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1欢迎下载 第三讲第三讲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练习题答案练习题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一 单项选择题 1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 会主义过渡的时期 这一时期 我国社会的性质是 A 社会主义社会 B 民主主义社会 C 共产主义社会 D 新民主主义社会 2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中 居于领导地位的是 A 国营经济 B 合作社经济 C 个体经济 D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3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中 占绝对优势的是 A 国营经济 B 合作社经济 C 个体经济 D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4 在新民主主义时期 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 工人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C 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D 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5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是 A 发展生产力 B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 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D 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国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 6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是 精品文档 2欢迎下载 A 发展生产力 B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 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D 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7 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步骤是 A 积极领导 B 稳步前进 C 循序渐进 D 国家帮助 8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大体上经历的发展阶段中 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阶段 是 A 人民公社 B 互助组 C 初级社 D 高级社 9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大体上经历的发展阶段中 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阶段是 A 人民公社 B 互助组 C 初级社 D 高级社 10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法是 A 利用 B 限制 C 和平赎买 D 剥夺 11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的标志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C 国民经济的恢复 D 中共八大的召开 12 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的标志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国民经济的恢复 C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D 中共八大的召开 二 不定项选择题二 不定项选择题 精品文档 3欢迎下载 1 毛泽东指出 新中国的成立 标志着我国 A 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 B 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 C 社会主义建设阶段的开始 D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开始 2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 主要的经济成分是 A 社会主义经济 B 个体经济 C 资本主义经济 D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3 与新民主主义时期三种不同性质的主要经济成分相联系 中国社会的阶级构 成主要表现为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 即 A 工人阶级 B 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 C 民族资产阶级 D 地主阶级 4 在新民主主义时期 三种基本的经济成分及与之相联系的三种基本的阶级力 量之间的矛盾 集中表现为 A 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 工人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矛盾 C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的矛盾 D 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 5 在新民主主义时期 民族资产阶级仍然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 其两面性 是指 A 革命性 B 剥削工人的一面 C 接受工人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一面 D 妥协性 6 从 1949 年至 1952 年 党领导人民开始为将来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条件 这 些准备主要有 精品文档 4欢迎下载 A 广泛发展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B 没收官僚资本 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C 在完成土地改革以后的农村及时地开展互助合作运动 D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7 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遵循的原则是 A 自愿互利 B 典型示范 C 国家帮助 D 积极领导 8 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坚持的方针是 A 积极领导 B 稳步前进 C 典型示范 D 国家帮助 9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大体上经历的发展阶段是 A 人民公社 B 互助组 C 初级社 D 高级社 10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 初级形式的 国家资本主义主要有 A 委托加工 B 计划订货 C 统购包销 D 经销代销 11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 企业的利润依据 四马分肥 的方法进行 四马分肥 具体是指 A 国家所得税 B 企业公积金 C 工人福利费 D 资方红利 12 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 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 历史经验 这些经验主要有 A 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 采取积极引导 逐步过渡的方式 精品文档 5欢迎下载 C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D 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13 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 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这条道路的特点主要有 A 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B 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C 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D 坚持积极领导 稳步前进的方针 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14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农业社会主义 改造的基本原理 从我国农村实际出发 开辟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农业社会 主义改造道路 这条道路的特点主要有 A 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 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B 遵循自愿互利 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C 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 走互助合作道路 D 坚持积极领导 稳步前进的方针 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三 辨析题三 辨析题 1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2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 一化三改 的总路线 精品文档 6欢迎下载 3 中国在 20 世纪 50 年代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 4 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是历史的必然 四 问答题四 问答题 1 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2 中国为什么在 20 世纪 50 年代选择了社会主义 3 如何认识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4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5 如何认识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五 材料题五 材料题 1 阅读下述材料 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 1 新中国成立以后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 在迅速医治战争创伤 恢复国民经济的基础上 继续推动中国历史向前发展 党中央按照毛泽东同志的提议 不失时机地提出了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 业化 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 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的过渡时期总路线 在这条总路线指引下 我国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开 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根据中国特点 用国家资本主义 的形式与和平赎买政策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用逐步过渡的形式改造个体农业 和个体手工业 在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 使社会生产力继续得到发展 广大 精品文档 7欢迎下载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独特创造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 成 社会主义制度的全面确立 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 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成 为新中国一切进步和发展的基础 江泽民 在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 材料 2 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 会变革 我们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全面确立了社 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这是中国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的巨大飞跃 也极大地支持和推进了世界社会主 义事业 江泽民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 3 新中国成立以后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 在迅速医治战争创伤 恢复国民经济的基础上 不失时机地提出了过渡时期总 路线 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 使中国这个 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 刻 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胡锦涛 在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1 20 世纪 50 年代我们选择社会主义的条件有哪些 2 怎么理解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 的社会变革 2 阅读下述材料 回答后面的问题 在过渡时期中 我们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 的道路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 我们创造了委托加工 计划订货 统购包销 委 托经销代销 公私合营 全行业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 义的过渡形式 最后实现了马克思和列宁曾经设想过的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 对个体农业 我们遵循自愿互利 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创造了从临时 精品文档 8欢迎下载 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 发展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再发展 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杜的过渡形式 对于个体手工业的改造 也采取了类似的方法 在改造过程中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合作经济表现了明 显的优越性 到一九五六年 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 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项工作中也有缺点和偏差 在一九五五年夏季以后 农 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 工作过粗 改变过快 形 式也过于简单划一 以致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 一九五六年资本主义工商 业改造基本完成以后 对于一部分原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也不很适当 但整 个来说 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 困难和深刻的 社会变革 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曲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 怎么理解我们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 道路 2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有哪些 3 既然 这项工作中也有缺点和偏差 为什么又说 的确是伟大的历 史性胜利 参考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 D 2 A 3 C 4 A 5 D 6 C 7 C 8 B 9 C 10 C 11 B 12 C 二 不定项选择题 精品文档 9欢迎下载 1 AB 2 ABC 3 ABCD 4 CD 5 BC 6 ABC 7 ABC 8 AB 9 BCD 10 ABCD 11 ABCD 12 ABD 13 ABC 14 ABCD 三 辨析题三 辨析题 1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参考答案 此观点正确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 这一时期 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 民主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而是由新民主主义 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其中 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 是在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 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的比重 社会主 义因素与资本主义因素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限制与反限制 改造与反改造的 斗争 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适时地逐 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 是逐步 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2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 一化三改 的总路线 参考答案 此观点正确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 完成 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是要在一个 相当长的时期内 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 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条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 括为 一化三改 一化 即社会主义工业化 三改 即对个体农业 手 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它们之间相互联系 不可分离 可 以比喻为鸟的 主体 和 两翼 一化 是 主体 三改 是 两翼 精品文档 10欢迎下载 两者相互促进 相辅相成 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的路线 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 体现了解放生产 力与发展生产力 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3 中国在 20 世纪 50 年代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 参考答案 此观点正确 第一 要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 把 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国变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 就必须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而 在中国的具体条件下就是必须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 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证明 我国已经丧失了通过资本主义工业化进入强国行列的机遇 如果搞资本主义只 能成为帝国主义的附庸 第二 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 国营经济 这为党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提供了物质基础 第三 土地 改革完成后 为发展生产 抵御自然灾害 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 求 这也为党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提供了重要依据 第四 新中国成 立初期 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 出现了加工订货 经销代销 统购包销 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这也成为党 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第五 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 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 4 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是历史的必然 参考答案 此观点正确 我国之所以能够采取赎买的方式对资本主义工商 业进行和平改造 首先是因为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 在社会主义革命阶段 民族资产阶级既有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 又有拥护宪法 愿意接受社会主 义改造的一面 我国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存在着的剥削和被剥削的对 抗性的矛盾 如果处理得当 可以转变为非对抗性的矛盾 可以用和平的方 法解决这个矛盾 其次 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级长期保持着统一战线的 关系 这就为将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对抗性的矛盾转化为非对抗性 的矛盾并按照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提供了前提 再次 我国已经有了以工人阶 级为领导 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建立了强大的社会主 义国营经济并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这就造成了私人资本主义在政治上 经 济上对社会主义的依赖 再加上当时国家对粮食和工业原料的统购统销 以及 精品文档 11欢迎下载 资本主义企业中工人群众对资本家的监督等因素 这样就使私人资本主义企业 只能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四 问答题四 问答题 1 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2 中国为什么在 20 世纪 50 年代选择了社会主义 第一 要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 把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变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 就必须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而在中国的具体条件下就 是必须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 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证明 我国已经丧失了通过 资本主义工业化进入强国行列的机遇 如果搞资本主义只能成为帝国主义的附 庸 第二 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这为党提 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提供了物质基础 第三 土地改革完成后 为发展生产 抵御自然灾害 广大农民具有走互 助合作道路的要求 与个体农业相比 农业互助合作组织的增产一般比较明显 这也为党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提供了重要依据 第四 新中国成立初期 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 出现了加 工订货 经销代销 统购包销 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 义形式 国家在利用和限制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 成为对资 本主义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初步骤 这也成为党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 总路线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第五 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 3 如何认识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精品文档 12欢迎下载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结 合我国具体实际 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成 功地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实现了中国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 变革 1 农业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 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 走互助合作道路 这实际上成为对农 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准备 第二 遵循自愿互利 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 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农民既是私有者又是劳动者 对他们不能采取剥夺 的办法 只能引导 说服和教育 使其自愿地走合作化的道路 第三 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 制定并贯彻执行了依靠贫农 下 中农 团结其他中农 由限制到逐步消灭富农剥削的农村阶级政策 这使农业 合作化进程有了坚实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第四 坚持积极领导 稳步前进的方针 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在进行农 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 各级领导机关主动加强领导 采取逐步过渡的办法 使农民容易接受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大体上经历了互助组 初级社和高级社三 个发展阶段 在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 也对个体手工业采取类似方法实行了 社会主义改造 2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在推进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同时 党和政府也有计划 有步骤地开展了对资 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对资本主 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第一 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所谓赎买 就是国家有偿 地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营企业 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赎 精品文档 13欢迎下载 买的具体方式不是由国家支付一笔巨额补偿资金 而是让资本家在一定年限内 从企业经营所得中获取一部分利润 第二 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所谓国家资本主义 就是在国家直接控制和支配下的资本主义经济 国家资本主义有初级形式和高 级形式之分 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国家对私营工商业实行委托加工 计 划订货 统购包销 经销代销等 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个别企业的公私 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 第三 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4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 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 的历史经验 第一 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这是党在过渡 时期总路线的明确要求 实践证明 党坚持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同 时并举的方针 对于在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保持社会稳定 促进生产力发展 逐 步改善人民生活 推动社会进步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 采取积极引导 逐步过渡的方式 我国对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 工商业的改造都采取了区别对象 用不同的办法积极引导 逐步过渡的方式 中国的这场巨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不仅没有对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破坏 而且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 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解决了诸如实现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 和平过 渡与消灭剥削制度这类通常难以解决的矛盾问题 保证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 顺利进行 5 如何认识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1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也是 20 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 精品文档 14欢迎下载 2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 离不开选择并且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最基 本的前提条件 3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 产资料的主人 这是中国几千年来阶级关系的最根本变革 4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使占世界人口 1 4 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 主义社会 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5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 而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 而 且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有力反驳了且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有力反驳了 庸俗生产力论庸俗生产力论 五 材料题五 材料题 1 参考答案 1 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条件主要有 第一 中国共产党的 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的建立 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创造了 优越的政治条件 第二 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国民经济的恢复为新民 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劳动合同解除协议范本》
- 2025年武汉劳动合同模板
- 2025年劳动合同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的融合与发展
- 搬运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精准选人用人新途径:村干部招聘面试题解读
- 工业互联网面试题库:各行业面试必 备
- 艺术学校面试经验分享:洛阳艺校面试题及应对策略
- 绿色能源领域求职者必 备:煤化工行业招聘面试题及答案解析
- 高级商务面试题库指南
- 高级生物信息学分析岗位面试题
- 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政策课件
- PDCA降低I类切口感染发生率
- (高职)会展实务电子课件(全套)
- 合肥国际马拉松志愿者培训
- 开拓进取:零碳汽车的材料脱碳之路
- 空预器密封改造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 医用放射性废水衰变池设计623朱韬
- 探究高中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及其对策-2019年精选文档
- M2激光模式测量
- 网吧企业章程范本
-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经济效益计算办法(共22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