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中医病历.doc_第1页
颈椎病中医病历.doc_第2页
颈椎病中医病历.doc_第3页
颈椎病中医病历.doc_第4页
颈椎病中医病历.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续 页姓名:* 性别:女 年龄:43岁 床号 :201 住院号:3968 安良镇卫生院病例首页科别:内科病房: 2床号: 1住院号:3968门诊号: 入院记录(第 1 次 )过敏史:无姓名:*性别:女年龄:43 岁籍贯:*省*县*乡*庄职业:农民婚配:已婚民族:汉族入院日期:2012-10-11-14:00现在住址:*省*县*乡*庄病史采集日期:2012-10-11-14:00联系人姓名:*与病人关系: *病史陈述者:本人联系人住址:*乡*庄电话:*可靠程度: 可靠主诉:颈肩部疼痛伴头晕半年。现病史:患者半年前因长时间劳累导致颈肩部疼痛伴头晕,觉颈项僵硬,压痛明显,转侧受限,活动不利。6天前上述症状加重,在外院拍摄SCT示:颈椎4、5;5、6椎间盘突出,近2天又出现咳黄痰,为求诊治特来我院治疗。现症见:头晕,颈项僵硬,压痛明显,转侧受限,活动不利,咳黄痰。神志清,精神可,纳眠及二便均正常。既往史:既往健康。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重大外伤、手术史;无输血、献血史,无特殊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余系统回顾未见特殊异常。 个人史:出生于本地,无外地长期居住史,住地无潮湿之弊,条件尚可。饮食无偏好,无饮酒嗜好。月经史:月经142012年10月5日,月经正常。孕2产2,足月顺产,无流产及产褥感染史。婚育史:适龄结婚,配偶体健,育有1子1女,体健。家族史:姐妹弟兄体健。子女体健,否认家族中有遗传病史。 中医望、闻、切诊:神志清,形体适中,语声正常,气息均匀,二便自调。舌质暗红,苔黄,脉弦紧。体 格 检 查T 36.8 P 80次/分 R 19次/分 Bp 100 /7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形体适中,步入病房,查体合作。舌质暗红,苔黄,脉弦紧。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大小形态正常,颜面、眼睑无浮肿,眼球无震颤,巩膜无黄染,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鼻翼无煽动,口唇无紫绀,咽腔充血,两侧扁桃体肿大。颈软,颈动脉未闻及血管杂音,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两肺呼吸音清,双肺听诊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不能明视,未触及震颤。心浊音界无扩大,心率78次/分,律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未触及包块,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肝区及双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正常。脊柱四肢无畸形。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检查:四肢肌张力,肌力正常。双侧巴士征、查多克氏征(),克氏征、布氏征均()。 专科检查: 颈椎生理曲度减小变直,颈4、5棘突、颈5、6棘突压痛,椎旁压痛;颈部因疼痛前屈后伸、左右转侧活动时有抵抗感;击顶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WBC10.2109/L。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项痹气滞血瘀西医诊断:1、颈椎病;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住院医师:主治医师:2012年10月11日 14:00 首次病程记录 患者*,女,43岁,以“颈肩部疼痛伴头晕半年”为诉入院。患者半年前因长时间劳累导致颈肩部疼痛伴头晕,觉颈项僵硬,压痛明显,转侧受限,活动不利。6天前上述症状加重,在外院拍摄SCT示:颈4、5、颈5、6椎间盘突出。近2天有出现咳黄痰,为求诊治特来我院治疗。现症见:头晕,颈项僵硬,压痛明显,转侧受限,活动不利,咳吐黄痰。神志清,精神可,饮食及二便均正常。查体:T 36.8,P 80次/分,R 19次/分,Bp100 /70mmHg。神志清,精神差,形体适中,营养中等,自主体位,步入病房,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正常无畸形,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耳鼻正常,口唇红润,伸舌居中,双侧扁桃体肿大。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双肺叩诊清音,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量干啰音。心率8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无压痛,双肾区无叩击痛。肛门及外生殖系统未查。脊柱及四肢正常,神经系统检查,生理反射正常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专科检查: 颈椎生理曲度减小变直,颈4、5棘突、颈5、6棘突压痛,椎旁压痛;颈部因疼痛前屈后伸、左右转侧活动时有抵抗感;击顶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中医辨病辨证依据:患者长期从事低头劳累工作,致使颈项负重时间较长,致颈部筋肉损伤,致经络不通,不通则痛故辨病为项痹。筋肉损伤外感风寒湿邪侵袭则局部气血运行不畅则气滞,血行不畅则血瘀,结合患者舌质暗红,脉弦紧,本病辨证当属气滞血瘀证。西医诊断依据:(1)颈肩部疼痛伴头晕半年;(2) 患者既往有长期低头劳累史;(3)颈椎生理曲度减小变直,颈4、5棘突、颈5、6棘突压痛,椎旁压痛;颈部因疼痛前屈后伸、左右转侧活动时有抵抗感;击顶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4)外院SCT示:颈椎间盘突出。鉴别诊断:中医鉴别诊断:中医应同落枕相鉴别,后者病程短,可自愈:西医应同颈部肌筋膜劳损相鉴别,参照SCT易鉴别。入院诊断:中医诊断:项痹-气滞血瘀;西医诊断:1、颈椎病;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疗计划:1.中医科常规护理 2.住院二级护理,清淡饮食 3.完善入院相关检查 4.清热,止咳 5.颈椎牵引,重4KG,日一次,每次20分钟。 6.针灸治疗:针刺穴位如下: 风池 颈夹脊 大椎 百会 合谷 操作方法: 针灸每日1次,每次留针30分钟,手法因其病症的虚实,施以相应的补泻手法,以上诸穴用电针治疗,10次为1疗程。 7. 指导肢体功能康复训练。 _2012年10月12日 08:00 *主治医师查房记录今*主治医师查房,患者神志清,精神差,纳眠差,诉头晕、咳黄痰症状减轻,颈肩部仍感疼痛,二便可。查体: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紧。双肺区听诊呼吸音粗,无罗音。心率71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主治医师查完患者后指示:1. 病历书写及时完整2. 积极完善入院相关检查,协助治疗3.中医辨病辨证依据:患者长期从事低头劳累工作,致使颈项负重时间较长,致颈部筋肉损伤,致经络不通,不通则痛故辨病为项痹。筋肉损伤外感风寒湿邪侵袭则局部气血运行不畅则气滞,血行不畅则血瘀,结合患者舌质暗红,脉弦紧,本病辨证当属气滞血瘀证。4. 西医诊断依据: (1)颈肩部疼痛伴头晕半年;(2) 患者既往有长期低头劳累史;(3)外院SCT示:颈4、5、颈5、6椎间盘突出。5. 鉴别诊断:中医鉴别诊断:中医应同落枕相鉴别,后者病程短,可自愈:西医应同颈部肌筋膜劳损相鉴别,参照SCT易鉴别。6.目前诊断:中医:项痹 气滞血瘀 西医:1.颈椎病 2.急性气管炎7. 针灸治疗:针刺穴位如下: 风池 颈夹脊 大椎 百会 合谷 操作方法: 针灸每日1次,每次留针30分钟,手法因其病症的虚实,施以相应的补泻手法,以上诸穴用电针治疗,10次为1疗程 8. 颈椎牵引,重4KG,日一次,每次20分钟*主治医师以上医嘱已遵嘱执行。 _/_2012年10月15日 08:00今晨查房,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诉颈部疼痛及头晕症状较前好转,咳黄痰症状已缓解,纳可,眠可,大小便正常,无诉他不适,今日停用抗生素,余治疗同前,避风寒、畅情志,继续观察。 _2012年10月21日08:00今晨查房,患者头晕症状明显好转,无其他不适主诉,生命体征平稳,患者要求出院,经请示上级医师批准,予以办理。 _2012年10月21日10:00 出院记录 患者*,女,43岁,*县*乡农民,以“颈肩部疼痛伴头晕半年”为主诉,于2012年10月11日14时入院。经治好转,于今日出院,共住院11天。 入院情况:患者因“颈肩部疼痛伴头晕半年”为主诉来诊。入院查体:查体T 36.8,P 80次/分,R 19次/分,Bp100 /70mmHg。一般状况可,心肺腹未及异常。专科检查: 颈椎生理曲度减小变直,颈4、5棘突、颈5、6棘突压痛,椎旁压痛;颈部因疼痛前屈后伸、左右转侧活动时有抵抗感;击顶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入院诊断: 入院诊断:中医诊断:项痹 气滞血瘀 西医诊断:颈椎病 治疗经过:入院后完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