呼吸音降低最明显的部位 多取锁骨中线第2肋间 2 对于包裹性积液和局限性积气 须结合X线或B超定位穿刺点 34 2005 10 穿刺部位与体位2 3 胸膜腔穿刺抽液体可取反向骑跨坐于靠背椅上 上肢屈肘交叉置于椅背 前额伏于前臂上 病情不允许久坐者 可取仰卧高坡位 病侧稍向前 患侧前臂上举抱于枕部 显露胸部后外侧 穿刺点应选择叩诊为实音或听诊呼吸音降低最明显的部位 一般常取肩胛下角线第7 9肋间 腋后线第7 8肋间 腋中线第6 7肋间 腋前线第5肋间 35 2005 10 皮肤消毒 局麻 操作者先戴口罩 帽子 穿刺点周围常规皮肤消毒 范围至少15cm 戴无菌手套 覆盖消毒洞巾 用2 利多卡因在穿刺点肋间下一肋上缘进针自皮肤至胸膜壁层进行局部浸润麻醉 以免损伤肋间血管和神经 麻醉过程中边进针边回抽 拔针前可试探性刺入胸腔抽吸少许积液或积气 作为胸腔穿刺深度的参考 36 2005 10 穿刺 用16或18号胸穿针 针座接乳胶管 用血管钳将乳胶管夹闭 术者用一手示 中指固定穿刺处皮肤 另一手持胸穿针先刺入穿刺点皮下 再沿肋骨上缘按局部浸润麻醉的路径缓慢刺入 当穿透壁层胸膜时可有突然落空感 助手将乳胶管末端接排空的50ml 或更大 的注射器 松开夹闭乳胶管的血管钳即可抽液 注射器吸满后 必须先用血管钳夹闭乳胶管 才能卸下注射器将液体注入试管或其它容器 气体则排如大气中 排空后再接上乳胶管 再松开血管钳 如此循环操作反复抽液 以防止外界空气进入胸腔 抽液 气 用三通接管则较简便 但术者必须认清开关控制方向 最好先作预试 并应准确操作 37 2005 10 穿刺2 38 2005 10 抽取 术后处理 抽出液体应详细记录数量 色泽 浑浊度等 并留取标本送检 胸腔穿刺抽气操作同前 用注射器反复抽气 以使病人呼吸困难缓解 或用气胸箱测压抽气 穿刺抽吸完毕 夹闭乳胶管 拔除穿刺针 压迫穿刺点片刻 局部消毒后覆盖无菌纱布 以胶布固定 嘱病人静卧休息 39 2005 10 40 2005 10 注意事项 胸腔穿刺前阅读胸部X片等影像学检查资料 严防穿刺错左 右侧 操作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 如有头晕 面色苍白 出汗 心悸 胸部压迫感或剧痛 昏厥等胸膜过敏反应 或出现连续性咳嗽 气短 咳泡沫痰等现象时 立即停止抽液 并皮下注射0 1 肾上腺素0 3 0 5ml 或进行其他对症处理 41 2005 10 一次抽液或抽气不应过多 过快 诊断性抽液 50 100ml即可 减压抽液或抽气 首次不超过600ml 以后每次不超过1000ml 两次抽吸的间隔时间一般为5 7天 积液量大时可每周2 3次 如为脓胸 每次尽量抽尽 疑为化脓性感染时 助手用无菌试管留取标本 行涂片革兰染色镜检 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检查瘤细胞 至少需100ml 并应立即送检 以免细胞自溶 42 2005 10 严格无菌操作 操作中要防止空气进入胸腔 始终保持胸腔负压 应避免在第9肋间以下穿刺 以免穿透隔肌损伤腹腔脏器 43 2005 10 恶性胸腔积液 可注射抗肿瘤药或注射硬化剂诱发化学性胸膜炎 促使脏层与壁层胸膜粘连 闭合胸腔 防止胸液重新积聚 具体方法是于抽液500 1200ml后 将药物加生理盐水20 30ml稀释后注入 推入药物后回抽胸液 再推入 反复2 3次 拔出穿刺针覆盖固定后 嘱病人卧床2 4小时 并不断变换体位 使药物在胸腔内均匀涂布 如注入药物刺激性强 可致胸痛 应在术前给强痛定等镇痛剂 44 2005 10 并发症及处理 气胸 为最多见的并发症 最常见的原因是刺破脏层胸膜或穿刺装置漏气 穿刺过程中病人咳嗽亦可引起 穿刺前后应仔细查体 一旦怀疑气胸 即应行X线检查 如果损伤肺引起的气胸较重 影响病人通气功能或张力性气胸 应安置胸膜腔闭式引流管 出血 轻微的胸膜腔出血并不少见 故第一管不宜做细胞计数检查 损伤肋间血管或胸内较大血管 可见明显出血 若穿刺液开始清澈 以后变为血性 应怀疑损伤引起出血 此时需立即停止穿刺 严密观察数小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账户知识培训记录课件
- 谢校长的沙画班师资课件
- 2025房地产价格评估与房地产项目招投标服务合同
- 2025版门卫服务合同(含监控设备维护)下载
- 2025版外墙保温材料采购与施工一体化劳务分包合同
- 2025年度新型农业劳务生产承包合同模板下载
- 2025年度城市综合体电气安装工程劳务分包合同
- 2025年茶餐厅装修设计与施工合同
- 2025版信息技术设备采购合同要点综述
- 2025年度酒吧代驾业务承包合作协议书
- 植保无人机打药合同
- 1.2《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课件)-【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
- 老年高血压指南解读
- 基础烫发知识课件
- 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研究及仿真分析
- 化工公司bluesign认证资料准备清单20201201
-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 骨科患者的疼痛管理
- 【公司财务风险管理问题分析国内外文献综述3000字】
- 仁爱版英语九年级(上)全册课文翻译(互译版)
- 小学学生素质教育报告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