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上课用).ppt_第1页
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上课用).ppt_第2页
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上课用).ppt_第3页
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上课用).ppt_第4页
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上课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这是一幅幅多么撩人的自然美景 然而 如今的地球正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灾难 大气污染加剧 水污染严重 固体废弃物污染与日俱增 臭氧层空洞 酸雨 赤潮 温室效应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等 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 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 于是 全人类大声疾呼 SaveOurSoul 保护地球 保护环境 1 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2 认识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3 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三个阶段 1 采集渔猎时代 一 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朝拜太阳神 崇拜自然 环境问题微弱 2 农业文明时代 弋射 收获 改造自然 环境恶化 玛雅古观象台遗址 案例1玛雅文明的消失 玛雅古观象台遗址玛雅文明为什么会消失了呢 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导致生态破坏 人地关系出现矛盾 甚至危及人类生存 3 工业革命 以后 工业文明时期 征服自然 人地矛盾激化出现全球性问题 后工业化时期 谋求人地协调 环境和发展问题得到普遍关注 苦难的母亲 矿山开采 高峡出平湖 现代都市 以上三种人类活动隐藏着什么环境问题 为什么 城市是人类改造自然环境最剧烈的地方 现代都市的问题首先是环境污染 包括大气污染 水污染 噪声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其次是交通拥堵 住房紧张等 1 点拨 图中隐藏的环境问题可能有矿山开采地区的土地资源 植被破坏 开采出来的废矿石堆积对土地和地表水 地下水会造成污染 还可以引起地面不均匀沉降 修水坝对整个河流来说 改变了河流的水文特征 对生活在河水中的洄游生物来说 阻断了它们的生存空间 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发展 对水坝上游 地下水水位抬高 库区水位提高容易引起滑坡等 对水坝下游 减少河流流量 泥沙淤积减少 河流入海口地区容易发生海水倒灌 侵蚀海岸 地下水水质变差等 大坝水体产生的巨大压力可使地层断裂 诱发地震 以上两种不同的生产活动对土地利用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分别会对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为种植准备的小块土地 1824年的英国早期工业中心 2 1 点拨 图6 5反映的是农业生产 图6 6反映的是工业生产 2 点拨 图6 5的农业生产将土地开垦为耕地 可能造成水土流失 土地肥力下降等生态破坏问题 但它作用范围小 若干年后自然景观还有可能恢复 图6 6发展大规模 集约化的工业化生产 不仅造成生态破坏 还会造成环境污染 而且破坏面积大 程度深 被破坏的环境短期内是很难恢复的 3 点拨 农村 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盐渍化 毁林开荒 滥垦滥牧等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等问题 城市 工业生产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 水污染 噪声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及其引发的生态破坏问题 环境 环境 人类社会 物质和能量 废弃物 人类影响环境 环境反作用于人类 生产活动 消费活动 二 直面环境问题 1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读 开垦荒地引起的恶性循环示意图 1 为什么要不断扩大耕地面积 2 通过什么方式扩大耕地面积 3 这些方法会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会形成恶性循环吗 1 人们为什么要不断地扩大耕地面积 点拨 由于土壤肥力下降 导致粮食不足 单产不高 2 人们是通过什么方式扩大耕地面积的 你能举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吗 点拨 围垦湖海 填塘塞河 开垦草原 毁林开荒 破坏植被 3 这些扩大耕地面积的方法会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你认为这些影响在短时期内能消除吗 点拨 破坏水利 水产减少 草场过载 植被破坏 风沙侵蚀 水土流失等 这些影响在短时期内很难消除 4 耕地面积虽然扩大了 但是并没有像人们期待的那样解决了吃饭问题 反而越来越贫穷 请你讲讲其中的道理 点拨 形成了恶性循环 2 环境问题 1 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时 便会出现资源短缺 生态破坏等问题 资源短缺 主要表现为水资源 土地资源 矿产资源和能源等 资源短缺 生态破坏 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生态破坏 2 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就会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形成环境污染 环境对人类生活的排泄物具有的容纳和清除能力 环境的自净能力 污染的形成 环境污染是怎样形成的 思考 工业 三废 废气 废水 废渣 大气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案例 1998年 美国西雅图机场的50多名居民不堪忍受机场100分贝以上的噪音 致使精神错乱 上万名工人开始罢工 甚至还冲进波音公司总部 居民手持木棍 铁锹与警察对峙 扬言要砸掉机场 如在一周内问题不能解决就一天烧掉一架飞机 当地居民在体检中 大多发现患有心血管病 神经系统疾病 噪音污染 环境污染 3 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 城市上空的大气污染 乡村地区的土地退化 交通 工业活动和人类聚居地过分集中 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 生态破坏为主 如水土流失 荒漠化 土壤盐碱化 森林减少 水源枯竭等 环境污染为主 如大气污染 水污染 噪声污染等 区别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1 环境污染 来源于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 2 生态破坏 人类对环境的破坏 导致环境退化 是从人地关系图式体现的逻辑关系来区分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的 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亦即输入环节出现的问题属于生态破坏问题 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亦即输出环节出现的问题属于环境污染问题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差异 发达国家 过度消耗资源带来问题 主要是环境污染 发展中国家人口与发展双重压力 发达国家工业转移 问题较严重 主要是生态破坏 主要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 地域性 全球性 城乡差异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差异 乡村 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 城市 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 发达国家 过度消耗资源带来问题 主要是环境污染 发展中国家人口与发展双重压力 发达国家工业转移 问题较严重 主要是生态破坏 如全球气候变暖 臭氧层破坏 土地荒漠化 酸雨等 臭氧层破坏 环境问题的全球化趋向 如全球气候变暖 臭氧层破坏 土地荒漠化等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 土地荒漠化 读图说出哪些环境问题可能影响到其他地区 甚至全球 欧洲 河道改造的影响 湿地正遭受破坏 东欧和北亚 工业污染和核污染造成附近土地荒芜 危害健康 北海和地中海 受工业和生活废物的严重污染 非洲 树林破坏 过度放牧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 沙化严重 印度洋 全球增温是海平面太升 威胁低地 中国 工业发展加重了环境污染 加利福尼亚 全球烟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澳洲 化学肥料 欧洲的耕作方式以及硬蹄类动物引起土地退化 南美洲 热带森林破坏 野生动物受到威胁 南太平洋 过度捕捞及全球增温导致海面上升 威胁低地和岛屿 全球化环境问题 酸雨 大气 海洋污染 国际河流污染 臭氧层空洞 土地荒漠化 气候异常 全球变暖 等 A B C D E A 荒漠化 西北 东北 B 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 C 酸雨 东南地区 四川盆地 D 次生盐渍化 华北 E 水污染 河流中下游 人地关系 1 人类在不同文明时期 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和处理 正确的是 A采猎文明时期 人类大量猎取动植物 人地关系极不协调B农业文明时期 人类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的不协调C工业文明时期 由于科学的进步 人地关系基本协调D近代 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逐步系统和科学 D 2 人地关系呈现全面不协调 人地矛盾迅速激化的时期是 A15世纪以来B16世纪以来C18世纪以来D19世纪以来 C 3 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即 A大气污染 水体污染B噪声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C海洋污染 放射性污染D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D 三 走向人地协调 可持续发展 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 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 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 3 三个基本原则 1 公平性原则 要求 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 各国有权根据需要开发本国资源 并确保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损害 人类需要和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案例 只有一个地球 关心与共享 世界万物 生命之网 要求 人类应做到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 保持合理的人口规模 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案例 没有破坏的发展 2 持续性原则 内容 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 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 3 共同性原则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世界各国共同的任务 需要各国的积极参与 同时 地球是一个整体 地区性问题往往会转化为全球性问题 这就要求地区的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 连线题 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1 开展综合利用 变废为宝2 国际合作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公平性3 子孙后代共享资源与环境4 建立野生动物保护区持续性5 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6 制定各国都可接受的大气 共同性海洋 生物资源等全球目标和政策 要求 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 必须进行国际合作 对于全球共有的资源 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 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案例 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4 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 1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意味着一场深刻的变革 2 公众是否认识 愿意接受并积极参与 是实施这些变革的必要条件 3 只有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 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来改变我们的生产 生活方式 才能使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 产品生产制造 产品批发零售 原材料加工 资源的摄取 环境 产品废弃处理 产品使用回收 清洁生产产品生命周期示意 例1 工厂实行清洁生产 产品包装运输 例2 社会公众积极参与 中国环境标志 环境标志表明该产品在生产 使用和处理过程中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要求 与同类产品相比 具有低毒少害 节约资源等优点 例3 选购带环境标志的产品 绿色食品标志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采集渔猎时代 农业文明时代 工业革命 以后 直面环境问题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问题 走向人地协调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三个基本原则 1 读下面漫画 完成 1 2 题 1 有关其环境问题及其危害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A 臭氧层破坏 危害人体健康与生态环境B 森林破坏 使地球生态系统受损C 生态破坏引发的水污染 危害人体健康D 全球变暖 使地球生态系统受损 2 针对上述环境问题说法正确的是 A 问题属于局域性问题B 问题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和城市C 问题是向环境中过度索取资源造成的D 问题已经危及到人类的生存 C D 地球一小时 自愿熄灯活动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 2011年的 地球一小时 活动在3月26日晚8时30分至9时30分举行 全球有4000多座城市参加 据此回答2 3题 2 地球一小时 活动旨在唤起人类对气候变化的关注 气候变化主要指 A 大气污染B 酸雨现象C 臭氧层空洞D 气候变暖 3 下列现象中 可能与这种气候变化有关的是 低纬地区山地冰雪量增加 我国南海的鱼种生存空间向东海扩展 日本的樱花提前开放 台风频度和强度增加A B C D D A 哥本哈根协议 坚守了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和 京都议定书 的原则 强调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承担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维护了应对气候变化 双轨制 谈判底线 敦促发达国家强制减排以及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4 5题 4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 共同性原则公平性原则B 持续性原则公平性原则C 共同性原则持续性原则D 持续性原则一致性原则5 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的依据不包括 A 当前大气中累积的温室气体巨大部分源自发达国家B 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高耗能 高污染产业C 发达国家的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远超发展中国家D 发达国家资金 技术条件优越 给予发展中国家帮助是其天然责任 A D 英国的一家跨国公司计划在印度孟买兴建一化工分厂 据此回答6 7题 6 这一计划反映了 A 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B 发达国家把污染严重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C 发达国家把劳动密集型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D 发展中国家具有比发达国家更好的投资环境 7 2011年4月29日新华社记者从位于山东烟台的中国农业部黄渤海区渔政局获悉 再过一个月 黄渤海区进入伏季休渔期 休渔政策的实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A 共同性原则B 公平性原则C 持续性原则D 循环性原则 B C 8 图说地理 读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 根据图中信息 判断正误 正确的在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