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处》教案-缪亚男.doc_第1页
《周处》教案-缪亚男.doc_第2页
《周处》教案-缪亚男.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 周 处上海兰田中学 缪亚男教学目标1、 利用注释、工具书,基本把握故事内容,积累重要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2、 反复诵读、圈画关键词句,把握文章脉络,感悟本文剪裁得体,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3、 让学生从周处的生活经历中体味勇于改过自新的可贵。 说明: 周处一文用极富传奇色彩的笔调,刻画了一个知错改过的少年周处形象。本文亮点之一是故事情 节曲折动人,剪裁得体,详略得当;亮点之二是一个祸患少年成长为忠臣良将对正处于成长期的学生具有 重要的启示意义,特别是作者借陆云之口所说的“朝闻夕死”,“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 在今天仍有普遍的教育意义。但在文字理解上,初一年级的学生对此有一定的障碍。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 利用注释与工具书疏通课文,引导学生读准字音,明确难以理解的字词;同时在反复诵读、理解文意的基 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准确的圈画,并由此体验文章剪裁得体、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积累重点文言词句,懂得闻过即改的可贵。2、难点:感悟本文剪裁得体,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 说明: 把握文章重点字词,正确、流利、生动地朗读课文,体会改过自新的意义是教学的重点,另外本文从 叙述周处“凶强狭气,为乡里所患”起笔,交代义兴三害,周处尤剧,叙写乡人劝说周处斩虎杀蛟,实希 望三害留其一,不料三害俱除,乡人同庆,又不料周处凯旋,再不料周处目睹此景,心生悔意,入吴寻二 陆,担心终无所成,陆云再劝,终悟,遂成忠臣名将,整个事件的发展峰回路转,情节曲折,但作者略写 周处危害乡里,详写周处杀虎斩蛟,自悔自改,学生较难领悟作者这样安排的匠心独具,但领悟此点,对 怎样安排写作素材是有指导意义的。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叙述周处以国家为重,战死疆场的故事。从故事中体会周处的忠义与勇敢。与课文中危害乡里的形象形成对比,激发学生探究周处这一人物的兴趣。初读课文积累词句指导学生正音、释词、掌握特殊句式,标识朗读停顿。1、正音:处、更、蛟、冀、蹉、跎、彰、横、说;2、释词:侠(讲义气,肯舍己救人)、或、更、蹉跎、令名、改励;3、特殊句式:为乡里所患(被动句);具以情告(倒装句);4、标识朗读停顿: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并云/欲/自修改、且/人患志之不立。利用课后注释与工具书,标识读音、字义、特殊句式及朗读停顿,通过多种朗读方式(教师范读、学生跟读、表演读等)将文章读得字通句顺、字正腔圆。正音、释词、译句、朗读等手段,有助于学生初步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情节。同时范读、跟读、表演读等多种朗读形式的采用,更有利于学生体会文言文的语言特点。研读课文感知人物1、 提问:文章是怎样体现周处“凶强侠气”的性格特征的?方法提示:抓住文章中的具体语句来体验人物的个性特征。2、 提问:周处勇于改过自 新的行为,可以让我们得 到哪些启示?1、 自由散读,圈画文中关键词句;发言,分析文章怎样体现周处的“凶强侠气”。2、 全班交流。 “凶强侠气”是周处主要的性格特征,第一个问题的设置有利于学生把握人物形象,而关键词句的圈画、诵读则能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途径,更直观地感知人物。第二个问题的设置有助于学生由此及彼,从文学作品中接受生活的指导。感悟文章写作技巧提问:作者为什么对周处危害乡里写得简而虚,而对他杀虎斩蛟、自悔自改却写得详而实?思考材料的剪裁,详略的安排都与文章中心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问题的设置有助于学生明确材料的选择、裁剪与文章中心之间的关系。结束新课布置作业1、 有感情地熟读全文。2、 选一处文章略写的内容进行扩写:周处危害乡里的具体行为、击杀老虎的过程、乡人互相庆贺的具体场面、入吴寻二陆的过程等。1、 每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并录制磁带,教师选择优秀作品在班级播放。2、 每位学生可以任选一处文章略写的内容,在不违背文章已有情节、符合周处性格特征的基础上展开合理的想象朗读磁带的灌制及优秀作品的选播,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朗读文言文的积极性,而朗读有助于提高语言感悟力。通过扩写文章,能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同时设计的情节、人物的性格要与课文内容一脉相承,这样能进一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思路点拨 本文也可以以“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表演读、集体读、比赛读、译读等,在读中积累重点词句,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在读中领悟“朝闻夕死”,“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的深刻道理,而将材料剪裁的问题略过不提。当然本文也可从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入手,领悟作者裁剪安排材料的高明。第一层:周处为害乡里,于虎、蛟并为“三害”;第二层:周处杀虎斩蛟归来,始知为人情所患;第三层:周处勇于改过,终为忠臣。作者略写第一层,详写后两层,这是由文章的立意所决定的,因为本文志在刻画一个知错即改,终成良臣的名士形象,体现“朝闻夕死”,“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这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因此作者重在表现其为民除害,彰扬其自改自励,而其危害乡里的行为,只是作为表现周处的反衬之笔。练习举偶1、 积累文中重点词句。 重点词语:并、横、尤、或、说、冀、没、俱、更、竟、始、蹉跎、令名、彰、改励。 重点句子:为乡里所患(被动句);具以情告(倒装句);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中心句)2、总结本文的语言特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